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地方高校學科建設與文化內涵提升(筆談)

2018-03-28 14:30張樂天陳廷柱王洪才王曉陽劉德華王萬山陳社英
重慶高教研究 2018年6期
關鍵詞:學系學科大學

張樂天,陳廷柱,王洪才,王曉陽,劉德華,王萬山,陳社英

張樂天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教中心南京基地常務副主任)

陳廷柱

(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洪才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曉陽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德華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萬山

(九江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社英

(清華大學社會工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佩斯大學原學術副校務長、終身教授)

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三種視野與綜合抉擇

張樂天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教中心南京基地常務副主任)

在我國高等院校中,地方高校占有極大的比重,是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主體部分。地方高校的發(fā)展內含著學科發(fā)展。在高等教育領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已成為一種切實的行動。在這樣的社會發(fā)展和高等教育發(fā)展的背景下,本文就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視野和抉擇問題談一些認識與思考。

一、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三種視野

推進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與如何認識和看待學科建設的問題相聯系。這涉及學科視野,即從怎樣的空間范圍和認識視域來看待學科建設。筆者認為,看待今日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可能具有三種視野。

(一)全球化視野

從全球化視野看待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是由這個時代的宏觀背景、發(fā)展特點和發(fā)展趨勢所決定的。全球化蘊含著全球經濟的崛起,全球治理結構的出現以及文化在全球的擴散與交融。全球化的重心是經濟全球化??萍几锩募觿?,產業(yè)結構的不斷調整與升級,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產業(yè)發(fā)展的深度融合,這一切展示出經濟全球化的新景觀與新特點。經濟全球化對全球教育的發(fā)展帶來深刻的影響,其中自然也蘊含著對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深刻影響。一方面,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人的作用的結果,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因而它無法離開教育的發(fā)展,甚至依賴于教育的發(fā)展。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本身是一個不斷推進和不斷深化的過程,它對教育的發(fā)展,尤其對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有著更高的要求。在某種程度上,我國之所以要大力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并不只是為了推動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其根本目的乃是服務于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需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需要高瞻遠矚,認清全球經濟發(fā)展的特點與趨勢并與之相適應,這樣才會使學科發(fā)展具有良好的前景和生命力。為此,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應該具有全球視野和全球襟懷。

(二)國家視野

國家視野是指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需要著眼于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以服務于國家發(fā)展為根本使命。對于地方高校而言,學科建設的國家視野自然會得到高度認同,并且也會普遍持有,但需要深入思考的是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應該秉持怎樣的國家視野?對此,我們需要對現在及未來較長時期國家發(fā)展的目標、任務、方略等有全面而又深刻的理解。

黨的十九大報告繪制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藍圖,宣示了新的發(fā)展愿景。這為地方高校學科建設如何秉持國家視野指明了方向。新時代國家發(fā)展需要以創(chuàng)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的新發(fā)展理念為引領,需要服務于國家“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即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新的發(fā)展理念也引領著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同時也要求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應該著眼于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多種需要。這為新時代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展示出多維而開闊的國家視野,也使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有著多重的歷史擔當。

(三)地方視野

地方高校的地方性決定了其學科建設必須具有明確的地方視野,著眼于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努力為地方建設服務。國家的發(fā)展奠基于地方的發(fā)展,要在努力縮小地方發(fā)展差距的同時,實現區(qū)域的協調發(fā)展。地方的發(fā)展,需要教育先行。地方高校的發(fā)展對于地方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不僅發(fā)揮著人才支撐的作用,同時也發(fā)揮著引領作用。這樣,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需要在通曉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現狀和未來趨勢的基礎上,放寬視野,準確定位。中國地域遼闊,全國各地的發(fā)展既有一定的相同性或同質性,也有一定的相異性,而這種相異性,則往往會構成地方發(fā)展的特色。同時,不同的地方發(fā)展特色,又構成國家發(fā)展的多樣性與豐富性。由此,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需要瞄準地方經濟發(fā)展的特色或特點,從而形成學科發(fā)展的特色。地方高校學科建設有重點有特色地推進,對于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二、三種視野的融合

對于學科建設而言,這三種視野需要實現有機融合。這里所說的融合,是指全球化視野、國家視野和地方視野的相互結合、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整合式地對學科建設起著指示和引領的作用。

學科建設的視野融合,首先是緣于我國高等教育的當代發(fā)展,鮮明地體現了放眼全球和著眼中國的緊密結合。例如,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關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部署,便充分反映出全球化視野與國家視野的高度融合。正是放眼全球,我們看到了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發(fā)展現狀,由此反觀自身,認識到我們存在的差距,進而認識到努力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必要性與緊迫性。這正是把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置于全球化背景中而做出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部署。

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視野融合,自然是指地方視野、國家視野和全球化視野的融合。這種融合的基本意涵是:考慮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既需要有地方意識、地方眼光、瞄準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又需要從國家的視野出發(fā),有著對于國家發(fā)展的使命擔當,同時還需要有全球化視野,從而使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順應世界潮流,甚至指向世界先進水平。這三種視野的融合,其所具有的現實性和可能性是:今日我們所講的地方發(fā)展,本身是國家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種程度上,國家發(fā)展是無數個地方發(fā)展的總和。離開了地方發(fā)展,何談國家發(fā)展?這樣地方發(fā)展與國家發(fā)展便具有視野的融合與統(tǒng)一。當然,地方發(fā)展絕不是地方各自為政或自行其是的發(fā)展。站在國家發(fā)展的角度,需要有對地方發(fā)展的統(tǒng)籌規(guī)劃與要求。站在地方發(fā)展的角度,需要在服從國家整體利益的前提下實現地方的自主發(fā)展。從另一種維度看,今日的地方發(fā)展,不僅是國家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立足于全球化背景的地方發(fā)展。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對地方經濟的發(fā)展無疑帶來深刻的影響。它使地方經濟的發(fā)展既迎來機遇,也面臨挑戰(zhàn)。全國各地產業(yè)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推進,等等,無一不與經濟全球化息息相關。當前的地方發(fā)展既需要著眼于地方,同時也需要面向全國、面向世界。地方發(fā)展需要融注國家意識和全球意識。因此,地方發(fā)展其實已體現了地方視野、國家視野和全球化視野的融合。

地方高校學科建設是地方高校發(fā)展的重要議題,也是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議題。三種視野的融合,為學科建設指明了方向,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要求,實質上是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既要具有濃郁的地方情懷,也需要具有強烈的國家情懷,同時還要具有高遠的全球情懷;既需要立足地方,又需要面向全國,面向世界,由此彰顯地方高校學科建設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三、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綜合抉擇

對于一所地方高校而言,學校建設的重要問題是如何研制學科建設規(guī)劃,如何制定學科建設的總體方案。這包括如何確立學科建設的條件與要求,如何配置學科建設資源,如何遴選重點建設學科,如何對學科建設進行評估等。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便涉及院校抉擇。對學科建設進行抉擇,顯然是院校最重要的抉擇。這種抉擇無疑需要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同時還需要具有前瞻性。

院校抉擇本身是一種政策性話題。從教育政策學角度看,政策抉擇可以有3種模式:一是理性抉擇模式;二是漸進抉擇模式;三是綜合抉擇模式。理性抉擇模式是指決策者根據完備的信息,客觀地分析判斷,針對許多備選方案進行評估,排定優(yōu)劣順序,經過冷靜的比較分析之后,選擇最佳方案。漸進抉擇模式認為,政策抉擇應以既有的合法政策為基礎,它通過把新的政策方案同現行的相關政策作比較,然后決定哪些現行政策需要修改或需要增加新的政策內容。綜合抉擇模式是為了揚理性模式與漸進模式之長,避兩者之短而構建的一種抉擇模式。綜合抉擇模式一方面注意盡可能獲取更多的教育政策問題信息,認真比較各種政策方案的異同與優(yōu)劣,并對政策實施后果進行評判;另一方面又注意關注新的政策方案與現行政策的聯系,盡可能避免政策的“斷裂”,從而使新抉擇的政策方案具有可能順利實施的現實基礎。

對于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應用綜合模式進行抉擇也許更為可取和必要。由于地方高校的發(fā)展本身是一種動態(tài)的歷史過程,影響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因素復雜多樣,而學科建設所內含的要素或涉及的問題也多種多樣,只有對復雜多樣的要素與問題進行綜合分析與考量,才可能做出科學合理的抉擇。

對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綜合抉擇,需要注意3個方面:

(一)正確處理學科建設中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

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應該植根于學科發(fā)展的歷史中。學科歷史的形成與存在總有其合理性,學科發(fā)展的現實狀況也必然與其歷史緊密相連。在某種程度上,一種越是具有豐厚歷史積淀的學科,也越具有繼續(xù)發(fā)展的良好條件。然而,學科建設的根本指向乃是著眼現在,面向未來,一切均在變化中。正是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變化要求學科建設要與時俱進,因此,這也蘊含著需要學科建設的創(chuàng)新。這種創(chuàng)新,一方面要適應新興學科、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發(fā)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滿足對傳統(tǒng)學科變革與改造的需要,而這兩者需要有機結合。因此,當前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需要綜合考慮學科建設的歷史傳統(tǒng)、現實狀況和未來需要,以實現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統(tǒng)一。

(二)正確處理重點學科建設與一般學科建設的關系

學科建設本身具有多樣性和綜合性特征。一般而言,高校學科建設一般涵蓋六大方面,即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師資隊伍建設和國際交流與合作。每一大的方面又可分為若干小的方面。學科建設因而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對于一所地方高校而言,學科建設難免有重點建設學科與一般建設學科之分。在某種程度上,學科建設過程也內含著遴選重點學科的過程。這就需要對現有各學科的資源與條件狀況進行綜合考量,同時也要對學科發(fā)展的前景予以考量,在此基礎上,確立學校的優(yōu)勢學科或重點建設學科。另一方面,在建設任一具體學科的過程中,也需要對學科建設的基本內容與任務進行綜合分析,既要關注各項內容與任務的關聯性,也要關注重點性。比如,在高校學科建設中,人才培養(yǎng)應該是首要的任務,對此需要有正確的把握與對待。

(三)正確處理學科類別變革與發(fā)展的問題

地方高校服務于地方經濟發(fā)展是其當然使命。全國數以千計的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地方高校,若都能很好地擔負起服務地方發(fā)展的使命,當是中國高等教育之幸,也是國家之幸。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地方發(fā)展有著新的要求與特點,由此,地方高校對地方發(fā)展的服務也被賦予了新的要求。當前的地方發(fā)展,在國家的統(tǒng)一要求下,已具有“五位一體”的發(fā)展特征。這就使地方的發(fā)展內在地包含地方現代經濟的發(fā)展、政治文明的發(fā)展、文化的發(fā)展、社會事業(yè)的發(fā)展和生態(tài)文明的發(fā)展。地方“五位一體”的發(fā)展,要求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有著新的更具有豐富性和現代性的使命擔當。這樣,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需要從服務地方多方面發(fā)展的要求出發(fā),深入進行學科類別或專業(yè)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以使學科建設與地方“五位一體”的發(fā)展相適應。

進入后學系時代的地方高校學科建設

陳廷柱

(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經驗的角度來講,地方高校的建設要解決“五對”問題:第一是“對位”。現在地方對大學的發(fā)展都有分類,高校的任務首先要明確在這個分類里面大概處于何種位置。第二是“對標”。即根據地方對高校的需求來規(guī)劃要建設的學科,高校有多少個學科,要達到什么水準,都有目標要求,所以高校的學科規(guī)劃要對應地方的整體目標。第三是“對接”。高校學科建設的基本任務是與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地方優(yōu)勢特色資源對接。第四是“對手”。高校要進行學科建設,要超越別人,就要了解對手是誰,要么超過對手,要么和對手錯位發(fā)展。第五是“對沖”。學科建設中要處理好重點和一般的關系,重點學科要重點發(fā)展,一般學科也不可忽視。“雙一流”建設對地方高校的學科發(fā)展有明顯的政策導向,但任何高校都不能完全按照政策導向來建設,否則學校內的很多學科就會衰落。所以,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需要解決這“五對”問題。

一、院系組織發(fā)展的五個時代

從歷史的角度看,院系設立制度與學科發(fā)展之間有著緊密的關系,院系是學科發(fā)展的主要舞臺。從歷史演變過程看,各個國家的院系組織發(fā)展經歷了很多時代,大致可以概括為學部時代、寄宿制學院時代、講座時代、學系時代和后學系時代,每個時代都有它對學科發(fā)展的貢獻和局限。

首先是學部時代,大學誕生100多年之后,大學里有些教師教授的科目比較接近,因此,基于有共同的特定教學內容,在興趣、利益、觀念等方面具有天然的親和性,這些教師之間形成了更加穩(wěn)定的群體,這個群體就是后來中世紀大學的文法神醫(yī)4個學部。但是,學部后來很快被寄宿制學院所取代,現在看來,從學科專業(yè)分化的角度來講,寄宿制學院時代應該是高等教育時代的倒退。但是它能取代學部時代是由特定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因為在中世紀大學誕生初期,教學條件簡陋,為教師提供的房子條件極為有限,被稱為Scholar,學生也需要自行解決食宿問題。但到14世紀后出現了基金所捐贈的大型College,College的食宿條件、教育教學設施包括資料等情況比教師租的房子要好,然后慢慢就發(fā)展成了學社,最后轉型為一種教育機構。到15世紀,“這個革命就宣告完成”,從此College成為巴黎大學里最核心的組織,大學不再是傳統(tǒng)文法神醫(yī)4個學部,而是各個寄宿制學院。第三個時代是講座時代。講座的稱謂源自何時及何故尚不清楚,但中世紀大學中以教授為核心所形成的師徒組織,其結構和特點與后來各個國家高校中盛行的講座組織較為類似。實際上,講座可以歸結為德國18世紀“新大學”運動的產物。德國18世紀的“新大學”運動使哲學院成為大學的核心組織,并確立了“經由學術達到教化”的辦學理念。習明納這種教學組織形式備受重視,并逐漸演變?yōu)楦鱾€知識分支和一種教學與研究組織,即講座。講座制的盛行為19世紀德國的大學贏得了良好聲譽和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地位,世界各國大學競相效仿德國,講座也一度成為世界各國高校組織結構中最重要的一個層次。第四個時代是學系時代。當講座制為德國大學帶來世界聲譽時,美國開始創(chuàng)建了學系組織,18世紀60年代開始,學系已成為標識教師身份的管理工具,并用來指稱大學的基層組織單元。到19世紀20年代,以弗吉尼亞大學和哈佛大學為代表的部分院校開啟了學系組織化的初步探索。1890—1910年,美國大學普遍建立學系組織,學系的重要地位以及現代學系制度得以在美國高等教育系統(tǒng)中正式確立。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與民主化浪潮的沖擊下,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已轉移至美國,高校內部設立學系或者是類似于學系的教學組織形式開始成為世界各國優(yōu)先考慮的改革舉措,其中,也包括像德國一樣開創(chuàng)講座的一些國家,紛紛開始采取美國的學系組織形式,所以當今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高等教育的結構或者高等教育的體制主要是學系制度的高等教育體系。對于當前來說,則可以說是進入了第五個時代,即后學系時代。伯頓·克拉克認為:“高等學校里的底層結構(即以學科為主的層次)基本上是朝著分化和松散型結構變化,每一個領域都有它自己的一股不容忽視的動力,每一個領域都是一種自治的事業(yè),每一個領域都有一塊以組織為形式的地盤要保存,每一個領域都有自己的知識疆界、分析步驟和研究方法?!币簿褪钦f,大學里的底層結構有各自的知識疆界和利益,也意味著學系最終也會走向分化,走向割據的狀態(tài)。實際上,走向軸心時代的高等教育越來越注重滿足國家的重大戰(zhàn)略需求和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需求與問題導向的高等教育發(fā)展策略促成了多學科、跨學科研究領域的興起,類學系組織由此廣泛建立??梢哉f,二戰(zhàn)以后,各國的院系組織發(fā)展相繼步入后學系時代。

二、五代院系組織模式對學科發(fā)展的貢獻與局限

以上是世界范圍內院系組織發(fā)展模式的大概進程,認清這一進程對理解我國當前的院系設置和院系制度會有很大幫助。接下來,將進一步分析這些院系組織模式對學科發(fā)展的貢獻和局限。事實上,每一代院系組織模式對學科的發(fā)展貢獻和局限是不一樣的。

第一個學部時代,開啟了“學科”分化的進程,但又嚴格限定了“學科”的等級與結構。比如,18世紀以后專業(yè)分化是從中世紀大學開始,但學部時代又嚴格限定了文法神醫(yī)這4個學部學科的等級和結構,最高的是神學,最低的是人文學部,盡管神學、醫(yī)學和法學都高于人文學部,但中世紀大學的人文學部非常有特點,而且這個特點為大學的未來發(fā)展帶來了某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是以前沒有被關注到的。在涂爾干看來,人文學部盡管地位比較低,但是它并沒有淪為無足輕重的一個學部。在巴黎大學,人文學部實際上承載了整個巴黎大學。康德也說,中世紀大學分成4個學部的主要原因是4個學部所傳授的知識對社會的有用性不一樣,在一個大學里必須設立這樣一個部門,即必須要有哲學系科。對于3個高等系科來說,它的作用在于可以控制它們,并且因此而對它們有用,因為一切都取決于真理。人們或許認為,哲學是神學的婢女。不過總是會有這樣一個問題:她究竟是舉著火炬走在這位尊貴夫人的前面,還是提著她的拖裙跟在后面。在康德看來,人文學部地位盡管很低,但她是舉著火炬走在尊貴夫人的前面,而不是提著裙子跟在她后面。

第二個寄宿制學院時代,這是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冰河期,長期維持著中世紀大學誕生初期的文法神醫(yī)四部結構。如果要說對學科發(fā)展的貢獻,作為物質基礎的校舍校產情況肯定有明顯改善,也設置過一定數量的教授職位。教授職位的設立可以看作是學科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對提升學科的質量非常有幫助。寄宿制的學院是各自獨立的,盡管隸屬于某所大學,但事實上都是各個小型的大學,加上教學與考試、學位授權分離,且受到宗教勢力的影響較深,學科分化進程嚴重受阻。所以,現在很多學校想實行雙院制,我是堅決反對的。雙院制不管怎么做也超不過專業(yè)學科性的學院。

第三個時代是講座時代。它是歐洲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鼎盛時期,也是歐洲高等教育全面轉型的時期,它對學科發(fā)展的貢獻除了形成講座組織形式外,還伴隨著研究職能的確立和哲學院核心地位的確立,對現代學科的發(fā)展意義重大。究其原因,講座組織賦予講座教授壟斷所在講座大小事務與一切資源的權力,這樣一種組織模式為講座教授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迫使那些把學術作為志業(yè)的同行不得不創(chuàng)立新的講座,而一個新講座的創(chuàng)立往往就是一個學科的誕生,再加上德國當時進入全面轉型的歷史時期,這種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和內部院系組織模式,就決定了學科得以日新月異地發(fā)展,到19世紀后半葉,現代學科體系基本成型。

第四個時代是學系時代。學系制開創(chuàng)于美國20世紀20年代,是比講座制更好的一種有利于學科發(fā)展的制度安排。從根本上來講,學系組織的學科跨度和容量較大,學者的地位也比較平等,也有中間層級的學院作為協調機構和緩沖裝置,特別有利于學術共同體建設,對拓展學科發(fā)展的領地和提升學科發(fā)展的高度貢獻卓著,同時,由于學系組織由教師群體共同治理,人際關系更為平等與民主,更易于激發(fā)組織成員的創(chuàng)新活力和容納更多相關相近的學科領域。但問題是,學系也容易演化為特定的利益單元,不利于更大跨度的學科交叉融合以及資源共享。

第五個時代是后學系時代。它是超越學系利益格局,促進學科跨學系交叉、資源跨學系共享、任務跨學系安排的時代。后學系時代和學科建設問題是密切相關的,它的貢獻表現在:(1)催生了大量以項目、任務、問題為導向的類學系組織,跨學科領域與新興學科不斷涌現;(2)淡化了學科發(fā)展的知識邏輯,滿足特定社會需求開始成為劃分學科的重要基準;(3)學科發(fā)展的內涵越來越豐富,邊界越來越模糊,目標任務越來越多元化。當然,它的局限性也非常明顯,如功利色彩較濃,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沖擊,也很難改變學者對學科歸屬感的內在訴求以及學系組織在大學中的核心地位。

三、我國高校的院系組織模式:特點與問題

我國高校的院系組織模式是一種“中國式學院”,把我國的院系組織和歐美國家作對比后發(fā)現,兩者是無法比較的,學院數量過多只是我國高校院系設置存在問題的表象。我國高校20世紀50年代確立的校系兩級管理結構到目前為止尚未有根本性的改變,絕大部分高校所設的多數學院,事實上只相當于國外高校的學系,而眾多高校下設的辦學基本單位確實又名為學院,故提出“中國式學院”。

“中國式學院”既不是講座制,也不是學系制,它的組織模式特點有幾個方面:一是底層化的組織使命。它實際上承擔的使命和國外發(fā)展的學系是一樣的,直接擔負著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具體職責,是基層性質的基本教學科研單位。二是行政化的角色安排。行政化對院系調整帶來很多負面影響,高校下設的學院是相當于正處級單位一級行政組織,院長、副院長由學校任命,是組織部管轄的干部,并享有相應的崗位待遇,但學院下設的辦公室,如系主任則沒有行政級別,因此這一行政結構如何處理是個難題。第三是有功利化的設置基準。學院設置原則上應以滿足學科專業(yè)整分結合需要為基準,充其量還可考慮學校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特殊戰(zhàn)略的需要。我國高校設置基準功利化則表現在:辦學實力最強的學系率先升格為學院,地位特殊的個人可以左右學院的設立,學科跨度較大的學院多由弱勢學科組成,為爭取特殊政策和經費支持而設立學院,為提高學校聲譽針對特殊學生設立學院。第四是小型化的學科跨度。研究發(fā)現:30所世界著名高校平均設立9.7個學院,81.0%的學院按學科門類設置,3.4%的學院按學科群設置,按一級學科設置的學院的比例為11.4%。第五是單位化的辦學行為明顯。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1)學院是學校作為單位組織向下延伸的結果,其學科專業(yè)特點常常被漠視,學院首先是學??刂茙熒鷨T工與學科專業(yè)發(fā)展的組織形式。(2)學院中普遍設立黨組織,履行政治核心功能,并參與學院重大問題的決策。(3)學院都被組織到國家的行政等級制度中,獲得一個相應的行政等級位置。(4)學院逐漸取代學校成為教職工福利的主要承擔者,學院更加依賴情感的力量,并傾向于營造一種家庭的氛圍。(5)學院擁有自己的地盤,奉行利益最大化原則,對師生員工流動與資源共享多持消極態(tài)度。

我國高校的院系組織模式的問題主要表現在:(1)院系數量較多,權力與資源難以下放,院系自主進行學科建設的能力與實力不足。(2)院系跨度較小,學科交叉空間有限,一級學科跨越多個院系的情況較為常見,整合難度較大。(3)院系責任較大,各管各的,學科建設說起來重要,做起來往往就是填填表格這些事情。(4)缺少中間層級,不利于資源與權力進行結構化配置,即便是講座制高等教育系統(tǒng),也有其中間結構。盡管學院現在是我國高校的核心組織,但也談不上是學院制,也許稱之為單位制更合適,所以我國高校現行的院系組織模式是一種以學院為基本組織的單位制。

四、指向學科發(fā)展的我國高校院系組織模式創(chuàng)新

面向學科發(fā)展,我國高等院校組織模式該如何創(chuàng)新?我認為應繼續(xù)堅持“中國式學院變革的兩種基本走向”。這兩種基本走向分別是:一是保留學院的名字,增設學部,實行“學校—學部—學院—學系”的四級建制,四級管理組織模式;二是改學院為學系,撤銷原學系建制,組建學科跨度更大的新學院,實行“學?!獙W院—學系”三級建制,三級管理組織模式。當然任何一項改革必然會觸動很多部門和個人的利益,做起來非常之艱難,但是我依然認為應該繼續(xù)堅持這樣的走向,至于能夠做到什么程度,要視不同學校的情況而定,但設置學院與學系的意義主要在于為學科發(fā)展提供結構化的組織保障。在設置學院與學系時要注重結構化,包括權力結構化、資源結構化和任務結構化,必須有結構化的保障才能夠促進高校其他方面的建設,特別是當學科建設進入后學系時代以后,更是如此。

地方高校學科建設重在培育教學和科研融合機制

王洪才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雙一流”建設的國家戰(zhàn)略背景下,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高校自身都對提升學科建設和文化內涵予以高度關注。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發(fā)展的關鍵是什么?又該如何明確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在學科建設中可能會遇到何種問題和困境?如何能夠促進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提升地方高校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其中一項不容忽視的就是正確定位地方高校學科建設中科研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對于地方高校來說,教學與科研不宜分離,應該緊密結合。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假設是基于人力資源、物力資源等方方面面的考慮。因為研究型大學人力資源非常豐富,可以開展非常自由的研究,另外它確實擔負著科研的使命,所以教學和科研有一定的分離是合理的。對于地方高校而言,辦學目標比較集中,即要做好教學,培育好人才。所以學科建設中教學與科研應是統(tǒng)一融合的?;谝陨霞僭O,對地方高校學科建設問題作了如下思考:

一、什么是學科建設

(一)學科

如果對學科概念認識不清,就很難有高水平的學科建設,因此要先明確學科的概念。學科是有獨立研究對象和獨立價值追求的知識體系。現在學術界爭論比較多的是學科和領域之爭,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爭論,主要是因為一些學科的邊際模糊,特有的研究方法缺失,加之缺少自己的話語體系,看起來就不像是一個學科。實際上,嚴格意義上的學科應該保持研究對象的相對獨立,有獨立的價值追求,這與文化內涵建設也密切相關。一個學科能否建設成功,關鍵要有自己獨立的價值追求,有獨特的文化底蘊,如此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科。學科建設絕對不是技術上達到某一個環(huán)節(jié)就可以,而是靠積累的過程實現的。學科建設是大學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有相對穩(wěn)定的研究對象和相對獨立的價值追求,才能有穩(wěn)定的發(fā)展機制。大學是在多個學科組合、學科之間相互作用下構成的學術共同體。大學內的學科活動最基本的表現是教師對知識的探究與傳播過程。

(二)學科建設

學科建設需具備以下3個方面的基礎:第一,學科建設是有目的地發(fā)展知識體系的活動。學科建設發(fā)展目的不同,結果就不一樣,發(fā)展目的必須基于自己的環(huán)境狀況,特別是基于自身的資源狀況和現實基礎。第二,學科建設需要以對知識探究有興趣的學者為基礎。把對知識探究有興趣的學者組合在一起才可能開展學科建設。第三,學科建設需要大量的物質投入。如資金、設備和場地。在今天,特別是在比拼“雙一流”建設的過程中,很多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雖然有些急功近利,但在情急之下,卻是大家普遍的選擇,好像沒有學校能夠逃出這個環(huán)節(jié)。實際上,這也是大學發(fā)展初級階段一個必然的表現,這個階段是繞不過去的。只有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以后,高校才會冷靜地思考究竟該如何合理地投資和合理地布局,所以學科建設若沒有充足的資金投入,就很難建設成功。資金投入不僅要建場地、建設備,更主要是吸引人才。沒有資金支持,人才就很難被吸引過來。

(三)學科建設規(guī)劃

學科建設規(guī)劃需要確定自己的發(fā)展重點和一定期限內的發(fā)展目標。學科規(guī)劃要跟學校的辦學定位、辦學目標、辦學理念結合在一起。如果脫離了特定的辦學定位、辦學目標和辦學理念,學科建設可能就是盲目的。此外,高校還要與自己的辦學條件、辦學水平,特別是與當前的管理體制結合起來,不能超越管理體制的限制。

二、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特色

對于地方高校而言,學科建設應遵循3個原則:

(一)地方性

地方高校必須要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這是地方高校的基本任務和使命。因為地方政府是地方高校的重要投資人,而且是第一位的投資人,如果地方政府覺得某所高校不重要,那么地方政府就不會去依靠這所高校,也就不會再支持這所高校的發(fā)展。地方政府的支持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大學發(fā)展的空間。近年來,許多地方高校發(fā)展迅猛,這與地方支持力度有直接關系。當然,地方的經濟實力越強對高校的支持力度就越大,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二)應用性

應用性是指地方高校的學科定位不能太過于追求國際排名、國家排名。提高排名確實對高校升格發(fā)展有用,但是無益于高校自身的內涵提升,即使短期內有一定提升但也難以持久。地方高校做應用性研究,才更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從而讓地方政府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因此,地方高校理應直接服務于地方經濟發(fā)展。

(三)教學和科研相互融合

一方面,地方高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從現有情況看,不論是培養(yǎng)高精尖的理論人才,還是培養(yǎng)基礎研究型人才,地方高校均力所不及,因此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優(yōu)勢所在。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企業(yè)等的互動比較緊密,地方政府非常需要高校提供優(yōu)秀的科研成果。地方經濟的發(fā)展,需要科技支撐,需要科研成果,而高校恰恰是一個很重要的科研成果提供者。

三、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忌諱

地方高校學科建設應當避免出現以下幾種問題:

(一)地方高校不能脫離地方發(fā)展需求

如果地方高校脫離了地方發(fā)展需要,就變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也就脫離了地方政府支持,這樣地方高校很難發(fā)展。因此,地方高校要想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其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就必須緊扣地方發(fā)展需要。

(二)學科建設規(guī)劃缺乏可持續(xù)性

很多地方高校都會把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制定得非常宏大,但在實際執(zhí)行中卻常常由于缺乏資金投入而難以持續(xù)。在學科建設上盲目攀比,追求高大全等,這是很多地方高校在發(fā)展中都容易出現的問題,學科建設需要避免這樣的問題出現。所以,地方高校在做學科建設規(guī)劃時,必須充分評估自身基礎條件,分析自身的優(yōu)劣勢,緊密地把握時代發(fā)展脈動,與時代共振,這樣才能保證學科建設的可持續(xù)性。

(三)科研與教學工作分離

教學與科研分離是當前各高校學科建設發(fā)展的通病。如各高校制定的教師科研考核、職務晉升制度等,多是注重論文發(fā)表。但事實上,應用性的科研成果轉化成學術論文相對困難,所以從事應用性研究的老師容易在職稱晉升上受阻。這已經變成不僅是地方高校面臨的問題,更是中國所有高校都面臨的問題。過于強調科研論文,特別是學術論文,導致對應用性研究重視不足,這是必須要認真解決的問題。同樣,如果不重視教學,人才培養(yǎng)質量就很難有保證。因此,學科建設必須是教學和科研并重,必須讓教學與科研相結合。

四、如何促進教學與科研的融合

既然地方高校學科建設中教學與科研需要融合發(fā)展,那么地方高校應該如何促進二者的融合發(fā)展呢?筆者認為地方高??梢詮囊韵?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建立地方參與高校學科建設的機制

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重點是形成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能夠參與大學治理的機制,同樣,在學科建設上也應該建立這樣的參與機制。地方政府作為地方高校重要的投資人,如果地方政府不知道高校在干什么,地方政府投資的積極性就會降低,所以地方政府應在學科建設中有建議權。同時,社會各界代表在高校學科建設上應該有知情權,高校應自覺建立學科建設的決策咨詢機制。

(二)高校和企業(yè)聯合建立共享科研平臺

當前高校與企業(yè)的科研合作更多地是一種單向式的合作,往往是基于高校自身的發(fā)展需要,很少能夠結合企業(yè)的實際需要來開展。這就要求高校首先要做好科研規(guī)劃??蒲幸?guī)劃非常重要,是學科建設的龍頭。同時,相對于地方高校而言,在科研規(guī)劃中一定要把應用性研究作為重點,因為這是地方高校發(fā)展的方向。相對于企業(yè)來說,企業(yè)更關注應用性研究,所以建設共享科研平臺時應用性是一個必須要把握的基本點。但問題的關鍵在于怎么建立一個雙向的、雙方的、共贏的機制,建立一個共享的利益保障機制。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當前高校教師隊伍存在一個軟肋,大部分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的學科型人才或理論型人才,應用實踐能力不足。教師具有實踐經驗是保證應用型教學與科研的基礎。因此,地方高校必須要建立教師到企業(yè)掛職鍛煉的機制。教師定期到企業(yè)去了解企業(yè)的需要,在了解企業(yè)需求的過程中才容易發(fā)現新的科研課題。但當前面臨的關鍵問題是怎么來建立這個機制,這就要涉及高校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問題,否則教師掛職實踐鍛煉制度往往會流于形式。因此,地方高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尤其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非常重要。

五、地方高校學科發(fā)展展望

(一)教師到企業(yè)掛職鍛煉能夠激發(fā)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

教師到企業(yè)掛職鍛煉是對教師能力素質的全面考核,能夠讓教師感受到現實的科研需要。不論是從學生的感受而言,還是教師自身的科學研究過程體驗都證明,真正的從理論到理論的研究是非常枯燥的,只有教師深入企業(yè)一線,才能感受到學術的價值。教師定期到企業(yè)去鍛煉,會讓教師更能發(fā)現自己的創(chuàng)造潛力,對教師成長發(fā)展更為有利。同時,教師的實踐經驗也能夠給高校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提供動力。

(二)與企業(yè)合作研發(fā)為高校科研注入不竭動能

高校與企業(yè)合作有助于高校了解企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從而建立應答社會需求的機制。過去的知識生產主要是在大學內部,到知識生產模式2.0之后,需要大學與企業(yè)聯合起來進行知識生產。當前已經進入知識生產模式3.0,高校必須要與企業(yè)緊密結合,才能夠使知識生產更具價值。這樣也更容易讓高校建立適應社會需要的機制,也更便于把科研成果直接應用到教學之中。同時,科研合作的收益又可以用來支持高校的學科建設走向深入。

(三)與企業(yè)建立良好關系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

制約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因素在于大多數教師都是從書本到書本的學習者,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感受不到現實的需要,感受不到學習的實用性或應用性,因此也就感受不到知識的價值,所以學生對學習沒有動力。另外,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短板還在于大多數高校缺乏實踐實習場地。如果高校能夠與企業(yè)建立良好關系,就能克服缺乏實踐教學場地的短板,高校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就會大幅提升。同時,與企業(yè)建立良好關系,還能夠幫助高校解決就業(yè)難題。就業(yè)是一個長期性的任務,高校資源未來的競爭越來越取決于高校畢業(yè)生的就業(yè)情況,不關注畢業(yè)生就業(yè)問題的高校肯定是沒有前途的。

高等教育社會學視角下的地方大學學科文化建設

王曉陽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高等教育社會學是用社會學的方法研究高等教育問題。最經典的社會學理論是結構功能理論和沖突理論。一方面,可以用結構功能理論來闡釋學科的結構問題,大學的學科,尤其是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學科結構問題比較突出。另一方面,因為沖突是社會的常態(tài),大學內部同樣有競爭沖突的問題,所以通過沖突理論來分析這一問題能夠為研究提供獨特的分析視角。

一、大學學科及其類別

關于學科的概念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是從知識形態(tài)的角度來看,主要是從知識分類的角度,知識分化為很多學科,學科主要是作為學術分類或者教學科目;二是從組織形態(tài)的角度來看,組織形態(tài)的大學學科,建設的目的是為提升學科組織的學術產出能力,建設一流學科就是建設一流的學科組織,實現一流的學術產出。簡言之,知識形態(tài)是就知識生產本身發(fā)展的角度而言,組織形態(tài)的學科建設則主要是指大學內部某一個學科組織院系的學科組織能力的建設。大學學科類別有幾種劃分標準:一是把學科劃分為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A學科一方面為應用學科提供基礎,為專業(yè)學習提供基礎,但就學科建設本身來講,它是知識導向的,屬于傳統(tǒng)上認為的為知識而知識的純學術研究,傳統(tǒng)學科文史哲、數理化都屬于基礎學科。而應用學科一般以需求為導向,醫(yī)學院、教育學院、法學院、商學院,都屬于專業(yè)學院,是應用學科。在西方國家高等教育體系中,文理學院和專業(yè)學院是有區(qū)別的,事實上,美國很多綜合性大學基本上是由基礎學科組成的文理學院。文理學院不僅有基礎課教學,還包括碩士、博士培養(yǎng),因此文理學院被稱為是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核心。其他的以醫(yī)、法、商、教育為主的都屬于專業(yè)學院。二是從文化的角度把學科劃分為硬學科和軟學科。所謂硬學科是指共識度比較高的學科,對于是非對錯,一個概念、一個理論、一個規(guī)律等的共識度比較高,理工科都屬于硬學科。軟學科是指共識度比較低的人文社科類學科,比如教育學。軟學科對很多問題的看法不同,問題的不確定性居多。

二、大學學科結構的規(guī)律性

大學學科結構的規(guī)律性大概有4個主要規(guī)律:一是分化性。19世紀后半葉,特別近200年來的學術發(fā)展,學科發(fā)展越來越分化,且目前出現了跨學科的趨勢。學術系科使高校橫向結構分化,區(qū)分成各種學習、研究領域,提供獨特的專業(yè)價值。二是穩(wěn)定性??傮w來講,高校內學科設置名冊往往是不變的,即使有所增長,速度也很緩慢,因此學科結構一般是穩(wěn)定的。當然也有學科的增設、合并、關?;蛘卟⑥D,但一般比較穩(wěn)定。學科設置的這一特點也是大學保守性的體現之一。三是公平性。公平性是指學系內的教授之間是平等的,越公平就越有利于發(fā)揮所有教授的主動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學系內公平的程度關系到學系成功與否。學系組織傾向打破以個體為中心的權力結構,將權力分給許多平等享有正規(guī)權力的正教授。四是相關性。指的是某個學系的質量會影響學校聲譽,但學校聲譽也會影響該學系在國內的聲譽,二者之間是雙重的相關相互和相互加強的關系。

三、學系內的競爭與沖突

學系內的競爭與沖突非常常見。首先在美國大學學系內的競爭是常態(tài)。比如科研經費,任何人若想要得到撥款,都是靠寫研究計劃書,通過同行競爭來爭取科研資助,同行的匿名評審非常公平,因為只有這樣,匿名評審后拿出的研究方案、研究計劃才可能是最佳的創(chuàng)意,才是新的思想,所以競爭實際上是保障美國高等教育質量非常重要的一個機制。但競爭也可能帶來不利后果,如可能導致道德滑坡、研究生與教師出現學術不端行為等。第二種是結構性沖突,這種沖突可能是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之間為爭取某種權力、利益產生的沖突,也可能是帶頭人與一般教授,或者系主任、院系主任與一般教授之間的沖突。一項研究證明,學術系科內的沖突不是因教師個性、工作任務和過程等表面因素引起的爭論,而是有其根本的結構因素,即學系內的結構可能存在不合理、不平衡的問題。第三種沖突表現在工資分化現象嚴重的學系,教師滿意度會比較低。如果高校內教師之間的工資差距過大,可能會挫傷很多教授的積極性,導致研究成果較少,合作研究的可能性降低。第四種沖突存在于那些承擔較重教學任務、課程專業(yè)化程度比較低等屬于軟知識學科的學系,教師之間更有可能在晉升和任期問題上發(fā)生爭執(zhí)。因為在這些軟學科中對標準的共識度低,很難用顯而易見的標準去衡量某位教師科研能力的強弱,水平的高低,所以更容易發(fā)生爭執(zhí)。

四、資源依賴與權力關系

大學內資源依賴和權力平衡的問題是現在高校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可以總結為錦上添花與馬太效應的關系,即學系能否獲取外界研究基金,能否與外界簽約,決定了其在組織內部預算決策中的命運。那些獲取外界資源最多的學系,相應獲得的內部支持也最多,就會造成馬太效應。實際上,現在我們很多政策導向都存在這種情況。在美國也有這種情況,在外獲得資源越多的學系在學校得到的支持也越多,而一些人文學系如社會、歷史、中文等在外獲取資源機會較少的學系,得到學校的支持也是最少的,這種現實情況是有問題的。作為共同體的大學,學科之間不能貧富太懸殊,應該合理地處理學系之間日趨增長的資源差距問題。應該重新思考其使命、市場需求、內部資源分配模式,以及何類知識應該采用何種資源分配的模式等。一些人文學系雖然在外獲取資源的機會較少,但對學生進行通識教育的作用重大,也應當得到學校的重點支持。同時,這些學系因為在校外獲取資源機會少,因此更應該獲得學校更多的支持。每一個學系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高校的學科建設要對這一點有清楚的認識。

五、學科差異的組織意義

學科差異的組織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一是教授工作的自主性。學系中的教授并不用執(zhí)行組織等級中名義上的上級指示。相反,他們會發(fā)展自己的學術,圍繞學科問題形成自己喜歡的合作形式。事實上,這是他們的意圖與努力,而不是書面上高等教育寬泛的目的決定了許多學系、學院的真正目標。所以說,美國大學是有組織的混沌,看起來有組織,但是實際上各個院系各行其是,教授也是混沌的狀態(tài),這是大學的一個常態(tài),特別是研究型大學。二是學系處于兩大分層體系的交匯處。學系的聲望既取決于該學系在所在學科領域的地位,也取決于它所在學科的地位,如清華大學的計算機系。聲望高的學科,加上高評價的學系,往往會獲得更大的自主決策權力。三是學科聲望與該學科領域的知識發(fā)展水平有關。知識發(fā)展水平高,被稱為“高范式”,教授們對知識內容觀點更加一致,也更愿意與研究生們一起開展學習與研究。如物理學、化學被稱為“高范式”學科,相反,社會學、政治學則被稱為“低范式”學科。四是那些擁有高度發(fā)達知識體系的系科更容易達成共識,對質量高低也容易形成共同看法。例如,在權力與決策機制方面,物理學系的教學決策更多依賴委員會商議達成共識,而社會科學系決策更多依賴系主任與教授協商。所以說,共識能增進行政穩(wěn)定性。

六、地方高校學科文化建設的啟示

美國高等教育體系對我國地方大學學科文化建設有一定的啟示。首先,要充分認識大學學科類型的多樣性,尊重各學科存在的自身邏輯及大學邏輯。每一個學科都有其自身的價值,或是科學價值,或是應用價值,任何一個學科都對大學教育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大學的學科建設要尊重學科自身邏輯和大學邏輯,要充分調動二級學院的自主性與積極性,使各學科按照各自的邏輯發(fā)展,把潛力發(fā)揮出來,取得更好的發(fā)展效果。其次,要充分認識大學學科結構的復雜性。兼顧效率與公平原則,避免大學學科鴻溝的日漸加深,避免日漸加劇的馬太效應的負面后果。這種公平不僅體現在經濟收入方面,還體現在對學科貢獻的認可方面。只有充分認識不同學科的貢獻和價值,才不會挫傷一些學系的積極性,才能鼓勵他們主動創(chuàng)造,這對學校的發(fā)展與學生的教育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高校不能為了“雙一流”建設,只重視一流學科,而忽視了一般學科,應當均有兼顧。第三,要充分尊重教授工作自主性規(guī)律,避免過多管理主義和過度行政化的影響,要給教授充分自主的研究自由和空間,尊重學術自由。第四,要激活地方大學學科建設的生命力,對接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迫切需求。努力實現產教融合。產教融合也是2017年國務院發(fā)文特別強調的一個內容。與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對接可以從幾個維度來衡量,如基本使命、領導力、晉升、終身制、招聘、組織結構與投入等多個維度,按照地方對高校建設的參與水平的關聯程度來考察,可以把地方參與大學的水平分為低關聯度、中等關聯度、水平高的關聯度和完全整合4個等級。

學科建設新態(tài)勢下高校教材建設的思考

劉德華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一、緣起:基于問題的研究

研究要思起于疑,高校教材建設應重視指向真實的問題,教材的內容應激活學生思考學科領域問題的能力,把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視為教材建設追求的重要目標。教材編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當中應當融入學習者在未來的工作實踐中可能遇到的真實問題,讓學習者在運用教材時學會研究真實的問題,以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今,很多教材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甚至對其今后的研究和工作有阻礙性的作用。在此,筆者以教育學教材為例,說明當前教材編寫的現實和問題。有學者提出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教育學這門課程的教材有350本之多(截至2014年), 但現在的教育學教材存在諸多問題,如“罐裝”了過多的結論性知識,缺少問題意識。教材中的這些結論性知識讓學生“讀起來文字淺顯,聽起來道理都懂,學起來沒有興趣,用起來沒有價值”,學生閱讀教材味同嚼蠟。

二、高校教材的局限性

現在的教育學教材到底有一些什么問題呢?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基礎性的知識但缺乏真實問題的展現

在教育學教材中經常讓人感到教育學的學科知識與復雜的教育現實之間存在隔閡。教育學教材似乎更注重學科自身知識體系的完備和邏輯結構的嚴謹,而忽略教育實踐中的問題與需求,導致學生學完教育學不知道教育到底存在什么問題。因此,筆者認為教材中應該呈現真實的問題,引導學生在研究中思考。

(二)有現成的結論但缺乏方法論的思考

教材中有很多結論性的觀點、原則、規(guī)律等知識,但整個教育學教材的體系好像只有教育學者自己在獨白,沒有講這些知識的來源,導致學生普遍認為教科書理論性太強,條條框框太多。同時,教育學教師也不愿意按照教材制定自己的教學進度,導致教育學教材沒有吸引力。比如,皮亞杰與科爾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論在教育學教材中出現了,但是基本上沒有介紹是通過什么方法來得到這些結論的。

(三)有名家觀點的介紹但缺乏原汁原味的“引文”

“引文”的拓展不僅有名家的“引文”,還有一些最原初的資料。比如教育學講杜威的時候,全部是編者對杜威理論的介紹,杜威原來說了什么話,學生一點都不知道。再比如說,教歷史時會講到“不平等條約”,但學生卻從沒有看過“不平等條約”的原文。教材中缺乏原初的東西,又怎么去引導學生做研究呢?

(四)有對不同的觀點比較但缺乏真正的對話

教材中有不同觀點的羅列和比較,但是卻缺少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比如教育目的的個人本位論與社會本位論,主要是講要正確理解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既要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又要滿足個人發(fā)展的需要,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二者是對立統(tǒng)一的,但實際上二者之間并沒有形成真正的對話。因此,教材提出一些辯論性的題目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辯論是很有必要的。

(五)有實踐材料對觀點的證實或證偽但缺乏對真實案例的多維剖析

在常規(guī)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并不是沒有向學生呈現過教育事件,但是這些事件多是為了驗證書本上的概念或理論。這是舉例教學,而不是案例教學,舉例教學是“拿著鞋子找腳”,而案例教學恰恰是相反的,它是“拿著腳去尋求鞋子”。所以,教材應當通過一些真實的案例去展示,以便讓學生從不同的層面、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現實的案例。

(六)有豐富的知識體系但缺乏參考文獻

有些教材有很多結論性的話,但是沒有參考文獻,當然,現在這種情況有所好轉,越來越多的教材開始增加一些參考文獻。

(七)有較多的定性觀點而缺乏足夠的定量分析

比如教育與經濟(生產力)的關系,生產力的發(fā)展制約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模和速度。這應該有大量的數據,可是教育學教材上基本沒有這些數據。

(八)有研究者的名字但沒有研究者的生活史

回顧教育學教材介紹杜威、赫爾巴特、夸美紐斯、盧梭,以及國內的陶行知、當代教育家葉瀾等人時都會出現教育學家的名字,但是很少有關于教育學家的研究介紹,以及他們的實踐情況和他們的成長史。所以,學生學了教育學以后,對于自己到底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成為什么樣的教師,沒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

(九)有全面辯證的話語體系但缺乏深刻的思想

教育學教材中經常會出現,“既……又……”“統(tǒng)一……制約……決定……反作用……”這些話,但很多都是正確的廢話。大多數教育學教材在語言文字上也形成了某種套路。比如論兩者關系時,千篇一律的“辯證統(tǒng)一:…… 制約……,……決定……,……反作用……”;觀點陳述時,喜歡把理由羅列成條條杠杠,而不是以例帶析;總結事物特點時,總能排列出好幾個“……性”;論事物的重要性時,不是“基礎”“根本”就是“關鍵”等。

三、教材建設的建議

針對這些問題,建議大力加強教育研究,盡量把優(yōu)秀教育研究成果引入《教育學》教材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途徑。因此,高校在教材編寫過程中應當盡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提供有研究價值的真實問題。這些問題需要研究者走進課堂,比如我到小學去聽課,有一次一位老師在討論語文課的時候提出很有價值的問題,他說思想品德教育與語文教育的差別到底在哪里?還有英語教育與中文教育到底有什么差別?在課堂中教育如何面向所有的學生?很多類似的問題是理念怎樣落實,這都是一些真實的問題,需要在教材里面反映的。二是要呈現研究問題的方法并用于問題解決。比如,關于“形式教育”與“實質教育”之爭,最有代表性的文章是瞿葆奎和施良方1988年發(fā)表在《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題為《“形式教育”與“實質教育”》的文章,這篇文章采用的是典型的文獻研究法。雖然教材里寫了那個文獻,但是找不到這篇文獻。所以從研究生這個角度我們可以發(fā)現,本科生的教材中確實存在一些相當大的問題。三是要引用名家的原文并解讀名著內容。很多研究生感覺到很困惑,他們看了一些名著,但是遇到新的問題基本用不上。這是因為在教材里就沒有好好解決如何解讀名家名言的問題。比如,關于杜威觀點形成的思維過程,很多教材都是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其實最簡單的辦法是把杜威原來到底是怎么說的展示出來,甚至還可以把杜威的英文原版放到教材中。再比如,怎樣運用葉瀾的《新基礎教育》研究手冊做研究,這些方法也要滲透到教材里面來。四是要依據學科領域中的真實問題開展多元對話。要有教育學人之間的對話,比如杜威、赫爾巴特、盧梭、布魯納……現在的教育學只講他們之間的差別,他們到底有沒有繼承關系?但是教育學教材里面看不到他們繼承的一面,只看到他們對立的一面。要有教育學與教育實踐者之間的對話,還要有教育實踐者之間的對話,中國學人與國外學人之間的對話,以及教育人與非教育人的對話。這些真正的對話可以在教材中有適當的反映。五是要提供真實的學術性和實踐性案例。真正的案例首先具有真實性,其次應具有完整性、疑難性、選擇性和主題性。六是要提供權威的參考文獻。研究生寫論文要求參考文獻中要有新近權威的研究結果,撰寫教材也是一樣,要提供權威的參考文獻。七是要對主題內容有一定的實證分析,比如說,統(tǒng)計的數據真實可靠,圖片直觀形象,案例教育活動要反映教育活動的內在矛盾。八是要展示研究者的研究世界和成長史。我們的教育家,我們的優(yōu)秀教師是怎么成長起來的,在教育學的教材中是可以增加的。九是要注重教育學的話語體系的變化。學術性的話語與日常話語,理性的話語與詩性話語,中國的話語與國外的話語,現代話語與古代話語,教師的話語與教育學人的話語,兒童的話語與成人的話語,書面語與口語,教育學話語與非教育學話語要有機結合。

教材是本科生學習的重要材料,對學生的知識學習與能力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教材建設必須依托學科知識并凸顯學生思考和研究的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教材的編寫需要滲透真實的問題,提供豐富的文獻資源、內蘊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反映研究者之間的對話與交流。

國外應用型大學學科建設的啟迪與借鑒

王萬山

(九江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一、關于“應用型教育”之爭論

什么是“應用型教育”,每次談及這一話題,就會存在很多的爭議。很多學者對大學分類中“教學型”“教學研究型”“研究型”等問題有很多爭論,是不是教學型對應著整個技工或職業(yè)學校?是不是教學研究型對應著地方大學?研究型對應著像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這樣的大學呢?關于這一問題的論爭至今都沒有停止。現在提出的“應用型大學教育”又是什么呢?筆者認為,應用型教育跟教學型、研究型都沒有必然的關系。什么叫應用型?并不是要看到底教學份額在其中占多少,份額占比大就是應用型,份額占比小就是理論型,而是要看大學是偏重基礎理論研究還是偏重應用領域研發(fā)技術的突破。據筆者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的考察,斯坦福大學更傾向于是應用型大學,因為該校的很多東西一經研發(fā)出來,就推向了市場。所以,應用型跟教學、學校排名高低是沒有任何關系的。

二、德國應用型大學的經驗與啟示

德國的應用型科技大學非常典型,但它的做法我國的地方高校很難效仿。德國的應用型科技大學跟我國的做法很不一樣,它的學科基本上是應用性的,比如工程類、信息類、服務類等都是要面向社會需求的。此外,德國的應用型科技大學更多的是地方性的,他們的教授基本都有在企業(yè)工作的經歷,衡量教授成果的標準不是發(fā)表論文的數量,而是研發(fā)產品的品質和數量。他們的實驗室及產品生產與工廠完全吻合,這類應用型科技大學與傳統(tǒng)的師徒制相比,教師不僅精通理論,也更加重視產品的開發(fā)。所以,德國的工程師大多來自德國企業(yè)或德國高校。我國的合肥學院與德國的應用型科技大學比較類似,效仿德國的做法已有30多年,也確實做得很有特色,畢業(yè)生的40%都在當地的開發(fā)區(qū)工作,60%在安徽省工作。從規(guī)模上看,德國的應用型大學人數一般幾千人,而綜合性大學人數一般在一萬人左右,其學科主要以工程、信息和服務等為主。

三、美國應用型大學的經驗與啟示

美國的大學有好幾個系統(tǒng),如加州有加州的大學系統(tǒng),加州的大學系統(tǒng)又分為幾個層次:第一層是加州大學系統(tǒng),這是頂層的;第二層是加州的州立大學系統(tǒng),這兩個層次的大學都是政府投資;第三層是社區(qū)學院系統(tǒng),社區(qū)學院基本學制是兩年,和我國的技工學院類似,社區(qū)學院有25%的學生可以專升本,進入加州更有名的公立大學繼續(xù)深造。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社區(qū)學院的人數也很多,社區(qū)學院的課程非常具體且可操作性強,學生畢業(yè)后可以直接把所學技術應用到工作當中。因此,談及美國高校的應用型教育是如何體現的,要從考察的幾所排名在前十的美國大學說起。

首先要明確一下早期的應用型學科包含哪幾個部分。學科跟專業(yè)有所不同,早期學科包含教學、人才培養(yǎng)、科研和社會服務,課程開發(fā)應該包含這4個方面。再具體到人方面,學科包含兩種人,即高校的教師和學生。如在加州伯克利大學這樣的頂層大學的學科里,它既有非常高端的學術型學科,同時又有很多的應用型學科。所以很難按照某種標準界定它為學術型高校還是應用型高校。當然在這樣的頂層大學中,它的學生也有兩種:一種學生是繼續(xù)深造;還有一種學生是學了技術之后,要么直接創(chuàng)業(yè),要么直接到工廠就業(yè)。這些學生具備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再如斯坦福大學的校園面積非常大,是排在美國前七位的大學,它和著名的硅谷相鄰而居。有人說沒有斯坦福,就沒有硅谷,這種說法很有道理,因為硅谷的所在地并不適合農業(yè)生產,但是很適合創(chuàng)業(yè)開辦公司。硅谷事實上是在開辦一個個的科技企業(yè)后發(fā)展起來的,因此,相鄰的斯坦福大學的應用型價值就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斯坦福大學有3個特點:(1)科研上與企業(yè)開放式地無縫嫁接。比如,物理系的某位教師在學校里開發(fā)了一項技術后,馬上就會有外面的企業(yè)跟他對接,如果這個項目好,企業(yè)馬上會給予資金投入,支持學校繼續(xù)對該項目進行研究。產品專利一旦賣出,其所獲收益學生、老師和公司各得1/3,一個很好的科技項目也可能會上市,但這些產品事實上是在學校里完成的。(2)學校的學生天生就有一種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斯坦福大學里很多學院都有創(chuàng)業(yè)課程和創(chuàng)業(yè)中心,不僅商學院有,而且工程學院也有很多類似的創(chuàng)業(yè)中心。創(chuàng)業(yè)中心有很多學生服務工作,如請校友回來給學生和教師講課,或者校友發(fā)現好的項目找學校合作,或者校友親自投資來孵化學校里的好項目等。斯坦福大學還有很多投資基金項目,第一個叫種子基金,第二個叫天使投資,第三個叫風險投資。這些基金基本上是校友投資的,如果在學生中發(fā)現好的項目就會進入不同的投資基金。好的項目還可以參加全國比賽,如果勝出,不僅老師會有經濟回報,學生也會有經濟回報。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教師和學生進行產品研發(fā)的初衷并不是金錢,而是享受研發(fā)產品的過程,追求自己的成就感。(3)斯坦福大學的所有專業(yè)與硅谷的整個產業(yè)布局基本上是一體的,且學校在追求產業(yè)化的同時,在其他方面也力求做到世界第一。在美國也有學科評估,也要追求排名,所以美國大學也有很多跟中國類似的做法。美國也要對學科進行評估,如果斯坦福大學的學科在某一年掉到了十名以后,院長或負責人是要負責任的。另外,他們的學科建設是動態(tài)調整的。比如斯坦福大學的經濟學學科比不過芝加哥大學,也很難與哈佛大學相比,但是他發(fā)現這兩所學校的計量經濟學較弱,因此斯坦福大學實行錯位發(fā)展,專攻計量經濟學,最后竟然有教授獲得了諾貝爾獎,這種不走尋常路的做法也是斯坦福大學成功的經驗之一。

再舉一個圣何塞州立大學的例子,這所大學有3萬多人,專業(yè)有110多個,這所大學被稱為硅谷工程師的搖籃。斯坦福大學的學生負責設計產品和技術開發(fā),圣何塞州立大學的教師和學生則負責后面的工序,包括編程,以及與各種各樣的技術配件有關的東西,所以它天生跟斯坦福大學形成了非常好的配套,來自全美的工程類的學生都會慕名到這所大學去。圣何塞州立大學的學科建設是應用型體系,以工程學科為主,它的工程教育排在全美的前三名。它的學科建設有如下特點:(1)學科建設從課程開始,課程編寫的內容體系基本上是由來自一線的工程師所編成,而不像我們一些教師編教材時,只是把幾本書的內容重新組織在一起,沒有來自一線的實踐經驗。來自工程師編寫的教材,內容都是把最新軟件和前沿技術作為課程的內容。(2)學生進入大學后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和興趣轉換自己喜歡的專業(yè),但前提是要把工程類專業(yè)的相應課程的學分修夠。(3)學生的實習和實驗基本上都在硅谷進行。這一點有非常大的好處,因為在硅谷會有很多校友,不僅有歸屬感,也會給學生帶來很多便利。同時,美國大學非常重視校友資源的利用,或者說是校友和母校之間感恩教育做得非常好,大家都有回報式的情懷,所以很多校友會自然而然地幫助自己的師弟師妹們在公司里獲得更好的發(fā)展。這種回報也是雙向的,師弟師妹們也可以幫助這些在外辦企業(yè)的校友老板為公司做貢獻,讓公司得以發(fā)展,包括把最新的技術和研發(fā)產品帶到公司。另外,在企業(yè)的校友也會樂意時?;氐綄W校和教授們溝通一些新的技術。所以,從整個學科建設來看,圣何塞州立大學學科中的課程、學生實習、技術要求和規(guī)范,基本上都融入了當地的產業(yè),實現了真正的產教融合。

美國高等教育體系中博士點很少,主要是本科和碩士,且以碩士居多。這一點,與國內對地方大學的博士、碩士點有所限制不同。事實上,地方大學沒有碩士點會對產業(yè)有嚴重制約。美國基本上每個地方高校都有很多的碩士點,碩士點直接是面向產業(yè)開發(fā)的,它的教師分兩類:第一類基本上是終身教授教職的,包括助理教授、副教授,且基本上都是博士,其他人也可以,但是比例非常小。例如,一位非常著名的工程師才有可能申請到終身教授。除了少部分終身教職的教授做高端研究以外,很多教師基本上是外聘的,外聘的教師基本上都是出去工作的校友,或者是當地的工程師。也就是說,高校教師一定是曾在企業(yè)干過,有過工程工作經驗,才來教工程,這樣的教師是真正的技能型教師,絕不是像我們那種簡單的到企業(yè)待兩個月,他們是真正的在外創(chuàng)辦企業(yè)的工程師。當然,挑選這樣的工程師到高校任教,工資待遇也很高,但這些教師的優(yōu)勢在于:一是技能型教師可以把應用型的技術開發(fā)與學校的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二是學校的教師和學生與校外的工程師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形成互補。

在科研經費方面,美國的應用型大學很多的科研經費是來自當地的橫向項目。當地的橫向項目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當地很多企業(yè)主動到學校找項目,即學校教師正在開發(fā)什么新技術,企業(yè)提供資金給這些研發(fā)人員,支持研發(fā)人員繼續(xù)開發(fā)產品,這種項目非常多;另一部分是當地的企業(yè)在學校掛牌,提出想要開發(fā)的技術項目,鼓勵各大高校進行研發(fā),攻破了技術后,企業(yè)再花錢購買、簽訂合同。

在科研團隊方面,這里列舉一個例子說明。前些年德州發(fā)現了很多石油,有很多的資源,非常有錢,德州政府就想在德州建一個全世界最著名的大學,把很多美國大學的頂級教授都挖過去了,那些教授到那邊待了一兩年以后發(fā)現,沒有原來的團隊,也沒有原來的氣氛,他們過幾年就回到了原來的學校,所以,美國大學也存在團隊合作這一問題。一些人在一起互相配合非常重要,這就如同在我們國內,一個博士生導師培養(yǎng)很多弟子,弟子留校后就自然形成了一個團隊,其實應用型大學也應該慢慢形成這樣的研究模式。

事實上,美國應用型大學的學科建設模式可以簡單歸納為幾點:(1)應用型學科是在一定范圍內構建學科的;(2)應用型學科在教學、人才培養(yǎng)、社會服務、科研等方面都強調應用性;(3)綜合性大學是學術群和應用企業(yè)結合體,并非是單純的學術群;(4)美國的地方大學的應用型更多的是基于服務需求,反過來開發(fā)某種產品,提供人才服務的模式,及時地調整學科發(fā)展方向,所以,它跟當地的產業(yè)是高度融合的。這些給我國地方高校發(fā)展帶來一個重要啟示,那就是地方高校的學科方向應與地方更直接地聯系在一起。

從美國高等教育管理經驗談地方高校學科建設

陳社英

(清華大學社會工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佩斯大學原學術副校務長、終身教授)

一、關于“教授治?!钡慕涷?/h3>

關于“教授治校”的問題,美國高校內教授與行政管理層形成了一種“分工合作,共同治理”的格局。教授主要負責與學術相關的事務,如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方案、教學、科研、研究項目申請、學術能力評價與認定、學術標準的制定等,且凡是涉及學術方面的事務,教授們擁有絕對至高無上的話語權,管理層絕不容插手,如果行政管理層予以干涉就會引起很大的麻煩和問題,美國的大學教授協會(AUPI)會出面交涉甚至對學校發(fā)出警告。行政管理層則主要負責學校建筑的設計與規(guī)劃、辦學資金的籌集、公共設施的建設和相關的法律問題等。在行政事務方面,如果有普通教師提出意見和建議,學校的管理層也會盡量去聽取和采納,但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管理層。這種“分工明確、共同治理”的格局是美國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當然,教授之所以能夠擁有充分的學術自由,保障機制在于有專門的教授理事會或者大學教師工會等組織來保障教師的基本權益,如教師工會負責代表教師與管理層交涉教師的薪資、假期等福利待遇問題。雖然這種形式的談判可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但是卻很好地保障了教授在學術上的自由和平等的發(fā)言權。因此,美國的“教授治校”并非是指學校的一切工作都交給教師去管理,而是指教授只負責學校的學科建設或與學術相關的一切事務,他們發(fā)揮自身的長處去處理自己擅長領域的工作,而學校的其他事務主要是交給行政管理層去處理。

二、關于學校經費來源

不論是美國的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聯邦政府的撥款。聯邦政府對高校的資金支持主要有3種基本形式:第一種按照達到畢業(yè)能力要求的學生數量做為撥款標準。最初美國政府是通過實行“補助計劃”,以向低收入家庭發(fā)放“教育券”的形式對學校給予資金支持,即學生進入某高校注冊后,學生可以使用“教育券”支付學費,相當于大學就獲得了政府的生均撥款,注冊學生越多,獲得聯邦政府的補助越多,因此,大學會通過努力提升學校影響力和盡可能招收更多的學生來獲得更多的政府資金,但后來因為美國大學生的畢業(yè)率低、輟學率高的狀況,美國聯邦政府撥款數量的多少不再是以學校的資產、設施為標準,而是以達到畢業(yè)要求能力的學生數量為撥款依據。美國高校不僅要努力吸引和招收更多的學生就讀本校,更要注重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結果,這是政府評價學校教學質量的標準。第二種是高校通過為當地社區(qū)提供社會服務項目,如請低收入家庭孩子到大學、實驗室等場所參觀體驗,當地政府會給予一定的經濟撥款。第三種方式是教師通過研究項目或服務項目向政府申請經費。如某校正在進行對當地發(fā)展有重要意義的研究,政府就會花錢購買這類研究項目,這種方式的資金占高校資金來源的大部分,包括一些國家級的核心實驗都是政府出錢,由高校進行實驗研究開發(fā)。此外,政府也會提供一部分資金用于學生貸款。美國高校同樣受州政府的財務狀況影響,財政收入好的時候,高校往往能夠獲得更多的政府財政撥款,但遇到財政危機時,州政府就會縮減對高校的財政支持。當學校遇到財政困難需要縮減人員時,學??赡軙炔坏靡呀夤鸵恍┞殕T,但是一般不會解雇教授,盡管這些人員的工資占學校的大部分支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美國教師協會會保障終身教授的基本權利,學校一般情況下不得解雇教授;另一方面,教授通常被看作是一所大學最寶貴的、最值得保護的財產,因此美國高校會想盡辦法在困難的時候省錢,也不愿意解雇教授。在這一點上,中國高校應當向美國高校學習,應當把教授看作是學校最寶貴的財富。

三、以學生為中心的經驗

學生工作是美國大學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某種意義上甚至超過了教師工作,這一點和中國是不同的。堅持以學生的需求和發(fā)展為中心,是美國高等教育管理的特色之一,美國高校所有的學術規(guī)劃、發(fā)展規(guī)劃均以學生的需求和能力發(fā)展為出發(fā)點。一方面是因為學校把每一位學生都當做自己今后的捐贈者來看待,認為只有當學生在學校里擁有美好的經歷,他們將來才更可能會帶著感恩的心來回報母校,捐贈的意愿才會更強,才會有更多的校友愿意反哺母校,這是一種非常有眼光的做法。另一方面,因為美國高校的生均撥款是以畢業(yè)生的數量為撥款基數的,因此,美國的一些高校為了保證學生順利畢業(yè),會提供多種類型的補償教育項目幫助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高學業(yè)水平。對于美國頂尖學校而言,多數不存在這種困擾,因為生源質量通常較高,但對于普通的社區(qū)學院而言,他們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即使進入了大學,但在閱讀、寫作、言語表達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因此,為了能夠保證這些學生順利畢業(yè),達到畢業(yè)生能力的基本要求,很多高校會提供閱讀、寫作、語言表達、數學能力等多方面的補償課程,以保障本科生的學習質量。另外,學校的教授也要每周有幾個小時的office hour時間專門給學生提供輔導答疑。

通識教育是美國高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需要通過在若干個模塊內分別選修自己想學的課程,以保證自己在數學能力、思維邏輯、人文素養(yǎng)、藝術素養(yǎng)、社會科學等多個方面都得到培養(yǎng),完成足夠的學分。他們認為這樣的培養(yǎng)方式能夠培養(yǎng)和拓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yǎng),對開闊學生視野也有重要的價值。另外,并非所有課程都能成為通識課程內容體系,而是有一定的標準,即對學生在某一方面的基本素養(yǎng)的增進有幫助。通識教育的理念在于大學首先培養(yǎng)出的應該是一個完整的人,一個合格的公民。因此,通識教育也是美國大學以學生為中心的一項重要體現。此外,現在對美國高校的一項重要評估核心項目是看學生是如何學習的、學生學到了什么、什么方式對學生是最好的,即把學生的學習結果(outcome)作為評價高校教育質量的標準。簡言之,美國高校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思想的貫徹是自上而下的。

四、關于學科設置的經驗

關于學科設置合理與否需要通過前期大量的調查和數據分析。美國高校的課程體系會為了滿足社會進步或發(fā)展的特定需要不斷地改造或創(chuàng)新。美國學校的相關領導會與工商政界等各方面的人士建立密切的關系,一方面是有利于學校與外界建立合作關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時捕獲政府或社會的新需要,進而作為調整學科專業(yè)設置的參考。另外,是否增設新的學科,學校會進行大量的調查和數據分析,包括該專業(yè)在未來的發(fā)展前景、是否與同區(qū)域內的高校存在競爭和沖突等問題進行調查,并要獲得區(qū)域內第三方專業(yè)機構的認證才能開設。一門學科課程的名稱若要變動或更改通常都要向州政府報備,獲得批準后方可更改。這足以見得,在高校的學科建設中,美國政府等相關機構也有較大的參與權。因此,建議國內高校在學科建設發(fā)展規(guī)劃中,需要提前制定藍圖,對一些專業(yè)的優(yōu)勢和劣勢,都要通過調查數據來加以證明和分析,再做出綜合的判斷,并且學科建設的改革工作不能完全推翻過去的成果,需要以一種漸進的模式進行變革,在進行改革時,要聽取多方建議,不要強行推行。另外,地方高校的辦學定位需要對接地方社會經濟發(fā)展情況,但從高校管理和營銷的策略來看,不建議在宣傳冊或其他方面突出“地方”這樣的標簽,畢竟難免會有大眾“以貌取人”,不論是學生還是家長可能對“中國”等字眼開頭的大學更加青睞或有好感,如果給自己標定上某個地方的高校,可能會讓自己在招生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所以,任何一所高校都應該有不同的戰(zhàn)略規(guī)劃,要明確學校的使命、辦學定位、核心價值觀等問題。在學科建設上要注意社會的變化所帶來的產業(yè)變革,倘若某個學科是夕陽產業(yè),在市場上已經沒有需求了,則需要撤銷或改革。對于地域發(fā)展中未來需要的一些新型學科,高校應該及時地補充和增設新的專業(yè),但這些改革都需要建立在大量的調查分析之上。

猜你喜歡
學系學科大學
“留白”是個大學問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2020年上海大學歷史學系世界史專業(yè)全國優(yōu)秀大學生夏令營圓滿舉辦
大學求學的遺憾
中國現代政治學發(fā)展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框架
“超學科”來啦
犯罪學人才培養(yǎng)體制變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