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忠
(陽泉市教研室,山西陽泉 045000)
《蟋蟀的住宅》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在最近一次市級課堂教學評比中,有4位教師同上這一課。使用同樣的教材,在同一個學校的不同班級教學。
4位參賽選手準備頗為充分,由于都是提前三天抽到的課題,備課的時間相對比較寬余,他們的教案寫得較為翔實,即使導語,過渡語也提前做了預設(shè);課堂教學展示也都很順利,按照既定的方案,教師或?qū)Щ蛑v,顯得頗為自信;課后的說課,更是流暢自如,想必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海量信息,撰寫說課稿的參考資料應該多如牛毛,加上語文教師良好的口語表達,說課自不在話下。前后四節(jié)課聽下來,再次回味教學,總感覺還有好些疑問,還有好些不解,依據(jù)新課標精神,遵循語文教學規(guī)律,針對課堂教學實際,提出如下實施建議。
4位教師,其中1人教的是第二課時,另3人教的是第一課時。上第二課時的教師,課堂上沒有安排生字詞語的復習。上第一課時的教師,1人在板書了課題后,區(qū)分了“穴”與“宅”的寫法,講到“穴”是蟲子住的,“宅”是人居住的,課題中用的是蟋蟀的“住宅”,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富有人情味的擬人寫法;1人在揭示課題時,學寫生字。從象形字入題,出示圖:象形字“宅”讓學生觀察,像什么?學生回答,像房子。教師說,真厲害,一眼認出。其實它是幾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創(chuàng)造的一個象形字。房子里有人,人住的房子就叫——宅,誰會給這個生字組個詞?學生說,住宅。教師板書:住宅。學寫生字“宅”;另1人在導入課題,介紹了作者和作品《昆蟲記》后,用PPT打出該課由生字組成的13個詞語,采取學生自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的形式,指導學生認讀生字、詞語。關(guān)于“識字寫字”,4節(jié)課除了上述活動之外,再無別的安排。識字寫字教學在中年級真的應該這樣嗎?。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明確規(guī)定,低年級要求認識1 600~1 800字,要求寫會800~1 000字;中年級要求累計認識2 500字,要求寫會2 000字:高年級要求累計認識3 000字,要求寫會2 500字。從數(shù)量看對中高年級學生識字寫字的要求比低年級相對是少了一些,但數(shù)量依然不少。同時要求中年級學生“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guī)范、端正、整潔?!蹦芰σ蟊鹊湍昙壐摺_@樣的目標怎么落實呢?
新課標在教學建議部分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既然是“重要教學內(nèi)容”,那就得花必要的時間,安排必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新課標還指出:按照規(guī)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tài)度、審美趣味養(yǎng)成的過程。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zhì)量。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min,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這樣的教學建議說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我們怎么能不管不顧呢?
教師教學用書在教學目標中,第一個目標就是: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住宅、隱蔽、毫不可惜、隨遇而安、選擇、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隱藏、傾斜、平坦、扒土、寬敞”等詞語。在教學建議部分提道: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較多,可以單獨安排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生字教學。其中“蔽、搜”應提醒學生把筆順寫正確,“傾、拋”要提醒學生注意安排好間架結(jié)構(gòu)。即使是教師教學用書,它也是編者對新課標、教材解讀的具體體現(xiàn),依然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真的可以不理不睬嗎?
識字寫字教學,在中年級必要而且是必須的。不僅不能漠視它,淡化它;相反,應該很好地去研究它,重視它,加強它。認真研讀課程標準,領(lǐng)會它的實質(zhì),把關(guān)于“識字寫字”的實施建議細化到具體學段。利用好教師教學用書,幫助我們進一步明確本課要求。了解學生學情,教學更會有指導的針對性。這樣更科學與有效落實好“識字寫字”的教學要求。
1位教第一課時的教師,在整堂課教學中安排了這樣的教學內(nèi)容:(1)導前導學,出示本節(jié)課的兩個學習目標。(2)課中探究。讀一讀,畫一畫課文2~6自然段中體現(xiàn)蟋蟀住宅特點的句子,進行概括,美美地讀一讀,體會體會。讀課文7~9自然段,從蟋蟀建造住宅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感受蟋蟀的品格。(3)拓展延伸,回顧全文,找出擬人寫法的句子,進行體會。小練筆,仿寫小動物或植物。交流展示。
上第二課時的其中一位教師,安排了這樣的教學內(nèi)容:(1)揭示課題,學寫生字。(2)默讀全文,梳理課文內(nèi)容。(3)角色扮演,品味關(guān)鍵詞句。這部分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有,請大家輕聲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思考:①蟋蟀和別的昆蟲選擇住宅有什么不同?②用序號標出蟋蟀選擇住宅的條件。③隨機采訪幾只昆蟲,看看他們是怎么選擇隱蔽所的?師生對讀。小結(jié)對比的寫法。(4)畫住宅說住宅,體會語言表達特點。(5)閱讀延伸。讀“食糞蟲的美餐”的片段,介紹《昆蟲記》中《狼蛛的家庭生活》《天生攀巖家》《蜘蛛離鄉(xiāng)記》《園蛛:我的鄰居》《圣甲蟲的造型術(shù)》《螳螂的愛情》等,這些文章都有——人的味道,人的情感,人的故事。(6)遷移運用。這真是浪漫溫馨的時刻!此時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仿佛聽見什么聲音?也像法布爾那樣帶上你心中對蟋蟀的愛,也來有趣的、詩情畫意的、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吧?。▽W生仿寫)。(7)總結(jié)升華,感受精神。介紹這位偉大的作者。
簡單地把兩位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放在一起,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上第一課時的教師有一大部分時間在做那位上第二課時教師的事,上第二課時的教師有大部分時間在做上前面那個第一課時教師的事。那不禁要問,他們這樣的安排合理嗎?科學嗎?有怎樣的依據(jù)?怎么會有這么多相互交叉的教學內(nèi)容?這是創(chuàng)新,還是考慮不周的隨意?課時內(nèi)容的劃分有規(guī)律可循,還是可以任意分割安排?這一課時做了這么多,那前一課時或后一課時又要做什么呢?
筆者上網(wǎng)搜索有關(guān) “課時內(nèi)容劃分”“教學任務分配”“第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怎么確定教學任務”等關(guān)鍵詞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有關(guān)內(nèi)容甚少,感覺這方面的研究似乎薄弱。
在吳維德的博客中看到他有這樣的描述:在語文教學中一篇課文的教學一般都分成二到三課時,人們習慣地把接觸新的課文,初讀文本的教學稱為第一課時。這一課時,往往要完成學習生字新詞,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厘清文章順序等任務。以往我們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引領(lǐng)學生一步一步地學習,“填鴨式”的傳授知識,弄得課堂死氣沉沉,學生感到乏味,傳授的知識學生消化了多少教師也不得而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存在的種種弊端,引起了我的思考:第一課時要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我專心地投入到“中年級語文第一課時應該如何上好”的探索與實踐中。那么,如何讓第一課時上得扎實有效呢?他的辦法是:(1)教師與學生一起摸索預習方法,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預習,做好課前準備 ,養(yǎng)成獨立學習的好習慣。具體方法如下:①讓學生在初讀課文中掃清障礙,把課文讀準、讀通、讀順。②讓學生在默讀課文中整體感知主要內(nèi)容。③讓學生在熟讀課文中厘清文章思路。(2)在預習的基礎(chǔ)上,以學生為主體有效上好第一課時。①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②讓學生有聲朗讀,學習生字新詞。③檢查朗讀,重點指導,讓學生“讀”的腳步要走穩(wěn)。④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nèi)容,厘清文章的順序。⑤抓住重點,留下懸念。
通過比對四位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我們發(fā)現(xiàn)在教學內(nèi)容選擇上存在隨意性,盲目性,缺乏完整一課的整體性,缺乏比較明確的認知標準,缺乏依據(jù)與細致考量。
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是語文教師首先必須面對的一個基本問題,是一個真問題。在具體的一課教學中,先研讀單元導讀,明確該單元的教學重點,再逐一看看該單元的每一課怎樣分解單元目標,然后參照教材中每一課的單元導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課文后的思考與練習,這樣從總體上確定一整課的教學內(nèi)容與目標。在這樣的前提下,想想幾個課時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怎么承前,怎么啟后,一個課時的教學目標與內(nèi)容就清晰明了了。
新課標的學段目標與內(nèi)容中,四個學段(一到九年級),“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均排在各學段“閱讀”目標與內(nèi)容的首位。由此可見,“有感情地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可見一斑。4位教師他們是怎樣設(shè)計、安排、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呢?
教第一課時的一位教師,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共五大板塊。教學的重點是: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通過重點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學習作者細心觀察周圍事物,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介紹的方法。課堂從始至終沒有安排一次 “有感情地朗讀”。教第一課時的另一位教師,安排了六個板塊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重點為: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通過重點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在第五板塊的第3環(huán)節(jié)“作者是怎樣評價蟋蟀的住宅的?為什么說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引導學生朗讀感悟”中,有2名學生有感情朗讀了“假使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苯痰谝徽n時的第三位教師安排了5個板塊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重點是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通過重點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在第三板塊教學中,指導學生帶著“自豪”“驕傲”的感情朗讀“隨遇而安”句2次;指導學生分三次朗讀“平臺上彈琴”句。教第二課時的那位教師,安排了三個板塊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重點是: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修建的過程,學習抓住特點形象生動地說明。第二板塊教學中,教師先出示了小組合作學習提示:(1)讀一讀,畫一畫,讀課文2~6自然段,畫出體現(xiàn)蟋蟀住宅特點的句子。(2)用簡潔的詞語概括出蟋蟀住宅的特點。(3)美美讀,體會到了什么。在交流匯報中,教師檢查了前兩個要求,“美美讀”沒有做檢查、指導。
4位教師在教學中這樣安排“有感情地朗讀”合適嗎?“有感情地朗讀”就是學生理解了重點語段或語句之后的“錦上添花”嗎?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有真實情感的好文章,讀來如飲醇酒,其味無窮,久而彌篤;缺乏真實情感的文章,讀來則味同嚼蠟。劉勰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痹诮虒W中“有感情地朗讀”,是實現(xiàn)閱讀教學價值的手段、方法、途徑、也是目的之一。“有感情地朗讀”,對于閱讀材料的感受、理解、欣賞,對于情感的潛移默化、感染熏陶,其作用不容置疑。
關(guān)于“有感情朗讀”,課程標準對每個學段都有明確的要求。第一學段,“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重點在“學習”。第二學段,“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敝攸c在“用”。第三學段,“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在“能”。不同學段不同要求,要求不同,教師指導重點就不同。
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感情朗讀要自然。這是指,引導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用個性化的閱讀體驗,準確把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通過豐富的語感體驗,將作品的情感色彩,通過恰如其分的語氣、語調(diào),準確合理的停頓,流暢的語言,適時適度的表達出來,尊重學生閱讀文本時情感的自然流露。教師就是緊緊抓住“有感情朗讀”的實質(zhì),在不同學段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上課的這四位教師,年齡最大的37歲,最小的33歲;平均年齡34.75歲;教齡最長的15年,最短的11年,平均教齡12.5年;所在單位屬地,1人城區(qū)、1人礦區(qū)、1人市區(qū)民辦校、1人縣區(qū)直屬。4人均為縣區(qū)級教學能手。從基本信息來看,她們正值青年,精力充沛,有比較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在該校,甚至當?shù)赜幸欢ǖ闹?,應是本校本縣區(qū)的重點培養(yǎng)對象等。此次活動是市級課堂教學評選,這幾名教師應是非常重視。我們常說,教學是有缺憾的藝術(shù)。然而4節(jié)課上暴露出的這樣那樣的問題不可回避,值得我們研討和破解。
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小學階段六年的語文學習生活質(zhì)量與一個人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質(zhì)量主要在課堂教學,關(guān)鍵是語文教師的指導。依據(jù)課程標準,牢記課程本質(zhì),針對教學內(nèi)容,遵循學生認知特點,科學合理地設(shè)定教學目標,確立教學重點、難點,精心設(shè)計教法學法,合理安排教學流程,及時進行教學反饋等都需要授課教師反復鉆研,“精打細算”,避免教學的盲目、隨意,“無的放矢”。我們期待教學的春色滿園、百花齊放,更期待語文教學符合學科教學規(guī)律,優(yōu)質(zhì)高效,為學生的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