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園 班娟
【摘要】人格權商品化已成為一種發(fā)展趨勢。傳統(tǒng)民法理論認為人格權具有人身專屬性和非財產性,因此作為人格權指向的對象是不可以轉讓和繼承的。然而現(xiàn)代商業(yè)社會中侵害人格權的情形日益復雜,新型案件日益多發(fā)。而現(xiàn)有法律對其的保護已不足以解決當前商品化背景下人格權保護的種種問題,如何保護商品化人格權已成為當務之急。 【關鍵詞】人格權;商品化;法律保護
當前學界對人格權商品化的研究有缺陷,它將一個有限性的現(xiàn)象誤讀為普遍性的趨勢從而造成財產權屬性全面侵襲人格權理論,人格權的獨立品格因此有受損害的可能。人格權商品化的客體范圍是有限的,僅局限于姓名、與姓名相類似的名稱或稱號、肖像、依公序良俗可商品化的典型身體特征等可商品化的標識性人格利益。人格權商品化的主體范圍也是有限的,對非公眾人物來說,人格權商品化的價值通常較低。應當基于人格權商品化的有限性對人格權體系進行重構,建立起專屬性人格權與財產性人格權相分野的新型化人格權結構。
一、概念和分類
人格權是一項最基本的民事權利,它以一般人格利益以及個別人格利益為客體。這些人格利益以精神利益為核心,具有絕對的精神性。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及社會商品化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人格權已不限于保護個人的精神空間,還包括公民、法人等其他主體在其生活領域中所產生的經濟利益,即人格權商品化的問題。
(一)基本概念
1.19世紀人格權作為一個法律概念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中,到20世紀則形成了獨立的法律制度。對于人格權的概念應如何界定從不同的視角出發(fā)會得出不同的結論,而王利明先生對此概念的界定更為準確,即“人格權是指主體依法固有的以人格利益為客體的為維護主體的獨立人格所必備的權利”。
2.商品化權也被翻譯成公共權力,領導權力。源于普通法,是現(xiàn)代市場經濟發(fā)展的一種新型的權利,是指知名人物經濟能夠產生商業(yè)信譽、名稱、肖像等形象因素無形財產用于商業(yè)用途。法律意義上的商品化是指賦予原本不具有財產利益的權利以財產利益使其能為商品發(fā)展服務能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并獲得相應的經濟收益。進而人格權的商品化具體表現(xiàn)為一是賦予自然人對其人格權予以商業(yè)化使用的權利;二是設置人格權財產性利益被侵害時的法律救濟。
3.人格權商品化是指在市場經濟社會,人格權的某些權能可以依法轉讓或者授權他人使用,包括在其遭受侵害以后通過財產損害賠償?shù)姆绞将@得救濟。
(二)人格權的分類
依據(jù)不同的標準對人格權進行劃分,可以分為以下幾種:自然人人格權與法人人格權;一般人格權與具體人格權;物質性人格權與精神性人格權;自由型精神人格權、尊嚴型精神人格權與標表型精神人格權;商品化人格權與非商品化人格權。由于前兩項劃分的人格權類型具有普遍性,且已獲得了法學界的一致認可。
二、當前人格權商品化在我國所處的法律環(huán)境
(一)人格權商品化在立法上尚是空白
目前面對人格權的商品化背景我國在立法和司法實踐層面還只是對傳統(tǒng)的人格權的保護。在人格權商品化趨勢下,商品化人格權的屬性已經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某些人格權所產生的利益糾紛已經不是現(xiàn)有民法所能解決的了,因而我國對人格權的保護出現(xiàn)了盲區(qū)。
(二)權利人的經濟損失得不到有力的保護
1.人格權的經濟利益不被重視
人格權商品化的利用已經深入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利用過程中非法利用者大都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但是現(xiàn)有法律并沒有對人格權商品化后的相關利益進行明確地規(guī)定和直接的保護。而在實踐中在權利人自身的財產沒有受到損失時,司法機關一般不會認為非法利用者有義務提供對經濟利益的補償。
2.當權利人的人格利益特別是經濟利益遭到損害時,救濟手段不夠健全
第一,人格權中的經濟利益所受損失難以證明數(shù)額難以確定。第二,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特別法在保護商品化人格權時,存在相當大的局限性。
三、完善人格權商品化背景下對人格權的法律保護
(一)在法律層面上承認人格權商品化
承認人格權商品化并不意味著出現(xiàn)新的獨立的權利,它只是賦予了一部分人格權更加豐富的內含,確認人格權蘊含的經濟利益。有學者認為創(chuàng)設一種新的權利來保護人格權商品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是沒有必要的。人格權無論是否商品化都無法脫離人格權的基本屬性。若是將商品化的人格權獨立出來作為一種新的權利體系,那么必將導致我國現(xiàn)有權利體系雜亂無序,而且在侵權發(fā)生后對于權利的救濟也將面臨重大問題。
(二)允許對商品化的人格權進行轉讓和繼承
1.現(xiàn)代社會分工日益細化權利人在很多情況下傾向于將某些人格權交予他人實施。由他人對人格權的經濟利益進行商業(yè)使用,在權利人和實施人之間就存在轉讓關系。這些人格權只有在轉讓時,其所包含的商業(yè)價值才能得以最充分地展現(xiàn)和利用,創(chuàng)造出最大的經濟效益。
2.當法律承認人格權商品化,那么就等于承認人格權中有經濟利益的內容。根據(jù)繼承法這種經濟利益作為個人的合法財產可以在被繼承人死亡后由繼承人繼承的。允許繼承商品化的人格權是商品化人格權自身財產屬性的要求也是對權利人的正當經濟利益的維護。
(三)合理確定人格權商品化的范圍和完善權利受侵害后的救濟措施
1.合理限制人格權商品化的范圍
人格權可以被商品化并不意味著所有的人格權均可以商品化,都可以被賦予合法的商業(yè)價值。關鍵是如何準確界定人格權商品化的范圍。隨著器官移植等新興醫(yī)學技術趨向成熟,血液、器官、精子等人類身體的組成部分擁有廣闊的市場,具有較大的商業(yè)價值。但人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等物質性人格權等是人最基本的權利,人類最基本的生存原則不能被破壞否則法律就失去了意義。因此這些物質性人格權不能被商品化。
2.完善權利受到侵害后的救濟
第一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要兼顧。人格權受到侵害后一般會同時造成權利人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承認人格權商品化使人們對經濟利益更加關注,但這并不意味著精神損害所帶來的損失就會被抹殺。第二要合理適用不當?shù)美贫取!睹穹ㄍ▌t》規(guī)定沒有合法根據(jù)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在適用《侵權責任法》時對于侵害人格權的案件,其經濟損失難以證明不利于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如果合理運用不當?shù)美贫?,就會填補救濟手段的缺憾,而且合理運用不當?shù)美贫葘τ谌烁駲嗌唐坊尘跋峦晟茖θ烁駲嗟谋Wo具有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