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哲學底蘊和倫理意蘊

2018-03-31 11:21黃云明
社會科學家 2018年5期
關鍵詞:命運共同體建構

黃云明

(河北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洞察國際政治形勢,提出了一系列處理國際政治關系的新理念。2013年3月,習近平在俄羅斯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把握人類利益和價值的通約性,在國與國關系中尋找最大公約數。2014年5月習近平在亞信上海峰會上,闡述了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xù)的亞洲安全觀。2014年11月在亞太經合組織北京會議上,習近平倡導建構亞太伙伴關系。2016年9月在G20杭州峰會上,習近平倡導將創(chuàng)新和結構性改革作為開創(chuàng)世界發(fā)展新局面的主線。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在日內瓦聯(lián)合國總部發(fā)表了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提出解決現代世界問題的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是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國際政治倫理理念,為人類未來世界政治格局建構指明了倫理價值取向。十九大報告和新黨章,更是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定為處理對外關系工作的指針。

一、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理念

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基于當下國際政治關系新局面提出的協(xié)調處理國際關系的新理念,倡導世界各國放棄完全自利、對抗的觀念,建構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2015年習近平在第70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上說:“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lián)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盵1]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的目標。

習近平強調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要將人類社會建設成為相互尊重、互商互諒的社會;合作共贏、共建共享的社會;多種文化共存、和而不同的社會;人類宜居的綠色社會。中宣部對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目標的解讀是“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建立平等對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chuàng)新、包容互惠的發(fā)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構筑崇拜自然、綠色發(fā)展的生態(tài)體系?!盵1]

第一,是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國際政治秩序。習近平在講話中多次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各國一律平等,反對一切以大欺小、以強凌弱和以富欺貧的做法。平等相待的核心是相互尊重,尊重彼此的主權,尊重彼此的民族文化以及應有的各種利益。習近平說:“主權平等,是數百年來國與國規(guī)范彼此關系最重要的準則,也是聯(lián)合國及所有機構、組織共同遵循的首要原則。主權平等,真諦在于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主權和尊嚴必須得到尊重,內政不容干涉,都有權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fā)展道路?!滦蝿菹?,我們要堅持主權平等,推動各國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guī)則平等?!盵2]

第二,是合作共贏的經濟伙伴關系。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在政治上堅持各國一律平等,相互尊重,在經濟上,建構合作共贏的伙伴關系。習近平認為發(fā)展是第一要務適合各個國家。世界各種問題的解決大都以社會發(fā)展為前提。為了發(fā)展,世界各國特別是經濟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應該加強宏觀政策協(xié)調,不能完全放任市場作用,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的歷史性機遇,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進一步發(fā)展社會生產力、釋放社會創(chuàng)造力。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經濟命運息息相關,一國或者數國獨霸世界經濟市場的情況已經成為明日黃花。各國經濟合作則共贏,沖突則具損。所以,強國不應該自持經濟強勢,給弱國施加經濟壓力,強買強賣。各國經濟關系不僅有競爭也有合作,各國應該“秉持和平、主權、普惠、共治原則,把深海、極地、外空、互聯(lián)網等領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競技場。”[2]各國都要維護世界貿易組織規(guī)則,支持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性的多邊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貿易保護主義是一種畫地為牢、損人不利己決策。

第三,是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世界。隨著世界軍事技術特別是核武器的發(fā)展,世界已經成為一個安全共同體。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一個地區(qū)是絕對安全的世外桃源。核武器已經成為高懸于人類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威脅著整個人類的安全。人類應該努力銷毀所有核武器,人類命運共同體應該是一個無核世界。核戰(zhàn)爭促使人類重新反思戰(zhàn)爭作為解決世界問題手段的有效性和正義性,戰(zhàn)爭中人們行為的非理性將導致常規(guī)戰(zhàn)爭向核戰(zhàn)爭轉化,所以在現代社會既使是常規(guī)戰(zhàn)爭也是不能打開的潘多拉盒子。但是,現在世界的多個地區(qū),特別是熱點地區(qū)仍然是戰(zhàn)火連綿。習近平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各方應該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xù)的安全觀”[2]。世界各國都堅持公道正義,嚴格遵守國際法,共建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植乐髁x雖然主要是危害非洲、歐洲和中東幾個主要地區(qū),但也是現代世界安全的公敵,各民族都有被恐怖主義攻擊的潛在威脅。打擊恐怖主義需要全人類同仇敵愾!

第四,是多種文化和而不同、開放包容的世界文化格局。習近平深得中國傳統(tǒng)和合文化精粹,他運用中國古人“和羹之美,在于合異”的思想,闡發(fā)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文化建設方面的設想。人類由2500多個民族組成,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是世界文化的特色,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泉。文化全球化不是用某一個民族的文化去整合其他民族的文化,而是要讓各民族文化求同存異。和而不同是中國傳統(tǒng)和諧文化的精髓。在和而不同思想指導下,在人類文明共同體中多種文化和睦共處,每一種文化都綻放自己特有的光輝,各民族文明之間取長補短,共同推進人類文明的進步。

第五,是崇拜自然、綠色發(fā)展的生態(tài)體系。順應自然、天人合一、民胞物與是中華民族儒、釋、道三家文化的共同旨趣。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解決現代世界問題的中國方案,體現著中國立場、中國智慧和中國價值,順應自然的自然觀不可或缺。況且,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失衡、能源危機等已然成為全人類不可回避的共同問題。習近平說:“我們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用破壞性方式搞發(fā)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應該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尋求永續(xù)發(fā)展之路?!盵2]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的原則

無規(guī)矩不足以成方圓。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各國必須遵守共同的行為規(guī)則。習近平說:“從360多年前《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立的平等和主權原則,到150多年前日內瓦公約確立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從70多年前聯(lián)合國憲章明確的四大宗旨和七項原則,到60多年前萬隆會議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國際關系演變積累了一系列公認的原則。這些原則應該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遵循?!盵1]

第一,世界各國都應遵守法治的原則。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是一個法治社會,世界各國都應該遵守國際公約和法律文書。各國有責任維護國際法治權威,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維護國際法治秩序,各國就要保持法律的公平正義,確保國際法統(tǒng)一、平等適用,不能搞雙重標準,不能只拿法律的標準衡量約束別人,將自己置于法律約束之外。

第二,各國都應堅持和平發(fā)展的原則。人類應該從100多年來的熱戰(zhàn)和冷戰(zhàn)特別是上個世紀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冷戰(zhàn)結束以后,全世界各國人民都渴望和平,力求擺脫戰(zhàn)爭夢魘。核武器發(fā)明賦予了戰(zhàn)爭將人類送入萬劫不復深淵的可能性。和平解決各國之間的沖突,成為現實社會的迫切需要。和平和發(fā)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任何國家都不應該謀求用暴力強迫的方式讓其他民族接受自己的意愿,解決彼此的矛盾。利用和平手段溝通、協(xié)商、談判應該是人類命運共同體解決彼此矛盾的根本方法。習近平說:“溝通協(xié)商是化解分歧的有效之策,政治談判是解決沖突的根本之道。只要懷有真誠愿望,秉持足夠善意,展現政治智慧,再大的沖突都能化解,再厚的堅冰都能打破。”[1]

第三,世界各國都應堅持人道主義的原則?,F在世界上,某些國家特別是某些大國為了謀求自身利益,在世界很多地方制造矛盾沖突,導致了很多國家民不聊生,難民潮已然成為一個重要的國際問題。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單純瓜分利益的市場,而是社會成員同呼吸、共命運的溫馨家園。世界各國特別是大國應該具有更多人道主義精神,為解決世界困難做出更多的奉獻。習近平說:“面對頻發(fā)的人道主義危機,我們應該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為身陷困境的無辜百姓送去關愛,送去希望;應該秉承中立、正義、獨立的基本原則,避免人道主義問題政治化,堅持人道主義援助非軍事化?!盵1]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中中國的地位和作用

在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中,每一個民族都應該付出其努力,大國、強國應該有更多的擔當。中國盡管還是發(fā)展中國家,中國人愿意做出更多努力,承擔更多責任,因為“中國人始終認為,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1]。

第一,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初心始終不變。和合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明各個思想流派共同推崇的思想,即使是兵家也重視和合,重視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習近平在2017年日內瓦講話中,特別強調中國古代最杰出的軍事著作《孫子兵法》開篇就講:“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盵3]習近平說:“幾千年來,和平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中,刻進了中國人民的基因里?!盵1]和而不同、以和邦國、以和為貴是中華民族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貢獻的中國智慧。

第二,中國促進共同發(fā)展的決心始終不變。習近平強調“落其實思其樹,飲其流懷其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中華民族是一個知道感恩的民族。近年來,中國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得益于國際社會幫助,中國人愿意回饋世界,為世界各國共同發(fā)展做出應有貢獻。習近平說:“中國將繼續(xù)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zhàn)略,將自身發(fā)展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fā)展的‘順風車’?!盵1]

第三,中國打造國家間伙伴關系的決心始終不變。習近平說:“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fā)展友好合作。中國率先把建立伙伴關系確定為國家間交往的指導原則,同90多個國家和區(qū)域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關系。中國將進一步聯(lián)結遍布全球的‘朋友圈’。”[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中華民族信奉“四海之內皆兄弟”。中國不僅要為建設和諧穩(wěn)定的大國關系做出努力,與美國建構新型大國關系,與俄羅斯建設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同歐洲發(fā)展和平、增長、改革、文明的伙伴關系,而且中國愿意與世界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齊發(fā)展。中國愿意為世界和平和發(fā)展做出應有貢獻。“2014年至2017年,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達643.6億美元。中國企業(yè)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qū),為相關國家創(chuàng)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yè)崗位?!盵4]

二、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哲學底蘊

習近平說:“理念引領行動,方向決定出路?!盵1]政治理念建構在哲學思想基礎上。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理念體現了他深厚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修養(yǎng)和中國傳統(tǒng)哲學造詣。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運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當今世界現實,提出的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和中國價值的解決世界問題的中國方案。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蘊涵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哲學思想

馬克思說:“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5]。馬克思主義與以往所有思想家不同,它從社會實踐出發(fā)認識世界,特別是從物質生產實踐即勞動出發(fā)認識世界,把握人類社會歷史,把勞動作為理解世界的本體概念。勞動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是主體與客體的統(tǒng)一,在勞動中,人們不得不結成一定的社會組織,所以勞動也是個體和社會的統(tǒng)一。

在本體論上,從勞動出發(fā),馬克思主義哲學超越了以往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哲學的對立,既反對完全從客觀世界出發(fā)認識世界,也反對完全出主觀世界出發(fā)去認識世界。在社會哲學上,從勞動出發(fā),馬克思主義哲學超越了以往個人主義和整體主義哲學的對立。在以往“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中總是存在社會唯名論和社會實在論的差別以及個人主義和社群主義的對立。將人和社會納入勞動,納入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中認識,隱含著馬克思主義對人性和社會本質的把握,它是馬克思主義認識人和社會的出發(fā)點,也是馬克思主義思考一切社會問題的指導思想、思維方式和思維方法。盡管馬克思更強調人的社會性,但是勞動辯證法的思維方法注定了,馬克思既不是個人主義者也不是絕對的社群主義者,他超越個人主義和社群主義,對人和社會有更深刻的把握。在個人與社會的對立統(tǒng)一中認識社會歷史、社會現象以及社會制度是馬克思主義的特色,更是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政治學和法學的理論出發(fā)點和理論特色?!盵6]在個人與社會的對立統(tǒng)一中認識社會歷史、社會現象,反對個人主義只把個人作為社會實體,只把個人利益看成真實的存在,把社會利益只是看作個人利益的機械累加,也反對整體主義,把社會整體凌駕于個人之上,把整體利益作為犧牲個人利益的充足理由。馬克思主義主張在對立統(tǒng)一中把握個人與社會,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關系,強調個人與組織都是社會實體,個人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都是真實的存在,整體利益不是個人利益的機械累加,整體利益大于個體利益之和。不能抽象地談是個人利益應該為社會整體利益做犧牲,還是社會整體利益應該為個人利益讓路,應該努力爭取兼顧二者,在二者沖突確實不能兼顧的時候,犧牲哪一方應該由社會實踐的具體實際情況決定。

習近平多次強調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每一個黨員干部的看家本領。習近平本人就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表率,更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認識社會問題,解決社會問題的杰出代表。習近平正是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哲學,將馬克思主義關于個人和社會關系的理論,用于分析和闡釋當今世界各國和人類整體的關系,才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各國與人類整體的關系類似個人與社會組織的關系。必須在對立統(tǒng)一中把握各國與人類整體的關系。每個國家都是一個獨立的利益主體,不論大國小國、強國弱國,其利益都應該得到尊重和保障。大國和強國不能自持力量強大,踐踏和危害小國和弱國利益。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應該得到尊重和保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用強勢民族文化去取代弱勢民族文化。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利益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真實的社會實體,其利益是真實的社會存在,不是各國利益的機械累加,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就是要力求實現1+1>2。世界各國應該辯證地把握自己國家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利益的關系,每個國家有追求自己合理利益的權利,但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利益不是虛幻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利益的維護,在很多情況下將是世界各國利益實現的前提條件。擺脫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失衡、恐怖主義等現代世界問題對各國的危害,不是某一個特定國家自己努力可以實現的。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蘊涵的馬克思主義勞動辯證法思想

馬克思認為黑格爾哲學的最大成就就是闡發(fā)了辯證法的核心思想——矛盾規(guī)律即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把事物看成是事物內在矛盾運動的過程。馬克思的社會哲學思想充分體現了辯證法精神,強調在社會生活中,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與個人的關系以及社會組織中成員與組織的關系、成員之間的關系,都是對立統(tǒng)一關系,既有對立又有統(tǒng)一。習近平運用辯證法思想闡發(f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強調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中,世界各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世界各國之間的關系都是對立統(tǒng)一關系。人類在以往的國際交往中更多關注了自己國家與其他國家的對立,而忽略了各國之間的統(tǒng)一性和各國利益的共性。不論是冷戰(zhàn)還熱戰(zhàn)都是單純用對立斗爭觀念看待國際關系的產物。習近平運用辯證法思想結合中國傳統(tǒng)的和合思想,撥開矛盾尖銳的國際關系外在表象,闡發(fā)各國之間利益的共同性,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黑格爾雖然闡發(fā)了辯證法思想,但是黑格爾將世界理解為絕對精神自我運動的過程,所以,他不能真正把握作為具體的人類社會歷史活動的勞動,不了解辯證法的真正精髓還不只是矛盾規(guī)律,而是從勞動出發(fā),從物質生產實踐出發(fā),在主、客體的對立統(tǒng)一中把握世界。馬克思說:“我的辯證法,從根本上來說,不僅和黑格爾的辨證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爾看來,思維過程,即甚至被他在觀念這一名稱下轉化為獨立主體的思維過程,是現實事物的造物主,而現實事物只是思維過程的外部表現。我的看法則相反,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盵7]

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核心精神不僅僅是在對立統(tǒng)一中把握事物,而是更加深入,強調從勞動即物質生產實踐出發(fā)把握事物。不僅看到事物的矛盾統(tǒng)一,更突出矛盾有主要與次要之分,矛盾的雙方有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之分,事物矛盾中哪個矛盾居主導地位,矛盾雙方哪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取決于物質生產實踐的發(fā)展階段。習近平正是在對當今世界國際政治關系新形勢準確研判的基礎上,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在全球化時代的不二選擇。

作為政治家,習近平充分認識到了全球化是當今國際關系的首要特點。市場經濟發(fā)展增進了各民族的經濟交流,經濟全球化是不可回避的客觀事實。科技特別是交通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極大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全球化已然全方位展開。其次,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很多問題都是共同的,“人類也正處在一個挑戰(zhàn)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的時代。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金融危機陰云不散,發(fā)展鴻溝日益突出,兵戎相見時有發(fā)生,冷戰(zhàn)思維和強權政治陰魂不散,恐怖主義、難民危機、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持續(xù)蔓延?!盵1]這些問題不是某個民族特有的問題,而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問題。習近平說:“在各國彼此依存、全球性挑戰(zhàn)此起彼伏的今天,僅憑單個國家的力量難以獨善其身,也無法解決世界面臨的問題。只有對接各國彼此政策,在全球更大范圍內整合經濟要素和發(fā)展資源,才能形成合力,促進世界和平安寧和共同發(fā)展。”[8]再次,習近平強調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發(fā)展,為人類社會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為人類合作共贏奠定了物質基礎。習近平說:“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持續(xù)推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革命正在孕育成長,各國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全球命運與共、休戚相關,和平力量的上升遠遠超過戰(zhàn)爭因素的增長,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更加強勁?!盵1]這也就是說,經濟和科技發(fā)展為人類用和平手段解決現代世界各種問題奠定了物質基礎。最后,全世界的有識之士對對抗、冷戰(zhàn)乃至戰(zhàn)爭對人類的危害認識越來越清楚,合作共贏成為更多社會成員對人類未來命運的期許。因此,習近平強調:“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各國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進的程度空前加深,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盵2]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蘊涵的馬克思主義勞動歷史觀思想

恩格斯在談到他和馬克思的歷史觀的時候說:他和馬克思是“在勞動發(fā)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會史的鎖鑰的新派別?!盵6]恩格斯把這種歷史觀稱為唯物史觀,他的意思應該是所謂唯物史觀就是把勞動作為理解歷史的出發(fā)點,是強調物質生產實踐在社會歷史發(fā)展中的決定作用,而非像后來前蘇聯(lián)哲學專家把唯物史觀理解為物質本體論在社會歷史領域的運用。實際上,物質本體論絕對開不出唯物史觀的花朵,因為單純從客觀物質出發(fā)就不能真正理解社會實踐的本質,也就不會真正理解社會和人的本質。傳統(tǒng)唯物主義哲學家之所以是半截子唯物主義者的根本原因,就是堅持物質本體論,不能把握社會實踐的真正含義。

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在所有社會實踐中,物質生產實踐是最重要的社會實踐,因為人只有首先滿足自己衣食住行的物質生活需要才能去做其他事情。毛澤東把物質生產實踐稱為第一社會實踐。馬克思把社會物質生產方式視作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最終決定力量。

習近平用唯物史觀分析當今世界國際形勢提出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強調在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發(fā)展是解決社會問題的基礎。當今世界面對的主要問題就是發(fā)展問題特別是經濟發(fā)展問題,只有在社會經濟不斷發(fā)展的基礎上,才形成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物質基礎。習近平說:“發(fā)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盵8]和平和發(fā)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其中發(fā)展是基礎,沖突往往是由于發(fā)展不均衡或者發(fā)展不夠導致的,也只有在發(fā)展的基礎上才能真正減少沖突。習近平強調:“發(fā)展是第一要務,適用于各國?!盵1]不僅適用于發(fā)展中國家,也適用于發(fā)達國家。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要推進世界各國經濟發(fā)展,為此,中國做出了一系列努力。2013年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戰(zhàn)略,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5年中國倡議成立了金磚國家新開發(fā)銀行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習近平說:“‘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這條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中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設立絲路基金、倡議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推進金磚國家新開發(fā)銀行建設等,目的是支持各國共同發(fā)展,而不是謀求政治勢力范圍?!盵2]

(四)人類命運共同體蘊涵的中國古典哲學智慧

習近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典范。他強調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必須堅持的指導思想,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本,他將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相結合,提出了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理念。不僅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而且充分彰顯了中國傳統(tǒng)哲學智慧。在《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講演中,他闡發(fā)了“法者,治之端也”“無偏無黨,王道蕩蕩”“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單則易折,眾則難摧”“和羹之美,在于合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和邦國”“和而不同”“以和為貴”“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落其實思其樹,飲其流懷其源”“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等中國哲學智慧的典型性思想觀念,并將這些觀念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支撐。

在習近平引證的這些中國傳統(tǒng)哲學智慧中,和合思想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核心觀念。和合思想也是最能夠代表中國傳統(tǒng)哲學智慧的思想觀念。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融入了傳統(tǒng)和合思想的核心精神。其一,特別重視和合和諧,中國人“以和為貴”“以和為上”;其二,和合不是取消差別,而是多種差別事物的和睦共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和羹之美,在于合異”,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要在各國保持民族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上和諧共處;其三,中國人以和合態(tài)度對待世界,中國人既講“四海之內皆兄弟”,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也講“家和萬事興”重視家庭、家族和諧;既講“以和邦國”,重視國家與國家和諧,也講“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人類中心主義確實對創(chuàng)造現代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它也是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失衡和能源危機等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僅強調世界各國和睦相處,也強調各民族要轉變人類中心主義的觀念,確立“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協(xié)調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新理念。習近平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類要生存、要發(fā)展不是只有向自然索取一條道,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念,為人類指出了謀求自身發(fā)展又與自然和睦相處新途徑。

習近平將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相結合,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方法論,分析認識國際局勢,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為人類未來社會發(fā)展確定了倫理價值取向。世界各國都應該反思以往處理國際關系理念的哲學基礎,只有真正轉變世界觀、方法論和價值觀,才能真正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內涵,各國共同努力才能真正開創(chuàng)人類美好的未來。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倫理意蘊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給出的解決當今世界問題,引領人類未來發(fā)展的中國方案,這個方案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倫理智慧,也融會了馬克思主義的倫理追求。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正義追求。

正義是倫理道德的基本追求,是制度設計的首要追求,也是社會秩序建構的基本準則。美國哲學家羅爾斯說:“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像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一樣。一種力量,無論它多么精致和簡潔,只要它不真實,就必須加以拒絕或修正;同樣,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們如何有效率和有條理,只要它們不正義,就必須加以改造或廢除。”[9]人類命運共同體雖然不是建構一種社會制度,只是關于未來人類社會秩序的設計理念,正義也必須是它的出發(fā)點。

第一,世界各國相互平等。盡管人們對正義有不同理解,但是正義首先意味著相關主體的平等則是人們的共識。不論社會組織大小,組織管理應該賦予組織成員平等地位,遵循同樣的規(guī)則,享有同樣的責任和義務,在矛盾沖突處理中得到同等對待。正義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倫理追求。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各國和各國人民應該共同享受尊嚴、共同享受發(fā)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要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fā)展道路,反對干涉別國內政,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盵2]世界各國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適合采取不同的發(fā)展道路。以自己本民族或者某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念看問題,總會覺得其他民族的選擇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甚至是不可理解的陳規(guī)陋習或者制度規(guī)定。假如因為其他民族的選擇不符合自己看問題的標準,就對其他民族的選擇橫加干涉,不論主觀動機如何,都不是正確的選擇。正義意味著各國相互尊重,這種相互尊重以尊重其他民族選擇自己的發(fā)展道路為基礎,這種尊重以相信其他民族有選擇適合本民族的道路的能力為前提。多年來,在國際社會總有某些大國自持國力強盛、經濟基礎雄厚,軟硬兼施干預其他國家民族的發(fā)展模式,推行自以為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制度,導致其他國家社會管理脫離社會實際情況,產生無數社會問題乃至內部混亂甚至是戰(zhàn)爭。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正義的國際秩序,堅決反對以任何借口干預其他國家內政,維護各國的平等地位。

第二,世界各國擁有追求自己正當利益的權利。正義還意味著對所有相關利益主體正當權益的充分尊重,也就是說,正義原則運用于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首先意味著要尊重世界各國擁有追求自己正當利益的平等權利。中國人從來也不諱言我們有捍衛(wèi)自己權利的權利,在當今世界國際秩序建構中,任何國家都不能侵害中國的核心利益、根本利益。習近平說:“我們要堅持走和平發(fā)展的道路,但決不能放棄全面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lián)p害我國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的苦果?!盵2]1840年以來,在世界列強面前,中華民族受盡屈辱,我們被列強蔑稱為“東亞病夫”,而今中華民族不斷發(fā)展,“東亞病夫”已成明日黃花,中國再也不能允許其他國家以任何借口踐踏中國的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也不會拿國家核心利益做交易。對于中國崛起、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帶一路”等,某些國家別有用心,某些國家有擔心,認為中國是在謀求世界霸權。習近平在闡發(fā)其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時候非常明確的表示,中國人奉行正義的國際交往原則,中國人的目的只是謀求自己的發(fā)展,并不想稱霸世界。習近平說:“我們參與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務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審時度勢,努力抓住機遇,妥善應對挑戰(zhàn),統(tǒng)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推動全球治理體制向著更加合理的方向發(fā)展,為我國發(fā)展和世界和平創(chuàng)造更加有利的條件。”[2]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為中國發(fā)展創(chuàng)造世界和平環(huán)境,也是為人類和諧社會秩序建構奉獻中國智慧。

第三,世界各國也有尊重他國追求自己正當利益的義務?!凹核挥?,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忠恕之道是中國人奉行的基本處事原則,基督教也將“假如你想讓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別人”作為行為的金科玉律,可見,東西方文明都將平等待人、設身處地作為行為的基本規(guī)則。東西文明傳統(tǒng)倫理的金科玉律也應該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奉行的基本原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強調各國都擁有追求自己正當權益的權利,那么,世界各國在強調自己擁有追求自己正當權益的權利同時,也要認可其國家擁有同樣權利。在國際交往中,不能只考慮自身利益,不能以自己的好惡作為取舍原則,凡事唯我獨尊,一事當前總是從自我利益出發(fā),必定遭到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中國人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觀念尊重世界各國正當權利,強調將“共商、共建、共贏、共享”作為基本原則。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仁愛追求

儒家思想是占據中國古代2000多年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思想體系,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愛之仁從人從二,也就是說,在儒家看來,人不是單獨存在的個體,社會生活中人們相互依賴而生存。孟子說:“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盵10]仁愛的核心精神就是愛人,既愛己,又愛人,更自愛!能夠愛己,孔子認為可以為士,能夠愛人則為君子,能夠自愛則是明君子!在社會生活中,儒家并不反對追求個人利益,也不反對追求物質利益,但是儒家反對一個人只是追求自我的物質利益,反對自私自利,反對把個人利益看得重于他人利益和整體利益,突出強調追求利益不能見利忘義,要義利兼顧,義利沖突時,要以義為重。2000多年來,仁愛精神深入到中華民族骨髓里。

現在,中國人倡導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新秩序,在這種國際秩序中,倡導各國將正義作為基本原則,承認各國有追求自己利益的權利,但是,在追求各國自我利益時,應該義利兼顧、以義為先,追求自我利益,不能不擇手段,不能危害其他國家利益,不能危害目前以及未來利益,同時還要給予落后國家和人民一定的人道主義援助。

在遵循正義原則基礎上,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倡導各民族發(fā)揚人道主義精神,在國際交往中,對落后的貧弱國家的利益應該給予更過的關照,對遭遇天災人禍的國家給予無私的人道主義幫助。中華民族的仁愛精神充滿助人為樂的人文情懷。中國“在未來3年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發(fā)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600億人民幣援助,建設更多民生項目。將向‘一帶一路’沿線發(fā)展中國家提供20億人民幣緊急糧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資1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實施100個‘幸福家園’、100個‘愛心助困’100個‘康復助醫(yī)’等項目。將向有關國際組織提供10億美元落實一批惠及沿線國家的合作項目?!盵7]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和合追求

和合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儒釋道三家的共同追求,是中華民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共同特色。

第一,和合意味著和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解決國際問題的中國方案,彰顯著中華民族的和合精神。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根本目標就是在未來國際社會減少對抗和沖突、消除戰(zhàn)亂,建構和平、和諧的生存狀態(tài)。習近平強調:“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積極開展對外交往通商,而不是對外侵擴張;執(zhí)著于保家衛(wèi)國的愛國主義,而不是開疆拓土的殖民主義。對和平、和睦、和諧的追求深深根植于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國人民的血脈之中?!盵1]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的民族。近代社會以來,中華民族飽受世界列強的侵略荼毒,遭受了諸多不公平的對待,現在中國發(fā)展壯大起來,不論是周邊國家還是世界強國都擔心中國會報復世界,對此,習近平多次提到,中華民族這頭睡獅確實醒了,但世界不必為此擔心。和合思想是深入于中華民族精神之中,中國人喜歡感恩,不喜歡報復!中華民族歷來崇尚“以和邦國”、“以和為貴”,和平信念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中,鐫刻在中國人民的基因里,我們的交往手段是善意和駝隊,而不是鐵騎和刀槍;是友情和寶船,而不是軍艦和大炮。中國力求建構“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國際關系。

第二,和合意味著合作。和合不僅意味著和平、和諧、和睦相處,更意味著合作,和合不是老死不相往來,而是增加交流和交往,在交往中實現合作共贏。以往人們對市場經濟和國際秩序的理解以競爭、沖突、對抗為主。人們往往認為市場經濟其本質就是自由競爭,當事人都從自己利益出發(fā),買賣雙方針鋒相對,一方多贏利,另一方就要有經濟損失。人們對國際關系的理解也是這樣,認為國家之間沒有永恒的情誼,只有利益。實際上,以辯證思維看問題,任何矛盾都既有相互對立、相互斗爭的一面,也有相互聯(lián)系、相互統(tǒng)一的一面。以往人們矛盾為主看問題,在客觀上,與市場經濟與國際關系都更多表現以競爭、沖突、對抗為主有關,當然也與人們看問題的方式有關。側重矛盾相互聯(lián)系、相互統(tǒng)一的一面看問題,就會不斷促進矛盾沖突的緩解,用對立沖突的方式看問題本身就是導致沖突的重要原因。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倡導將未來國際社會建設成合作共贏的社會,當然首先是在社會經濟發(fā)展中謀求合作共贏。中國不是將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一個空洞口號,而是策劃了“一帶一路”“亞投行”等一系列的經濟建設方案,都內涵了大量的經濟合作項目。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僅是經濟利益共同體,也是人類文化交流的共同體?!叭宋慕涣骱献饕彩恰粠б宦贰ㄔO的主要內容。真正要建成‘一帶一路’,必須在沿線國家民眾中形成一個相互欣賞、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人文基礎。要堅持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進,注重在人文領域精耕細作,尊重各國人民文化歷史、風俗習慣,加強同沿線國家人民的友好往來,為‘一帶一路’建設打下廣泛社會基礎。”[2]

第三,和合還意味著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融合、取長補短。給予社會成員更多個性自由發(fā)展的空間是現代社會的倫理屬性,隨著社會現代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容易頻繁,現代社會也要求社會成員越來越社會化,共同遵守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F代社會倫理建構應該在個性自由與社會規(guī)范化之間尋求辯證統(tǒng)一。人類由多民族組成,每個民族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文化,社會現代化是文化全球化的過程,但是全球化不是用一種文化標準泯滅其他文化,未來人類文化應該是民族文化多樣性與人類文化全球化的辯證統(tǒng)一。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遵循和合原則,和合不是泯滅差別,而是追求和而不同。追求和而不同,要求世界各國彼此相互尊重對方的文化、相互包容。所謂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就是要求世界各國對與自己本民族價值異質的文化能夠給予充分理解,肯定其存在的合理性,為其預留充分的發(fā)展空間,而不是以自己本民族的價值尺度衡量其他民族文化,凡是不與自己價值觀念契合的文化就橫加指責,甚至必須清除而后快。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不是某個民族獨霸世界,也不是幾個民族主宰世界。習近平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開放包容,筑就了日內瓦多邊外交大舞臺。我們要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不能搞‘一國獨霸’或‘幾方共治’。世界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guī)則應該由各國共同書寫,全球事務應該由各國共同治理,發(fā)展成果應該由各國共同分享。”[1]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和睦共處的家園。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國家都不能與其他國家老死不相往來。面對人類現代社會的共同問題,任何國家也不能獨善其身。世界各國只能交往越來越多,這意味著任何國家也不能無視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文化交流必然導致相互影響、相互吸收、相互融合,能夠汲取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才能為自己民族文化進步開拓更廣闊的前景。

在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中,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是交往的基礎,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即在保持世界各國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上,再相互融合、取長補短。假如全球化建構在損害民族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上,人類未來文化將在日趨單一化的過程中逐漸枯萎,那不是某一個民族的悲劇,是整個人類整體的悲劇。

總之,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向世界各國宣示:“中國是現行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是國際合作的倡導者和國際多邊主義的積極參與者。要推動全球治理理念創(chuàng)新發(fā)展,積極挖掘中華文明中積極的處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當今時代的共鳴點,努力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盵2]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人類設計了處理國際關系的新思路,勾畫了未來社會和諧共處的理想藍圖,同時,也闡明了實現這幅藍圖的途徑和方式,其中蘊含著人類的倫理理想和應該遵循的倫理原則。

猜你喜歡
命運共同體建構
愛的共同體
命運的更迭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chuàng)作論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zhàn)斗
中華共同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命運秀
建構游戲玩不夠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的認識》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