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濤
摘要:新課程理念下,大力倡導樂學、好學的教育理念,因此,作為一名中學歷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學會想方設法,運用的精彩的課堂導入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巧妙運用現(xiàn)代代教育技術,增加課堂容量,豐富課堂教學資源,與學生建立朋友型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堂,同時,要學會使用幽默的課堂教學語言,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從而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求知欲望 教學資源 師生關系 課堂氛圍
近年來,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效課堂已倍受社會和學校的高度重視。如何充分利用有效的四十五分鐘時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學到更多的知識,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奮斗的目標之一。中學歷史,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由于知識涉及范圍廣,內(nèi)容多,長期以來,大多教師都運用以講授為主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記憶來達成學習目標。單一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的知識灌注,枯燥乏味的被動學習,導致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始終得不到提升。那究竟該如何做才能有效提高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呢?筆者結(jié)合多年來的教學經(jīng)驗,談以下幾個方面:
一、精彩導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也是如此。精彩的課前導入,總能瞬間吸引學生,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筆者到現(xiàn)在還清楚地記得自己上師范那會兒,歷史老師是一位很幽默的中年男子,聽他講課,那真的是一種享受,記得他在教學夏、商、周朝那段歷史知識時,選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導入新課,由于選材恰到好處,再加上他那幽默的語言裝飾,全班同學個個聽得那是如癡如醉。平時很鬧騰的班級,每到他的歷史課,全班同學都很乖,也很認真。因此,選用合適的題材和恰當?shù)臅r機,設置精彩的課前導入,是上好歷史課的前提和基礎。筆者根據(jù)多年來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jié)出了以下幾種好的課前導入的方法:首先是故事導入,每段歷史都有一個故事或一個美麗的傳說,如遠古時代的皇帝、炎帝,后裔射日,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烽火戲諸侯,尊王攘夷,臥薪嘗膽,負荊請罪,圍魏救趙,秦皇漢武時期的霸王舉鼎,三國時期的三顧茅廬,桃園結(jié)義等,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歷史故事導入新課,比起開門見山,照本宣科的導入,這樣做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是通過提問來導入新課 。實踐證明,在眾多的非智力因素中,興趣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礎,是非智力因素中最為活躍的一個,是入門的向?qū)?,是學生探求知識、促進思維發(fā)展的巨大動力。通過巧妙的設置有針對性的問題,給課堂創(chuàng)造懸念,然后順勢引導,很快導入新課,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筆者在教學唐代文化時,設置了這樣的問題“大家看過西游嗎?”“誰知道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年代?”“劇中的唐僧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你知道劇中的西天指哪里嗎?”對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說,《西游記》盡管早都看過,但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這段歷史記載,學生可能都全然不知,這樣一連串的問題,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迅速進入課堂學習中。
二、巧用多媒體,豐富課堂教學資源
傳統(tǒng)的歷史課堂之所以枯燥乏味,就是因為整節(jié)課只是老師一個人的舞臺,從上課開始到下課結(jié)束,老師一個人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說得天花亂墜,口干舌燥,而學生聽得個個都昏昏欲睡,一節(jié)課結(jié)束,誰也不知道講的是什么,就別再提學到什么了。第二天上課,老師總喜歡先提幾個問題,但能回答上來的總是寥寥無幾,所以每節(jié)課開始的那一段時間是很煎熬的,學生害怕回答不出問題受批評,老師因為無人能回答而變得更加可怕,這樣的課堂學生喜歡那才叫怪呢!因為沒有更多的教學資源可用,除了簡單的說教,就是連自己也看不懂的比劃,一節(jié)課教者費勁兒,學著更吃力。如今,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走進課堂,不僅增加了課堂容量,還豐富了課堂教學資源。如有關歷史事件的圖片,影視資料等,都可以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投影儀等現(xiàn)代化教學媒體真實的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帶領學生一起重溫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和歷史。如筆者在教學現(xiàn)代史,特別是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和八國聯(lián)軍入侵中國,火燒圓明園等歷史事件時,為了讓學生真實體會外國列強的丑惡罪行,永記歷史,筆者特意在課前從網(wǎng)上搜集整理有關的影視紀錄片段,精心剪輯制作了一段時長達二十多分鐘的影片,播放給學生們觀看。學生通過觀看影片,大致了解有關的歷史事件,然后再通過交流探討完成學習。這樣做,教師輕松,學生也輕松。
三、建立朋友型的師生關系
日常教學中,大家可能都深有體會,和學生能打成一片的老師,他的課學生就是喜歡上,總是板著個臉,看到學生就想罵的老師,他的課總是學生最討厭的。中學歷史課程由于其學科特殊性,加之凌亂繁多的知識點,學生學習起來本就比較費勁兒,作為教師,如果每節(jié)課總拉著個臉,看學生這也不順眼,那也不順眼,試想:你的課堂能受學生的歡迎嗎?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學會放下師尊,和學生面對面交流,與學生建立朋友型的師生關系。筆者在平日里總喜歡和學生一起打籃球,打乒乓球,在休息之余和學生一起談天說地,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等,特別是重點關注學困生,幫助他們重新樹立學習自信心,時間久了,學生不再害怕老師,課堂上也就敢于舉手回答問題了。
四、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課堂本應該是屬于學生的,但日常教學中,我們往往剝奪了學生的這一權利,以教師為中心,用教師的講代替學生的學,把本來很輕松,很愉快的學習活動變得可怕至極。在這種課堂模式下,學生被動學習,其效率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大膽放手,讓學生作課堂的主人,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幽默風趣的課堂教學語言,想方設法,讓學生動起來,使課堂活起來。
(作者單位:甘肅省康縣周家壩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