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屋檐下散落的背景

2018-03-15 15:29:23洪忠佩
湖南文學(xué) 2018年2期
關(guān)鍵詞:譜牒桃溪潘氏

洪忠佩

手抄的譜牒

他的喘息與哮鳴,儼如深巷里穿過的風(fēng)聲,迅疾、游動,卻只有間歇,沒有消減,偶爾的幾聲咳嗽,使身體的姿勢越來越往下佝著,消瘦的臉上,幾乎是皮包骨,額頭皺成一隙一隙的,那渾濁的雙眼分明有咳出的淚痕。日頭(陽光)在屋檐下垂出斜線,剛好落在他臉上,形成黑白的暗影,凜冽、恍惚。他一說話或者咳嗽,喘息就急促了,似乎呼吸很難接上。我不忍心讓他繼續(xù)說下去,只好拿過他拽在手里的手抄譜牒,示意他歇會兒再說。

手抄譜牒是苧麻線合訂的,厚厚的幾本。每一本的封面,都是用年畫的背面做成,紙張不僅已經(jīng)泛黃,而且布滿了污漬,邊角也卷了起來,瘦金體的字跡還算清晰——《桃溪潘三仕宗譜》《桃溪尚書第潘氏支譜》,均為潘述子抄錄。而內(nèi)頁呢,是名堂紙(竹紙)構(gòu)成,正反面是一張像十六開大小的名堂紙對折,折邊并沒有裁開,頁面上抄錄的文字都是蠅頭小楷。盡管,相比族譜,抄錄簡略,且每一行都夾雜著繁體字,讀起來不太順暢,我還是看到了一個聚族而居的族群源起和過往的脈絡(luò)。

村莊的歷史,好比是山澗里的水,往往源頭是被遺忘或者忽略的。即便在古老的桃溪村,也不例外。好幾次,從村頭走到村尾,一路上我看到好幾家都關(guān)門閉戶,門上掛著一把永固牌的鐵鎖。我找到七八個上村民打聽,他們很少有人知道村莊開基始祖是“洞明文學(xué)地理,精堪輿之學(xué)”的潘逢辰——他是在唐廣明年間(880年),就從徽州歙縣進(jìn)入婺源鵝峰山下建村了。甚至,有的村民還沒有開口,我就從他們詫異的神情讀到了結(jié)果。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沒有回程的旅行,村莊卻需要循環(huán)往復(fù)。在青山圍裹、列峰為屏的桃溪村,族人先后開辟了八條通往山外的古道,而我,也只沿著指路碑徒步走過其中通往甲路、洪村的二條。沒想到,山村的公路通了,古道就淪落到了廢棄與荒蕪。有的路段斷裂,路亭坍塌;有的路段失去路徑,有的路段直接讓大茅、雙鉤藤、荊棘,以及免枧(檵木)網(wǎng)緊了。蘿櫻(金櫻子)、牛郎擋(南五味子)、吊梨?。ù汤妫╇S處可見。有誰會想到,桃溪村從古道上遷徙出去的除了鄰近的孔村、豸峰,還有松山、和睦、大呈、峽石、沙洋、蓮塘等十多個村莊。往往,祠堂、譜牒是進(jìn)入一個村莊的入口。然而,桃溪村里村外,潘氏宗祠、尊德祠、仰賢祠、鄉(xiāng)賢祠、瑞滋祠都蕩然無存,明代宰相嚴(yán)嵩題寫的“潘氏宗祠”匾額也下落不明,已很難找到村莊歷史遺存的信息,只有從潘述子老人多年前抄錄的譜牒,以及民間傳說中去還原了。

桃溪村的繁衍興旺,得益于潘氏四世祖潘初。潘初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七歲的時候,還不會說話。有一天,母親帶他去村口登樓游覽,他忽然開口說話,說自己將在三十六歲離開人世。沒想到,潘初第一天開口說話,竟成了讖語,他死于三十六歲。詭異的是,相傳在潘初少年時,他家中請一位風(fēng)水先生選墓地,到了午時還沒有結(jié)果。母親便叫潘初去楊梅塢口請風(fēng)水先生回來吃飯。潘初在山底望著風(fēng)水先生,只說了一句“豬母星下巢”。風(fēng)水先生返身一看,果然見山底有一塊“豬母星下巢”的絕佳墓地。風(fēng)水先生返回潘家,慚愧地講明來龍去脈,說你家已出高人了,飯也顧不上吃,就匆匆告辭了。后來,潘家依照潘初的選擇,將二世祖潘仁厚葬在了坐北東朝南西的“豬母星下巢”風(fēng)水寶地上,并在墓前用青石鑿了一只水槽,無論干旱還是多雨,水槽始終不涸不滿。民間的說法,“家”字是房室與豬的組合,養(yǎng)殖的豬母有超強(qiáng)的繁殖能力,是專門用來下小豬(豬崽),而“豬母星下巢”的墓地,恰恰應(yīng)合了這一說法,讓潘家開始人丁興旺,事業(yè)發(fā)達(dá)。于是,桃溪村科第綿延,有了“一門九進(jìn)士,六部四尚書”之貴。我曾在民國版的地方志找到載記,桃溪村自宋至清入朝為官者有一百二十六人,其中有著述傳世者六十二人,著作達(dá)一百五十六部三百三十五卷。

從老人抄錄的譜牒上看,桃溪村自建村以來先后組織修譜七次:第一次修譜于南宋理宗咸祜乙丑年(1265年)至度宗咸淳乙酉年(1289年),由族人潘甫歷時二十八年修成;第二次修譜于明朝洪武癸丑至甲寅年(1373—1374年),由族人潘侃與其子潘迥歷時兩年修成;第三次修譜于明朝永樂庚子年(1420年),由族人潘敬善、潘袞生主持修成;第四次修譜于明正德丁丑到戊寅年(1517—1518年),由族人潘玨提出,同族嵩陽、閑庵、直庵、南峰等人協(xié)同,聘請休寧名士程師魯編纂,至正德十一年,由族人潘選、潘旦共同參與修成;第五次修譜于萬歷三年(1575年),由族人潘子溫主持,并請時任吏部尚書楚荊太岳張居正作序;第六次修譜于崇禎辛未年(1631年),由族人潘之祥主持;而桃溪潘氏由族人潘光杰主持修譜是在清同治七年(1868年),那應(yīng)是最后一次了。

這,僅僅是桃溪潘氏世系在譜牒上一百五十年的斷檔嗎?

倘若,我沒有進(jìn)入桃溪村田野調(diào)查,是否還會有人提起桃溪潘氏的譜牒呢?

譜牒在鄉(xiāng)土中國,類似于一個村莊族群基因的線性簡述,內(nèi)里宗族世系脈絡(luò)清晰。桃溪,從遙遠(yuǎn)的南宋到清代,是村莊一條時間的線,那是多么的漫長。據(jù)說,桃溪村歷史上載譜時,都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載譜儀式,樹亡幡,掛燈籠,擺香案,進(jìn)行焚香載譜。載譜儀式結(jié)束后,再由譜匠用棋子樹(烏桕樹)雕版付印。即便,年過八旬的老潘也沒有機(jī)會看到祠堂里載譜的場景,他所知道的過程也是聽爺爺講述的。

譜載了,雕版印了,就有留存。往往,村莊里許多事物是秘不示人的,比如譜牒。很多次,我在婺源村莊做田野調(diào)查,幾經(jīng)周折才見到鼠咬蟲蛀的殘存譜牒,而在桃溪村是個例外。潘氏譜牒是深藏民間,還是失傳了呢?我就不得而知了。我沒有必要去追溯桃溪潘氏一百五十年沒有續(xù)譜的原因,甚至沒有必要去問潘述子老人是在什么境況下抄錄譜牒的,他抄錄的原譜又去了哪里?;蛟S,許多村里人與我一樣,根本沒有見過七次修出譜牒的影子。

老潘與老伴一起種幾分薄田,生活有些困窘,家中十分簡陋,墻體斑駁,大門裂著寬窄不一的縫隙。我問到他子女的時候,他只是咳了一下,并沒有回答,我也不好再問下去了。

警惕與懷疑,不冷亦不熱,是與老潘前兩次見面他對我的態(tài)度。即便是第三次,他還是不愿意同我說起祠堂在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被拆的場景。在我看來,他能夠提供手抄譜牒給我看,已是萬幸了。遺憾的是,老潘抄錄的譜牒并不完整,他把《譜序》與許多房頭(支派)都省略了。endprint

割裂,茫然。

初秋里,老潘承受著哮喘的不適,與我坐在屋檐下斷斷續(xù)續(xù)地聊著村莊的過往,以及在外為官從商者的“葉落歸根”。他喘著粗氣告訴我,在桃溪村歷史上,明朝貢士潘鏊、尚書潘潢為村里人作出了表率,前者喪父守墓三年,從未進(jìn)村,后者為父母守孝三年酒肉不沾。還有,曾任江西布政使司右參議兼按察司僉事潘之祥,在洪家山祖墓旁建追遠(yuǎn)庵,買山置田,以維護(hù)祖墓……老潘講話時間稍微長些,就氣喘吁吁,有些力不從心。其實,老潘算不上滿腹經(jīng)綸,卻用心做了一件事——那手抄的譜牒中,仿佛每一行蠅頭小楷,都是他崇祖睦族的內(nèi)心獨白。老潘說,他的呼吸對譜牒故紙的味道特別敏感,一嗅到就咳得厲害。當(dāng)年,抄錄譜牒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雖然,我沒有看到老潘當(dāng)年抄錄譜牒的艱難,卻能想象故紙上撲起的塵埃,以及他的不適?;秀保吓嗣靠纫淮?,身體都在縮小。明顯,他說話的聲音都是虛弱的,而他家的幾只雞卻聚聚攏攏地站在門檻上。

我無法想象歷史上十八里桃溪的豐饒,卻看到清亮的一匹水,從老潘家門口淌過。老潘嘴巴里“嘬嘬嘬”地呼著,他從搪瓷碗里抓了一把調(diào)過的米糠,撒在了地上,幾只雞爭先恐后,在不停地啄食。老潘撩起衣角擦了擦手,他瞇著眼,望著桃溪水告訴我,在外地打工的兒子將與媳婦一起回家過中秋。

在時間的上游

桃溪村是生長在時間里的,她的容顏也在時間里蒼老。

古舊,斑駁,暗啞,似乎是桃溪村村莊的樣貌與民居的主色調(diào),個別房屋的曬樓與屋頂上的戧角都塌了,墻頭瓦楞間還長了雜草。轉(zhuǎn)折,或者連通的巷道,幽深,空寂。巷中避人,成了雞與狗追逐的游樂場。堆在屋檐下的石礎(chǔ)、條石、門枋石,明顯是來自于倒塌抑或拆除的舊屋,甚至是原先的祠堂。一旦,放在村民家的門口,功用就成了村民歇腳的石凳,平滑、光潔,帶著青石的涼意。從一戶戶家門口散開的是褪色的春聯(lián),裂縫的墻體,剝落得厲害的石灰,橫豎堆著的柴火,以及屋檐下燕巢、蛛網(wǎng)、竹叉、竹笐,還有暗物質(zhì)。

分不清桃溪的早晨,是雞啼還是鳥鳴催醒的,那山嵐與炊煙混合在一起,粉墻黛瓦的桃溪村宛如中國山水畫的意境呈現(xiàn)。仿佛,那村莊民居的黑白是生長在山水間的,而村莊千百年的時光,就在鱗瓦上的炊煙繚亂中得以世代延續(xù)。

在時間的上游,桃溪是“千煙之村”。盡管,水泥公路已經(jīng)延伸到了村莊腹地,小學(xué)教學(xué)樓是新建的,村中也有矗起新嶄嶄的樓房,可我卻很難去還原歷史上一個盛名之下大村的景象。潘氏宗祠、尚書第、太宰牌坊,連廢墟殘基都很難找了,唯獨讓我能夠看到的是一塊婺源知縣鄭國賓為“潘潢書屋”題的“太宰讀書處”匾額。匾額是木質(zhì)的,依然可辨“賜進(jìn)士出身知婺源縣事鄭國賓---太宰讀書處----南京吏部尚書潘潢----咸豐五年春”等字樣。

書屋、池塘,以及匾額,是人們都能夠看到的。而我,要在手頭少得可憐的史料,還有村里潘灶保和潘啟灶老人零零散散的講述中,去還原一個有血有肉的潘潢。兩位老人雖然居于深山里的村莊,但都是喝過不少墨水的,在他們眼里,仿佛潘潢是一個雙重存在的人物。

潘潢的原名是潘天潢,因“天”字與皇朝天子有忌諱,他父親潘鐸便把有四個兒子潘天濟(jì)、潘天滋、潘天潢、潘天沭的“天”字,統(tǒng)統(tǒng)從名字中去掉了。潘潢在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金榜題名時,他已經(jīng)二十五歲了。潘潢步入仕途后,能夠不斷榮升,先后任戶、工、吏、兵四尚書,說明他有過人之處。但是,他在官場上的結(jié)局并不完滿。最后,潘潢從北京、南京,輾轉(zhuǎn)到婺源,一程馬車,一程木舟,他在路上的日子,滯悶、寂寞,風(fēng)塵仆仆,歸心似箭。走在桃溪村口,當(dāng)他掀開轎簾的一剎那,看到魂牽夢繞的村莊時,似乎才有一種輕松、解脫的感覺,而在內(nèi)心深處還有一種說不出的悵惘——任戶部尚書,他與宰相意見相佐產(chǎn)生分岐;任兵部尚書,農(nóng)民起義軍師尚詔在安徽亳州與河南之間起事,他派兵鎮(zhèn)壓不力,皇帝怪罪。面對如此窘境,過了知天命之年的潘潢,把自己從深陷的泥潭中拔了起來,他毅然辭官歸隱故里。一場又一場風(fēng)雨過后,那個在金鑾殿前朝圣的潘潢,徹底告別了爾虞我詐的生活,疲憊的臉上開始露出了平靜的笑臉……

暫且撇開潘潢從政的功過是非,他首先是一位大孝子——父母去世時,守孝三年,酒肉不沾。古人說:“百善孝為先”。孝悌,是做人的基本,與一個人的身份、地位無關(guān)。而潘潢作為一個兒子,在對父母盡心奉養(yǎng)、順從之外,他們“百年”后,做到了應(yīng)該遵守的禮俗。他的一片孝心,感動了家鄉(xiāng)人四百多年,甚至更為久遠(yuǎn)。

在潘述子老人的手抄譜牒里,我曾隨手摘下了一如詞條的短語:“二十世祖潘潢:葬于本里小灣坵將軍大坐形卒向?!鳖H為遺憾的是,好幾次想請老潘帶我去潘潢墓地拜謁,都沒有得到應(yīng)允。

潘潢書屋,只是桃溪的書屋之一。村內(nèi)弟子讀書講學(xué)之所還有啟源書屋、本體堂、同異軒等等。在桃溪村,書屋的建筑形制可以不同,而內(nèi)里供奉的必是至圣先師——孔子之位。據(jù)說,村里每個學(xué)童入學(xué)時,要先拜孔子,再拜先生,還要叩請先生賜學(xué)名。每逢歲時節(jié)慶,學(xué)童還要在家長的引領(lǐng)下,向先生送節(jié)禮。每逢初一、十五,師生都要向孔子像焚香叩拜。在有秀才中舉或登進(jìn)士第的年份,村里春節(jié)期間還要巡舞“梅花燈”以示慶賀。在傳統(tǒng)社會里,桃溪村讀書講學(xué)場所的日常開支,都是以學(xué)田的收入進(jìn)行解決的。早在明朝初葉,潘氏宗族除了集體捐資建設(shè)場所之外,還購置學(xué)田三十畝。學(xué)童在村里進(jìn)行開蒙教育后,再送入縣府儒學(xué)深造。

所有這些,是否只是桃溪村在不同年代讀書風(fēng)氣濃郁和耕讀傳家的一個引子呢?

眾所周知,大業(yè)三年(607年),隨著隋湯帝詔令文武官員有職事者,可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jié)義可稱”“操履清潔”“強(qiáng)毅正直”“執(zhí)憲不饒”“學(xué)業(yè)優(yōu)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十科舉人,宣告了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誕生。而桃溪村第一個坐上官轎的人是第五世潘汝翼,他在宋紹興二年(1132年)登第。與潘潢相比,潘汝翼進(jìn)士及第要早得多。或許,在耕讀傳家的桃溪村,每一位學(xué)子都曾讀過《詩經(jīng)·大雅·綿》中“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的詩句,而一旦瓜瓞綿綿成為村莊的氣象,那古風(fēng)濃厚的桃溪村將是怎樣的繁盛呢?endprint

在潘汝翼登第的三百五十二年后,也就是1484年,潘玨中進(jìn)土。隨后,潘珍、潘锜、潘潢、潘釴、潘士藻、潘之祥等連續(xù)登第,他們與遷居在桃溪下游的孔村、豸峰潘氏一道,共同創(chuàng)造和書寫了“奕葉相承,代有聞人”的氏族史?!耙婚T九進(jìn)士,六部四尚書”“二科六舉人,兩榜四進(jìn)士”“棠棣四聯(lián)輝,喬梓一聯(lián)芳”……這些贊譽(yù),仿佛是桃溪村人蓄積已久的能量爆發(fā),一個村莊的橫空出世,與之契合的必然是人轎熙攘,侍從簇?fù)恚瑑x仗堂堂,風(fēng)云際會的盛景。

然而,我還在《徽州府志》找到了桃溪村一位傳奇式的人物——潘選。潘選是弘治十八年(1505年)考中的進(jìn)士,不僅做官以風(fēng)清氣正聞名,他的孝順更有名氣。潘選一身正氣,他從浙江江山知縣做起,升至戶部主事,再升河南按察僉事。潘選在轉(zhuǎn)任山東僉事時,母親患病,他“棄官歸,值母病思食鯽,急不可得?;蛘堃运~代,選不可。解衣入池中捕之,果得二鯽。”(道光《徽州府志》卷十二)后來,母親去世了,潘選痛不欲生,心在咯血,他趴在靈柩上哭了七天七夜,竟然跟隨母親而去……想想潘選的一生,真的是簡潔得不能再簡潔了,他只守住了二個字——“廉”“孝”。

傳說中,舜以自己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而潘選呢,他的孝行,無不讓每一位走進(jìn)桃溪,還有聽過他孝母故事的人為之動容。

讀書,中舉,為官,返鄉(xiāng),似乎是桃溪村每一個漂泊者的宿命。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中舉或者為官后,都要在桃溪上捐建一座橋,造福桑梓。桃溪村的水脈,好比是村莊的文脈。在遙遠(yuǎn)的年代,桃溪村的橋是與那開道的鑼聲,以及銀頂?shù)呐I相對應(yīng)的,橋成了“轎”的代名詞,村莊有多少官轎,桃溪上就有多少座橋——留蔭橋、松雪橋、錫元橋、瑞滋橋、五桂橋、濟(jì)美橋、澄榮橋、桂芳橋……那桃溪之上的三十六座橋,不僅是村莊聲名顯赫的一個重要載體,還是村莊在不同年月的胎記。

桃溪的水,呈S形繞村而過。溪埠上,幾位村婦埋著身子有說有笑地在洗衣服。似乎,她們洗衣的節(jié)奏是統(tǒng)一的,在青石板上的一揉一搓,再在水中一漂一滌,那篤篤的搗衣聲,便輕盈歡快起來。調(diào)皮的小把戲(小孩)呢,時不時扔下石子濺起水花,惹得村婦幾聲笑罵。小把戲(小孩)踮起腳尖,嘿嘿一笑,如鳥雀,散了。

遠(yuǎn)遠(yuǎn)地,在那一座座石拱橋拱起的弧度里,在桃溪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我宛如找到了村莊時間的上游。在那里,還會有村莊多少鮮為人知的神秘傳說在向我淌來?endprint

猜你喜歡
譜牒桃溪潘氏
文化遺產(chǎn)保護(hù)下的譜牒檔案的保護(hù)與文化價值探析
南方論刊(2022年2期)2022-02-03 08:16:12
常吃西餐更容易患腸炎
攀古奕世—清代蘇州潘氏的收藏
藝術(shù)品(2019年1期)2019-01-15 06:55:41
桃溪之憶
中國詩歌(2018年3期)2018-11-14 19:09:21
市場化視角下的譜牒檔案管理研究
山西檔案(2018年5期)2018-01-24 17:34:15
同根同祖 兩岸一家
懷舊盟
詩林(2016年5期)2016-10-25 23:45:15
西夏譜牒檔案探析
西夏學(xué)(2016年1期)2016-02-12 02:23:22
世界上最早的花
桃溪的橙色奏鳴曲
花火B(yǎng)(2011年4期)2011-05-14 10:14:07
嘉荫县| 普安县| 旬阳县| 苏尼特左旗| 扶沟县| 饶河县| 蓝田县| 常熟市| 波密县| 武强县| 湘乡市| 龙胜| 上栗县| 贡嘎县| 孟村| 铜陵市| 南昌县| 台前县| 大冶市| 大关县| 新邵县| 宣城市| 乐清市| 收藏| 左贡县| 英德市| 康平县| 普格县| 丰县| 迭部县| 金溪县| 河北区| 丹阳市| 沅陵县| 武邑县| 汨罗市| 祥云县| 武山县| 连云港市| 浮山县|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