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欣
(山東財經大學 法學院, 山東 濟南 250014)
青少年犯罪是各國面臨的一個共同性社會問題,被一些學者視為與毒品、環(huán)境污染并列的三大公害之一。如果說犯罪數量是一個國家社會制度與治安狀況的晴雨表,那么青少年犯罪就是其中最敏感的數值,在某種意義上,青少年犯罪的治理效果甚至關涉一個國家未來的興衰與發(fā)展。當前我國仍處于改革開放以來持續(xù)性的犯罪高位平臺期,在急劇增長的犯罪大潮中,青少年犯罪問題尤其突出,不僅青少年群體在全部犯罪人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而且呈現低齡化、暴力化、團伙性、反復性等特征,其危害性日益嚴重,因此,如何有效防控青少年犯罪一直是理論界和實務界關注的重點。
科學合理的青少年犯罪防控體系,應當是一個包括事前的犯罪預測與犯罪預防、事后對犯罪人的處置與矯正在內、結構合理、邏輯關系清晰的立體化的系統,懲罰與矯正等事后反應機制對于青少年犯罪的事前預防發(fā)揮著重要的保障作用。我國目前的犯罪事后反應機制主要是傳統的刑事司法體系,在這種由國家司法機構主導的體系中,其對于犯罪的反應方式主要著眼于對加害人的懲罰。但長期的實踐證明,這種懲罰不僅對解決犯罪問題作用有限,還有很多負面效應,尤其是對犯罪人的標簽效應,其非但不利于犯罪人的社會回歸,還可能會促使犯罪人繼續(xù)實施更多更嚴重的犯罪。青少年群體因為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性,其在經歷刑事司法過程之后的負面效應尤其明顯。因此,對于青少年犯罪的事后處置而言,克服和改進傳統刑事司法體系的某些弊端,盡可能減少其負面影響就成為值得探討的課題,而重整羞恥理論及其指導下的恢復性司法實踐,恰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極具啟發(fā)和借鑒意義的視角。
重整羞恥理論由澳大利亞社會學家、犯罪學家布雷斯韋特于1989年提出。他認為,傳統的犯罪學理論用一元性的犯罪原因論難以解釋所有的犯罪現象,他借鑒了標簽理論、控制理論、犯罪亞文化理論、學習理論等的合理部分,加上自己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出重整羞恥理論。該理論的基本觀點主要有:在一些國家的文化中存在這樣的觀念,認為犯罪是讓人羞恥的事情,而這種觀念客觀上有助于減少犯罪,因而羞恥成為一種重要的非正式社會控制工具?;诖耍瑸榱丝刂坪皖A防犯罪,應當在社會中復興或者重整這種羞恥觀念。布雷斯維特將羞恥分為烙印羞恥與重整羞恥。目前的刑事司法體系對犯罪的評價等于給犯罪人打上了一個邪惡的烙印,這種帶有敵意和歧視性的反應會把犯罪人排斥在主流社會之外。而重整羞恥則是善意的正面的適度的,如果犯罪人自己有了羞惡之心,認識到自己的過錯并愿意用行動作出改正,這時,社會就應當接納他們,并提供機會使其重新融入社區(qū)[1](p334)。在方式上,對犯罪人的譴責必須是有控制的,并且必須有寬恕、道歉、懺悔的儀式,以喚起犯罪人的羞惡悔過之心。重整羞恥理論在刑事司法實踐中的運用主要體現在恢復性司法在各國的興起。因此,以該理論的核心概念為基礎,建構對于青少年犯罪的事后反應機制,主要是在刑事司法過程中,借鑒恢復性司法的做法,通過轉處、調解、賠償等各種措施,盡可能避免或者弱化刑事司法對青少年的標簽效應。
司法轉處(diversion)是指在刑事司法過程中采用某些非訴性替代方式來解決案件,目的是盡可能地不將犯罪人逮捕、起訴判刑和監(jiān)禁[2](p217)。由警察實施的司法轉處,其主要措施是使用非刑事的方法處理案件,從而避免案件進入刑事司法系統。警察轉處針對的主要對象是行為已構成犯罪但又情節(jié)輕微危害不大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的轉處措施,主要有訓誡令、管教令和社區(qū)服務令等方式。其中,對于符合條件且屬于初犯、偶犯的青少年,可以由警察進行訓誡,詳細告知其行為的性質、危害以及違反了哪些刑法規(guī)定,并要求其今后一段時間內不得為的一定行為,否則將會移交公訴機關依法處理。除了當面警告,訓誡令可以用書面形式告知其家長,如果犯罪行為發(fā)生在校園內,可以視情況同時告知學校,共同督促其履行訓誡令。對于部分未成年犯罪人來說,其犯罪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和監(jiān)管松懈。針對這種情況,警察可以發(fā)出管教令,以書面形式下達到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主要內容包括:監(jiān)護人須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對該未成年人進行全面教育,對其生活學習習慣、行為模式、道德意識、規(guī)范意識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糾正和養(yǎng)成教育,必要時可以指定有關專家對監(jiān)護人進行指導和輔助;強化其監(jiān)管責任,在規(guī)定時間內限制該未成年人的活動范圍和內容,由監(jiān)護人進行監(jiān)督,并定期向指定機構匯報。如若違反,則該未成年人將被轉入刑事司法程序。
除了以上兩種方式,偵查階段的司法轉處還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比如對符合條件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簽發(fā)社區(qū)服務令,即該青少年應當在限定時間內完成規(guī)定的社區(qū)公益服務,并由社區(qū)進行監(jiān)督和評價,以此來彌補犯罪給社區(qū)帶來的損害。如果其按規(guī)定完成了公益勞動并得到良好評價,則案件可以了結。否則,將按正式的刑事司法程序接受處罰。
警察轉處的積極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它盡可能減少青少年犯罪嫌疑人與正規(guī)刑事司法程序接觸的機會,使其不會被留下犯罪記錄,如此一來,傳統刑事司法可能產生的“標簽效應”以及其他負面影響就被降到了最低限度。同時為避免警察自由裁量權的濫用,可以從立法上、制度上完善配套措施進行限制和規(guī)范。首先,立法上應當嚴格限定可以實施警察轉處的案件的范圍,不得超越該范圍;其次,在實施警察轉處時,必須征求雙方當事人的意見,告知其應有的通過訴訟解決的權利,在自愿合法的原則下進行,不能強制,否則,就可以程序違法而直接認定達成的協議無效;再次,在警察轉處過程中,律師應被納入整個過程,這是防止出現不公平結果的有效途徑;最后,應當賦予被轉處人各種救濟權利,如就轉處決定向公安機關提出復議,或向檢察機關直接提出控告等。這些配套措施應在程序規(guī)范中明確規(guī)定,盡最大可能防止權力濫用。
2012年修訂的《刑事訴訟法》在特別程序當中增加了針對未成年人的附條件不起訴,是我國刑事司法第一次規(guī)定增加暫緩起訴制度。但目前該制度的適用條件具有較多限制,使其適用范圍相對較小,建議擴大其適用范圍,同時應當完善與暫緩起訴相關的程序性措施[3]。
在適用對象上,不應當局限于未成年人,而應當擴展至犯輕罪的25歲以下的所有青少年;在可能判處的刑期上,現有《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條件過于苛刻,根據刑法理論界對于輕罪的通常界定,凡是依法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犯罪嫌疑人,都可以適用暫緩起訴;對于暫緩起訴制度所適用的犯罪,現有的規(guī)定是針對分則第四、五、六章中的罪名,建議擴大至除了分則第一、二章之外的所有犯罪。
在擴大適用范圍的同時,應建立與暫緩起訴制度相配套的程序性措施:首先,在暫緩起訴的決定做出之前,公訴機關應當根據實際需要,組織一次或者幾次由加害方、受害方以及相關人員參與的見面會,針對此次犯罪行為以及所帶來的危害等,讓各方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切身感受,并在此基礎上對暫緩起訴發(fā)表意見,以保證暫緩起訴的決定在自愿的基礎上作出;其次,如果受害方提出相關要求,則加害方應對自己行為所造成的物質損害進行賠償、修復,通過真誠道歉等方式彌補精神傷害,并由公訴機關負責監(jiān)督;再次,在暫緩起訴考驗期內,由加害人本人或其監(jiān)護人出具保證書,保證其定期參加指定的公益勞動或者社區(qū)服務。
審前轉處(pre-trial diversion)是指在審理案件之前,由法官對符合一定條件的案件采取的轉處措施。從效果來看,審前轉處是一種符合恢復性司法觀念的做法,它可以使受到控訴的被告人盡可能地避免現行刑事司法的負面效應,還有利于達到各方的有效恢復。在我國,適合青少年犯罪并且具有恢復性司法性質的審前轉處措施,主要是辯訴交易機制。我國理論界已經對西方國家的辯訴交易制度進行了諸多探討,某些地方法院也在司法實務中進行過一定的嘗試。以此為基礎,根據我國的司法現狀以及青少年犯罪的特性,本文嘗試設計中國式辯訴交易制度[4](p28),作為青少年犯罪審前轉處的有效措施,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此處的辯訴交易,與西方國家普遍適用的辯訴交易有所不同。首先在適用范圍上不同,西方國家例如美國,辯訴交易適用于可能判處無期徒刑以下的案件,且在司法實踐中,90%以上的案件均適用了辯訴交易程序。而在此由法官確認結果的辯訴交易,只能適用于輕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管制的案件);其次,參與交易的主體,應在檢察官和被告人交易(實質就是協商)的基礎上,增加被害人及其代理人,由檢察官(公訴方)、被告人及其律師、被害人及其代理人三方共同參與協商、交易;最后,在辯訴交易中,各方互相協商、妥協所達成的結果,應當是在賠償被害人損失、給予被害人精神補償的基礎上,由檢察機關做出撤銷控訴或者向法院提出從輕、減輕處罰的建議,而不僅僅是由檢察機關由于證據不足而與被告人達成妥協的結果。
第二,與辯訴交易程序相適應,應建立和完善相關的配套措施。首先,應建立證據開示制度,使控辯雙方及被害人在平等地掌握證據信息的基礎上進行協商,再做出是否進行辯訴交易以及對交易結果是否認可的決定,避免被告人在對控方證據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非自愿的辯訴交易;其次,應建立庭前審查制度,由法院立案庭的法官在開庭前對案件進行審查,包括查閱案卷材料、證據、辯訴交易協議等,并會見被告人與被害人,在此基礎上,對符合一定條件應當提交法庭審理的案件予以立案,交法庭審理,如果已達成辯訴交易協議的,則直接就辯訴交易結果予以確認。
在法院審理階段,以重整羞恥理論為基礎,踐行恢復性司法的做法,主要措施是針對那些比較輕微的青少年犯罪,由特別人員組成的“審判”組織以調解、協商等方式來“審理”特定案件,責令青少年被告人以完全不同于刑罰的方式承擔責任,從而解決犯罪,減少沖突,彌補損失,恢復關系。
目前我國部分法院也設置了專門法庭來審理某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但根據實際運行情況來看,它們主要是在審理過程中針對未成年人的特點,進行了一些變通和改進。比如,基于女性的耐心細致,這種法庭一般由女法官主審,語言表達和溝通方式上更多采用未成年人能夠接受的方式,更加注重未成年人信息的保密等。而我們所構建的具有恢復性司法內涵的、針對青少年犯罪的“特別法庭”,從人員組成到審理方式以及承擔責任的方式等,都與已有的青少年法庭不同。具體包括兩類:
第一,由專職法官和其他人員共同組成專門法庭,審理符合條件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案件的范圍限定在三年以下的輕罪案件,并且具有明確的被害人。在法庭組成人員上,包括一名專職法官、一名專業(yè)人員以及被告人所在學?;蛘呱鐓^(qū)的相關負責人一名。專業(yè)人員具有特定的范圍,包括學校教師及其退休人員、具備心理學知識的相關從業(yè)人員以及從事青少年犯罪研究的專家學者等。法院可以借鑒仲裁委員會的做法,提前建立專業(yè)人員數據庫,屆時由被告人從中選出具體參與案件審理的人員。社區(qū)代表和專業(yè)人員的身份可以定位為人民陪審員,他們與法官共同參與庭審過程,并在庭審結束后進行評議和給出裁判意見。
法庭審理的過程設計如下:由法院通知青少年被告人和受害人及雙方的其他有關人員,包括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或監(jiān)護人、辯護人、被害人的訴訟代理人、親屬等按時出庭。庭審開始后,先由被告人和受害人雙方進行自我陳述。對于青少年被告人來說,其主要內容應當包括:自己的家庭情況、成長經歷,自我剖析實施本次加害的原因,表達自己的悔恨之意,并提出補救傷害或者賠償損失的具體辦法等。受害方可以當庭述說被告人的加害行為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包括自己因此而經歷的痛苦和受到的損害,同時可以對案件的解決方案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此過程中應避免雙方出現過激的言語和舉動,應當在法庭主持下平和、有序地進行。該環(huán)節(jié)結束后,法庭可以就能否達成和解征求被告方和受害方的意見,若兩方都有和解意向,接下來可以商討具體的和解方案。在解決案件的方式中,被告人承擔責任的方式主要有真誠表達悔恨和歉意、賠付相應損失,為對方或者社區(qū)從事一定期限的公益服務等。雙方達成的和解方案需要由法庭進行評估,確認之后形成正式的和解協議其法律效力等同于判決書。若一方沒有和解意向或者雙方就解決方案無法達成一致,就由合議庭進行評議后做出判決,對青少年被告人的處罰方式也與傳統判決不同,在悔罪道歉的同時,主要采用賠付損失和從事公益勞動等方式。
第二,借鑒美國“自助法院”的做法,嘗試在我國建立青少年自助法庭。據環(huán)球時報報道: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州,一種較為特殊的青少年司法模式一直被廣泛采用,并且實踐證明效果良好。該模式的主要特點是,由青少年成員組成自助法院,分別承擔法官、律師等職能,負責審理同樣是青少年實施的犯罪案件。在審理實踐中,面對同齡伙伴組成的法庭成員,青少年被告人比較放松,更愿意說出自己的犯罪經過以及真實感受,而作為朋輩的法官等法庭人員,其表達方式和內容也更容易為被告人所接受。更重要的是,與一般法院不同,這種法院沒有將自己的工作重點聚焦在懲罰犯罪上,而是重視對同為同輩人的青少年被告人進行“法制教育”,闡述法律的價值,普及公民的守法意識,以及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行為習慣對于個人成長的關鍵作用。不僅如此,這種自助法院所決定的處罰也比普通法院輕得多,而且不對被告人作任何前科記錄。其優(yōu)于普通法院的效果用兩個數字就能夠證實:“普通法院審判的被告人有85%后來又重新犯罪,而由自助法院審理過的青少年,再犯率不足5%。”
借鑒美國德州的這種做法,我們也可以嘗試建立青少年自助法庭。自助法庭的法官和律師均從青少年群體中選拔,他們一般守法意識比較強而且知曉基本法律知識。自主法院的案件范圍和具體條件可以由普通法院事先確定,以青少年群體容易實施的破壞秩序、滋事斗毆、毀壞或者盜竊財物等案件為主,且整體危害性不大。
法庭組成人員的職責也跟普通法庭不同。法官除了查清事實,其重點是通過庭審過程,結合被告人的犯罪經過,對其進行生動、有說服力的法制教育,督促其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習慣。辯護律師除了為被告人提供辯護,還要與被告人一起分析犯罪原因,引導其勇于面對自己的犯罪經歷以及對他人和社會產生的影響,并勸告被告人真誠悔過,徹底改掉之前的不良行為。在此種審理模式中,法官給予被告人的處罰以罰金、發(fā)出社區(qū)服務令等方式為主。
最后,普通法院應當對青少年自助法庭的裁判結果進行審查、核實,若案件事實的認定有相關證據支持,法律依據合理、恰當,則對裁判結果予以確認。反之,若出現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法律依據不恰當,案件轉而由專業(yè)法官組成的法庭重新審理,但在最終作出的判決中,被告人承擔責任的方式仍以道歉、賠償損失、社區(qū)服務等方式為主。
我國社區(qū)矯正試點工作從 2003 年 7 月開始,到 2009 年 10 月中央決定在全國全面試行,2012年公檢法司聯合發(fā)布《社區(qū)矯正實施辦法》,對社區(qū)矯正工作進行統一規(guī)范。截至 2013 年 1 月底,社區(qū)矯正工作已在全國98% 的地區(qū)展開。對于青少年犯罪人來說,社區(qū)矯正這種社會化的行刑措施,其積極效應主要體現在:能夠有效避免監(jiān)禁刑的交叉感染以及封閉隔離所帶來的適應社會的困難;同時,由于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可以由專業(yè)人士或者社會工作者對其提供心理疏導、親情感化、行為矯正、學習和就業(yè)輔導等綜合性援助,幫助他們克服不良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規(guī)范意識,盡快使他們的生活步入正軌,從而大大降低了再犯的可能性,對于青少年、家庭、社區(qū)和整體社會的和諧都有積極意義[5]。
我國社區(qū)矯正從試行到現在已經初步形成了較為規(guī)范的工作制度和流程,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結合青少年犯罪人的特殊性,社區(qū)矯正工作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完善:
第一,擴展矯正對象,使之覆蓋刑事訴訟的全過程。根據刑法以及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目前我國社區(qū)矯正的對象主要是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的罪犯。與國外已有的社區(qū)矯正實踐相比,我國的社區(qū)矯正涵蓋的對象范圍有限,只針對被判處刑罰的罪犯,屬于一種較為狹義的社區(qū)矯正。國外的社區(qū)矯正制度,至少包括三種情形:讓已決犯和刑滿釋放罪犯由社區(qū)監(jiān)督執(zhí)行刑罰,即傳統意義上的、狹義的社區(qū)矯正;中間意義的社區(qū)矯正,即除了前述狹義之范圍,還包括在社區(qū)中實施的非刑罰處罰措施,如公益勞動等;廣義的社區(qū)矯正涵蓋刑事訴訟的全過程,包括所有在社區(qū)環(huán)境中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服刑人等所采取的矯正措施[6]。而我國現有的狹義的社區(qū)矯正制度,對于前文所論及的警察轉處、暫緩起訴以及審前轉處的犯罪嫌疑人如何進行矯正并未涉及?;诖耍ㄗh擴大矯正對象,將整個刑事司法過程中沒有納入正式的刑事訴訟程序的犯罪嫌疑人,以及需要在社區(qū)中執(zhí)行刑罰的罪犯都納入到社區(qū)矯正的體系中,使之與前述構建的恢復性司法的處置措施能夠銜接起來。
第二,逐步建立分類矯正機制。社區(qū)矯正實施辦法中規(guī)定了對矯正對象的建檔管理,同時規(guī)定,應當依據矯正對象的生活經歷、犯罪經過、行為模式等,判斷其心理類型和特征,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和教育。但在實際執(zhí)行中遠未實現對矯正對象的分類管理和矯正。對于青少年犯罪人來說,其心理、生理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性,更決定了分類矯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議在矯正實踐中,根據各地的不同條件,逐步建立分類矯正機制,具體可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實施分類:縱向上按照年齡階段劃分為不同的群體,包括未成年人、25歲以下的青年人、25歲以上的成年人以及75歲以上的老年人等;橫向上可以根據矯正對象的身份劃分為女性、男性、公職人員等不同群體,進一步根據行為類型不同劃分為財產類、暴力類、性犯罪等,根據對象不同,制定不同的矯正方案。比如,對于未成年人重點矯正其行為習慣、樹立規(guī)范意識,對于性犯罪的行為人,重點進行心理矯正等。以分類為導向的細致化的矯正是完善社區(qū)矯正的主要任務。
第三,培養(yǎng)專業(yè)化的社區(qū)矯正工作人員。目前我國社區(qū)矯正工作的開展主要依靠街道以及社區(qū)志愿者等,專業(yè)的矯正工作人員嚴重缺乏,直接制約了社區(qū)矯正的正常開展,也影響了實際效果[7]。建設專業(yè)化的社區(qū)矯正工作人員隊伍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引進大量專業(yè)人員充實基層司法所,解決現有的人員匱乏問題。勞動教養(yǎng)制度被廢止之后,相關從業(yè)人員可以轉入社區(qū)矯正機構,其已有的法律等專業(yè)知識和管理經驗使其能夠很好地適應社區(qū)矯正工作,可以在短期內有效解決目前基層矯正工作人員嚴重不足的問題。二是加強社區(qū)矯正工作人員的分類培訓。對于已有的司法工作人員,主要對他們進行心理學、矯正輔導、溝通技能等方面的培訓,而對于街道工作人員以及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等,主要加強法律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培訓,補齊各自短板,全面提升他們的素質。三是采取各種措施,吸引更多的社會工作者、志愿者加入社區(qū)矯正人員隊伍。社區(qū)矯正管理機構可以采取優(yōu)先就業(yè)等激勵措施,吸引高校畢業(yè)生等加入矯正人員行列。四是從長遠看,需要與教育部門聯合,建立專門的社區(qū)矯正工作人員長效培養(yǎng)機制,在職業(yè)學校、高校等設立社區(qū)矯正專業(yè),從根本上解決后續(xù)的專業(yè)人員隊伍建設問題。
綜上,目前我國的犯罪事后反應和處置機制主要是傳統的刑事司法體系,但其具有諸多負面效應,對于青少年犯罪人而言更為顯著。而以重整羞恥理論指導下的恢復性司法實踐,有效地克服和改進了傳統刑事司法體系的某些弊端,盡可能地降低了其負面影響?;诖?,要借鑒恢復性司法的做法,從偵查、審查起訴、審理到執(zhí)行階段,通過轉處、調解、賠償等各種措施,盡可能避免或者弱化刑事司法對于青少年的標簽效應,以此改進我國青少年犯罪的事后反應機制,使之更加有利于青少年犯罪群體的社會回歸,減少再犯率。
[1]周東平.犯罪學新論[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2]吳宗憲.非監(jiān)禁刑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
[3]宋遠升.少年犯罪案件暫緩起訴制度的沖突與重構[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3(1).
[4]陳光中.辯訴交易在中國[C].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
[5]張德軍.從理念重塑到制度構建——我國未成年人社區(qū)矯正的現實困境與完善路徑[J].山東社會科學,2016(10).
[6]王順安.社區(qū)矯正的法律問題[J].政法論壇,2004(3).
[7]張凱.檢視與推進:我國社區(qū)矯正制度深化路徑之探討[J].河北法學,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