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
北京有一所著名的“一零一中學”,校名是郭沫若題寫的。很多外地人問,這是北京的“第101所”中學嗎?當然不是。“一零一中學”的校名寓意“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正如校歌唱的那樣:“一零一,一零一,你是永不自滿的象征。”“一零一”表達著這所學校以及這所學校師生永不自滿、昂揚向上的精神氣質(zhì),更是對教育的目的以及教育在人類發(fā)展進步中的價值、功能與意義的生動表達。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表達了教育活動“承前啟后”的積極意涵:正是經(jīng)由教育,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于知識、能力、精神境界等方面達至人類已達到的“百尺竿頭”的高度,能夠在離開校園進入廣闊社會實踐以后,有擔當、有使命感、有責任心,也有能力去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貢獻,推動人類的“更進一步”。而人類的每一次“更進一步”,都匯入人類的總體成果中,刷新著“百尺竿頭”的標桿,成為更年輕一代學習和成長的精神源泉。在這個意義上,“一零一”最能說明教育的立場、目的與精神,即“樹人”“育人”。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表達著年輕一代的成長機制以及這種成長超越個人的意義與價值。達到“百尺竿頭”,對學生而言意義非凡——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吸取人類歷經(jīng)千百萬年實踐探索的認識成果與精神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對民族、國家、人類而言,“百尺竿頭”是育人的重要指標,是人類昂揚前行、繼續(xù)發(fā)展的前提:即使到達“百尺竿頭”,也還需“更進一步”;只有年輕一代達到“百尺竿頭”,人類才可能“更進一步”。人類的“更進一步”,并不是自然而然坐等的結(jié)果,而是自覺努力地昂揚闊步,懷著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推陳出新的能力與勇氣、擔當與責任。而這些品質(zhì),正是年輕一代在繼承人類歷史實踐成果過程中、在抵達“百尺竿頭”過程中培養(yǎng)形成的。這個過程,主要是學校的教學過程。
作為培養(yǎng)人、促進人的發(fā)展的重要活動,教學主要通過化解人類歷史認識與學生個體認識的差距,去幫助學生能夠作為主體去學習、繼承人類已有的社會實踐(認識)成果,在知識、能力、思維方式、境界等各個方面達到人類已然達到的高度。因此,經(jīng)由教學,外在于學生的人類實踐(認識)成果能夠轉(zhuǎn)化成為學生個人內(nèi)在的力量;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能夠轉(zhuǎn)化成為學生認識世界、創(chuàng)造未來新世界的重要方式;蘊含于人類知識以及知識發(fā)現(xiàn)過程中的高級社會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能夠潛移默化地成為學生個人對待世界、看待人生的價值觀。總之,通過教學,將人類認識成果的精華,轉(zhuǎn)化為年輕一代自己的鮮活的現(xiàn)實實踐。在這個意義上,教學的意義,就在于它能夠通過對人類歷史實踐成果的學習,使每個年輕人能夠進入到人類歷史長河中,了解人類過往的努力與成就,幫助每個年輕人有能力、有力量、有信心、有毅力去“接力”人類實踐的步伐繼續(xù)向前,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推進人類歷史向前發(fā)展的主人。
培養(yǎng)這樣的人,既是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教學存在的根據(jù),同時,也是教學不斷改革改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