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
教學結(jié)構是由學生、教師、教材三個基本要素構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和指導者,教材則提供教與學的內(nèi)容。閱讀教學過程,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閱讀和師生溝通合作,解決和教學內(nèi)容之間存在著知識、認知、情感的矛盾,通過對語言的習得,逐漸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及語文素養(yǎng)的過程。因此我認為小學語文有效學習的基本狀態(tài)應是溝通。
一、教學是一種“溝通”的活動
教學可以被理解為一種語言性溝通或語言性活動,其中“溝通”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特點。如《她是我的朋友》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運用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精讀體會描寫小男孩獻血時神情、動作的句子,在學習中,能對描寫阮恒的句子提出問題,并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心情。學生在充分讀文本后開始了生生、師生的對話溝通,這個對話溝通是在一個民主、平等、和諧、合作的課堂教學氛圍中進行的,所以學生沒有屈服感,暢所欲言。
二、教會學生與文本“溝通”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要注重對文本語言的理解、積累、和運用。教師要通過有效地“提問”來促使學生與文本對話,教給學生與文本“溝通”的技巧和方法。如教授《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時,教師出示學習要求,指引學生與文本溝通。首先默讀課文,畫出描寫阮恒獻血時神情、動作的語句。然后對重點詞句提問題,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想一想,嘗試解決。最后有感情地朗讀相關語句,帶著理解朗讀或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
與文本溝通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讀”。課堂中通過表演讀、對比讀、比賽讀、個性朗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通過讀來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及自己的感知感悟。
三、一切的溝通先從傾聽開始
口語交際課型常對學生提出聽的要求,其實語文的任何課型都需要教師給孩子提出傾聽的要求,只有傾聽了,溝通才能開始,只有傾聽了,才能有效評價,才能實現(xiàn)思維的碰撞,才能真正的“互動”起來。如教授《她是我的朋友》一課,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提出了傾聽同伴發(fā)言的要求:(1)認為講得好的,想一想怎樣稱贊。一邊聽一邊想。(2)講得不完整的,想一想怎樣補充。(3)有不同意見的,想一想怎樣提出自己的觀點。
四、維持“溝通”狀態(tài)的學習策略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課時的重點教學目標是學生運用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精讀體會描寫小男孩獻血時神情、動作的句子,在學習中,能對描寫阮恒的句子提出問題,并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心情(害怕死但又堅決去死的復雜的心情)。教師要根據(jù)這一教學目標,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憑借課文、語言情境,為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提供機會,組織指導學生進行語文實踐活動,豐富學生語文的間接和直接經(jīng)驗,幫助學生進行積極的意義知識和能力建構的教學過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幾個策略如下。
1. 目標設定,以標設教
教學一開始,教師并沒有急于提出本課的教學目標,而是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復習回憶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由阮恒獻血的這一件事,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對阮恒的認識,而學生的這一感性的認識能在課文中找出具體的語句來證實阮恒善良、勇敢、堅強、無私奉獻的品格。由此本課的學習目標很自然的引起了學生的共鳴。學生為了證實自己對阮恒的評價正確就會積極地在再讀課文中仔細地尋找描寫阮恒的句子。(在平等的師生對話溝通中進行)
2. 教學過程學習化、合作化、互動化
當教師把教學目標轉(zhuǎn)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后,教師讓學生根據(jù)學習目標提出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并與同學交流,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前對他們所提出的零散的學習方法進行歸納總結(jié)。這時學生有了學習目標(問題情境)和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就必須確保足夠的學習時間和空間,組織指導學生通過個體自主學習、生生合作學習,動眼、動手、用耳、用腦,讀、畫、聽、思、議、練,進行學習、感悟、交際、運用。學生在充分地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后,教師開始組織學生大組的交流討論。(學生與文本對話溝通,師生、生生溝通互動)
3. 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構建立體式的反饋矯正網(wǎng)絡,增強反饋調(diào)控的及時性、全面性和有效性。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集體交流,在教師的指引點撥下,讓學生在實踐交際中、在運用積累中、在互相評價中扎扎實實地進行詞句段、聽說讀寫的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語文基本技能訓練,進行語感的培養(yǎng),得到語言的積累。
責任編輯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