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歷代《洛神賦》書法述評①

2018-03-26 02:04張克鋒
書法賞評 2018年1期
關(guān)鍵詞:洛神賦王獻之洛神

■張克鋒

曹植的《洛神賦》是中國文學史上影響深遠的名篇,對后世的詩、詞、曲、賦、小說、戲曲和繪畫創(chuàng)作都有較大影響。一些學者對此已有論述。但《洛神賦》與書法創(chuàng)作的關(guān)系,卻少有人關(guān)注?!堵迳褓x》為歷代文人所喜愛,因此被廣泛傳抄書寫,產(chǎn)生了大量精彩的書法作品。這些書法作品與以《洛神賦》為題材的繪畫作品一道,構(gòu)成了《洛神賦》影響史、接受史的重要一環(huán)。對歷代《洛神賦》書法作品進行一番梳理,不僅是《洛神賦》接受研究的需要,也是書法史研究的題中應(yīng)有之意。對這些 “同題共作”的作品進行品評、比較,更容易發(fā)現(xiàn)書法家風格的差異及其優(yōu)劣,也可以看到書法技巧與風格的傳承與衍變。

一、唐前的《洛神賦》書法

書圣王羲之及其子王獻之都很喜愛《洛神賦》,常以之為書寫內(nèi)容。陶弘景《與梁武帝啟》引馮澄語:“右軍《勸進》《洛神賦》諸書十余首,皆作今體……”[1]惜已佚?!缎蜁V》卷十六載,北宋宣和時,御府藏有王獻之書法作品八十九件,其中有草書《洛神賦》和楷書《洛神賦》殘卷。宋黃伯思《跋草書 〈洛神賦〉后》云:“是以小王好書此賦故,凡有《洛神》書本,皆歸之子敬?!盵2]王獻之楷書《洛神賦》有唐人臨本。據(jù)趙孟頫《〈洛神賦〉跋》稱,他曾見到王獻之小楷《洛神賦》真跡及唐人臨本:

晉王獻之所書《洛神賦》十三行,二百五十字,人間止有此本,是晉時麻箋,字畫神逸,墨彩飛動……又有一本,是《宣和書譜》中所收,七璽宛然,是唐人硬黃紙所書,紙約略高一分半,亦同十三行,二百五十字,筆畫沉著,大乏韻勝。余屢嘗細視,當是唐人所臨。后卻有柳公權(quán)跋兩行,三十二字,云:‘子敬好寫《洛神賦》,人間合有數(shù)本,此其一焉。寶歷元年正月廿四日,起居郎柳公權(quán)記?!晕岵桓乙詾檎孥E者,蓋晉、唐紙異,亦不可不知也?!盵3]

今存《洛神賦》刻本,共十三行,稱 “玉版十三行”,(圖1)以趙孟頫所見 “晉時麻箋”為祖本,今存首都博物館,是王獻之書法的代表作。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三云:“《洛神賦》,王右軍、大令各書數(shù)十本,當是晉人極推之耳。清徹圓麗,《神女》之流?!盵4]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評王獻之云:“善隸、稿。骨勢不及父,而媚趣過之?!盵5]這里的“隸”是指楷書,“稿”是指行書,楷、行和草書是王獻之最擅長的書體。所謂 “媚趣”是指偏于優(yōu)美、柔婉、流利、飄逸、靈動、精妙的美學趣味?!懊娜ぁ币辉~言簡意賅,用以概括王獻之書法風格,極為切當。“玉版十三行”筆畫靈動、圓潤、舒展、飄逸而又挺勁,結(jié)體有疏有密,姿態(tài)亦正亦斜,字形大小錯落,章法整飭嚴謹而又疏朗自然。項穆云子敬書法 “風神散逸,爽朗多姿”,[6]“玉版十三行”之謂也。

圖1 王獻之小楷《洛神賦》(玉版十三行局部)

圖2 趙構(gòu)草書《洛神賦》(局部)

圖3 趙孟頫書《洛神賦》大德元年本 (墨跡,普林斯頓博物館藏本)

圖4 趙孟頫書《洛神賦》大德元年本(秋碧堂刻本)

圖5 趙孟頫書《洛神賦》大德四年本(局部)

圖6 趙孟頫行書《洛神賦》大德五年墨跡本(局部)

《江村書畫目》著錄《唐柳公權(quán)臨〈洛神十三行〉》,注: “贗?!庇郑笆鲒w孟頫《〈洛神賦〉跋》云柳公權(quán)有《洛神賦》書跋語兩行,可見柳公權(quán)曾臨過王獻之書的《洛神賦》。

圖7 趙孟頫行書《洛神賦》大德五年刻本 (局部)

圖8 趙孟頫行書《洛神賦》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藏本 (局部)

二、宋元時期的《洛神賦》書法

《書史會要》卷六載宋高宗趙構(gòu) (1107-1187):“嘗言學書惟視筆法精神,朕得王獻之《洛神賦》六行,置之幾間,日閱數(shù)十過,覺于書有所得?!盵7]張丑《真跡日錄》卷三著錄宋代僧人梵隆有紙本白描《洛神圖》,云:“宋思陵小楷書曹賦文于行間?!盵8]據(jù)此,宋高宗有小楷書《洛神賦》,惜已不存。今存宋高宗草書《洛神賦》,(圖2)絹本,27.3×277.8cm,遼寧省博物館藏。未署年款,但卷末署 “德壽殿書”款,鈐 “德壽殿御書寶”朱文印,可知為紹興三十二年(1162)后所作。此書為小草,兼有章草筆意,法度謹嚴,運筆沉著渾厚,使轉(zhuǎn)自如,筆畫圓潤優(yōu)美,飛動流暢,墨色飽滿潤澤,筆力勁健,果敢灑脫,體現(xiàn)出深厚的功力。雖字字獨立,但筆勢相連,氣韻貫通。但結(jié)字大小較為均一,端正有余而欹側(cè)不足,少變化,故整體布局略顯單調(diào)、平庸??胺Q趙構(gòu)晚年代表作。

孫承澤《庚子銷夏記》著錄不知名《洛神圖》云:“……予得一卷,止一段上有米芾審定印,畫法、絹色是唐人手筆,迥在三卷之上,后有小楷,全賦精采勁秀,不知出誰手。旌德劉雨若云筆力似米元章所書《九歌》,極言為米。然米無真楷,即《九歌》亦帶有行,知非米所能辦,或是南宋人吳傅朋說耳。宋楷以傅朋為第一,明楷以文衡山為第一?!盵9]

趙孟頫 (1254—1322)書法師承 “二王”,吳升《大觀錄》卷八云趙孟頫自題云曾臨摹王獻之小楷《洛神賦》數(shù)百本,“以余所見若楷若行草凡三十余種”。[10]元人黃溍有《題吳興趙公書〈洛神〉》、[11]柳貫有《題袁仲長所藏松雪翁書〈洛神賦〉》,[12]但不知是何書體、何時書?!渡汉骶W(wǎng)·書錄》《大觀錄》卷八卷著錄趙孟頫于大德三年十二月二日贈蕭和(子中)楷書《洛神賦》;又,延佑六年 (己未,1319)夏五月十九日作行書《洛神賦》一卷,“元箋本,髙八寸,長七尺三寸,烏絲欄,計六十行,末行題款。運筆圓熟,轉(zhuǎn)折多姿,晚年用意作也?!盵13]《清河書畫舫》卷十、《大觀錄》卷八等著錄的趙孟頫于至知二年秋臨王獻之《洛神賦》,顯系偽作。[14]《江村書畫目》著錄《元趙孟頫書〈洛神賦〉管夫人補圖一卷》,注明為贗品。今存趙孟頫書《洛神賦》有:

大德元年為清夫 (張淵)書。(圖3)行書,《大觀錄》卷八著錄:“紙本,高八寸,長七尺七寸。行書字如錢大,墨氣古厚……兼用右軍法而藏鋒頓挫,頗作篆籀筆,飄逸中具沉著之勢,尤為盡善。”[15]中間有掉行補書,為其他本子所不具。后有牟巘跋:“《洛神賦》,中書謂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者,此書蓋似之。”今藏美國普利斯頓大學,并有秋碧堂刻本。(圖4)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大德三年 (1299)本,題于摹本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后,行書,《石渠寶笈》卷三十六 (初編下)著錄:“素絹本,高八寸四分,廣一丈七尺八寸七分。”有專家認為此圖及卷后趙孟頫、李衍、虞集、沈度、吳寬等跋均偽。[16]疑摹自大德四年為盛逸民書《洛神賦》本。

圖9 趙孟頫小楷《洛神賦》

圖10 凌安然小楷《洛神賦》

天津藝術(shù)博物館藏大德四年本,(圖5)行書,紙本,29.5×192.6cm,款識:“大德四年四月廿五日為盛逸民書?!焙笥心攮懓?,略云:“趙榮祿為本朝法術(shù)第一。此卷行書《洛神賦》圓活遒媚,有褚河南筆意,蓋中年書也……今榮祿《洛神賦》乃變大令體,以真行書之,其必有說乎?”[17]趙孟頫時年四十七。此作較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本疏朗,輕重、大小錯落變化更多,筆畫更勁健、內(nèi)斂,圓活秀美,但少有妍媚柔婉之氣,結(jié)體沉穩(wěn)、舒展,法度謹嚴而富于變化,自然灑脫,墨色濃而潤澤,通篇一氣呵成,字字珠璣,神完氣足,為趙孟頫行書《洛神賦》中最精妙者,流傳最廣。

大德五年 (1301年)本,(圖6)行書冊頁 (共十七頁),絹本??钭R:“大德五年歲在辛丑十一月甲子,快雪時晴,書于松雪齋,子昂?!眳菢s光《辛丑銷夏記》著錄。見于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0秋季拍賣會?!把缂s素”之前部分已佚,為成親王愛星覺羅·永瑆楷書補書。此作筆畫瘦勁,章法疏朗,與趙孟頫常見行書風格稍異。有吳榮光筠清館法帖刻本。(圖7)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洛神賦并序》,(圖8)行書,長卷,紙本,29cm×220.9cm,末署款 “子昂”。后紙元員嶠山人 (李倜)、明高啟、清王鐸、曹溶題跋;前隔水王鐸 “戊子五月”又題。[18]《大觀錄》載:“白粉箋本,髙一尺一寸,長及八尺余?!薄皶w寸大,墨光奕奕,全法大令,系盛年之作?!盵19]《式古堂書畫匯考》《石渠寶笈》亦著錄。此卷《洛神賦》為趙氏行書代表作之一。李倜跋曰:“大令好寫《洛神賦》,人間合有數(shù)本,惜乎未見其全。此松雪書無一筆不合法,蓋以《蘭亭》肥本運腕而出之者,可云買王得羊矣?!备邌显疲骸摆w魏公行草寫《洛神賦》,其法雖出入王氏父子間,然肆筆自得,則別有天趣,故其體勢逸發(fā),真如見矯若游龍之入于煙霧中也?!倍系莱隽舜藭闹饕厣河霉P深得 “二王”筆意,尤似《蘭亭序》,但比《蘭亭序》更豐腴;體勢矯健,變化多姿。此外,此書行筆爽利,點畫圓潤靈秀,字形端正勻稱而又多開合、起伏、正側(cè)、輕重之變化,優(yōu)美瀟灑,布局于茂密中見疏朗。

小楷《洛神賦》,(圖9)冊頁,四開八頁,款:“延祐六年八月五日吳興趙孟頫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20]延祐六年即1319年,趙孟頫年六十六歲。后有元代張雨、陳方,清代周升桓題跋。此作筆力老健,較多頓挫,工穩(wěn)精整而有婀娜之態(tài),與中年小楷之流媚圓潤之風稍異。

圖11 祝允明行楷書洛神賦 (墨跡)

圖12 祝允明草書《洛神賦》

袁桷 (1266-1327)《題家山圖》云:“茗壑朱鴻臚翰墨繪事,咸淳諸老咸尊許之,余屢見其書《洛神賦》……”[21]朱鴻臚,即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號巖壑老人,曾任鴻臚少卿。朱熹贊其書法云:“今歲朱鴻臚、喻工部者出,乃能超然遠覽,追跡元常于千載之上,斯已奇矣?!盵22]“元常”及鐘繇。今存鐘繇書法為小楷,古雅樸茂。唐、宋人所習,當為鐘繇小楷。

三、明清時期的《洛神賦》書法

明清時期,《洛神賦》書法創(chuàng)作最為繁榮,作者、作品數(shù)量眾多,并不乏大家名作。

凌安然 (晏如) (1382-1434)小楷《洛神賦》,(圖10)冊頁,23×25cm。惜不全,僅存四頁,乃其家族后人所藏,見于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2春季拍賣會。后有周天球、王穉登、文嘉、文伯仁、陳文燭、謝肇淛六位明代文人題跋,在題跋中六人都對凌晏如的人品及書藝給予了極高評價。此作規(guī)模王獻之 “玉版十三行”,偶有顏、柳筆意,筆畫細勁圓潤,舒展大方,惟個別字字形有意壓縮,字距略顯擁擠,失 “玉版十三行”瀟灑飄逸之致。

姚綬 (1423-1495)行書《洛神賦》,卷,綾,36.4×183cm,上海博物館藏。[23]此卷風格與趙孟頫書風相近,用筆多圓勻,少提按、頓挫,字大小勻稱,以端正平穩(wěn)為主。但捺畫有魏碑筆意,硬而肆,其余筆畫亦較趙書略少姿媚婉約之態(tài),較質(zhì)樸沉穩(wěn)。

祝允明 (1460—1527)有小楷、行書、草書《洛神賦》多幅:

明人吳其貞《書畫記》著錄唐李昭道《洛神圖》絹畫一卷,云:“卷后副紙有祝枝山行書《洛神賦》書法,甚精?!盵24]文嘉《鈐山堂書畫記》卷四十九、張丑《清河書畫舫》卷七亦著錄?!对⒁怃洝肪硭摹段暮馍铰迳瘛份d,祝允明于正德庚午四月十八日書《洛神賦》于友人文徵明所繪《洛神賦圖》上,有《平遠山房法帖》刻本。 (圖12)文徵明小楷《跋祝允明書洛神賦》云:“祝京兆書法出自鐘王,遒媚宕逸,翩翩有鳳翥之態(tài)。近代書家,罕見其儔。若此書《洛神賦》,力追鍾法,波畫森然,結(jié)構(gòu)縝密,所謂幽深無際,古雅有余,超過尋常之外矣?!盵25]此書行筆從容不迫,筆畫厚重,字形寬博,結(jié)構(gòu)精謹,風格古雅,為祝允明小楷精品。

行楷書《洛神賦》,卷,絹本墨跡,(圖11)161×20.1厘米,現(xiàn)藏上海朵云軒。有瞿耀邦、潘厚跋。斷為祝四十歲左右?guī)煿胖??!吨袊糯鷷媹D目》斷為正德十六年 (辛巳,1521年)作。[26]其點畫有《蘭亭序》筆意,又兼鐘繇楷法之淳厚典雅、趙孟頫之嫵媚秀潤,點畫靈動,但不乏厚重,字形大小錯落、欹側(cè)多變,行、楷夾雜,偶有草書,牽絲映帶,活潑有趣。

圖13 祝允明小楷《洛神賦》(平遠山房法帖刻本)

圖14 董其昌小楷《洛神賦十三行補》

草書《洛神賦》,(圖13)卷,紙本,688×32cm,現(xiàn)藏沈陽故宮博物館。[27]卷尾自署乙酉首款,當是嘉靖四年 (1525年)作品,作者時年六十五歲。此作字距、行距緊密,單字結(jié)構(gòu)收放、開合有度,字字獨立,但顧盼有情、相互呼應(yīng),奇正相參,變化多姿,章法茂密而不壅塞散亂;用筆圓轉(zhuǎn),筆畫多曲線,搖曳多姿,時加以骨力雄強、沉著、厚實之直線及形態(tài)各異、靈動跳躍之點畫,體現(xiàn)出筆法的豐富多變和高超的書寫技巧。通篇筆勢連綿,行筆迅疾,一氣呵成,氣勢完足,是一幅個人風格鮮明的作品。

文徵明 (1470-1559)書《洛神賦》有草書、小楷多幅:

草書《洛神賦》,卷,紙本,丁亥 (嘉靖六年,1527年),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館。[28]

小楷《洛神賦》,見于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2011秋季藝術(shù)品拍賣會 ,30×280cm??钭R:“辛卯三月十日,文征明書。”嘉靖辛卯即1531年,文徵明年六十二歲。

《石渠寶笈》卷九著錄《洛神圖并書賦一軸》:“宋牋本,白描畫,上方小楷書《洛神賦》。款識云:‘嘉靖辛丑春三月上浣之吉,雨窗寂寥,漫書適興,惜老眼眵昏,不能工也。徴明?!盵29]按,嘉靖二十年,辛丑,即1541年,文徵明年七十二歲。《蔬香館法書》刻本,小楷。末識:“嘉靖壬寅春三月十日,徵明書?!奔尉溉梢?542年,文徵明年七十三歲。[30]《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卷八十七引《王奉常集》:“文太史規(guī)模二王,此書是其合作,即未可目驚鴻游龍,亦庶幾于儀靜體閑柔情綽態(tài)矣。”

文彭 (1498-1573)小楷《洛神賦》,(圖14)扇面,金箋,隆慶二年,(1568)15.7×47.2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31]字距行距皆小,章法茂密,結(jié)體形長,用筆挺勁有力,嚴謹而又不顯拘束。結(jié)體用筆既有其父文徵明之特點,又稍加厚重,稍具晉人鐘繇之寬博樸茂之態(tài)。

彭年 (1505-1566)小楷《洛神賦》,與陸治《洛神圖》合裝。軸,絹,設(shè)色,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保管所藏。[32]

周天球 (1514-1595)有小楷《洛神賦》,與其《洛神賦圖》合璧。[33]

圖15 董其昌行書《洛神賦》

圖16 文震孟行書《洛神賦》

董其昌 (1555—1636)小楷《洛神賦》,清人邵松年《古緣萃錄》卷五著錄:“紙本,七開四行,計十五頁。高七寸六分,闊三寸九分。四五行不等,字亦無定數(shù),筆致瀟灑秀麗,松秀絕倫,蓋用大令十三行筆意……末款 ‘天啟乙丑仲秋云間董其昌書于書種堂’?!毙】堵迳褓x十三行補》 (圖15),[34]結(jié)體寬博,呈顏體風貌,用筆則較顏體圓潤,其古樸風格與玉版十三行迥異。網(wǎng)上曾見董其昌行書《洛神賦》, (圖16)冊頁,1633年書,29×18×28cm,18開。該書為典型的董其昌書風,字距、行距均較大,絕大多數(shù)字相互獨立,偶有兩字自然相連者,點畫勻、細,柔婉而頗有韌性,節(jié)奏平緩,章法疏朗,字字欲活,而整體靜雅,頗有仙風道骨,但此作未見于任何書畫著作著錄,亦未標明藏家,真?zhèn)尾豢啥ǎ浺源肌?/p>

文震孟 (1574-1636)行書《洛神賦》,(圖17)卷,紙本,萬歷四十一年,(1613),27.8×262.5cm。廣東省博物館藏。[35]用筆結(jié)體皆有蘇東坡之特點,粗細、輕重變化較大,又偶有文徵明筆意,以行為主,間以草書,用筆流美,但略顯淡薄,乏東坡之老辣、文征明之勁??;秀美有余,雄強不足,結(jié)體生動,但乏欹側(cè)奇肆之姿。

周叔宗 (生卒年不詳)《洛神賦》。陸心源《穰黎館過眼錄續(xù)錄》卷八著錄董其昌跋《周叔宗書〈洛神賦〉冊》。時在天啟元年 (1621年,辛酉)?!吨炫P庵藏書畫目》著錄《丁南羽洛神卷》“周叔宗書賦”按:丁云鵬,字南羽。周祖,號十海、交蘆居士,字叔宗。書法初學祝允明,后學米芾、顏真卿、王羲之。[36]

鄭茂球行書《洛神賦》,軸,綾,天啟元年 (辛酉,1621)作。無錫市文物商店藏。[37]

清人書寫《洛神賦》的情況,筆者所知者較少,臚列如下:

姜宸英 (1628-1699)行書《洛神賦》,卷,紙本,遼寧省博物館藏。[38]小楷《洛神賦》(節(jié)錄)(圖18),紙本,冊頁,縱24.7cm,橫28.8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冊后附清末黃易題跋一段。無具體書寫時間,但從書風推測,當為姜氏晚年所書。此書取法歐陽詢,字形欹側(cè),右肩上翹,個別筆畫突出,形成結(jié)體開張、勁健之勢,筆畫起筆多細勁尖銳,鋒芒外露,但有的筆畫卻粗重沉著,這些特點都增強了其瘦硬險勁的獨特風格。

陳邦彥 (1603-1647)臨董其昌楷書《洛神賦》,(圖19)五開,紙本,烏絲欄,康熙四十七年,(1708)作,湖北省武漢文物商店藏。[39]字距、行距都較大,章法疏朗,點畫較細、勻,提按、輕重變化極微妙、精熟,一絲不茍,結(jié)體略斜,間以行書筆意,工穩(wěn)而生動,可謂盡得董其昌之形神。

梁巘 (1710-1788年后)行書《洛神賦》,(圖20)冊頁,共六十二開。見于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6年春季拍賣會。該作法趙孟頫筆意,然字大,用筆重而猛,結(jié)體開張,頗有氣勢,墨色較干,變化豐富,精巧圓潤不及趙,而隨意揮灑、酣暢淋漓之感過之。

永瑆 (1752-1823)楷書《洛神賦》,卷,紙本,上海文物商店藏。[40]

周爾墉 (1792-)行書《洛神賦》,米芾體,123×27cm。1792年書。錦州市博物館藏。[41]

《石渠寶笈》卷二著錄乾隆《洛神圖并臨十三行帖一軸》《御臨趙孟頫書洛神賦》。《石渠寶笈三編·寧壽宮》著錄丁觀鵬《仿顧愷之〈洛神圖〉卷》,乾隆題《洛神賦》于卷上。

圖17 姜宸英小楷《洛神賦》

圖18 陳邦彥臨董其昌《洛神賦》

費丹旭 (1802-1850)小楷《洛神賦》,(圖21)[42]題于《洛神圖》其上,字距行距均緊密,用筆結(jié)構(gòu)皆本王獻之小楷《洛神賦》,筆畫豐潤柔婉,輕松自如,秀媚靈動中有沉著渾厚之意,結(jié)體嚴謹而自然,字形大小、正欹、長短、扁方錯落有致,全篇茂密而不顯逼仄,誠布局之高手之所為作也。

四、小結(jié)

綜上所述,從二王開始,《洛神賦》就成了書法家喜愛的書寫內(nèi)容,歷代書法家以之為內(nèi)容創(chuàng)作了大量風格各異的書法作品。這一持續(xù)的、大量的書寫行為,充分證明了《洛神賦》有著巨大的藝術(shù)感染力和影響力??梢钥闯?,隨著時代的推移,書寫《洛神賦》的書家越來越多,說明其受喜愛的程度和受眾在逐漸增加,其影響力也在逐漸擴大。這與《洛神賦》在學術(shù)界和繪畫界的接受情況是一致的。無疑,《洛神賦》書法的創(chuàng)作和流布、欣賞與臨摹等,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洛神賦》本身的影響力,對其經(jīng)典化起到了強化和固化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現(xiàn)存的《洛神賦》書法中,王獻之、趙孟頫、祝允明、董其昌等人的楷書、行書、草書作品堪稱杰作,而以王獻之的小楷《洛神賦》(“玉版十三行”)影響最大,很多書法家都大量臨摹并受其影響。從一定意義上說,“玉版十三行”與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已經(jīng)成了可以與曹植《洛神賦》并列的經(jīng)典。

《洛神賦》書法作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與《洛神賦》繪畫相互配合的,有的直接題于《洛神圖》畫面之上,有的與《洛神圖》并行,即另紙書寫,與《洛神圖》裝裱為卷軸,成為書、畫、文結(jié)合的一個藝術(shù)整體。如將《洛神賦》題于畫面之上,則賦文就成了畫面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所以其書法風格就要求和畫的風格協(xié)調(diào)一致。歷代《洛神圖》大多是工筆或小寫意人物畫,畫面的基調(diào)是感傷而優(yōu)雅的,人物形象是婀娜秀媚的。與之相適應(yīng),題寫在畫面上的書法大多采用小楷和行書,風格以清新秀雅為主。題寫在《洛神圖》卷尾的《洛神賦》書法,大致也是這種風格,以便在整體上和圖保持一致。不與圖相配的《洛神賦》書法作品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楷書和行書,風格基本上是 “二王”典雅秀麗一路,只有祝允明的草書《洛神賦》縱橫浩蕩,奇絕恣肆,與《洛神賦》的風格特征不盡吻合。這說明,書法創(chuàng)作者會有意無意地受到書寫內(nèi)容的影響,從而使以文學作品為書寫內(nèi)容的書法作品或多或少地帶有文學作品的風格特征。

圖19 梁巘行書冊頁洛神賦》

圖20 費丹旭小楷《洛神賦》

注釋:

[1]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3214頁。

[2]盧輔圣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一冊),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版,第883頁。

[3]趙孟頫:《松雪齋集》卷十,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196冊,第740頁。

[4]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三,丁福?!稓v代詩話續(xù)編》中冊,中華書局1983年8月版,第988頁。

[5]《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版,第47頁。

[6]《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版,第525頁。

[7]陶宗儀編:《書史會要》,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14冊,第744頁。

[8]張丑:《真跡日錄》,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17冊,第568頁。

[9]盧輔圣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七冊),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版,第768頁。

[10]盧輔圣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八冊),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頁。

[11]《文獻集》卷四,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9冊,第333頁。

[12]《待制集》卷十九,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10冊,第494-495頁。

[13]盧輔圣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八冊),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版,第273頁。

[14]趙孟頫于至知二年夏去世,不可能于同年秋臨王獻之《洛神賦》。

[15]盧輔圣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八冊),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頁。

[16]圖見《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十九冊),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頁。

[17]圖見《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九冊),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頁。

[18]《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十九冊),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頁。

[19]盧輔圣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八冊),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版,第273頁。

[20]《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十九冊),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226頁。

[21]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四十七,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3冊,第622頁。

[22]《晦庵題跋·跋朱喻二公法帖》,《晦庵集》卷八十二,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5冊,第701頁。

[23]圖見《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二冊),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168頁。

[24]盧輔圣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八冊),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頁。

[25]轉(zhuǎn)引自葛鴻楨《吳中才子:文徵明的生平及其藝術(shù)》,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頁。

[26]《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十二冊)《目錄》,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312頁。

[27]《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十五冊),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第220-221頁。

[28]《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一冊)《目錄》,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307頁。

[29]《石渠寶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24冊,第264頁。

[30]轉(zhuǎn)引自周道振編著《文征明書畫簡表》,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85年版,第91頁。

[31]《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二十冊)《目錄》,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342頁。

[32]《中國古代書畫圖錄》(第十一冊)《目錄》,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第353頁。

[33]鄭逸梅:《尺牘叢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89頁。

[34]見李松晨主編:《中國歷代名家書法·楷書》第3卷,金盾出版社2002年版。

[35]《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十三冊),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頁。

[36]任道斌:《董其昌年譜》,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189頁。

[37]《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六冊)《目錄》,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337頁。

[38]《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十五冊)《目錄》,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第334頁。

[39]《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十八冊),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頁。

[40]見《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十二冊)《目錄》,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363頁。

[41]見趙振新、吳玉林主編:《錦州市文物志》,學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頁。

[42]《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十四冊),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 頁。

①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在繪畫中的接受研究》(課題編號12YJZH190)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洛神賦王獻之洛神
洛神姿
王獻之依缸習字
觀茶
荷花
臨帖趙孟頫《洛神賦》
王獻之練字
臨帖趙孟頫《洛神賦》
“遷想”與“妙得”——顧愷之《洛神賦圖》品鑒
王獻之練字
王獻之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