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2世紀,英國手工業(yè)就開始了學徒制;明治維新以來,“匠人文化”、“匠人精神”成為日本社會走向繁榮的重要支撐;在手工藝界,“意大利制造”已經成為意大利享譽全球的國家品牌;在國際上,提到工匠精神,不少人很快會聯(lián)想到“德國制造”……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有各類匠人及與之有關的故事,當中蘊含著文化的沿襲,葆有對傳統(tǒng)的敬意和堅守,隨后又在當地政府出臺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政策推動下,傳統(tǒng)工藝不斷煥發(fā)生機和光彩。
12世紀,英國手工業(yè)就開始了學徒制,1563年頒布《工匠學徒法》是首次以法律形式規(guī)范學徒應有的基本權益。1964年,《產業(yè)培訓法》頒布,標志著英國開始對現(xiàn)代學徒制的探索。1993年,英國宣布引進“現(xiàn)代學徒制”。1995年推出“高級現(xiàn)代學徒制”。2004年,英國開始構建新學徒制體系,取消學徒年齡上限,建立“青年學徒制”。2009年,頒布《學徒制、技能、兒童和學習法案》,對學徒制專門立法。
學徒級別分為學徒制、高級學徒制、高等學徒制,學徒只有完成規(guī)定課程并得到認可,才能獲得國家職業(yè)資格證書。英國學徒制實現(xiàn)了工作與教育的互動,滿足了不同層次人員的不同技能需要,還可以直通普通高等教育。
“在對傳統(tǒng)手工藝的保護方面,英國最重視文化因素和市場因素?!痹谟鴤惗厥兄行牡乃_維爾街,維爾士西服店老板詹姆斯說:“西服發(fā)源于英國,薩維爾街是英國西服的誕生地,這就形成了獨特的西服文化。人們認為手工藝可以創(chuàng)造出具有審美價值的作品,而這種價值只有在轉化為商品后,才能對手工藝品產量與質量的提高起到積極作用?!?/p>
詹姆斯介紹,西服業(yè)有一個詞,叫“bespoke”(高級手工定制),這堪稱“薩維爾街西服的精髓所在”。在英文中,“bespoke”和“made to measure”(量身定制)是近義詞,但“bespoke”的標準要高得多,是初級裁縫根本無法企及的。英國《泰晤士報》評論認為,“來自薩維爾街,已成為工藝超群、質量卓越、精益求精的另一種表達”。
有位美國著名裁縫曾形象地解釋什么是“bespoke”:“人體有許多點來分隔身體,每個點都需要單獨測量尺寸,并據此單獨制作布片。拿肩膀和身體來說,就像用布包裹一個球,需要剪裁出不同布片,將其完美地縫合起來,使拼合處和諧服帖。”有評論稱:“用二維的平面布料,雕塑出猶如人體一般完美的三維形狀,簡直是在模仿造物者之手!”
一般來說,在薩維爾街當學徒,制衣最少要學5年,制褲需要3年,而要成為大師級人物,則需要一生時間。薩維爾街作為“全球男裝定制圣地”的聲譽日隆。身著一套薩維爾街的定制西裝,成為身份的象征。然而,與其他傳統(tǒng)工藝一樣,薩維爾街西服也曾受到沖擊。例如,不時有國際大品牌前來洽談“業(yè)務”,想擠跑這里的傳統(tǒng)作坊。意大利名牌阿瑪尼就曾公開說,“薩維爾街即將成為歷史”,并效仿薩維爾街,開始提供高級定制服務。好在倫敦市政府和薩維爾街定制協(xié)會竭力保護住了薩維爾街制衣產業(yè)。
對于薩維爾街的明天,一家英國媒體的估計很樂觀:“優(yōu)雅的薩維爾街不僅將呈現(xiàn)歷史上紳士們發(fā)黃相片里璀璨閃耀的瞬間,還將繼續(xù)造就衣櫥里的經典傳奇?!?h3>日本:化為“共識”
在日本最受歡迎的米飯并不是他們引以為豪的電飯煲做的,而是出自一位老人之手。老人叫村嶋孟,在日本被國民喻為“煮飯仙人”。在他眼中,不好吃的叫做米飯,好吃的叫做飯(日本對米飯的禮貌語),只有純正美味的米飯才堪稱“銀飯”。跟大米打了一輩子交道,他不用舌尖,只用指尖在大米中一劃,就能知道大米品質的優(yōu)劣。先用當地的水浸泡大米30分鐘,隨后是被老人極為重視的淘米環(huán)節(jié),每一次都要淘到米飯無任何雜質、晶亮分明。在老人看來,大米是有生命的,“淘米,就是人與米的對話”。從中可以對日本匠人精神體會一二。
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即推崇“匠人文化”,“匠人精神”因而成為日本社會走向繁榮的重要支撐。有人把日本匠人文化的本質歸納為兩個詞:敬業(yè)和認真。這種精神逐步被社會所承認并成為社會“共識”。在日語中,“匠人”被寫成“職人”,也就是所謂的手藝人。
據了解,在手藝人階層中,地位最高的是刀匠。這是由日本的尚武風俗決定的。刀匠以下地位較高,同時數量最多的是木匠(大工,主要做木建筑),其他還有織工、漆工、陶工、金工等。
有人說,日本手藝人階層的出現(xiàn)使得工匠精神開始萌芽、發(fā)展。一種解釋是階層的固化使每個階層的人安于現(xiàn)狀,以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做好作為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方式;還有種說法則是日本手藝人在當時并不受重視,他們暗含一股較勁心理,寄希望于以技藝震撼對方,因此他們對自己的手藝,有一種近似于自負的自尊心。職人在造物中的全身心投入,還包括用生命為品質負責。
那么同樣面臨現(xiàn)代工業(yè)的沖擊,同樣傳承艱難的危機,但為什么由傳統(tǒng)時代而來的工藝精神能夠在日本發(fā)揚?
首先,學徒制度是維系職人行業(yè)的重要支柱。學徒一般10歲左右進入店鋪,經歷不同階段的學習和考察后才被允許獨立經商或開店。手藝人的兒子通常也會子承父業(yè),數代人只做一件事,父傳子、子傳孫的方式延續(xù)著手工業(yè)制造技術。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政府意識到保護職人之重要性。1950年,日本的《文化財產保護法》明確界定“有形文化財”“民俗文化財”“史跡名勝天然紀念物”等類別。其中“無形文化財”分成演劇、音樂和工藝技術三類?!爸匾獰o形文化財產保持者”被大眾稱為“人間國寶”。
1955年,日本建立了“人間國寶”認定制度。政府在全國不定期的選拔認定“人間國寶”,將那些大師級的藝人、工匠,經嚴格遴選確認后由國家保護起來,并予以雄厚資金的投入,以防止手藝的流失。
其次,手工作坊的長久存在。一個作坊,就是一個工匠及其家庭賴以為生最重要的財產,因此他會付出一生的心血,乃至代代相傳。同時,日本許多百年老店專注“小而美”,這既反映了日本職人自江戶時代就形成的職業(yè)性格——不看重錢財,也與日本文化的內斂性有關——小就是美的。
最后,一個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才能為傳承技藝和工匠精神提供可能。
在手工藝界,意大利聞名遐邇?!耙獯罄圃臁币呀洺蔀橐獯罄碜u全球的國家品牌,包含了意大利很多知名和正在成長的手工藝品牌。比如,西服、小提琴、傳統(tǒng)手工藝皮革、手工玻璃制品都是成功的范例。
“手工縫制能達到的準確性和美感,任何機器都無法做到!”意大利裁縫保羅?倫蒂尼拿起一件即將縫制完成的西服上衣,線腳工整、止口干凈,即便是袋口車邊的花紋,都和前幅布料完美對接,“在裁縫的手下,每件成衣都是藝術品”。倫蒂尼從事裁縫行業(yè)已近60年,他曾與眾多著名品牌合作進行高端私人定制業(yè)務,三次贏得“意大利國家裁縫師學會”的“金剪刀”獎。盡管已處于半退休狀態(tài),他仍把家中一間小屋辟為工作室,還擔任意大利國家裁縫學院的教授給學生講課。
倫蒂尼出生在意大利南部的普利亞大區(qū),上小學時,他就走進當地的裁縫工坊當起了學徒。上世紀50年代,裁縫業(yè)進入黃金時期,當時,僅在亞平寧半島上,高級裁縫就超過了400萬人。如今,在工業(yè)化時代的沖擊下,裁縫僅剩不到100萬人,漸漸走向沒落。
在手工業(yè)發(fā)展進程中,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現(xiàn)在的年輕人普遍缺乏追求裁縫藝術的耐心。倫蒂尼認為,年輕人太晚接觸裁縫業(yè),就無法從小培養(yǎng)起對面料的感覺,這是更難彌補的缺憾。如果裁縫能進入學校的興趣課中,讓有興趣的孩子們從小就開始一點一滴的積累,對傳統(tǒng)手工裁縫業(yè)的復興就可以發(fā)揮積極作用?!巴瑯觾蓚€小時,機器能制成一件衣服,而我只夠做出紙樣,效率似乎差之千里,然而只有手工縫制,才能讓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靈魂和美麗。”倫蒂尼說,“只要人們不放棄對美的追求,傳統(tǒng)手工裁縫業(yè)就不會消亡”!
作為文藝復興運動的搖籃,意大利一直不間斷受外族侵擾,直至1870年才完成統(tǒng)一,與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發(fā)展浪潮擦肩而過,然而,也因此,一些小規(guī)模的手工作坊得以保留。此外,意大利政府規(guī)定,凡屬資本和勞動所得及獨立勞動所得均給予減稅或免稅。這對于工藝性手工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也是意大利的手工業(yè)能夠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歐盟和意大利政府對有特色、競爭力強的手工藝品企業(yè)進行支持,并且補助資金支持它們出國參加展會、推銷產品等。
隨著意大利手工藝品發(fā)展形勢越來越好,如今到手工業(yè)學校學習的人也越來越多。國家及地方政府對手工業(yè)學校給予資金支持、土地免費供給,鼓勵學校培養(yǎng)手工藝人才,搶救即將消失的傳統(tǒng)手工藝品制作工藝。克雷蒙納市的斯特拉迪瓦里國際制琴學校聞名全球,政府早在1938年就開始了對該校的資助,目前每年資助額度高達60萬歐元。銀行和企業(yè)對手工業(yè)學校的支持,更是遠遠高于政府。有的銀行每年都會贊助那些與音樂、文化有關的手工業(yè)學校。
在國際上,提到工匠精神,不少人很快會聯(lián)想到“德國制造”。
舒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這些流行的德國姓氏在德語里,都代表一門手藝:制鞋匠、裁縫、鐵匠、磨坊主、石匠。從中世紀開始,老師傅帶幾個學徒做手藝,就成為德國人的職業(yè)常態(tài)。
時移勢易,工業(yè)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藝人”的基本精神沒有變。今天,德國經濟結構中30%為制造業(yè),如果算上出口,工業(yè)制造幾乎占據德國經濟的半壁江山。
早在16世紀,宗教改革家馬???路德提出,人們無需遵從教會指令,靠自己辛勤勞作也可獲得救贖。這種思想對德國乃至歐洲產生了深遠影響。19世紀上半葉,德國作家路德維希?蒂克在他的小說《青年木匠師傅》中,借木匠萊恩哈特的話表達了市民階層對手工業(yè)的青睞:“我總是想讓人們的日常用品既實用又美觀,這樣有教養(yǎng)的人就不用再添置別的東西了,我為此感到榮耀?!?/p>
現(xiàn)在,人們常常用“嚴謹”、“認真”等字眼形容德國人,認為這種性格塑造了德國特色的制造業(yè)和家族企業(yè)。其實,德國人也是在進行“德國制造”的過程中被重塑。
德國人進入工業(yè)化后也經歷過“山寨階段”:向英、法“學習”,仿造英法的產品。為此,1887年8月23日,英國議會通過了對《商標法》的修改,規(guī)定進入英國本土和殖民地市場的德國進口貨必須注明“德國制造”?!癕ade in Germany”,在當時實際上是一個帶有侮辱性色彩的符號,以此將劣質的德國貨與優(yōu)質的英國產品區(qū)分開來。于是,8月23日成了“德國制造”的誕生日。從上百年前的那個日子后,德國人爭氣地讓自己銷售到世界各國的產品比當地貨的口碑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