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苯處熣莆者\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效。如何在教學中提高課堂效率,下面我從教學方法這個角度談我的思考,同時也是我的做法。
一、課前預習——霜葉紅于二月花
課前預習也是有目的的,不能盲目地給學生預習目標。我在布置預習時采用了五大步驟:先把課后的生字標音并組詞,并給每個生字出一個謎語;其次把課文有感情地讀三遍,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再把文中的四字詞、多音字、近反義詞畫出來;接著就畫出自己感受較深的句子,在旁邊寫上當時的感受。最后再讀一遍課文,揣摩作者的表達意圖和作者寫作方法等。
二、課內(nèi)質疑——為有源頭活水來
德國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痹诮虒W過程中,應大膽放手讓學生多提出問題,多提出設想、質疑,無論多奇異的問題、難題,都要鼓勵學生自行解決、多思考,教師只作引導,把學習的主動性充分地展現(xiàn)出來。
例如在上《自然之道》這篇課文時,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提出自己的問題,結果就有同學提出:“為什么向導明明知道救了這只幼龜會傷害到巢穴里的同伴,但是他還是把那只幼龜救了放入大海?”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問題,當即我就從這個問題入手展開教學,我再問學生:“關于向導的問題你還有嗎?”同學們之后又找出幾處,比如“向導為什么說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向導到最后為什么又發(fā)出悲嘆?”等,理解了這些問題之后,這樣文章的重點就水到渠成地突破了。
三、小組合作——幾處早鶯爭暖樹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為主體,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機制,以小組目標達成為標準,以小組成績獎勵依據(jù)為教學組織形式。成立之時設立小組目標,同時要實施小組評價與獎勵制度,讓每個學生都明確自己的責任,都能有均等成功的機會。
比如新課標小學四年級下冊《中彩那天》課文中,在探討父親該不該把那輛奔馳車還給自己的同事庫伯這個問題時,我引導了學生展開小組內(nèi)的討論,讓每一個小組說出自己的看法。每一個學生在小組內(nèi)都充分地能動起來,把自己的觀點和小組成員交流,而且時時有學生提出一些新鮮的問題。
令我意外的是第二天學生主動提出要進行一場辯論賽,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自行選擇正方反方,主題就是那輛車父親該給還是不該給。結果雙方在辯論的過程中都展現(xiàn)出了自己思想的風采。我想這篇課文所傳遞的內(nèi)涵和價值肯定已經(jīng)在學生的心里根深蒂固了,那么我認為這節(jié)課對來說就是有效的。
四、分層教學——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一形式的教學與小組合作有質的區(qū)別,它是將學生按照智力測驗分數(shù)和學業(yè)成績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組,教師根據(jù)不同班組的實際水平進行教學。當然,分層并不是固定的,每個學期或每學年要進行調整,層次變化的主要依據(jù)是學生的學習情況。
在上《記金華的雙龍洞》時,我給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了不同的學習目標。在課堂中我讓學生充分自學,在小組內(nèi)完成自己的目標,學生學習的熱情很高。因為他們都找到了學習的目標,而這個目標離他本身的水平又很近。下課之后根據(jù)統(tǒng)計,百分之九十五的學生都完成了任務,這就說明教師的教學目標達到了,而且學生是在有效的時間內(nèi)完成了所要完成的任務。
五、課后反饋——三軍過后盡開顏
課堂教學是否有效,最終還是要通過課后的反饋加以論證。因此,課后的練習是反饋教師本堂課是否真正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課內(nèi)的有效性教學與課后的有效性練習一定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也就是說教師課堂內(nèi)所講的內(nèi)容與課后所做的練習一定是相對應的,絕不能把課后練習與課堂教學分開,那樣談課堂的有效性好比空中樓閣,虛無縹緲。
比如在設計《生命生命》這一課的作業(yè)時,我是這樣開展練習的:1. 拼音字詞基礎性練習;2. 抄一段或一句你感觸最深的話,并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3. 查資料,深入了解杏林子的人生經(jīng)歷,想想她哪里值得我們學習。這次作業(yè)既填滿了課堂內(nèi)留下的空間,又能很好地鞏固課內(nèi)知識;既有動筆的練習,也有實踐性的練習;既有知識性的練習,又有思想性的練習。實踐證明,學生對本次練習饒有興趣,尤其是后兩項反饋回來的信息是令我非常意外的,他們從這篇課文中得到的真可謂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責任編輯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