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近16年來國內(nèi)糾錯反饋研究綜述

2018-03-29 08:29:08王婷婷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8年1期
關鍵詞:期刊論文二語學習者

王婷婷

(蚌埠學院 外國語學院,安徽 蚌埠 233010)

糾錯反饋(Corrective Feedback, CF)自20世紀80年代引入教學領域后,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取得突出成績的有漢語教學領域的祖曉梅、洪蕓等,二語習得領域的張凱、楊穎莉、蔡遠順、朱彥等。本研究著重探討國內(nèi)二語課堂糾錯反饋相關研究。根據(jù)Rod Ellis的觀點,糾錯反饋是關于教師如何糾正學生錯誤的一項研究,此項研究已開展幾十年之久。[1]

本研究以“糾錯反饋”為主題,以中國知網(wǎng)(CNKI)2002—2017年(截至2017年12月20日)收錄的二語課堂糾錯反饋研究相關文獻篇名為計量,共檢索到糾錯反饋研究論文98篇。以該98篇文獻為研究對象,從論文發(fā)表數(shù)量、所占百分比、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內(nèi)容等方面進行定量統(tǒng)計和分析,以期發(fā)現(xiàn)糾錯反饋研究的現(xiàn)狀和趨勢,并給予總結(jié)和思考,同時提出對未來的展望。

一、研究現(xiàn)狀

(一)基本情況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和內(nèi)容分析法,從中國知網(wǎng)數(shù)據(jù)庫檢索2002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文獻。主題檢索“糾錯反饋”,共檢索到文獻212篇,其中博碩士論文113篇,期刊論文98篇,會議論文1篇。博碩士論文中,博士論文3篇,碩士論文110篇;期刊論文中,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期刊論文17篇,普通學報期刊論文31篇,其他期刊論文50篇。

由此可以看出,以“糾錯反饋”作為主題的212篇文獻中,博碩士論文113篇,占總文獻的53.3%;期刊論文98篇,占46.2%;會議論文1篇,占0.5%;報紙、外文文獻等其他文獻0篇。

(二)研究趨勢

本研究剔除博碩士論文、會議論文及其他文獻,將“糾錯反饋”作為主題檢索的98篇期刊論文作為研究對象。

1.發(fā)表年度

從檢索結(jié)果看,79.6%的論文發(fā)表于2012—2017年間,6年時間發(fā)表了78篇;而2002—2011年的10年間僅有20篇論文,占20.4% 。其中僅2017年一年(統(tǒng)計到12月20日)就有22篇論文發(fā)表。由此可見,近6年來學界對糾錯反饋的研究和關注持續(xù)升溫并呈繼續(xù)發(fā)展趨勢。

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將16年來中國知網(wǎng)收錄的“糾錯反饋”期刊論文情況劃分為四個不同時期:初始期、萌芽期、成長期和發(fā)展期。

初始期(2002—2008年)。2005年,施光發(fā)表了首篇糾錯反饋論文[2]。直到2008年,才再次有類似論文發(fā)表。

萌芽期(2008—2012年)。除2009年無糾錯反饋相關文獻外,2010—2012年間的糾錯反饋研究可以稱得上突飛猛進。2011年有4篇文獻,2012年更是達到13篇之多。

成長期(2012—2015年)。成長期這四年,除了2013年只有5篇論文外,其余三年的年均發(fā)表數(shù)量均在12篇左右。顯而易見,糾錯反饋研究已進入穩(wěn)步成長期。

發(fā)展期(2015—2017年)。從2015年開始,文獻數(shù)量開始持續(xù)遞減。但到了2017年,發(fā)表數(shù)量又急劇上升,僅一年就達到2002—2011十年的發(fā)表數(shù)量。

2.研究領域

糾錯反饋的研究范圍共涉及10個領域,按發(fā)表數(shù)量從高到低依次是:外國語言文學68篇,占發(fā)表總量的69.4%;中國語言文學21篇,占發(fā)表總量的21.4%;醫(yī)學教育與醫(yī)學邊緣學科2篇,中等教育2篇,分別占2%;臨床醫(yī)學1篇,高等教育1篇,計算機硬件技術1篇,心理學1篇,航空航天科學與工程1篇,無線電電子學1篇,各占1%。顯而易見,糾錯反饋研究在語言文學尤其是外國語言文學領域的理論與應用研究較為廣泛,這兩個領域的發(fā)文數(shù)量占總量的90.8%。如樣本總量98 篇中,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期刊論文17篇全部為語言文學領域,其中外國語言文學14篇,中國語言文學3篇。

在二語習得領域,對糾錯反饋研究最多、爭議最大的是關于糾錯反饋是否有效以及如果有效哪種糾錯方式更有效等問題。

3.基金和研究層次

從論文發(fā)表的基金來源看,98篇論文中僅有10篇論文來源于基金資助,其中5篇來自國家社會科學基金,3篇來自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其中1篇與前項有重復),其余3篇分別來源于山東省、江蘇省和湖南省科研項目基金。

從研究層次看,基礎教育(社科)共計59篇,高等教育18篇,工程技術(自然科學)4篇,行業(yè)指導(社會科學)4篇,基礎教育與中等職業(yè)教育5篇。由此可見,教育類層次共計82篇,占83.7%;社會科學類共計94篇,占96%,自然科學類4篇,僅占4%。

(三)研究對象

從論文的研究對象看,大體可以分為兩類:學生和教師?!凹m錯反饋”主題的98篇文獻中,有76篇研究對象為學生,2篇研究對象為教師,4篇研究對象為學生和教師。剩下15篇中,有2篇書評,12篇為其他(理論研究或未特別指明研究對象)??梢?,多數(shù)學者關注的是學生層面的糾錯反饋問題,僅以學生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就占到總文獻的77.6%。

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的76篇論文中,又可劃分為英語學習者、二語學習者和漢語學習者三大類。具體來說,研究英語學習者的44篇,二語學習者的28篇,漢語學習者的4篇。研究英語學習者的文獻中,涉及中國英語學習者的4篇,英語初學者(如兒童)的2篇,大學英語學習者(如英語專業(yè)學生、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高職學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民族學生英語學習者等)的38篇。由此看來,英語學習者是糾錯反饋的研究主體,二語學習者作為研究對象的論文中也不同程度提到了“英語課堂”“英語學習”,這兩項占學生作為研究對象論文的96.7%。

教師作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僅有2篇:1篇涉及中學英語教師,即《面子理論視角下中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的糾錯反饋》[3];另1篇涉及大學英語教師,即《大學英語教師對學生作文的糾錯反饋》[4]。

學生和教師同時作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共有4篇,其中2篇涉及漢語學習者和漢語教師,1篇涉及二語學習者和教師,另1篇涉及中學生和中學英語教師。

2篇書評分別為《社會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雙視角下的糾錯反饋教學——<外語課堂中的糾錯——問題重審>評介》[5]以及《<二語習得書面糾錯反饋與寫作>新著述評》”[6]。

(四)研究方法

根據(jù)高一虹等的定義,本文對糾錯反饋的研究歸結(jié)為兩大類:材料性研究(通常稱為實證研究)和非材料性研究?!啊炕芯俊汀|(zhì)化研究’均為材料性研究(又譯‘實證研究’、‘經(jīng)驗研究’),以有系統(tǒng)、有計劃的材料采集和分析為特點?!遣牧闲匝芯俊瘎t是不以系統(tǒng)采集的材料為基礎的研究?!盵7]

中國知網(wǎng)收錄的2002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糾錯反饋”主題的98篇文獻中,僅有36篇為材料性研究,占文獻總量的36.7%;其余62篇均為非材料性研究,占文獻總量的63.3%。

(五)研究內(nèi)容

作為研究對象的98篇文獻中,對糾錯反饋的綜述類闡述以及效果、影響研究類論文所占比重最大,分別是17篇、16篇、16篇,分別占研究總文獻的17.3%、16.3%、16.3%;其次是在某一視角下的研究及“重述”研究,都是8篇,各占8.2%;緊隨其次的是理論研究和信念、行為、需求研究,都是7篇,各占7.1%;接著是糾錯類型研究,共6篇,占6.1%;對策、策略研究5篇,占5.1%;書評、焦慮研究各3篇,各占3.1%;項目報告2篇,占2%;其他相關研究共計12篇,占12.2%。

1.糾錯反饋的綜述類闡述

綜述類研究共有17篇成果,占研究總量的17.3%。此類研究大體可以分為兩類:國內(nèi)研究綜述和國外研究綜述,其中國內(nèi)研究綜述10篇,國外7篇。祖曉梅對近20年來糾錯反饋對二語習得的作用研究進行綜述,得出三個結(jié)論:一是糾錯反饋度二語習得的效果是積極、持久的;二是糾錯反饋策略不同,二語習得效果相應不同;三是學習者個體差異等因素都會影響糾錯反饋的效果。[8]楊穎莉從反饋與二語習得的關系、反饋的分類、不同類型反饋有效性實證研究等方面綜述了國外口語反饋有效性的實證研究。[9]

2.糾錯反饋的效果或影響研究

研究糾錯反饋效果或影響的文獻也是16篇,占研究總文獻的16.3%。具有代表性的有:張凱、王慧敏通過語言重構(gòu)任務實驗,探討了兩種反饋對英語口語準確性、流利性發(fā)展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二語習得的效果受反饋時機的影響。[10]李少鋒、Rod Ellis、束定芳通過對120名中學生聽寫重述任務的糾錯反饋,分析了交際性任務對高水平學生二語習得的積極作用,同時得出結(jié)論:即時反饋和延時反饋的差異不在于糾錯時間而在于認知要求的差異。[11]

3.在某一視角下對糾錯反饋的研究

從某一角度或視角研究糾錯反饋問題的文獻共有8篇,占研究總量的8.2%。如在生態(tài)教學模式、面子理論視角、社會文化活動理論視角、關聯(lián)理論視角下研究糾錯反饋問題。蔡永順、楊勁松認為寫作糾錯反饋對二語語法習得有積極促進作用,并從社會文化活動理論視角建構(gòu)二語寫作糾錯反饋模式。[12]

4.糾錯反饋的“重述”研究

對糾錯反饋的“重述”研究文獻同樣是8篇,占研究總量的8.2%。李丹妹、鄒德剛從重述語糾錯性質(zhì)的爭議著手,深入揭示了重述語的本質(zhì),同時進一步探討了對其性質(zhì)的了解對二語習得以及教學的意義。[13]楊穎莉、林正軍運用材料性研究方法將某大學一年級英語專業(yè)學生分成重述組、提示組和控制組,研究了重述與提示反饋與交際性語言練習相結(jié)合的方法對英語過去式習得的作用。[14]

5.糾錯反饋的理論研究

糾錯反饋理論研究類文獻共有7篇,占研究總文獻的7.1%。邵旭、張京魚對英語專業(yè)和非英語專業(yè)六個不同水平組的大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所有受試組對書面糾錯反饋的認知呈明顯層級分布并表現(xiàn)出矛盾心理。這一矛盾心理可能源于語法錯誤在英語作文評分體系中占有相當比重這一事實。調(diào)查結(jié)果支持寫作課教學不應該進行語法糾錯的理念。[15]馬拯探討了兒童母語和二語學習者詞匯習得中概念重構(gòu)的理據(jù)以及路徑。[16]

6.二語學習者信念、行為、需求研究

二語學習者信念、行為、需求類研究論文共有7篇,占7.1%。朱彥基于扎根理論,通過深度訪談對中國大學英語學習者對口頭糾錯反饋的信念進行探究,從而得出結(jié)論:信念受到學習者因素、人際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17]袁謙、梅宇等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對口語課堂糾錯的信念與學生需求基本一致,教師的信念與其行為存在較大差距,教師的行為與學生的需求之間的差異體現(xiàn)在糾錯類型和糾錯反饋類型上。[18]

7.糾錯類型的研究

關于糾錯反饋的類型,根據(jù)劃分角度和方式的不同,一般有以下幾種分類:直接糾錯反饋和間接糾錯反饋,間接糾錯反饋又分為編碼型和無編碼型;顯性糾錯反饋、隱形糾錯反饋、評價性糾錯反饋;明確糾錯、重鑄、啟發(fā)、元語言反饋、要求澄清和重復等。

糾錯類型研究文獻共計6篇,占6.1%。如蔡露研究了顯性糾錯反饋和隱性糾錯反饋的功效和應用。[19]

8.糾錯反饋對策、策略研究

對糾錯反饋對策、策略進行研究的文獻共5篇,占5.1%。如李學晉從二語寫作糾錯性反饋是否有效、隱性反饋和顯性反饋哪一個更能促進二語寫作習得的爭議著手,分析引起爭議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意見和建議。[20]

9.相關書評、焦慮研究與項目報告

關于糾錯反饋研究相關的書評3篇,焦慮研究3篇,各占總文獻的3.1%;項目報告2篇,占比為2%。關于書評,夏璐對Miroslaw Pawlak教授2014年出版的《外語課堂中的糾錯——問題重申》一書進行了詳細評述和分析[5];張凱對《二語習得書面糾錯反饋與寫作》一書從認知心理和社會文化視角,較全面地分析了書面糾錯反饋對二語寫作和二語習得的促進作用。[6]至于焦慮研究,雷彩提出二語口語受不同任務語言焦慮的影響[21];江慧萍提出教師可以將肢體語言提示和語言提示相結(jié)合來進行糾錯反饋,從而降低學生的課堂焦慮,最大限度地提高糾錯反饋的效果。[22]項目報告,如陳思博關于“Looking Glass Neighborhood”項目的報告,探討了雙語兒童表述能力的發(fā)展。[23]

10.其他相關研究

其他相關研究共計12篇,占總文獻比的12.2%。

二、問題與思考

(一)文章總體質(zhì)量不高

文章總體質(zhì)量不高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核心期刊發(fā)表總量不高。將“糾錯反饋”作為主題檢索的98篇期刊論文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其中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期刊論文僅有17篇,占17.3%。二是基金研究層次不高。98篇研究對象中只有10篇論文來源于基金資助,僅占10.2%。以上充分說明糾錯反饋類論文研究還不夠深入,高質(zhì)量、高水平、深層次的論文仍舊欠缺。因此,未來的研究可將糾錯反饋類論文與相關基金項目相結(jié)合,以基金為依托,促進一系列階段性成果(論文)的成形與發(fā)表,從而相應產(chǎn)生較高質(zhì)量有深度的學術論文。

(二)研究領域集中,但研究內(nèi)容較分散

如前所述,糾錯反饋類文獻共涉及10個領域,其中,外國語言文學68篇,占發(fā)表總量的69.4%;中國語言文學21篇,占發(fā)表總量的21.4%;醫(yī)學教育與醫(yī)學邊緣學科2篇,中等教育2篇,分別占2%;臨床醫(yī)學1篇,高等教育1篇,計算機硬件技術1篇,心理學1篇,航空航天科學與工程1篇,無線電電子學1篇,各占1%。 因此,語言學領域研究糾錯反饋問題是國內(nèi)眾多學者主要的關注點。但從研究內(nèi)容看,研究問題又顯得較分散,如核心期刊中相對較集中研究的是“效果、影響”,也僅有7篇,其它均為1~2篇或未涉及。最多的是綜述類研究,也僅有14篇,占研究總文獻的14.3%,而且“綜述”的劃分較籠統(tǒng),具體綜述內(nèi)容也各有側(cè)重。因此在接下來的研究中,可以在已有研究成果語言學尤其是外國語言文學這個領域研究基礎上,結(jié)合國外的研究現(xiàn)狀和前沿動態(tài),相對集中地開展針對性研究。

(三)非材料性研究多于材料性研究

糾錯反饋主題的98篇文獻中,僅有36篇為材料性研究,占文獻總量的36.7%;其余62篇均為非材料性研究,占文獻總量的63.3%??梢钥闯鰢鴥?nèi)學者對糾錯反饋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為主,定量研究、實證研究較少,容易造成研究結(jié)論可行性、可信度降低,同時給進一步深入研究自設障礙。針對這個問題,需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在增加實證研究即材料性研究的基礎上,將材料性研究和非材料性研究相結(jié)合,用數(shù)據(jù)說話,從而突破研究瓶頸。

[1]Ellis Rod.From Focused Instru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12.

[2]施光.英語課堂中的教師糾錯與學生接納[J].外國語言文學,2005(4):242-248.

[3]張春杰.面子理論視角下中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的糾錯反饋[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6):96-97.

[4]王俊菊,吳靜.大學英語教師對學生作文的糾錯反饋(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2(3):287-300,381.

[5]夏璐.社會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雙視角下的糾錯反饋教學——《外語課堂中的糾錯——問題重審》評介[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0):194-195,214.

[6]張凱.《二語習得書面糾錯反饋與寫作》新著述評[J].考試研究,2014(5):91-94.

[7]高一虹,李莉春,呂珺.中、西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發(fā)展趨勢[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2):8-16.

[8]祖曉梅.糾錯反饋對二語習得的作用研究述評[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4(5):26-34.

[9]楊穎莉.國外二語課堂反饋研究回溯[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7):93-96.

[10]張凱,王慧敏.反饋時機對中國英語學習者口語準確性和流利性發(fā)展的影響[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103-108.

[11]李少鋒,Rod Ellis,束定芳.糾錯反饋時機對不同二語水平學習者的教學效果研究(英文)[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6(1):1-14,146.

[12]蔡永順,楊勁松.社會文化活動理論視角下的英語寫作糾錯反饋研究[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14(1):124-126.

[13]李丹妹,鄒德剛.重述的糾錯性質(zhì)探討[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4(9):153-155.

[14]楊穎莉,林正軍.重述與提示反饋對英語過去式習得作用的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2(2):60-64.

[15]邵旭,張京魚.二語寫作語法糾錯理論構(gòu)建與研究——基于大學生感知的調(diào)查[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134-142.

[16]馬拯.二語詞匯習得中概念重構(gòu)的理據(jù)及其路徑[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5(3):74-80.

[17]朱彥.透過“反饋”之鏡,傾聽課堂之音——大學英語學習者對口頭糾錯反饋的信念探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6(1):33-40,147.

[18]袁謙,梅宇,花倩倩,等. 口語課堂糾錯:教師信念、教師課堂行為與學生需求的對比研究[J].英語廣場,2016(5):71-74.

[19]蔡露.顯性與隱性糾錯反饋:功效與應用[J].龍巖學院學報,2016(3):58-62.

[20]李學晉.二語寫作互動中的糾錯反饋:爭議與對策[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7(1):36-44.

[21]雷彩.不同任務中語言焦慮對二語口語的影響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14(2):113-115.

[22]江慧萍.外語學習焦慮與課堂糾錯反饋策略[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2):84-86.

[23]陳思博.雙語兒童表述能力的發(fā)展:關于“Looking Glass Neighborhood”項目的報告(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5(3):301-318,368-369.

猜你喜歡
期刊論文二語學習者
醫(yī)學期刊論文中常見統(tǒng)計學錯誤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學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漢語學習自主學習者特征初探
《教學二語習得簡介》述評
Ferris與Truscott二語寫作語法糾錯之爭
公共圖書館不應認可的職稱期刊論文探析——基于重慶圖書館職稱期刊論文的實證調(diào)研
國內(nèi)二語寫作書面糾正性反饋研究述評
人文社科期刊論文被引頻次和下載頻次相關性研究
二語習得中母語正遷移的作用分析
和硕县| 栾川县| 林周县| 迭部县| 南部县| 漯河市| 阿勒泰市| 晋宁县| 清徐县| 临汾市| 南漳县| 南投县| 北票市| 启东市| 综艺| 高邑县| 肃南| 高阳县| 东台市| 内丘县| 卢龙县| 平安县| 乐昌市| 扬中市| 伊吾县| 秭归县| 开化县| 江华| 南漳县| 金塔县| 连江县| 家居| 太仆寺旗| 桂平市| 阿瓦提县| 河源市| 蓬安县| 临高县| 增城市| 莱芜市| 乌审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