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政治哲學視野下的群眾理論及其發(fā)展

2018-04-14 21:41毛連軍陳培永
江蘇社會科學 2018年5期

毛連軍 陳培永

內容提要 馬克思所理解的群眾實際上蘊含兩個維度:一是物質力量或現實力量,是能夠將美好理論、將抽象哲學化為實踐的歷史主體;二是理論、思想必須立足的現實、物質、利益、實踐。這兩個維度被之后的中國馬克思主義者所繼承和發(fā)展。群眾理論在毛澤東的哲學中不僅是一種執(zhí)政權力的正當性理論,還蘊含著大多數普通群眾與少數政治精英共同決定政治事務的政治理想。踐行群眾路線的前提是要從辯證的、歷史的、實踐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群眾路線問題既是作風建設問題和領導藝術與領導方法問題,也是制度建設問題。

在中西方思想史上,“群眾”往往被思想家們輕視、鄙視甚至敵視。馬克思主義賦予了群眾這一主體以一種先進、革命的特質,改變了這個詞匯的貶義色彩,并形成了一套豐富的涉及政治哲學、認識論、領導藝術、工作方法的群眾路線理論。今天,如何理解群眾的地位,如何讓群眾的力量得到真實的呈現,給群眾正名,還需理論上的充分闡釋與實踐上的制度保證。

一、馬克思、恩格斯群眾理論的生成

“群眾”(die Massen/masses)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述中曾多次出現,出現次數最多、最集中的當屬《神圣家族》一書。該書是兩人合著的第一本哲學著作,主要目的是批判當時以布魯諾·鮑威爾為代表的青年黑格爾派強調“精神”“自我意識”的重要性,認定理論活動是歷史進程中唯一積極的因素。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鮑威爾等人把改造社會的事業(yè)歸結為“批判的批判”的大腦活動,把“批判的批判”看作某種超驗的力量,似乎通過批判就可以改變世界、改變歷史,實際上就是認定精神、自我意識像上帝一樣是萬能的、無所不知的。而正如上帝把自己的意志賦予自己的創(chuàng)造物一樣,他們也力圖讓自己扮演上帝的角色,試圖把自己的意志賦予自己的創(chuàng)造物從而改變歷史的進程。

在強調精神、自我意識重要性的時侯,鮑威爾等人將批判的矛頭對準的正是“群眾”。群眾被認為是精神的對立面、批判的對立面,是精神的真正敵人[1]〔德〕布魯諾·鮑威爾:《評討論猶太人問題的最新著述(1)》,聶錦芳、李彬彬編《馬克思思想發(fā)展歷程中的“猶太人問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167頁。。群眾阻礙精神實現,是自我欺騙的、懦弱無能的,是有限的、粗野的、魯莽的、僵死的和無機的,是“卑賤的純粹的無”,是“精神的空虛”,是“品質的虛幻的人格化”。群眾甚至根本算不上真正的人,真正的人應該是有精神的、有自我意識的,現實的人無限渺小,根本達不到他們所理解的真正的人的標準,所以只能被稱呼為“群眾”。

也就是說,鮑威爾等人從精神的絕對合理性的信條出發(fā),人為制造了精神與群眾的對立。一方面是精神、進步,另一方面是群眾、落后。精神永遠是進步的,群眾則永遠是非批判的、無精神的、空虛落后的,雙方作為永久不變的兩極彼此對立起來。精神就等于進步,群眾就等于落后,這成為他們的基本邏輯假設。青年黑格爾派不相信群眾是會變化的,是會走向進步的,最終把精神不能實現的原因歸結為群眾,歸結為進步的對立物——群眾的不進步。

精神與群眾的對立,在具體的社會歷史中必然表現為少數精英人物與大多數人的對立。鮑威爾等人宣布批判就是絕對精神,他們自己就是批判者,因此對批判的推崇最終落腳到對一小撮杰出人物即鮑威爾等青年黑格爾派代表人物的推崇上。而他們把精神、批判與“群眾”對立起來,也就使自己與大多數人對立起來。他們相信掌握批判武器、有哲學頭腦的少數精英人物是精神的代表者,因此也是社會的主宰者和救世主,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而作為不善于哲學思辨的從事世俗活動的普通人,群眾則注定只是歷史中的材料,是消極被動的群氓,是等待著被人救贖甚至還阻礙歷史進步的群體。

這些批判者給自己帶上了神圣光環(huán),把自己視為超越現實物質利益的抽象的理性、精神的發(fā)言人,成為絕對、無限的絕對理念的代表者,視為創(chuàng)造歷史、改變社會歷程的“偉大人物”,同時把群眾視為只重視物質利益、注定沒有歷史貢獻的消極力量?,F實都被當成一些范疇,人的一切活動和實踐都被歸結為辯證的思維過程。創(chuàng)造歷史的行動只是發(fā)生在哲學家的意識、見解、觀念、思辨的想象中。他們把人的一切活動消融在思辨的辯證法之中,試圖用思辨的辯證法來創(chuàng)造世界。

鮑威爾等人認為,只要人在思想觀念中意識到自己不再被奴役、壓制,他們就自然解放了,就創(chuàng)造了歷史,比如認為工人只要在思想中消除雇傭勞動,不再認為自己是雇傭工人,那么他們就不再是雇傭工人了;只要他們在思想上征服了資本這個范疇,他們也就消除了現實的資本。其實,人們已經意識到用純粹的思維不能使他們自己擺脫屈辱地位,他們感覺到存在和思維之間、意識和生活之間的差距,知道必須用實際的和具體的方式來行動才能擺脫現有的地位,他們明白要“使人不僅能在思維中、在意識中,而且也能在群眾的存在中、在生活中真正成其為人”[2]〔德〕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馬克思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3頁,第287頁。。而且,工人群眾實際上并非批判者所想象的那樣,他們并非只顧及自己、只注重短期物質利益、沒有精神思想的人,他們其實已經認識到同其他力量合作產生的那種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力量。

馬克思、恩格斯相信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相信群眾是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力量?!皻v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盵3]〔德〕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馬克思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3頁,第287頁。當然,他們不是盲目相信群眾,他們認識到,群眾中確實有被動的、消極的因素。群眾中的某些個體和少數因素確實是值得批判的,但不能因個體的問題而就否定群眾整體的力量。青年黑格爾派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群眾也不能被理解成固定不變的,不能認為16世紀和19世紀的群眾是沒有差別的,青年黑格爾派將群眾理解成批判、精神的對立面,在不懈宣稱永恒性的精神時,群眾本身也被固化、孤立地理解了。

馬克思、恩格斯相信群眾的力量。馬克思深深明白,偉大歷史的活動一定要喚起人數眾多的群眾,理論必須掌握群眾,才能變成物質力量。如果思想不能體現群眾的利益,那么這種思想就注定是不合時宜的,也注定不會產生革命的行動。思想必須與群眾結合起來,理論必須與現實條件結合起來。馬克思、恩格斯寫道:“世俗社會主義的首要原理把單純理論領域內的解放作為一種幻想加以摒棄,為了現實的自由,它除了要求有理想主義的‘意志’以外,還要求有很具體的、很物質的條件?!盵1]〔德〕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7頁。純觀念的、純主觀的理想再好,也必須在具體的物質條件中,在行動中體現出來的,而群眾就代表著這種物質條件和具體行動。群眾不僅指社會中的大多數人,其還有一種隱喻,代表著“經驗的活動”以及“這一活動的經驗的利益”,其代表著現實性、物質性、利益性、實踐性等特質。

馬克思主義群眾理論說明,哲學思想必須立足于具體條件、具體時間,必須找到物質力量才能推進人類社會歷史進程。馬克思所理解的群眾實際上蘊含兩個維度:一是物質力量或現實力量,是能夠將美好理論、將抽象哲學化為實踐的歷史主體;二是理論、思想必須立足的現實、物質、利益、實踐。所以,群眾理論不僅涉及特定人數的集合以及如何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的問題,其還內含了理論立足于現實、實踐的要求,代表了一種思想與理論結合的方向。這兩個維度恰恰被之后的中國馬克思主義者所繼承和發(fā)展。

二、群眾理論的政治哲學透視

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毛澤東是最重視“群眾”的思想家。在革命實踐中,毛澤東更認識到群眾力量的強大?!叭罕娛钦嬲挠⑿?,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2]《毛澤東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0頁?!罢嬲你~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墻鐵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盵3]《毛澤東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頁。

與近代西方國家通過假想自然狀態(tài)下抽象之人建立社會契約來論證國家主權的合法性不同,與傳統(tǒng)中國專制皇權通過鼓吹君與天、神的關系來論證政治統(tǒng)治的合法性不同,毛澤東是通過政治精英(包括領袖、領導、干部、黨員等)與普通群眾的辯證關系,通過對群眾的信任、對群眾力量的依靠、對群眾言行的重視、對群眾利益的滿足,以及獲得群眾的認同,來說明執(zhí)政權力的合法性與正當性。相對于西方政治哲學抽象的、復雜的合法性理論的建構邏輯,毛澤東的話言簡意賅,但卻更具有說服力,更能夠贏得人心、獲得共識。正如美國學者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所指出的那樣:“不管他的領導具有多么超凡的魅力,這種領導的合法性是通過它與群眾的聯系而得以證實的。如果說皇帝們是用宗教儀式來證明他們同上天的密切關系,那么,毛澤東則通過反復嘗試實現政府同人民的溝通來表明他接近于他的合法性的主要根源:群眾。”[4]〔美〕魏斐德:《歷史與意志:毛澤東思想的哲學透視》,李君如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頁。

如果僅僅把群眾理解為一種成功的政治合法性資源獲取方式,還不足以理解其在毛澤東的政治哲學架構中的獨特意義。毛澤東如此突出強調群眾的地位,實質上內蘊著他對誰掌握政治權力、如何駕馭政治權力等問題的思索,他想表達的是一種從未在人類社會歷史進程中得到呈現的政治理想圖式,他要終結一個人或少數人擁有政治權力、專斷隨意地支配權力的歷史現象,真正實現社會底層的普通群眾與少數政治精英共同享有權力、共同運用權力、共同決定國家事務的政治社會秩序,實現國家權力歸人民所有的社會秩序。

西方政治哲學的終極追求是通過對每個公民權利的保障,通過建立民主的、公平的、平等的公民交往機制,使人民這一公民集合體真正擁有主權。關于群眾的政治哲學終極追求則是通過群眾和政治精英的良性互動,使全體人民的當家作主成為現實。前者似乎無視社會本身實際存在并將長期維系的政治精英與普通群眾的區(qū)分,后者更為務實地關注到了必然會出現的二元主體之分。人的天賦能力和實踐歷練的不同,決定了人與人之間必然會有差別。迄今為止的一切歷史都是政治精英和普通群眾相互影響的歷史。在這個意義上說,毛澤東的群眾政治哲學比起西方的公民政治哲學更務實。

毛澤東不僅從政治哲學意義上賦予群眾崇高的主體地位,力求從群眾身上找到新型的現代化政治模式,他還力求在領導方法上貫徹群眾觀,這種貫徹的努力也因此使群眾理論上升到哲學認識論的層面上。在1943年發(fā)表的《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一文中,毛澤東指出:“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是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tǒng)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tǒng)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huán),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盵1]《毛澤東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頁。這種領導方法或者說群眾工作方法,對群眾的理解實際上也與馬克思把群眾理解成現實、實踐是一致的。

無論是從政治哲學的角度還是從領導方法的角度來看,毛澤東設想的領導(政治精英)和普通群眾在接觸中實現良性互動的理論,絕對是堪稱完美的政治圖式。毛澤東也確實在歷史實踐中向世人展示了他的群眾思想的力量,他充分調動了被古今中外眾多思想家歧視的群眾,使其成為擁有政治參與意識、積極參與革命實踐、展示出巨大政治能量的政治主體,最終完成了當代中國民族解放的歷史使命。但是,這種政治理想在新中國成立后受到了重大挑戰(zhàn),政治精英與群眾之間的密切關系并沒有完全達到理論的設想。改革開放后,社會階層的分化、新利益格局的形成和多元文化的交融,一方面導致少數政治精英迷失政治信仰、脫離群眾,另一方面導致普通群眾政治熱情減退、個人利益至上。由此,很多人也漸漸對群眾理論本身產生懷疑。

這一充滿理想的政治哲學和值得追求的理想政治方案,為什么不能在實踐中得到切實貫徹?就學理而言,還是得去思考在這個理論中出現的兩大政治主體,即政治精英和普通群眾。具有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普通群眾與具有高尚政治倫理精神與極高政治智慧的政治精英,是這種群眾理論得以貫徹的必要條件。一方面,群眾理論不僅要求領導干部、共產黨員有極其高尚的道德境界,還要求他們具有極高的領導藝術、工作方法,把本來不夠完美的“自然人”想象成完美的“政治人”。明顯的是,政治精英也有自己的自然本性,也有自己的利益訴求,也有自己的能力缺陷。另一方面,群眾理論還在某種程度上預設了理想化、完美化的“群眾”。在理論上,群眾被說成具有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具有偉大作用和革命熱情。但在實踐中,群眾并不總是自主的、理性的積極參與政治活動的主體,而往往是被動員的客體。群眾本身并不是沒有問題的,群眾有積極的力量,也有消極的因素。構成群眾的社會成員意志的統(tǒng)一會帶來神奇的力量,但群眾也容易被利用而成為侵犯個體權利、破壞社會秩序的不穩(wěn)定因素。這也是眾多西方政治哲學家往往對群眾充滿質疑的原因之所在。

要想實現政治精英與普通群眾在政治權力運用上的良性互動,也并非易事。處于上位的政治精英在現實生活中看不到群眾的身影、感受不到群眾的力量,要求他們把處于下位的群眾作為對等的甚至超越其之上的政治主體,他們的動力何在?反過來說,處于下位的群眾能否成為合格的政治主體?群眾究竟如何才能成為真正的、理性的權力主體?只有群眾成為現實中而不是理論上所宣稱的有力量的政治主體,其才能給上位的政治精英帶來直接的沖擊力。關鍵的問題就在于,群眾能在政治生活中理性地、自主地出場嗎?

為保證政治精英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群眾,不惡意地損害群眾的利益,從制度化層面去約束就顯得尤為必要,所以群眾理論不僅需要呼吁,也需要約束,需要更多考慮建立制度機制去制約政治精英。過于依賴政治精英的道德修養(yǎng),缺乏針對問題的制度設計,顯然是有問題的。另一個努力方向則是保證群眾成為合格的、理性的、自主的政治主體,因為只有這樣的政治主體才可以真正參與到政治社會事務的管理中來,才可以倒逼精英主體,讓精英主體意識到群眾力量的真實存在,才可以最終實現與政治精英的親密接觸、良性互動。如果群眾缺乏必要的理性、智慧、知識、能力,群眾就可能會成為政治精英的附庸。使群眾具象化為有血有肉、有獨立性、有強大能量的真實政治主體,而不是只存在于理論上的、無所指的、空洞的政治主體符號。這還有一段艱難的道路要走,也是必須努力追求的方向。

三、群眾路線的理性考量

自毛澤東以來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堅守唯物史觀人民群眾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群眾路線,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將群眾理論上升為一種路線,作為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重大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新境界。黨的群眾路線,實質上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如何對待人民群眾、如何依靠群眾、如何實現群眾利益等問題上所形成的立場、觀點、方法以及所采取的理論、方針與政策,其本質上是黨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群眾、如何處理自己和群眾之間關系的問題。切實地踐行群眾路線,前提是要從辯證的、歷史的、實踐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

辯證地看待黨的群眾路線,就要看到黨與群眾兩個主體之間對立統(tǒng)一的矛盾關系,既看到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領導核心的地位,又不否定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和創(chuàng)造者的地位。從唯物辯證法的視角看,黨和群眾作為不同主體必然存在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關系。說其統(tǒng)一,是因為黨員、領導干部成長于群眾中間。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既體現了黨在群眾觀上的理想追求,又體現了黨與群眾利益的根本一致。作為黨員干部,不能人為地割裂這種統(tǒng)一。把自己凌駕于群眾之上,只會使自己失去強大的支撐。說其對立,是因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還不能完全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且黨的路線是通過黨員干部來實施的,受黨員干部主觀意志、能力水平的影響,黨的路線不一定能夠得到充分貫徹,個別黨員干部不能密切聯系群眾,甚至脫離群眾。

處理好黨和群眾之間的矛盾關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問題,但從唯物辯證法的視角看,首先需要解決的是理念的深層次轉變。在執(zhí)政活動中,中國共產黨是執(zhí)政黨,群眾是管理的對象,黨和群眾是管理主體與管理客體的關系。正是這種關系容易造成個別黨員干部以主體自居、以己為中心的心態(tài)。我們需要消解主體與客體的觀念意識,應該把黨和群眾的關系看作為主體間性,即主體與主體之間的關系。黨員干部在自己的工作中,要認識到群眾是政治的主體,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動力。群眾不是可以用空話套話來隨意欺騙的,更不是能隨意操控的。黨要在發(fā)展中解決矛盾,要讓群眾得到更大的實惠和獲得感,才能更好地發(fā)揮群眾作為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歷史地認識黨的群眾路線,就是要用變化的、發(fā)展的視角看待群眾本身,賦予黨的群眾路線以時代內涵。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斗爭中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起來的,至今已經經歷了長期的歷史階段,新形勢下講群眾路線,應該結合新的時代背景與時俱進。以前說群眾,今天也說群眾,我們說的對象本身已經發(fā)生了變化。以前講群眾路線,今天也講群眾路線,但其內涵已經有新的變化,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本身有了新的含義。

群眾的構成成分、政治意識、智識水平等方面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就構成成分而言,革命階段甚至到改革開放初期階段的群眾主要是指從事體力勞動的、有著相似利益需求的工人階級與農民階級,今天的群眾則不僅包括從事體力勞動的普通民眾,也包含著從事各式各樣勞動的、有不同利益訴求的多元群體。就智識水平而言,改革開放之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飛速發(fā)展,群眾的認識水平、思想深度、智力發(fā)展有了巨大的進步。就政治意識而言,群眾以前是在生活的現實壓力下通過先覺者或啟蒙者的動員而參加到革命中,其是非自發(fā)的、被動員的、自主能動性欠缺的對象。但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天的群眾有了主動參與政治的熱情,其利用先進的網絡媒介等工具形成了自主的、積極的社會力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領導干部還停留在以往對群眾的認識上,認為群眾還是鐵板一塊,沒有政治主張,必然會因跟不上時代的潮流而出丑。

群眾是歷史的、變化的、發(fā)展的,群眾路線也必須是歷史的、變化的、發(fā)展的。群眾路線要求,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兩者是統(tǒng)一的,永遠不能變。只有一心一意為了群眾,才能夠依靠群眾,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黨也只有依靠群眾,才能更好地發(fā)揮領導核心作用,從而更好地為了群眾。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將兩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不能顧此失彼。

但是,現在講為了群眾,應當有更高的追求。過去講“為了群眾”,強調的是群眾經濟方面利益的實現,是保證群眾基本的乃至更好的經濟生活條件;現在講“為了群眾”,必然要突出強調群眾在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等各個方面的利益,滿足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和美好生活的需要。如果說一切為了群眾,還只是想盡一切辦法發(fā)展經濟,還只是試圖增加群眾的物質財富,就會因不理解群眾的真實需要而得不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一切為了群眾,要根據群眾不斷發(fā)展的需要調整工作重心,切實滿足群眾不斷變化的需要。

從實踐出發(fā)認識黨的群眾路線,就不能只把黨的群眾路線理解為尊重群眾的呼吁,理解為對待群眾的科學理論,還應該將其看作為黨員干部最基本、最核心的領導方法,看作為一種實實在在的工作方式。認識的目的在于實踐,認識群眾的主體地位最終要落腳于政治實踐中的日常行動。習近平指出:“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就是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盵1]習近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北京〕《求是》2013年第1期。

要形成一種機制,讓群眾滿意標準具體化、客觀化、可操作化,讓群眾來評價領導干部的工作并保證這種評價產生實在的效力,從而實現領導干部對自己身邊群眾不得不敬畏的局面。唯有如此,黨的群眾路線才能得到真正貫徹和落實。這需要執(zhí)政黨從法律上、制度上切實保障群眾路線的貫徹,為群眾成為能使用政治權力、參與政治事務的政治主體打牢政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