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研究黔東南苗繡大量標本基礎上,旁及附近市縣和省份的苗繡,參考相關文獻,以一個黔東南苗繡傳承人的視角,從圖騰崇拜、歷史文化、喪祭習俗和吉祥文化等方面探討黔東南地區(qū)苗族刺繡的文化內涵,力求作出切近本真的解讀。
關鍵詞:苗繡;文化內涵;圖騰;歷史;喪祭;吉祥
苗繡是苗族民間世代相傳的刺繡藝術,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園地中的奇葩,以其巧奪天工、豐富多彩而享譽中外。
2006年苗繡和蘇繡、湘繡等四大名繡同時進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苗繡第一次被以政令形式確立了目己的崇高地位。
黔東南苗族支系最多,苗族服飾和刺繡最為豐富。根據楊正文先生的分類統(tǒng)計,全國60個苗族支系中黔東南就有28個,全國苗族女裝14型77式中黔東南就有29式。因此,研究黔東南苗族服飾和刺繡,對于研究全國苗族服飾和刺繡文化具有典型意義。不過關于苗繡藝術特征的研究已經很多,而苗繡文化內涵的探討相對較少。作為苗繡的傳承人,我有責任對黔東南苗繡獨特的文化內涵做些探討,力求切近其本真的解讀。
在研究黔東南大量苗繡標本的基礎上,我考察了省內其他地區(qū)和鄰近省區(qū)的苗繡,我認為黔東南苗族的文化內涵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充滿圖騰崇拜意識。苗繡中最為常見的蝴蝶紋、鳥紋、龍紋、魚紋和水波紋等等圖案無不與苗族社會的起源神話有密切聯系,被賦予了祭祀、祈佑和崇拜等含義凝結著苗族人民特有的生命意識、圖騰崇拜和宗教情懷。比如各地苗繡都有而黔東南苗繡中作為衣袖花和背扇花刺繡主題紋飾出現的蝴蝶紋就與苗族神話古歌與《十二個蛋》中的蝴蝶媽媽妹榜留有關。故事講述楓樹生了蝴蝶媽媽妹榜留,妹榜留生了12個蛋,這12個 蛋經鹡宇鳥孵化成孕育包括龍、虎和雷公等在內的宇宙萬物。故事中的蝴蝶和鹡宇鳥就扮演了苗族始祖的角色,以人類母親的形象出現。要知道“妹榜留”中的“妹”其實就是苗語“母親”的意思,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苗繡中大量或寫實或寫意的蝶紋和鳥紋,就是將蝶和鳥作為與苗族有血緣關系的圖騰來崇拜的,而且是放在服飾上最顯眼的地方。
二、儲存民族歷史記憶。苗族服飾素有“穿在身上的史書”的稱號,而這個任務主要是通過苗繡來完成。那么苗繡又是通過什么方式來記載歷史呢?苗族雖然沒有自己的文字,但是聰明的苗族婦女通過一刀一剪、一針一線繡制出一幅幅美麗繡花紋飾,其題材內容往往源于古老的神話傳說和遙遠的歷史記憶,幾乎每個紋飾圖案都有一個相應的故事和古歌相配。曾經有一位老人一邊為我講解圖案的來歷和含意,一邊說故事,說上一段,又唱上一段,說到動情處,不禁潸然淚下。因此,可以說苗繡上的每一個圖案就是一段歷史記憶的觸發(fā)器和象形符號,總能喚起人們對古老往事的深情追念。比如巴拉河流域的雷山西江、丹江和凱里的排樂、掛丁一帶苗族婦女衣背下端的三條彩色綢緞橫條紋和其它主題圖案邊緣的鋸齒紋就被苗族婦女們解釋說其中的黃條紋和藍條紋分別象征祖先遷徙時渡過的“歐訪”和“歐?!?。苗語“歐”即“河流”,“訪”即“黃或渾濁”,“希”即“清”。人們普遍認為這些條紋就象征黃河和長江,那些鋸齒紋象征崇山峻嶺。巜苗族服飾文化》中介紹安順鎮(zhèn)寧革利婦女“三條母江裙”上鑲飾的三道寬橫色條紋也被解釋為祖先遷徙途經的三條大河[1]。川南、滇東北苗族婦女百褶裙上三條平行刺繡花邊,湘西苗裝的“駿馬飛渡”和“江河波濤”等紋樣上的條紋都有類似的解釋。黔東南苗族古歌《跋山涉水》中傳唱:先祖先后渡過三條大河南下,然后又“沿著稻花香河”西進,“遷徙來西方,尋找好生活”。歌中講述了祖先遷徙的基本路線。《苗族簡史》也認為苗族遷徙的總趨勢是"先是由北而南,而后由東向西”。[2]
刺繡和古歌、傳說相輔相成,彼此印證,執(zhí)著地向世人講述了苗族苦難的遷徙史。
三、溝通陰陽兩界的媒介。如果說圖騰崇拜、歷史記憶是后人對先祖單向的敬畏和追念的話,苗繡還具有溝通生人與死者、祖先和神靈的多向功能。
凱里市掛丁、排樂和開懷,雷山縣,的西江和臺江縣的施洞等地仍然保持著全族婦女身著彩繡輝煌的盛裝在葬禮上載歌載舞的習俗。這在漢文化地區(qū)是無法理解的。原來她們唱的是孝歌和指路歌。而盛裝上奇特的刺繡圖案記載著故土家園的模樣和屢次大遷徙的路線。人們穿著盛裝送葬一是和指路歌一起給死者提示路徑以便其順利魂歸故土,這是生人給死者的指引。其次是向身處幽冥界的歷代先祖表明身十份,使得他們對新故之人認同和接引,重返故園。這是后人給先祖?zhèn)鬟f信息。三是為死者得以魂歸故園、落葉歸根的歡送和祝福。這點似乎與莊子為亡妻“鼓盆而歌”相通。四是壯大死者的聲勢,驅趕沿途攔路的兇神惡煞,助其順利到達墓穴,從此進入冥界,踏上重返家園的征程。榕江縣高隨和丹寨縣雅灰等地的“百鳥衣”,其實是當地苗族祭祀鼓社的儀式服。
從這個意義上說,苗繡不僅具有美化自身的意義,還被賦予喪葬、祭祀等功能,這在其它民族文化里是罕見的。
基于上述三個方面,我們來探討苗繡第四個方面的文化內涵,即苗繡的吉祥文化。
沈光旦先生說:“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就用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符號、圖畫作為精神寄托,圖騰可謂最初的特殊吉祥物。”[3]苗繡諸多圖騰同樣被當作吉祥物,寄予吉祥如意、喜慶幸福的美好寓意。但是由于文化的差異,同樣的形象在苗繡和湘繡、蘇繡等漢繡里的寓意有很大的差異。比如漢族吉祥文化中喜鵲配梅枝就寓意“喜上眉梢”;瓶插月季寓意"四季平安”;四個柿子寓意“事事如意”;蓮花底下兩條魚祝福“連年有余”。這種近乎直白的直線似的表達吉祥的方式,如果用來解讀苗繡吉祥物的寓意是行不通的。比如蝴蝶,漢語可能諧音寓意為"?!被蛘呤恰暗麘倩ā?,但苗繡里卻與神話中的先祖“妹榜留”有關,寄托子孫平安之意;魚紋在漢文化里寓意財富有余,而苗繡中則是寄托人丁興旺的希望。這些圖騰紋飾如果要從諧音雙關這個路徑去解讀,誤差就更大。
苗繡根植于厚實的苗族文化沃土,凝結著苗族人民的圖騰信仰、歷史傳承和風俗習慣。只有從這些方面去考察,才能深達其根底。
參考文獻:
[1]楊正文巜苗族服飾文代》,貴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246-247頁。
[2]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苗族簡史》,1985年,第13頁。
[3]沈光旦《中國人的吉祥文化》,載《尋根》,2012年第03期。
作者簡介:高成春,貴州省工藝美術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