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佳睿
廈門大學醫(yī)院內科,福建廈門 361000
冠心病是臨床中常見病之一,好發(fā)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年來有資料表明,其有不斷年輕化的趨勢。現階段認為,冠狀動脈的硬化造成心臟儲蓄功能﹑射血功能的下降是造成冠心病的主要原因[1-2]。在過量體力活動﹑情緒激動誘發(fā)下,臨床癥狀多以突發(fā)性心前區(qū)絞痛或壓榨痛為主,偶伴憋悶感[3]。近年來,心電圖檢查的臨床應用價值逐漸被醫(yī)護人員所認可,而心電圖種類的選擇尚存爭議,本研究主要討論研究動態(tài)心電圖和常規(guī)心電圖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療效對比觀察及對預后,為冠心病提供臨床診斷依據。
選取2017年1~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0例。對照組患者男58例,女42例;年齡58~72歲,平均(52.3±5.4)歲;病程2~15年,平均(7.5±1.3) 年;以心痛伴隨胸悶﹑氣短伴胸悶﹑頭目眩暈﹑頭暈耳鳴伴腰膝酸軟為主訴的例數分別為 35﹑40﹑22﹑3例。研究組男 55例,女 45例,年齡55~70歲,平均(53.3±4.4)歲;病程2~14年,平均(6.8±1.7)年;以心痛伴隨胸悶﹑氣短伴胸悶﹑頭目眩暈﹑頭暈耳鳴伴腰膝酸軟為主訴的例數分別為33﹑43﹑18﹑6例。研究前需確保研究對象符合冠心病的診斷標準,且排除有精神疾病﹑多臟器衰竭的患者?;颊呔橥獗狙芯?,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同時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行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此前,需了解患者是否服用藥物,且確?;颊咝袡z查前15min內未抽煙喝酒,且精神狀況穩(wěn)定。在安靜且能保證患者隱私的環(huán)境下,指導患者采取平臥位,將上衣上拉直至暴露胸骨間突處,調整機器走紙速度為25mm/s,在正確的位置分別連接12個導聯,具體操作過程中應告知患者此檢查的必要性,讓患者減輕心理負擔,安撫其過于緊張引起的不安情緒,避免檢查產生較大的誤差。常規(guī)心電圖診斷心肌缺血的標志為ST-T的異常。需要達到幾下幾點:(1)T波<同導聯R波10%。(2)ST段下移>0.05mV,呈水平或下斜型[4-7]。
研究組行24h動態(tài)心電圖方案進檢查,連接導聯時應讓患者采取坐位,連接前應將患者身上汗液擦干,并涂抹水或者酒精增加導電性。除此之外,連接后必須叮囑患者,24h內避免過熱出汗﹑避免洗澡,需保證其能連續(xù)無中斷地記錄患者24h心電圖變化,如出現導聯脫落,應立即聯系主管醫(yī)生,重新給予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動態(tài)心電圖診斷心肌缺血應達到幾下幾點:(1)ST段壓低≥1mm 即0.1mV,呈水平或下斜性,逐漸出現并消失;(2)最少持續(xù)時間為1min;(3)每次短暫缺血發(fā)作的間隔時間等于或超過1min,在此期間ST段回到基線。
以上操作后,冠心病陽性者均給予鈣離子拮抗劑﹑阿司匹林(四川太平洋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H51021475)進行治療,控制血糖﹑血壓的數值在正常范圍內。同時均給予硝酸甘油(山東京衛(wèi)制藥有限公司,H37021173)﹑5%葡萄糖注射液(陜西宏府怡悅制藥有限公司,H61022443)以及單硝酸異山梨酯(河北天成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H20123177)250mL,1次/d,持續(xù)治療一個療程。
以檢測出的心電圖為依據,觀察心電圖各點﹑各段的變化,從而比較常規(guī)心電圖與對24h動態(tài)心電圖在冠心病患者中診斷中的作用。以治療后各組的LVESD﹑LVEDD水平為指標判斷常規(guī)心電圖與對24h動態(tài)心電圖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療效對比觀察及對預后的影響。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版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就陽性檢出率來講,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檢查陽性率比較
研究組的室性早搏成對和短陣室上速的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對于房性早搏早發(fā)和房室傳導阻滯這兩方面的檢出率,研究組與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檢查的具體檢測結果比較[n(%)]
就心功能改善情況來講,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對比結果顯示,治療前患者心功能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LVESD﹑LVEDD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研究組的LVEF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 < 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況方面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況方面比較(± s)
項目 LVEF水平(%) LVES (mm) LVES (mm)治療前 治療后 t P 治療前 治療后 t P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37.34±2.54 40.23±7.54 10.263 <0.05 56.94±8.25 53.59±7.42 11.159<0.05 67.36±9.26 63.32±5.66 11.159 <0.05研究組 37.45±2.18 50.37±8.44 11.952 <0.05 56.34±8.94 45.73±3.75 12.431<0.05 67.34±9.24 55.87±3.23 12.431 <0.05 t 1.462 3.356 1.421 13.526 1.351 15.34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冠心病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病,好發(fā)于4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且年齡越大發(fā)病率越高[8]。其發(fā)病原因主要是因為冠狀動脈長時間硬化導致的不可逆損傷,最終導致患者心臟功能的受損,進展成各種心臟疾病。這就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降低其生活質量,且隨著病程的延長其死亡率越高。所以,冠心病的早期發(fā)現在患者治愈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高,醫(yī)學技術的不斷完善?,F階段,冠狀動脈造影被稱為是冠心病的金標準[9],其優(yōu)點是,準確度高,陽性檢出率高。但是由于這是一種有創(chuàng)檢查方法,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在操作中也容易受各種因素影響檢測結果,除此之外,其費用較高,部分患者難以接受。因此也制約冠狀動脈造影在臨床上的應用。隨著心電圖的檢查技術不斷地完善,臨床采用心電圖檢查診斷疾病的應用也越來越多[10-13]。與冠狀動脈造影相比,其為無創(chuàng)性檢查,簡單易行﹑重復性高,而且價格在大多數患者的接受范圍內。因此,心電圖檢查價值在冠心病的診斷上被認同。
臨床上按照檢測時間的不同,我們將心電圖分為兩類,即常規(guī)心電圖和動態(tài)心電圖。由于兩者各有利弊,兩種心電圖在臨床上的應用有較大的爭議,尤其在對冠心病患者的觀察檢測上。臨床上應用較早的為常規(guī)心電圖,它能夠較好的反應患者心臟的電波活動變化情況。由于診斷費用低,現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而與其相對的動態(tài)心電圖,它應用較晚但勢頭正熱,可以24h內不間斷的紀對患者心臟電活動進行檢測記錄。通過數據分析,本研究顯示,在冠心病的診斷方面,采用動態(tài)心電圖方案的研究組的陽性檢出率(82%)明顯優(yōu)于采用常規(guī)心電圖的對照組的檢測結果(50%)。不僅如此,研究組在室性早搏成對和短陣室上速對比方面的檢出率均明顯的高于實驗組的檢出率,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無論是常規(guī)心電圖還是動態(tài)心電圖,這兩種檢查方法都可以用來檢測冠心病的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但是動態(tài)心電圖的陽性檢出率較高。其主要的原因是常規(guī)心電圖只是某一時刻的心電活動的反應[14-15],而動態(tài)心電圖能夠記錄患者24 h內心電活動的變化情況,從而保證任何時刻的異常皆可被查出。除此之外,根據心電圖顯示結果指導用藥治療,治療后研究組LVESD﹑LVEDD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研究組的LVEF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提示,行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的預后。
綜上所述,在診斷冠心病這一疾病方面,動態(tài)心電圖在的診斷效果比常規(guī)心電圖的診斷效果更佳,且對患者機體無損傷,在診斷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上效果顯著,除此之外,指導冠心病的治療,治愈率增高,值得臨床推廣。
[1] 黃小蓮,蘭曉華.動態(tài)心電圖監(jiān)測冠心病無癥狀心肌缺血的臨床價值分析[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5,25(11):2039-2041.
[2] 于洋,田俊萍,杜鳳和.動態(tài)心電圖在冠心病中的應用價值 [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5,36(6):695-699.
[3] Zhang XL.The diagnosis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change law[J].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2015,16(4):569–586.
[4] 代少華,陳浩剛,梁翠娟,等.動態(tài)心電圖與常規(guī)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者無癥狀心肌缺血的效果比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23(22):37-39.
[5] 時莉,郭玫.動態(tài)心電圖與常規(guī)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外醫(yī)療,2017,36(6):187-189.
[6] Deng M,Tang M,Wang C,et al.Cardiodynamicsgram as a New Diagnostic Tool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 With Nondiagnostic Electrocardiograms[J].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7,119(5):698.
[7] 張雅.動態(tài)心電圖與常規(guī)心電圖對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診斷價值對比分析[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5,24(11):114-115.
[8] 孫華,SUNHua.動態(tài)心電圖和常規(guī)心電圖在診斷小兒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對比研究[J].國際病毒學雜志,2016,23(1):64-65.
[9] 常志強,王華,張良,等.宣上暢中湯治療60例冠心病的臨床療效及缺血性心電圖的改善觀察[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11(8):1120-1122.
[10] 張栩.常規(guī)心電圖與動態(tài)心電圖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7,17(6):873-875.
[11] 陳少華,左京生,于斌.動態(tài)心電圖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療中的指導價值 [J].海南醫(yī)學,2017,27(8):1326-1327.
[12] 郭冰,朱紅梅.動態(tài)心電圖與常規(guī)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對比分析[J].疾病監(jiān)測與控制, 2016,10(6):501.
[13] 成玲.動態(tài)心電圖和常規(guī)心電圖診斷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對比 [J].中外醫(yī)療,2016,22(31):37-38.
[14] 吳珺.動態(tài)心電圖與常規(guī)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對比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3):59-60.
[15] Nilsson U,Johansson B,Eriksson B,et al.Ischemic heart disease among subjects with and withou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ECG-findings in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J].Bmc Pulmonary Medicine,2015,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