摘要:王維詩畫融通為其藝術亮點,詩中有畫被認為是王維詩歌的一絕。其詩歌因有畫意而為人稱道,從繪畫角度解讀王維詩歌,以補闕前人觀點。
關鍵詞:王維;詩歌;繪畫美
王維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園詩人,也是有名的山水畫畫家。蘇軾譽王維詩畫“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積雨空林煙火遲”中,“積”字兼有雨之時長與雨之量大之意。因為積,才讓本來空曠的林子顯得悶熱潮濕。遠處升起了煙火,那是農(nóng)家在做飯。第一句中的積、空、遲,三個動詞用得好?!胺e”讓雨水有了長度和深度,“空”讓林子有了胸懷和境界,“遲”讓煙火有了味道和情緒。來此地隱居的詩人捕捉到這一瞬間,并賦予它們生活的情趣。這一句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恬淡的、閑適的。
“蒸藜炊黍餉東菑”一句描繪出做飯的情景。蒸藜,煮野菜。在終南山區(qū)的人家的蔬菜來源以野菜為主。炊黍,熬制米粥,這是農(nóng)家的主糧。吃野菜只能充饑,要想有體力,還需要食糧。這樣的飯菜不是村姑自己食用,而是送給田間勞作的人。“餉”,本義為給在田間勞動的人送飯,是動詞,這里是把做好的飯菜往田地里送。這一句中沒有出現(xiàn)人物,但我們可以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推知,做飯送飯的是持家的村姑,在東菑勞作的是樸實的農(nóng)民。農(nóng)民忙得連回家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他們在忙什么呢?帶著這個問題看下文。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鵬。”原來這是農(nóng)忙季節(jié),農(nóng)民在水田里種植稻子。“漠漠”是廣闊的意思,這里的“廣”不僅指水田的田地之廣,也有水田的水域之廣。農(nóng)人在一望無際的水田中勞作,忙得連回家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水田廣闊但不沉寂,看那成群的白鷺圍著水田,舞動著翅膀來回飛翔。這里的水田是充滿生機的。潔白的鷺鳥無疑成為水田上空的一道風景,讓詩人的心中產(chǎn)生了一絲慰藉。這里是農(nóng)人的希望之田,因為它給農(nóng)人提供食糧;這里是鳥兒的天堂,因為這里有它們的樂園。詩人的視野變得開闊,走在枝繁葉茂的樹林里,詩人的心情是平和的。這里的“夏木”點明了季節(jié),“陰陰”一詞既形容樹木之多,也是詩人心情的反照。前一句的白鷺鳥讓詩人的視野變得開闊起來,這一句的黃鸝鳥讓詩人的心情變得喜悅起來。黃鸝鳥清脆悅耳的鳴叫驅走了悶熱,給詩人帶來了一絲清涼。漠漠、陰陰疊詞的運用讓詩的意境變得深邃,詩意變得豐沛。有靜景也有動景,水田、夏木讓詩人的腳步變得緩慢,白鷺和黃鸝讓詩人的視聽得到享受。
在鷺飛鳥鳴的美妙環(huán)境中,詩人的心情是淡淡的喜悅。頸聯(lián)“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边h山聳翠,空谷寂然,詩人的心情趨于平和。這是詩人發(fā)現(xiàn)朝槿后的變化,看著朝花夕落的木槿樹,詩人感到事物的無常,人世間的美好也不過如此。詩人忘卻俗事的煩擾,盤腿打坐澄心、靜靜修持。這是一種境界,一種靜觀其變、超然物外的修為。詩人走累了難免肌腸咕嚕,他沒有去農(nóng)家討齋,而是自己動手就地取材,食材就是露葵。靜坐后用野菜充饑,去燥除煩,不也是一件樂事嗎?這兩句儼然一幅禪坐靜觀圖:一位佛子在閉目坐禪,周圍落英繽紛,不遠處水田中的露葵嫩芽在水中清晰可見。
尾聯(lián),“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詩人以野老自喻,通過充滿老莊色彩的典故表現(xiàn)自己的心境。上一聯(lián)中的清齋、習靜是詩人淡泊心境產(chǎn)生的因緣,這聯(lián)是詩人淡泊心境產(chǎn)生的結果。這一聯(lián)的畫境寓含在第三聯(lián)中,縹緲但不虛無。
蘇軾譽王維《藍田煙雨圖》為“畫中有詩”的代表作,后人贊王維《積雨輞川莊作》與其煙雨圖意境差似。何止差似,可以說是吻合。這首詩是煙雨圖最好的詮釋和寫照。煙雨圖已失傳,但此詩在流傳。從詩中創(chuàng)設意境,從意境中構造畫境,也許藍田煙雨圖會在詩畫家筆下重生。
作者簡介:王助山(1976—),男,河北省清河中學一級教師,主研方向為中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