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永 翔
(陜西理工大學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陜西 漢中 723000)
作為地方輿情載體的府縣志書是官方政治理念下的史學書寫,其中的人物志則是最能彰顯地方風貌的史志篇章。事實上,方志人物形象受社會大背景影響而往往會具有鮮明的時段性特征,節(jié)義人物即是其中具備典型性的一類。明人王圻《節(jié)義考》,將節(jié)義人物分為忠臣、義徒、節(jié)婦等多種類型。由于“節(jié)義”是與“忠孝”同等重要的儒家倫德觀念,故“忠孝、節(jié)義同為國典所褒,志乘所錄”[1]卷五七,158,一直被視為地方風教之引領。在晚清漢江上游地方軍事化①清中期之后,持續(xù)的戰(zhàn)亂使官方對地方的控制能力明顯削弱,民間士紳及其領導的團練等軍事力量成為地方秩序重要維護者的趨勢加強。美國漢學家孔飛力據此以“地方軍事化”概念指代這一歷史狀況,目前,已在國內史學界獲得廣泛認可。進程中,官員、紳民、烈女等不同類型的殉難人物,其個體身份作為潛在的教化資源,而被納入地方秩序的重建中,其本然形象亦隨之被進行了符合政教需求的完美化再造。
漢江上游自嘉慶初就長期陷于地方軍事化狀態(tài)之中,是與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彼時整體局勢直接相關的。漢江上游地處秦嶺南麓與巴山北麓之間的狹窄走廊之中,山谷阻絕,漢江深險,南北棧道綿亙千里,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清代乾隆朝以后,南方諸省人多地少的“狹鄉(xiāng)”移民大量遷入,使該地五方雜處,民情復雜,各類社會問題巨繁難治,雖地處國家地理版圖之中心,而仍成為腹地之邊緣。自嘉慶初至同治末,該地先后因白蓮教起義、太平天國西征、川滇農民起義的迭連沖擊,以及匪盜等治安問題疊加,“湟池不靖,妖氛四起,漢中實當其沖,屢被鋒鏑”[2]序,1,社會秩序陷于混亂。這一屢治不靖之地遂成清代腹地治理的難題,清中葉以來的府縣各志均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社會劇變。
清中葉以降,隨著各類反清起義在漢江上游地區(qū)的廣泛蔓延,代朝廷牧守,負有守土之責的州縣官長,因抵御各方反清勢力而殉難者甚多。尤其是同治二年(1863),各州縣遭川滇反清義軍沖擊,文武官弁死事者甚多,最著名者莫如寧羌知州金玉麟、西鄉(xiāng)知縣巴彥善、南鄭知縣周蕃壽。金玉麟在“發(fā)逆竄擾”時,與同城文武分門守御,城陷,死于南門。事后陜西巡撫劉蓉在上清廷的奏折中稱,金玉麟自牧守寧羌以來循聲卓著,城破殞身報國之時志節(jié)凜然,“死后賊將其尸特為具棺以殮,且張偽檄于櫬上,大書‘此系陜西好官’”[3]118。在劉蓉看來,金玉麟秉懿好德,即使人倫泯滅的“逆匪”亦對其表達了尊敬與褒贊。周蕃壽則在漢中城被團團圍困,救援無望的情況下,先于衙署后穿鑿一井,城破之日,盡驅妻妾子女投入井中,自具衣冠出堂,被刳腸決脰而死。而巴彥善在反清武裝到達城下時,慷慨登陴,率吏民死守孤城,援絕力竭被執(zhí),大罵不屈而死。劉蓉認為三人既有臨難不茍之心,則推其平日修己立身與居官行政亦必有異于俗吏之處,故奏請皇帝準采撰三人生平事跡而表彰之。此外,他還認為漢中自軍興以來,地方官攖城罹禍以歸忠義之林者不可勝道,若能以合理的方式對其皎然志節(jié)進行表彰,不僅可表忠藎而勵操節(jié),亦且有俾于世教。清廷亦認為三人均志節(jié)凜然,堪憫惻,不僅允準將其載入府縣志書,且令官方于府城建祠,接受民間祭祀。
但是相比于官方文獻“我者”口吻的撰寫,民間人士以“他者”眼光注視而可能會有不同看法。光緒年間,親歷咸同亂局的褒城縣鄉(xiāng)居士紳周炳垣,撰寫了紀實詩文《紀亂詞》,借此書披露了反清義軍圍攻漢中時的慘烈過程,展現了與官方文獻記載截然不同的戰(zhàn)時社情民意。該書記載當同治間川滇反清義軍初起川東時,道府大員對即將而至的危機麻木不知,而義軍由陽平關進攻漢中時,上下一片混亂。在此危急情形下,清廷命四川按察使毛震壽為陜西布政使,帶勇急赴漢中防剿。毛氏初至漢中時,地方民眾目之為救星,焚香跪迎,竭力奉養(yǎng)。然其駐扎月余,并不接仗,治軍又不嚴,所屬兵勇四處劫掠,民不堪其苦,甚至稱之為“毛賊”。彼時義軍已占據漢中北部門戶洋縣,對漢南各縣構成直接威脅。地方民眾在官方忠君保家口號鼓動下,傾盡所有,為毛震壽提供兵餉,然其兵勇食盡民糧,卻不用命,惟知掘長壕限對方戎馬,實際卻發(fā)揮了自固而不能制人的反作用。此種消極策略導致佛坪、褒城依次失守,全局遂不可顧。更令鄉(xiāng)民不解的是,毛氏所統(tǒng)蜀軍竟半與“賊黨”相識,每臨陣,彼此相互招呼,其又勒餉不發(fā),導致枵腹作戰(zhàn)的兵勇嘩潰成匪。地方官紳不得已與毛軍約定戰(zhàn)勝有賞,然其兵勇竟“囑賊通融讓陣”,官軍在后假追以示為勝,“每一戰(zhàn)勝,必向局紳索銀數千,作犒賞之資”[4]785。
周炳垣《紀亂詞》還記載蜀亂漫及漢中時,漢中道憲所請歷辦城守諸務的公紳、耆老、主事們,惟知侵漁糧餉。南鄭知縣周壽藩勾通劣紳,誣陷良紳,道府亦為所愚,于是,群小得志,權柄下逮,上憲形同木偶。迨至捻軍大舉圍攻漢中城時,上下一片混亂,周壽藩退居城中,惟令枯守,每月消耗民間口糧無算,卻“并未聞得一勝仗,滅一股賊,為民除害”。及至坐食山空,“官為倡議就民食,勇遂借端以搜民財,精華既竭,救援無望,遂四門放火,大肆擄掠而去”。周炳垣以“可憐萬戶千門盛,祗供周郎一火焚”來諷刺周壽藩的懦弱無能。漢中知府李定南則濫招數百鄉(xiāng)勇而不知合理遣用,反因鄉(xiāng)勇軍糧追繳而屢屢勒捐民間,“其勸捐也,設萬歲牌于二堂,日中令捐戶跪之,汗流浹背,民不堪其虐”[4]784。周、李二員養(yǎng)勇三年,一戰(zhàn)即潰,以紙上談兵的低級應對能力致府城被攻陷,不但自己性命未保,數萬百姓亦慘遭屠戮。按理而言他們是這一曠世慘劇的罪魁禍首,然在官修志書中他們竟無一例外地被描述為仗節(jié)死義的英雄官長。清廷居然也認為這些官員深知大義,實可嘉憫,除加恩照例咨部賜恤外,還令其載入祀典,歲時致祭,庶使地方紳民及守土之兵共知朝廷褒獎忠烈之至意,成為一時笑談。
但實際上,官方此舉自有其深層用意。在儒文化的綱常禮教體系中,節(jié)義為天地之棟梁,天常人紀賴茲弗墜,作為教化權力主導者的官員們,其形象必須在更高層次上達到永作人臣之則的目的,以體現節(jié)義的引導性。盡管一些遇難官員或并不值得嘉憫,但出于維護官方權威,府縣志書不惜罔顧事實,以符合朝廷教化旨意的政治語言,對殉難官員的形象予以完美化重塑,極力使他們以忠君庇民的形象得廣泛宣揚,并纏綿固結于民心,成為其百世不泯,血食茲土的民意基礎。地方軍事化時期的社會失序,在治理層面上也直觀地表現為,官方自身的科層性政治威懾力,及其在地方教化資源征調方面的能力顯著下降。地方志對遇難各員的褒贊,并非是在封閉敘述空間中對公眾情感與意見的真實呈現,但身處其間的民眾耳目所聞自有公論。
勵風教以正人心為施政之先,相比于平常時期志書人物傳以扶弱濟貧、修橋鋪路等,作為傳主生平主要功績,戰(zhàn)亂年代則獨以取義成仁為首選。地方軍事化對社會的深遠影響,使志書人物渲染了義勇色彩,如寧羌州從乾隆十三年(1748)征討大小金川,至嘉慶元年抗擊“發(fā)逆”,以地近川界而被朝廷征發(fā)戰(zhàn)場的縣民實在眾多,以致于光緒間該州纂鄉(xiāng)土志時,對忠義人物進行了等次之分,“奮身殺賊至死不卻者為上,慷慨捐軀以身報國者次之,隨眾赴斗轉戰(zhàn)而歿者又次之,至邂逅遇難求生不得,或為賊羈絆而死,雖或忠義之名,原無忠義之實,舊志一概收入,茲從略焉”[5]49。對節(jié)義人物分等而記的做法,固因忠義人物太多,更與官方借節(jié)義人物生前影響和貢獻而鼓動民心有關。闔家?guī)状劬硬⒃诳箵簟百\匪”過程中從軍死戰(zhàn)的義門之家,忠孝節(jié)義備于一家,尤屬志書編者們所可書的鄉(xiāng)里教化資源,漢江上游的府縣各志收錄了很多這樣的義門之家。義門本指儒家倫德推崇的累世同居的大族,地方志為出自同一家族的人集中寫傳,具有將以孝親為核心的宗族教化,和以忠君為核心的國家教化結合起來的用意。
府縣儒學知識精英們作為響應官方教化的民間代言者,是志書節(jié)義人物的主要撰寫者。文人學士以其所撰述而承擔勸忠孝、褒節(jié)義之職責,他們以精心構思的文辭鼓動人心,即使鄙薄頑懦之夫,亦不能不有所感奮而興起抗爭。在志書中,生員們一改往昔彬彬文質之象,踐行殺身成仁,盡其道而死的道德職責,成為具有膽魄敢蹈白刃而不辭的義士。在地方官員看來,“士大夫宜砥名礪節(jié),備千城腹心之用,及變起倉卒,毅然以氣節(jié)相引重,庶足折亂萌而張國勢”[6]卷四,鄉(xiāng)曲諸生荷戈登陴,倡義為桑梓,戰(zhàn)死為家國,乃國家養(yǎng)士之澤至矣的結果。這顯然是將個人行為由保家而升至報國,由慘烈敗死而美飾為養(yǎng)士之成功。
相對于少數記載翔實的節(jié)義人物,大多數人則只記姓名而缺乏細節(jié),對他們的記述無論在語言修辭上,還是事跡描述上帶有明顯模式化痕跡。為了避免情節(jié)類同,志書的撰者還特別選輯了一些頗具黑色幽默意味的生員死事。如嘉慶二年(1797),“楚賊入境”,竄至生員馬呈瑞家,呈瑞為之講忠孝節(jié)義,賊云“‘這人不合時’,遂攢刺之”。生員張瑄被執(zhí)脅以降,不從,“賊問:‘爾是生員,必不怕考!’遂用柴火烤死”[2]594。選輯此類事件,一方面凸顯匪盜之野蠻,以激起民間憤恨輿情,另一方面借殉難生員倡導知識階層堅守儒家義利觀,節(jié)義文章并重。
基層士紳群體作為清代地方軍事化過程中,官方實施民間動員的主要依賴對象,他們以平素居鄉(xiāng)所積的威望,而在民眾抗擊外來侵擾中扮演領導者角色,但事實上,他們本身也是節(jié)義人物的主要來源。頻繁的戰(zhàn)亂使民眾喜節(jié)義而尚任俠,除了作為首領角色的士紳群體,普通鄉(xiāng)民也以抗擊匪盜的主體見諸志書。嘉慶白蓮教起義與同治發(fā)捻起義都賴民團堵御,然民團在待遇上與正規(guī)軍隊不同,不獨體現在他們同為戰(zhàn)斗人員卻享受不到對等的物質獎賞上,也體現在精神榮譽上。在帶兵大員的奏報中,陣亡義勇寥寥無幾,推原其故,總由地方官藉鄉(xiāng)勇之力御敵,戰(zhàn)勝則冒為己功,幕友親丁皆得濫膺保薦,戰(zhàn)敗陣亡被害者,以其非在伍之兵,匿不呈報。清仁宗痛斥此類情況,云:“是鄉(xiāng)勇人等,殺賊既不能敘功,徒死亦毫無贈恤,何以慰忠魂而勵士氣?豈不思鄉(xiāng)勇皆朕之赤子,為國出力力戰(zhàn)被戕,焉有父視子亡不加憐憫乎?”[7]29715要求嗣后各路鄉(xiāng)勇有打仗陣亡者,俱一體議恤。湖北、陜西因而設立節(jié)義局,尋訪陣亡殉難文武員弁及紳民婦女,以倡仁者不以盛衰改節(jié),義者不以存亡易心。
節(jié)義之士在平世似無所用,但變故之時卻求而不得,原因是節(jié)義于世教本非小補,實乃救人心、振世風之急務,民意因此觀感而興起。在清代政治文化的頂層設計中,節(jié)義為天地之棟梁,天常人紀賴茲而弗墜。這種道德要求紳民以朝聞夕死,辭爵祿蹈白刃為忠義,而將其寫入志乘則代表義烈人物于天地間百世不泯。盡管紳民們處在相同的社會大環(huán)境之中,卻有著具體不同的遇難情節(jié)。在地方志書中,他們成就節(jié)義的過程多樣,有力戰(zhàn)而死者,有罵賊被害而死者,有城陷自縊而死者,有仰藥而死者等。這類情節(jié)多在嘉慶前后,值漢江上游陷入混亂之時,被裹入反清義軍中的普通民眾極多,強者操戈以從,弱者伏首就脅,魚貫累累,官軍一至則先試鋒鏑。這種情形使清軍在所謂剿賊戰(zhàn)爭中陷入越剿越多的怪圈中,官方逐漸意識到:“豈盡民之無良歟?抑平日禮義不講,激勸不行,以致昧昧焉從賊而死,官斯土者可不怵然心動乎!”[8]189他們迫切希望把裹挾其中,可以教化的普通民眾從不可教化的匪盜中剝離出來,故特別重視忠義觀念的宣揚,借議恤旌表風世勵俗,使兵勇以臨敵退避為羞,田夫樵豎以從賊茍活為恥,并痛斥那些愧世偷生流為匪者。
在嘉慶初至同治末的六十余年戰(zhàn)亂期間,漢江上游各山區(qū)州縣近山已無完村,既有社會秩序全面崩壞,大量無辜百姓枉丟性命。嘉慶以來的府縣各志認為,漢江上游雖處僻隅,平日揖讓雍容不及都邑人士,然嘉慶及咸同年間勤勞王事遇難不屈者卻不乏其人,良由國家二百余年間,深仁厚繹涵濡化導至深且久之故,故弁兵、鄉(xiāng)勇皆知臨敵以退避為羞,即深山窮谷之中的田夫樵豎亦以從賊茍活為恥。然節(jié)義之載于志書者畢竟是其中少數,其中,不少具體細節(jié)還非撰寫者所親見,其事或訪諸父老,或竟無所傳聞,不免有掛漏之傷。樂安惡危、趨生而避死乃人之常情,然在清代國家—社會的二元結構中,“圣天子表章節(jié)義,贈官賜蔭賜祠,德洋恩溥,萬世無極,諸君子雖死之日猶生之年也,其皆可以無憾哉”[2]序,1。朝廷對子民的元身份設計,使他們將忠孝節(jié)義的教化觀念上升為自覺遵行的價值觀念,并為此甘赴刀兵水火。從社會治理層面上講,這不僅起到了對個體的社會歸屬和情感歸宿的統(tǒng)領功用,而且還與義重于生、舍生取義等倫德說教,共同構筑了社會秩序的民意基礎。
女性之中有高行足尚,淑范可傳者,官府當按例為之請帑建坊表閭題額,以昭明潛德而砥礪世風。一般來說,其程序先由士紳采訪事實,舉報婦人節(jié)孝,開具事實,再由縣、府加結轉詳,至省撫題準后,給銀建坊。漢中府自嘉慶十六年(1811)至道光九年(1829),不斷增加節(jié)義人物,續(xù)得節(jié)孝、貞烈婦女二百五十口。因間隔較短,未修新志,知府楊名飆刊刻舊志時將節(jié)孝名冊附于編末,以備匯篡,同時,另印一冊傳布基層,俾鄉(xiāng)里咸知觀感。如此,村社婦女有貞心苦節(jié)而被湮沒不彰者,可得續(xù)節(jié)旌揚,并有機會補刊府志,以垂不朽。
在晚清地方軍事化過程中,很多隨家人死于戰(zhàn)亂的烈女節(jié)婦大量涌現,像同治二年興安府徐氏家族為避匪亂,老幼男婦共計四十一人匿于石洞,“賊怒而架木草熏灼洞內人,于是無噍類焉”[9]65。修志者為照顧到盡可能大的社會面,有意促成大量普通民眾進入義節(jié)傳。但在志乘的篇幅限制下,卻只能以寥寥簡單言語對她們記載,以致傳主缺乏個性描述,人物形象千人一面。此外,更有眾多節(jié)烈之事只有結果而無過程,成就節(jié)烈的細節(jié)闕如。相比于大部分語焉不詳的普通義烈人物,那些被收入藝文志得以表而題詠的士紳家庭節(jié)婦,卻能占據較大篇幅而被刻畫得栩栩如生。
節(jié)義志連接著家史和地方史,其撰寫與刊刻實際上是具有私密性質的個人信息,是經過官方化改造后的公開宣揚。在官員和儒學先生們看來,節(jié)義志與祠祀圣母烈女同具風勵郡俗之意。地方官皆知致治之要在于風化,移風易俗莫先于鼓勵良善和旌表節(jié)義,然山村僻壤之地的貧寒耕織之人,縱有善行其鄉(xiāng)鄰嗟嘆為可欽可嘆,其姓氏卻不傳于城邑,如此以致幽光湮郁,潛德銷沉者不可勝數。同樣,旌表婦德亦是如此,“居下處卑,未盡旌厥閭里。采訪非其人,則以愛憎為取,失實者多矣”[2]序,1。旌表節(jié)義為彰善大典,這一使教化用意大打折扣的非正?,F象,其實很早就引起清廷的注意。早在雍正元年(1723),清廷即著各省學臣遍加采訪,避免以富家巨族而濫為表揚,務求苦寒守節(jié)家的草野俊彥同霑恩澤,并對守節(jié)十五年以上的節(jié)婦給予旌表并賞銀建坊。盡管朝廷表勵貞節(jié)之典至優(yōu)且渥,然地方多視為具文,或未曾建立,或草草應付。清世宗恐日久乃至泯沒,不能使民間有所觀感,飭令地方于公所設立祠宇,將忠孝節(jié)義之人俱標姓氏,設牌位置于祠中祭祀,用以表彰節(jié)義,闡幽光而垂永久。迨至同治二年(1863),清廷敕定新章,規(guī)定凡貞烈節(jié)孝許造具簡明事實冊,由學官移至州縣后,徑由督撫題旌,不許留難苛索。如光緒年間,定遠廳志的纂修者以該廳苦節(jié)能貞者雖不乏人,然因前無志紀述,以致貞烈節(jié)孝湮沒不彰,而就近今之可紀者近百人匯冊上聞,成為千載一時之盛會。那些久被湮沒而終被發(fā)掘的節(jié)義人物,其在志書中的形象經過再加工后,內化為官民共有的集體記憶。
持續(xù)的戰(zhàn)亂以及由此衍生的后續(xù)兵匪擾亂,不惟破碎無數家庭,亦使民眾最基本的生活遭致毀壞,為地方社會帶來災難之深重,慘不堪聞。民眾將親人傷亡和財物損毀的現狀,內化為由憤懣、焦慮、迷茫、絕望等復雜情感雜糅而成的悲情心理基調。官方在維風化正人心,恢復社會秩序的同時,也注意修復民眾的心理創(chuàng)傷。此種情景下,宣揚婦女潛德幽光與軼聞往事,就不單單是官方在社會集體心理訴求下,對帶有悲壯色彩的節(jié)義當事家庭的精神撫慰,同時,也成為地方政治生態(tài)和文化生態(tài)重整的關鍵。正是在這種意義上,大量的鄉(xiāng)野節(jié)婦在志書中的狀態(tài),得以由“缺席”而轉為“在場”。
傳統(tǒng)婦德講求德、容、言、功,而節(jié)義非屬其中,大凡婦女不得已而以節(jié)義見于書者,其大多有遭遇某種不幸。婦人從夫,以從一而終習為故常之事,即有懿行也按例不必見諸紀錄,惟有守貞保節(jié)為其特長。自宋儒程伊川“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之言既出,女子咸以改適為羞,以是為先儒立言之效。夫婦關系為五倫之始,朝廷旌門之典扶持婦女之節(jié)義亦可影響其家人與鄉(xiāng)人,是以達到旌乎者此而勸乎者彼的目的,用意可謂深遠。清廷對婦女們的道德期許,使她們面對社會危機乃至性命之憂時,持守貞節(jié)而不屈淫威,甘蹈白刃而不辭,以丈夫之行而自視為新婦德。在婦女群體脫離了原先的社會軌道和生活方式背景下,地方志書重塑她們的共同價值觀和道德理念作為一種社會治理的亟需,是與朝廷教化宣揚和道德規(guī)范的最終目的相契合的。
方志人物是官方對地方各類人物,以符合朝廷教化標準而嚴格遴選的結果,具有鮮明的政治導向性。方志節(jié)義人物傳記作為官方政教宣傳的產物,本質上是一種以文字記載為方式的道德旌表,蘊含著扶樹人倫端風化之意。晚清漢江上游的地方軍事化進程盡管削弱了官府的權威,但并未造成無政府狀態(tài),官方仍然是地方事務的主導者,文化士紳們依然是官方支持下的輿論喉舌。在地方不靖的大背景下,官方深以為節(jié)義不立則名教不興,名教不興則太平之基不固,故纂修人物志的士紳們將自身道德訴求與家國情懷和社會重建結合起來,并以此制造輿論,建構出官方與民間共同應對社會危機時的命運共同體關系。相比于平常時期志書人物志以科舉、職官、耆德作為主要篇章的書寫對象,地方軍事化時期的節(jié)義志更能反映特殊時期,官方主導下的悲情書寫方式對民間意識形態(tài)的引領意愿。殉職的官員、取義的紳民、守節(jié)的烈女,雖因身份不同而在文字書寫上被賦予不同筆觸,但他們的形象同在國家教化理念下進行了再塑造,并通過信息傳播、輿論制造、知識傳承等方式發(fā)揮著民心撫慰的文教善后功用。
[參考文獻]
[1]賀長齡,盛康.清經世文正續(xù)編[M].揚州:廣陵書社,2011.
[2]郭鵬.嘉慶漢中府志校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3]宋文富.重修寧羌州志校注[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4]陳顯遠,郭鵬.續(xù)修南鄭縣志校注[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3.
[5]宋文富.光緒寧羌州鄉(xiāng)土志校注[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6]孫銘鐘.沔縣志[M].臺北:成文出版社,1969.
[7]清仁宗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6.
[8]劉德全,郭炎昌.光緒旬陽縣志[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
[9]李啟良,李厚之.安康碑版鉤沉[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