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影視作品的署名權保護

2018-03-27 14:40:28詹曉清
傳播與版權 2018年7期
關鍵詞:署名權著作權法身份

詹曉清

一、問題的提出

電視劇《羋月傳》的編劇和影視公司署名權侵權糾紛使得影視作品的署名權問題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影視作品署名權的糾紛經(jīng)常發(fā)生。這與影視作品的權利歸屬緊密相關。

我國著作權法承襲于大陸法系國家。與美國直接將影視作品的制片人視為作者不同,大陸法系國家注重對實際參與創(chuàng)作的人,即作者的保護,一般不承認通常以法人形式存在的制片人可以成為作者或者原始取得版權。法國著作權法規(guī)定,電影作品視為合作作品,導演、編劇等實際創(chuàng)作的自然人,才能視為共同作者并享有最原始的版權(包括精神權利和經(jīng)濟權利)。而制片人不能夠被視為作者,也并非著作權人。但為了方便電影作品的利用,保護制片人的經(jīng)濟投入,只要這些作者和制片人之間簽訂了制作合同,制片人就享有對電影作品的獨占使用權。但并非所有的大陸法系國家對作者的權利予以極致的保護。以德國為例,“電影作品的版權從理論上而言原始屬于作者,但這些作者的權利被視為自始已交給制片人行使”。①沈仁干:《鄭成思版權文集(第一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326-327頁。

而我國《著作權法》第15條規(guī)定,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的著作權由制片者享有,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因此,我國著作權法在判斷電影作品作者時,借鑒了大陸法系的做法,視編劇、導演、攝影和詞曲作者為合作作者,但是在著作權歸屬上借鑒英美法系的做法,制片人享有電影作品的整體著作權,而編劇、導演等作者僅享有署名權。因此,影視作品中上存在多個主體的權利,容易產(chǎn)生權利沖突。

另外,許多電影作品都是基于原作品而產(chǎn)生的演繹作品。根據(jù)我國《著作權法》第12條,改編已有作品而產(chǎn)生的作品,其著作權由改編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因此,改編時除了取得原作品著作權人的許可之外,也需尊重其精神權利。這一點表現(xiàn)在署名權上,即是應該在演繹作品中注明演繹作品是從原作品改編而來。

“羋月傳”一案中,電視劇《羋月傳》是由蔣勝男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蔣勝男和影視公司之間協(xié)議,由蔣勝男作為編劇,將小說改編為劇本。但是,影視公司發(fā)布的電視劇的部分海報、片花沒有載明“本劇根據(jù)蔣勝男同名小說改編”及其編劇身份,因而,蔣勝男認為,這分別侵犯了其作為原著作者和編劇所享有的署名權。另外,原告認為,電視劇將“王小平、蔣勝男”同時署名為編劇,且將王小平署名為總編劇的行為不當,也侵犯其作為編劇的署名權。因此,判斷是否構成署名權侵權,關鍵在于對署名權權利內(nèi)容的認定。

二、署名是否應當以“作品”為載體?

署名行為通常伴隨對作品的實際使用行為。但是,署名權是否僅僅控制在“作品”上署名的行為?在海報、宣傳資料等對作品的介紹和宣傳行為中沒有為作者署名是否有可能侵犯署名權?這一類行為在影視作品中尤為常見,因為影視作品通?;ǜ嗟娜肆ξ锪硇麄髯髌?,吸引更多的觀眾。而從觀眾的角度而言,他們對電影作品創(chuàng)作者的認識,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海報、微博等實體或互聯(lián)網(wǎng)的宣傳途徑。因此,明晰署名權的范圍有助于解決電影作品的署名權糾紛。

(一)我國著作權未將署名權限定于以“作品”為載體

我國《著作權法》第10條第2項規(guī)定:“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主流觀點認為,“表明作者身份”等同于“在作品上署名”②沈仁干:《鄭成思版權文集(第一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159頁。,署名權控制的是在“作品”上署名的行為。從積極的權能看,作者可以自主選擇在“作品”上是否署名以及署名的方式。從消極的權能看,作者可以阻止他人未在“作品”署名以及擅自改變作者署名方式的行為。

實務界也大都持相同觀點?!傲d月傳”一案中,對于影視公司未在宣傳海報、新聞發(fā)布會的片花以及微博宣傳中沒有載明“根據(jù)蔣勝男《羋月傳》同名小說改編”的行為,法院認為,署名權條款的表述包括三層含義:“一是署名權主體是作者,二是署名權的載體是作品,三是署名的目的在于表明作者的身份……在作品上的署名行為具有判斷署名權權屬的初步證明效力,能夠表明作者與特定作品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而在海報、片花上的署名行為并不具有法律法律推定效力。因此,作品是作者享有署名權的前提和載體,離開作品,就不存在侵害著作權法意義上的署名行為。因此不構成署名權侵權。”①(2015)溫鹿知初字第74號。

顯然,主流觀點對署名權條款“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解釋時,將該條的前半部分解釋為署名權的立法目的,將后半部分解釋為署名權的權利內(nèi)容,或者認為前后兩部分等同,但是這種解釋可能會縮小了署名權的保護范圍。因而另一種觀點認為,前半部分“表明作者身份”是對署名權權利內(nèi)容的界定,后半部分“在作品上署名”是表明作者身份行為的其中一種方式。因此,爭議的焦點在于應該采用何種解釋。

溯及著作權法的立法史,1990年國務院提交的《著作權法(草案)》中,采用了“作者身份權”這一說法,其中第7條第2款規(guī)定,“作者身份權,即在作品上署名或者不署名,以及要求確認作者身份的權利?!辈莅感薷暮筮@條變?yōu)?,“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也就是目前的署名權條款。可見,權利的名稱發(fā)生了改變,但有關權利的內(nèi)容基本上無太大差異,只是表述得更為簡潔。從原來的法律條文看,“在作品上署名”和“確認作者身份的權利”是并列關系,都是權利的內(nèi)容,因此,修改后的法條應當表述相同的意思,因而署名權不限于“在作品上署名”的行為,在作品上署名和表明身份亦不等同。

(二)相關的國際條約和國外立法亦未將署名權限定于以“作品”為載體

我國《著作權》立法時參照了《伯爾尼公約》的最低保護標準。②李明山,常青,等:《中國當代版權史》,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2007年,第210頁。《伯爾尼公約》第六條第二款規(guī)定:“不受作者財產(chǎn)權的影響,甚至在上述財產(chǎn)權轉讓之后,作者仍保有主張對其作品的著作者身份的權利?!憋@然,條約采用了“表明作者身份權”的說法,在作品上署名當然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方式,但表明作者身份的行為并不僅限于這種以作品為載體的這種方式。如鄭成思先生所言,表明身份實際上就是說明作者與作品的聯(lián)系,將自己的名字和作品相聯(lián)系,所謂“署名”,對作品署上姓名,廣義上署名的含義。

縱觀各國立法,對“表明作者身份權”的規(guī)定雖有所差異,但不僅限于在“作品載體”上表明身份的行為。日本《著作權法》第19條規(guī)定,“作者在其作品的原作中或者當作品向公眾提供或提示之際,有權將其本名或化名作為作者署名,也有權不署名”。而其中“提示”作品的行為顯然不要求存在以“作品”載體,可以包含宣傳和介紹作品的行為。

《德國著作權法》第13條規(guī)定:“作者享有要求承認自己對自己作品的作者身份權利。他有權決定作品是否標有某種標示以及使用何種標示。”最初,德國著作權法試圖為作者規(guī)定一項一般性的權利,作者有權要求任何使用自己作品的行為都要給出自己的名字。而“使用”有較為廣泛的解釋,并不僅限于包含作品載體的使用。雖然隨后德國著作權法對署名權進行了限制,但卻沒有將其限制于以作品為載體。③[德]M·雷炳德:《著作權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714頁。

(三)我國著作權法草案對署名權的進一步明確

根據(jù)我國的《著作權法》草案對署名權的定義進行了修改,“署名權,即決定是否表明作者身份以及如何表明作者身份的權利?!眹野鏅嗑衷凇蛾P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的簡要說明》中對修改的理由予以說明,認為現(xiàn)行法中“在作品上署名”的規(guī)定只是如何表明作者身份的一種方式。至于為何修改了權利的內(nèi)容卻不將權利的名稱修改為“作者身份權”,據(jù)悉,在版權局發(fā)給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委員會所有委員的內(nèi)部修改稿中,對權利名稱也進行了修改,但在公開的草案中卻保留了原先“署名權”的名稱。④張陽:《署名權定義重構研究》,華東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本文認為,一方面,是因為對“署名”的可以做廣義的理解?!氨砻髯髡呱矸荨睂嶋H上就是“署名”,都是對作品和作者聯(lián)系予以說明,說明這部作品是由某一個作者所創(chuàng)作,因而也就為“作品”署名了,而不僅僅是作品某一載體上寫上作者姓名才是署名。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著作權法一直采用署名權的說法,為保持法律的穩(wěn)定性,可以不修改名字的情況下對其進行擴大解釋也可以達到相同法律效果。

三、署名權權利內(nèi)容

(一)表明作者身份的權利

各國的著作權法似乎都沒有對署名權的具體的內(nèi)容做出規(guī)定。如果對署名權作廣泛的理解,是否會導致無法確定署名權的邊界:在作品之外何種行為應該署名,是否所有提及作品的行為都應該署名?《德國著作權法》認為,要求任何使用作品的行為都進行署名是不現(xiàn)實的。署名的類型、方式以及署名設計的問題,在有約定的情況下,可以根據(jù)約定來確定,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則根據(jù)交易活動中的習慣來確定,以適當?shù)姆绞絹硇惺?。在德國一個案例中,法院認為,對于劇本作者而言,他可以要求在片頭部分署名,但是不得要求在電影海報、電影廣告或者影片預告中署名。但這并不是因為電影海報不是電影作品本身從而作者無權要求在作品之外的地方署名,而是因為按照慣例,電影的海報一般都是應當突出主要的內(nèi)容,無法展現(xiàn)電影作品所有的信息,否則給公眾造成閱讀上的信息累贅。①[德]M.雷炳德:《著作權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273-276頁。

在“羋月傳”一案當中,法院認為:“為宣傳電視劇而制作的海報、片花并非作品本身,不具備全面?zhèn)鬟_該作品相關信息的功能,其用途更類似于廣告,需要在有限的時間、空間內(nèi)快速吸引公眾的注意力,故海報、片花中通常會載明作品最精彩、最引人關注的要素,比如強大的演員整容、著名的導演、出品單位、精彩畫面等,而編劇署名顯然不構成海報、片花的必備要素。我國著作權法相關法律未對在海報、片花上為著作署名做出規(guī)定,當事人也未對在海報、片花上為作者署名做出約定,同時,影視行業(yè)亦不存在在海報、片花上為作者署名的行業(yè)慣例?!雹冢?015)溫鹿知初字第74號。

雖然法院認為署名應該以作品為載體,但在判決中也對是否應當在海報上署名做了進一步討論。本案中不存在法律明確規(guī)定或者約定的情形,因此,應依據(jù)行業(yè)慣例來確定。顯然,法院認為在海報上為原作者署名不構成行業(yè)慣例。但據(jù)了解,中國影視市場中,存在許多由小說改編而來的電視劇或者電影。比如,在2014年版的《神雕俠侶》為例,電視劇的海報中載明了“原著:金庸”。另外,本案中的影視公司在前期的海報上沒有載明原著作者,卻在后期海報上加上了原著作者,恰恰也說明了在海報上載明原作者屬于電影行業(yè)的慣例。

(二)阻止不當署名的權利

即使為作者進行了署名,也可能因為署名不當從而構成侵權。電影作品中通常由多個作者共同參與創(chuàng)作,他們都享有署名權,所以署名不當?shù)膯栴}在電影作品中更為常見,比如署名方式、署名順序的不恰當。對于署名方式是否恰當,在“《十面埋伏》”一案③(2006)一中民初字第2815號。中,楊欽為電影《十面埋伏》進行動作剪輯,但影片中將其署名為“剪輯助理”而非“動作剪輯”,從而楊欽認為該行為侵犯其署名權。所以,署名是否恰當,應當是正確反映了作者對作品的貢獻。

為了方便案件的審理,法律對署名的順序做出規(guī)定:“因作品署名順序發(fā)生的糾紛,人民法院按照下列原則處理;有約定的按約定確定署名順序;沒有約定的,可以按照創(chuàng)作作品付出的勞動、作品排列、作者姓氏筆劃等確定署名順序。”

四、結語

電影作品的著作權的歸屬和行使的問題,一直是我國著作權理論界和實務界爭議的熱點,如何平衡雙方的利益,在保護制片人經(jīng)濟利益的同時,也對電影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予以充分的保護,才能真正促進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而明晰署名權的界限,使得作者對作品的創(chuàng)作貢獻得以恰當體現(xiàn),保護作者享有其基于創(chuàng)作而帶來的應有的聲譽,進而促進電影業(yè)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

猜你喜歡
署名權著作權法身份
新《著作權法》視域下視聽作品的界定
法人作品中創(chuàng)作者署名權保護的解釋進路
法律方法(2018年3期)2018-10-10 03:21:26
跟蹤導練(三)(5)
論版權轉讓登記的對抗效力——評著作權法修改草案(送審稿)第59條
論對“一臺戲”的法律保護——以《德國著作權法》為參照
他們的另一個身份,你知道嗎
論委托作品署名權的可轉讓性
——從署名權性質(zhì)角度
法制博覽(2016年4期)2016-02-06 10:11:52
互換身份
關于著作權中署名權問題的探討
法制博覽(2015年21期)2015-02-06 18:43:55
放松一下 隱瞞身份
今日教育(2014年1期)2014-04-16 08:55:32
信丰县| 饶河县| 清河县| 楚雄市| 萨迦县| 沁阳市| 汉阴县| 奉贤区| 武宣县| 连山| 嘉峪关市| 济阳县| 改则县| 成安县| 游戏| 塔城市| 岚皋县| 青铜峡市| 如皋市| 图们市| 扬中市| 扎赉特旗| 左权县| 元朗区| 贵港市| 江源县| 新和县| 郴州市| 久治县| 澄迈县| 锡林浩特市| 开原市| 株洲县| 合作市| 长子县| 颍上县| 广州市| 吴堡县| 广汉市| 灵璧县| 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