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珍,李山崗
(1.太原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山西太原030024;2.晉中學院,山西晉中030619)
晉商文化作為一種地域文化,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分支,蘊涵著豐富的思想精華與時代價值,值得當今高校的大學生去理解與思考。尤其是山西高校大學生長期處于晉商文化氛圍之中,自然而然會受到該文化的影響,對其產生興趣和親切感。開發(fā)和利用晉商文化的精髓,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并將其應用在山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讓其貼近實際,可以增強大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山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與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漸趨頻繁和深入,這對思想尚未成熟的高校大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產生了強烈的沖擊。為了讓我國大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全國各地的高校都開始重視大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工作,將民族文化融入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晉商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下發(fā)展起來的,對山西高校大學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首先弄清晉商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淵源。
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于誠信的理解和認識非常深刻,如論語中提到的“民無信不立”,就是對誠信的完美詮釋。晉商在這種誠信文化的熏陶中,也逐步形成了誠信為本的經營之道。晉商雖然以追求利益為最終目的,但是任何交易活動都必須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之上,這是晉商長盛不衰的根源之一。晉商在經營中不僅做到了講信用、不欺詐,還特別注重文明禮儀,以做“儒賈”為榮。
儒家向來注重“和”的思想,倡導“和為貴”。由“和”延伸出的信義、互助、寬容、仁愛等思想,蘊含著團隊主義精神。晉商們走南闖北,足跡遍布全國各地,雖然在經商中他們互為競爭對手,但他們又做到了和諧共存。在異國他鄉(xiāng),晉商建立了會館,為同行同鄉(xiāng)之間的溝通交流提供平臺和機會,與此同時這些場地也成為了祭祀活動的主要場地。晉商通過這些活動來互通有無,增強彼此之間的聯系,消除他們之間的不和。因而,晉商的隊伍日漸壯大,實力與日俱增。由此可見,晉商文化是在傳統(tǒng)文化的長期熏陶下結合其特定的生活、成長環(huán)境而逐步形成的。晉商文化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其精髓中體現出了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在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下,明清時代的山西商人開始活躍起來,并逐步稱雄于中國商界。晉商文化也隨之不斷發(fā)展、完善,形成了較完整的體系。晉商文化的核心內容在其活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成為晉商活動的根本。
晉商經商以誠信為本,堅持信譽第一。世人有云,無商不奸。這個“奸”對于晉商而言卻有了新的內涵?!凹椤敝皇钦宫F出晉商對時機的掌控,對事件的處理能力,而不是字面上的爾虞我詐。在經商過程中,晉商堅持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不投機不取巧,把商號招牌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寧愿血本無歸,也不欺瞞顧客,玷污商號招牌。同時,晉商適時地把握住時機,將誠實守信的思想帶到了管理者層面,開創(chuàng)了當時歷史條件下全國獨有的商業(yè)運營模式。明清時代的晉商通過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東伙制”來經營票號業(yè)務,其實雙方之間就存在著一種契約精神,而這種精神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之上的。雙方都堅信對方一定會信守承諾,故竭盡自己所能,想方設法也要把票號經營好。“東伙制”在實質上就是一種誠信制度,它既能以誠信來制約管理者,又能極大地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
此外,晉商還擁有不怕吃苦、敢于冒險的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明末商品經濟不斷繁榮發(fā)展,商業(yè)資本逐漸掙脫自然經濟的地方性桎梏,向更廣的區(qū)域流動。晉商抓住這一機遇開始大顯身手,他們走南闖北、漂洋過海,進行長途販運。在長途跋涉的過程中,他們常常要面對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自己經常處于食不果腹的境地,也經常會遭遇盜匪搶劫,面臨生命的危險。但他們明知困難重重,仍然勇往直前,毫不退縮,充分體現了晉商的開拓進取精神。晉商在開拓進取中還不斷地追求創(chuàng)新。在晉商組織制度的發(fā)展史上經歷了由獨資制、貸金制、朋合制、伙計制到股份制的更迭,在金融機構的發(fā)展史上經歷了由當鋪、錢莊、賬局、銀號到票號的變遷,這些都體現了晉商的不斷創(chuàng)新。晉商以其敏銳的商業(yè)洞察力和強大的商業(yè)魅力,在經商的社會大環(huán)境還未發(fā)生重大變革之前就靈敏地把握住了制度創(chuàng)新的時機,這在極大程度上成就了晉商的成功與繁榮。
我國的傳統(tǒng)儒家思想中將“義”作為道德標準判定的一項依據。晉商不僅很好地繼承了儒家思想中“仁義”之精髓,還摒棄了對利益不屑一顧的思想,晉商講究以義取利,義利并重,是對儒家思想的超越與創(chuàng)新。義與利是矛盾的共同體,商人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利益,一味地追求義氣,那么與其晉商的身份顯然不符;如果太看重利而失于義,又與社會之道德準則相背。晉商主張義利相通,把利作為經商的目的,又把義作為取利的手段,將義置于利的引導與制衡之下,從而很好地處理了兩者之間的矛盾,將二者很好地統(tǒng)一起來。
作為明清晉商杰出代表人物的喬致庸在經商過程中始終秉承信譽第一、仁義第二、商利第三的原則,其經商的理念是晉商價值觀的體現。歷史上,喬致庸的大哥與他人爭奪高粱霸盤時失敗,深受打擊,不久便染病身亡。后來,喬致庸接手家業(yè)后重新奪取了高粱霸盤地位,但他并未把邱家趕盡殺絕以報失兄之仇,而是放下姿態(tài)到邱家講和。這令邱家人對他不僅心懷感激,更是心生敬佩之情,于是兩家攜手共建商業(yè)秩序,實現了共贏。喬家后來如此輝煌,也正是因為喬致庸把“以義取利”的思想帶進了商業(yè)。正是由于晉商能夠正確處理義與利之間的關系,達成一種平衡的狀態(tài),使得晉商的地位在業(yè)界大大提升。
明清時期的山西商人始終以“勤勞節(jié)儉”作為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規(guī)范,在山西本地留傳著這么一句話:勤勞就是搖錢樹,節(jié)儉猶如聚寶盆。他們認為經商必須要先學會勤儉,因此許多晉商都以勤勞節(jié)儉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山西地處黃土高原,丘陵多而平川少,自然環(huán)境惡劣,山西人在進入商路之前,大部分生活較為貧困。在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下,晉商不畏艱辛,努力拼搏,最終多數人都發(fā)家致富了,并且有的富可敵國,創(chuàng)造了商界之奇跡。成功之后,多數晉商不僅不忘勤勞節(jié)儉的美德,還要求其子孫代代相傳。一些后世子孫將始祖創(chuàng)業(yè)之初所用器物,如獨輪車、石磨、扁擔、柳筐等,作為傳家之信物,供奉于廟堂前,逢年過節(jié)都要向這些信物燒香叩頭,以此來教育家人或伙友,時時刻刻牢記祖輩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并將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傳承下去。
關于儒和賈,在我國封建社會的傳統(tǒng)思想中普遍重儒輕賈,認為“儒為名高,賈為厚利”,儒、賈追求的目標是不同的。在明朝晚期,晉商開創(chuàng)性地將兩者融合在一起,他們指出兩者可以共存,也就是“行賈也可習儒,儒可賈,賈可仕,仕可不失賈業(yè)”[1]158。他們認為雖然兩者分別處于不同的領域,但是賈和儒中所包含的一些人生觀和價值觀是相同的。明代時期的商人王顯文就提出了仕途之路和經商之路不同,但是其中所蘊含的為人處事的道理是相同的。他說:“經商與做官,盡管道路不同,但做人的道理是一樣的。善于經商之人,雖處財貨之場,卻修有德之行,可謂圖利而不污;善于做官的人,須遵循先哲教導,絕貨利之途,才能以名求成。因而,利以義制,名以清修,各守其業(yè)。蒼天可鑒,照此辦理,子孫必代代昌盛,身安而家裕?!保?]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晉商雖注重經商,但歷來把教育也放在重要的地位。晉商中不乏讀書之人,有的在儒學上還頗有造詣,這也使得晉商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晉商非常重視同行同鄉(xiāng)之間的互相協(xié)作,隨著經營活動的不斷擴大,他們的活動范圍也遍布全國各地,規(guī)模不等的商幫的群體開始涌現。晉商以封建社會的鄉(xiāng)里之情和對關圣的精神崇拜為依托,通過組織商會、建立會館來增強相互之間的了解,協(xié)調彼此之間的關系,使晉商之間平等競爭的同時保持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同行同鄉(xiāng)之間相互協(xié)作,支持彼此,一致對外,維護共同的利益?!跋嗯c”之間,不能輕言絕交,即使對方陷入困境,也要竭力維護。
于晉商而言,人性永遠排在物質利益的前面。從山西商人尊崇關圣、祭拜關圣的現象中可看到他們對人性的關注,這也造就了山西商人以人為本的社會價值觀,使他們能心懷天下、樂善好施、勇于擔當。清代的晉中富商常氏,雖為封建社會的商人,卻能積極地投身于各種社會活動中,如:資助地方書院,向學堂捐贈藏書,放糧賑災,為朝廷捐資善后等,受到了地方百姓的擁戴,朝廷也向其贈出“樂善好施”的牌匾。據史料記載,明清時期,晉商給政府的捐款為全國各省之最。各地的山西商會也具有舉辦社會公益事業(yè)的職能,他們捐錢辦學,熱心公益,賑災濟貧,熱心服務桑梓。這種奉獻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晉商從小生長的文化背景、倫理道德潛移默化的結果。
晉商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傳承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而且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發(fā)掘晉商文化中的優(yōu)秀部分,并將其用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以下將從高校、學生、文化及至整個社會四個方面來分析晉商文化在山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價值。
晉商文化是拓寬山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有利資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社會觀等等,而這些方面的內容在晉商文化中都有所體現。例如,在道德教育方面,晉商的誠實守信、以義制利的精神,可以深深地觸動大學生,強化他們的誠信意識,抵制現在高校中蔓延的物欲觀;在人生觀方面,晉商勤奮謹慎,艱苦節(jié)約、勤儉持家的精神,能夠引導大學生形成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價值觀方面,晉商同舟共濟、心懷天下的愛國情懷,能夠增強大學生的團隊意識,強化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一步弘揚民族精神??梢姡瑫x商文化是山西商人給我們留下的一筆寶貴的財富,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能夠為山西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時,山西高校應借助有利的地緣優(yōu)勢,帶領一批優(yōu)秀的教育者去深入挖掘晉商先輩們留下的寶貴晉商文化資源,并將之進行合理的整合與歸納,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將晉商文化中的優(yōu)秀部分融入到教育工作中。如此既拓展了山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和形式,同時也加深了大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樹立起他們的文化自信,讓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能夠得到繼承和發(fā)揚。
晉商文化是提高山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和滲透力的法寶。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臨的一大難題,是其在學生中的號召力不夠,感染力不強,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山西高校可以借助晉商文化作為問題的切入點,改變現狀。晉商文化的思想精髓中蘊含著大量的晉商歷史典故和創(chuàng)業(yè)傳奇故事。這些故事生動具體、情感豐富、可信度高,容易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共鳴,進而認可其所宣揚的思想精髓。高校思政課的教師可以多收集一些關于晉商的案例與數據材料,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提高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以晉商文化為題材,在大學生中開展豐富多樣的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感受晉商成功的巨大榮譽,讓他們認識到晉商文化中所蘊含的哲學道理,從而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學習的成效。為此,借助晉商文化這一有力工具和手段,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中的影響力,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時時刻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成效。
大學是知識階層最集中的機構之一,也是產生新一代知識階層的搖籃,大學的本質要求它必須遵循道德準則、負載道德理想、培養(yǎng)道德人格。[3]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于知識的渴望最強烈,同時這個時期也是道德標準、人格形成、價值觀樹立的關鍵時期。在當前經濟快速增長時期,一些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的思潮在大學生中頗為盛行。一些學生認為人生來就是自私的,一切從自身利益出發(fā),唯利是圖。更有學生把同學關系、師生關系也看作是一種利益關系,涉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以及他人利益的事情都漠不關心,也毫無擔當精神。在功利主義的影響下,大學的人文教育、道德理想教育的功能在逐漸弱化,大學生不愿在“不實用”的傳統(tǒng)文化上多下功夫,其人文底蘊是相當薄弱的。
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晉商文化,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內容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高。晉商精神體現了晉商堅持不懈的奮斗意識、理想追求和創(chuàng)新實踐,在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方面顯示出強大的功效。晉商身上體現出來的堅持不懈、誠實守信、以義制利、心懷天下等思想是鮮活的、非功利性的,能夠感染大學生,并為他們指引方向,幫助他們樹立積極、健康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晉商文化給大學生創(chuàng)建了一個了解我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平臺,從而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培養(yǎng)合作意識,提升文化素養(yǎng)。
文化傳播的途徑多種多樣,但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江澤民曾說過:“教育是知識創(chuàng)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人才的搖籃”[4]。據統(tǒng)計,目前山西省共有91所高等院校,本科院校占到了33所,其余58所都是專科院校和成人高等院校。這些院校的生源中雖然山西籍占的比例最高,但生源分布卻十分廣泛,來自全國各地。在山西高校進行晉商文化的教育,可以讓更多人感受到晉商成功之道,追隨晉商精神,挖掘其時代價值,有效地傳承晉商文化。同時,高校大學生畢業(yè)后流動性很強,他們把晉商文化的思想精髓帶向全國各地,為當地的物質文化建設提供思想指導,這無疑擴大了晉商文化的影響面,使其能在更廣的范圍內得到傳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動晉商文化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晉商文化發(fā)展的另一重要維度。晉商文化是歷代山西商人在長期實踐中所提煉出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但又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的局限性。鑒于此,晉商文化的運用也不能全盤照搬,應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同時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基礎,根據大學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對其進行具體分析與判斷,然后再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運用,這樣才能使晉商文化與時俱進,既保持了原有的文化特色,又能體現時代精神。
我國青年是祖國的希望,是國家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大學生作為廣大青年的代表,承載著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他們是思想先進活躍的群體,他們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山西高校要利用地緣優(yōu)勢,抓住當前發(fā)展的機遇,把優(yōu)秀的晉商文化資源運用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他們的文化自信,增強他們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和理解,為“中國夢”的實現培養(yǎng)堅強的后備力量。
總之,內涵豐富的晉商文化資源對山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大學生素質的提高、晉商文化的傳承和國家建設發(fā)展方面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希望更多的山西高校加入到深度運用晉商文化并深入挖掘晉商文化時代價值的過程中來,為祖國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
[1]張正明.晉商興衰史:稱雄商界500年[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
[2]郝菲菲.晉商興盛原因初探[J].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606-610.
[3]張憶琳.大學生誠信教育探析[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4(7):87-88.
[4]江澤民.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中國教育報,1999-06-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