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弘捷(整理,注釋)
(“天下之脊”文化集團,北京 100034)
朝鮮《中宗大王實錄》卷一百三云:三十九年(嘉靖二十三年)五月壬子,世子賜生姜于僚屬。仍賜手書曰:“予觀《論語》記夫子飲食之節(jié)有曰:‘不撤姜食’。此非為口腹,但為通神明,去穢惡,故然也。諸君子動慕夫子者,雖于飲食之末,必有取法焉。今以是菜送于院中一嘗,何如?”
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四月敬為光濤吾兄書
長沙貞一弟勞干①勞干(1907—2003),字貞一,湖南善化縣(今長沙)人,1907年出生于陜西省商縣。1930年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yè)。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1949年去臺灣,兼任臺灣大學、臺灣師范大學教授,195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從事研究工作,并任美國加州大學任教授。勞干是具有國際學術影響中國古代史學者。勞干手書影印件見本期封三。
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wèi)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茍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以惡為能,忍作殘害;陰賊良善,暗侮君親;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誑諸無識,謗諸同學;虛誣詐偽,攻訐宗親;剛強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當,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諂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輕蔑天民,擾亂國政;賞及非義,刑及無辜;殺人取財,傾人取位;誅降戮服,貶正排賢;凌孤逼寡,棄法受賂;以直為曲,以曲為直;入輕為重,見殺加怒;知過不改,知善不為;自罪引他,壅塞方術;訕謗圣賢,侵凌道德;射飛逐走,發(fā)蟄驚棲;填穴覆巢,傷胎破卵;愿人有失,毀人成功;危人自安,減人自益;以惡易好,以私廢公;竊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訐人之私;耗人貨財,離人骨肉;侵人所愛,助人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勝;敗人苗稼,破人婚姻;茍富而驕,茍免無恥;認恩推過,嫁禍賣惡;沽買虛譽,包貯險心;挫人所長,護己所短;乘威迫脅,縱暴殺傷;無故剪裁,非禮烹宰;散棄五谷,勞擾眾生;破人之家,取其財寶;決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亂規(guī)模,以敗人功;損人器物,以窮人用;見他榮貴,愿他流貶;見他富有,愿他破散;見他色美,起心私之;負他貨財,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見他失便,便說他過。見他體相不具而笑之,見他才能可稱而抑之。埋蠱厭人,用藥殺樹;恚怒師傅,抵觸父兄。
節(jié)錄倮①“倮”音luǒ,同“裸”?!百蕾馈?,云南彝族的稱謂。譯《太上感應篇》自“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至“恚怒師傅,抵觸父兄”。
光濤先生 雅正
三十六年九月 馬學良②馬學良(1913—1999),字蜀原,山東榮成人。著名民族語言文學家。1938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曾在西南大學、中央大學、中央民族學院任教授,并兼任少數(shù)民族語言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會長等職。書③馬學良手書影印件見本期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