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征貴 王科衛(wèi)
摘 要: 隨著魯迅的代表作《風箏》退出人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有人認為應該把更多魯迅作品“移出去”,他們認為魯迅作品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在逐漸喪失,似乎不合時宜。但是以《風箏》一文為例深入解讀魯迅的系列作品,可以發(fā)現(xiàn)魯迅作品無論在思想精神層面還是語言表現(xiàn)力方面都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這對于中學生的精神建構和作文寫作具有極強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 《風箏》 語文教科書 思想價值 語言特色
人教版語文教材(初一)進行了嘗試性改革,一些傳統(tǒng)篇目諸如魯迅的《風箏》、周國平的《人生寓言》等退出了語文教材,賈平凹的《風雨》、馬及時的《王幾何》、吳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等文章入選教材。有些專家學者認為,新加入的篇目更有故事性、趣味性,易于同年齡段學生理解學習。隨之有一種說法甚囂塵上,那就是要把更多魯迅的作品“移出”初中教科書。他們認為魯迅作品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在逐漸喪失,魯迅作品的語言是文白相間的過渡性語言,要想完全弄明白是有難度的,同時學了之后,對于寫作的指導意義不大。事實果真如此嗎?首先我們以課文《風箏》為例深入探究魯迅作品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
一、魯迅作品的思想價值
一直以來,中學語文教科書一直青睞魯迅的作品,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篇目。不過有人認為在當下中學語文教學中不必再那么推崇魯迅的文章,可以多選取其他現(xiàn)代作家的作品,這些作品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對此,錢理群老師認為,我不反對中學生讀梁實秋、林語堂的作品,還主張要讀胡適、周作人的文章。他強調魯迅作品是現(xiàn)代思想文化的開創(chuàng)。接受了這樣的基本教育,每一個中學生精神上就有了一個底,以后他們無論選擇什么職業(yè),做什么工作,都有了底氣。我經(jīng)常說,中學教育是給孩子的終生發(fā)展墊底的,魯迅作品教學應該在這一“精神墊底”的基本工作中發(fā)揮特殊的別的作品教學不能替代的作用。這段話深刻地揭示了魯迅作品的精神屬性和思想價值。
課文《風箏》所在單元主題是人間親情,文章主要講述一個兄弟間親情的故事,文中“我”不許年幼的弟弟放風箏,覺得這是沒出息的,并且十分粗暴地毀壞弟弟的風箏。后來明白游戲和玩具對于兒童的意義后,“我”幡然醒悟,自責自己當年的行徑簡直是“精神的虐殺”?!拔摇币恍南胙a過,尋求心理安慰,然而弟弟卻全然忘卻,“我”的心只得繼續(xù)沉重著。通過文本我們能體悟出,“我”作為兄長渴望弟弟成才,只是過于嚴苛,這或許是一種大愛;弟弟小時候做風箏的快樂被“我”粗暴地“虐殺”,但是長大后全然忘卻,沒有耿耿于懷,足見兄弟二人手足情深,讀到這里我們可以感受到濃濃的人間親情。此外,文中的“我”具有強烈的自省精神,當“我”看到外國的兒童教育主張后,想起了二十年前自己對于弟弟的精神虐殺,心情感到沉重,并渴望得到弟弟的寬恕。這是一種敢于剖析自己、敢于自省和改過的精神。作者對于文中“我”的剖析就是作者自我的深刻反思,魯迅曾說:“我無時無刻不在剖析別人,實際上是在剖析我自己。”這正是魯迅作品思想的偉大之處,這種自我剖析和自我反省的精神對于讀者而言是極為寶貴的,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
以魯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為例,選入的魯迅作品實屬精品,在當下依然具有極高的思想價值。例如散文《阿長與〈山海經(jīng)〉》表達了對長媽媽這樣一個勞動婦女的深深懷念,體現(xiàn)了關注和同情弱者的思想主題;小說《社戲》除了能夠表現(xiàn)吳越間淳樸民風、真摯的友誼之外,還能從“紹興社戲”審視中國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散文《藤野先生》抒發(fā)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真摯、深沉的懷念之情,突出我棄醫(yī)從文的思想變化,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小說《孔乙己》批判了封建科舉制度和等級制度吃人的本質,作者更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總之,魯迅作為一名偉大的思想家,他的作品始終蘊含著同情、思考、質疑、批判、求真的精神底色,鮮明地體現(xiàn)著魯迅的思想核心——立人。`錢理群老師非常重視魯迅精神對于青少年價值觀的建構作用,錢老師曾說過,我這些年將主要精力放在普及魯迅思想、文學,傳揚魯迅精神這一方面。正是要和這樣的“否定魯迅遺產”的社會思潮針鋒相對,我提出了“把魯迅精神在孩子心上扎根”的教育命題,并進行了相應的教學實踐。由此可見,通過中學語文教材對魯迅作品的深入學習,讓學生逐步加深對魯迅“立人”思想的理解,逐漸培養(yǎng)務實、求真、質疑、反省的精神品格。
二、魯迅作品的語言特色
有人認為魯迅作品的語言文白相間,生僻晦澀,難以讀懂,這種說法顯然沒有用歷史的眼光審視問題。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特點,魯迅的文章語言偶有文白相間、生僻晦澀的情況,也是時代的產物。錢理群老師對此研究分析認為,造成這一語言現(xiàn)象的兩個原因,其一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特定用字用詞,當年都那么用,今天不用了,就覺得是“錯別字”或者“不通的句子”。更多的是魯迅特意的創(chuàng)造,為了表達他的復雜感情、纏繞的思緒,突破現(xiàn)有規(guī)范,作新的語言試驗。因此,我們應該正確看待魯迅某些作品語言較難理解的問題,切記以偏概全,曲解作品。毋庸置疑,魯迅文章的語言在當時絕對是一種先鋒和時尚。魯迅創(chuàng)作了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是他開創(chuàng)了白話文小說創(chuàng)作的先河。歷經(jīng)時間的積淀和歷史的考驗,我們發(fā)現(xiàn)魯迅作品的語言簡潔又傳神、諷刺得辛辣犀利、幽默中帶有深刻的審視,這些都彰顯出無窮的藝術魅力。錢理群對此說過:“魯迅是中國現(xiàn)代白話文寫作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他是一位現(xiàn)代白話文學語言的大師,他的作品是現(xiàn)代白話文學的典范,因此,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現(xiàn)代白話文的基本教材?!?/p>
我們還是以課文《風箏》為例探究魯迅作品的語言魅力及魯迅作品語言對中學生寫作的指導意義。如寫二月故鄉(xiāng)風箏時節(jié)的那一段文字極為生動。
故鄉(xiāng)的風箏時節(jié),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墨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出憔悴可憐的模樣。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jīng)發(fā)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相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我現(xiàn)在在哪里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jīng)訣別的故鄉(xiāng)的久經(jīng)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這段文字把早春二月季節(jié)之中富有特征的風箏、楊柳、山桃、春日、孩子們等事物巧妙聯(lián)系起來,事物描寫寥寥幾筆,簡潔生動,卻一下子讓早春的景象鮮活起來,極具畫面感,給讀者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
再如寫“我”粗暴地毀掉弟弟風箏的文字,也是極為生動細膩,刻畫得惟妙惟肖,讓人拍案叫絕。
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胡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抓斷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里。
文中“我”無意撞見弟弟的秘密后,小兄弟“驚惶地”、“失了色”“瑟縮著”,風箏被無情毀掉,他“絕望地站在小屋里”,這是多么生動細膩的描寫。文中用精煉準確簡約的文字,生動形象地刻畫了弟弟驚恐不安、無奈絕望的情形,寫得真切感人,如見其人,讓人心生憐憫?!拔摇卑训艿軐⒁旯さ娘L箏“伸手抓斷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文中連用幾個動作生動地突出了“我”的憤怒和粗暴。“將要”這一詞說明風箏即將完成卻被毀掉,更加加深了弟弟的絕望。段末“我”傲然走出與弟弟絕望站在那里形成了一強一弱、一喜一悲的鮮明對比,達到了非凡的藝術效果。
錢理群老師在對《風箏》的細讀中,認為《風箏》一文對于寫作指導意義很大。他提及,魯迅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一是“變敘述為描寫”,通過人物行動、語言、心理、外貌的描寫和景物的描寫,將所敘述的事情具體化、豐富化、形象化,這樣就變得有血有肉,不再簡陋和干枯了。其二是“思想的開掘”,努力尋求素材背后的深層意義,通過文章的精心布局,結構把它表現(xiàn)出來。這樣,寫作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提高我們的思想力和文字表現(xiàn)力的過程,也是我們的生命成長的過程。作文的真正目的及寫作的真正價值就在這里。錢理群老師的這一番話揭示出《風箏》蘊含的思想深刻,文章語言富有表現(xiàn)力,是習作的典范。試想在中學生寫作訓練中,如果學生對這樣的文字能反復揣摩其中的奧妙,深刻體悟文章語言的表現(xiàn)力,學以致用,那么相信對于中學生寫作具有極好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就語言的表現(xiàn)力而言,不僅《風箏》極具代表性,初中教材中《雪》《阿長與〈山海經(jīng)〉》《孔乙己》《藤野先生》等名篇也極具語言魅力。例如《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一文中對于阿長的描寫有大量貶義詞褒用、大詞小用的現(xiàn)象,對此錢理群老師這樣評價:“這樣的文章字面意義、意向和讀者閱讀的情感反應之間的差距,是很有意思、頗耐琢磨的。”
參考文獻:
[1]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2]錢理群.心靈的探尋——回望魯迅叢書[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3]錢理群.魯迅作品細讀[M].北京: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北京:北京出版社,2017.
[4]錢理群.“魯迅”的“現(xiàn)在價值”[J].社會科學輯刊,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