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樂器制作工匠大師
——呂偉康

2018-03-15 08:29:22薛德卿
人民音樂 2018年3期
關鍵詞:民族樂器二胡音色

■薛德卿

20世紀50年代,呂偉康在鞔皮,胡琴的“鞔皮”工藝是一項純手工的傳統(tǒng)技藝,一向是樂器師傅的絕技,關系到產(chǎn)品質(zhì)量

呂偉康(1926—2014)江蘇蘇州人,出身樂器制作世家,父親也是樂器工人。15歲時父親病故,呂偉康去上海俞振興樂器店當學徒,由于天資聰敏,加上勤奮好學,刻苦專研,學藝進步很快,三年滿師,19歲就回蘇州自立作坊制作樂器。1954年國家提出成立合作社,12月由手工業(yè)局何士元、周以璞及呂偉康等人發(fā)起成立了樂器合作社,1956年改為高級社,當年呂偉康正好30歲。

高級社成立后,工人、干部熱情高漲,生產(chǎn)紅紅火火,但由于是一家一戶合并而成,技術上參差不齊,高擋產(chǎn)品缺少人手,如市場上需要的大三弦等技術要求比較高的產(chǎn)品,無人會做,呂偉康就頂了上去!隨著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除了要做定制的樂器還要開發(fā)新品種,于是成立了試驗組,呂偉康成為試驗組中的骨干力量。

20世紀50年代,中國民族樂器還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系列,二胡等拉弦樂器發(fā)音較柔和,音量較低;琵琶、古琴等彈撥樂器音量又太小。而京胡、嗩吶等高音樂器由于個性太強,很難融合成一體。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是:要將種類繁多的民間樂器加以科學改進,制定標準,形成系統(tǒng)。相比于能夠演奏出豐富表達能力,有質(zhì)感的交響樂隊,民族樂器還不能組成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樂隊,尤其是低音樂器的缺乏。這就是擺在當時廣大音樂工作者面前的一大問題,同樣也是擺在這些整體文化水平不高的樂器制作工人面前的艱巨任務。

蘇州民族樂器廠民樂隊成員在拉奏研制成功的“革胡”

拉阮現(xiàn)在已經(jīng)為各民族樂團及樂隊正式使用樂器

20世紀50年代,呂偉康在蘇州民族樂器廠試驗組試拉二胡,撿驗質(zhì)量

一、低音民族樂器的試制

1958年,上海音樂學院楊雨森設計了低音民族樂器革胡,他找到了蘇州民族樂器廠,試驗組呂偉康接受了這項任務。經(jīng)過反復試制,琴桶從圓的做到方的再從方的做到圓的,鞔皮仍然用蟒蛇皮,從單皮膜做到雙皮膜,最后發(fā)展到倍低胡,拉弓也解放到弦外來拉。終于,革胡試制出來了,它基本解決了民族樂器的低音問題,各地民樂團也紛紛使用,反映尚可。蘇州民族樂器廠民樂隊也特地量身定做了一首四聲部樂曲——弦樂四重奏《白毛女》:由高胡、二胡、中胡、革胡組成,分別由劉云淼、呂偉康、陳學琦和王菭江演奏。經(jīng)過長期使用,發(fā)現(xiàn)革胡有一個重大缺陷:天然蟒皮受氣侯影響很大,氣溫高低,空氣干濕都直接影響到音色、音量,甚至音準!后來改用木板也不奏效,而且用這樣大的蟒蛇皮原材料也存在問題,低音樂器的改革任務遇到了瓶頸。

“文革”前夕,前線歌舞團領導來蘇州,講到他們在人民大會堂演出,低音樂器仍舊使用大提琴,周恩來總理看后指示:今后民樂團出國訪問,不能用西洋樂器大提琴,要用民族樂器。正好當時,張子銳已經(jīng)在與呂偉康商量用大阮改制成拉阮!前線歌舞團的信息與他們的設想不謀而合。經(jīng)過長期反復試驗,不斷修改,民族樂器中一件重大改革樂器——“拉阮”終于試制成功了。在此基礎上,“倍拉阮”也接著試制成功。它脫胎于我國西周時代的“阮咸”,又不同于阮;其發(fā)音原理相似于大提琴,又完全不是大提琴;而且它的演奏方法也符合了演奏家的習慣。這件新型的民族樂器逐漸推廣開來,為廣大民族樂團及民族樂器演奏員所接受。讓呂偉康高興的是中央民族樂團當年錄制了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在中央電視臺作為保留節(jié)目播放,樂隊中使用的就是他制作的拉阮,這極大地鼓舞了他!

二、扁二胡及其系列樂器的研究

“文革”開始,蘇州民族樂器廠“革命”也鬧得熱火朝天,廠門口畫廊刷出了大標語,技術科張子銳老師被隔離,試驗組被趕到辦公室樓下的一間角落里,車間里生產(chǎn)也停頓了。雖然工廠停產(chǎn),但呂偉康還是每天到廠里去,帶了往年的記錄資料,翻翻看看。翻出一則1958年的實驗記錄,是用竹筒拼成的扁桶,裝三根弦的三胡,當時的結論是音量大,音色差。呂偉康回想起錫劇灘簧用的主胡采用的是大竹筒,它的聲音能傳送半條巷,又聯(lián)想到無線電喇叭是圓的,后來改成橢圓形的。他反復思考、畫圖比較但還是不敢輕易動手,怕萬一失敗定會招至“罪狀”,直到武斗結束才開始試制。橢圓形的琴桶做好后,鞔皮成了大問題,蟒皮一向是縱向鞔的,而橫向的振動力是不同的。但橫向皮的尺寸可以比原來的大得多,蟒皮橫鞔等于加大了振動面且能達到擴大音量的目的。第一把扁筒二胡制成后,自己試拉了一下,音量很大,但是音色太粗糙!為了改進音色,除了扁形不變外,在前八角后圓,前圓后八角之間反復試驗,琴筒的尺寸也不斷調(diào)整,音色才有所改善。之后,呂師傅與試驗組幾個人帶著這把扁桶二胡去蘇州錫劇團,聽取專業(yè)劇團的意見,聽下來都有一個感覺:音量的確大,但音色不合群,聲音飄在整個樂隊的上面。怎么辦?那就要考慮整個拉弦樂器都要改!回廠后,呂偉康設計了高胡、中胡等等系列配套扁桶拉弦樂器,音色,音質(zhì)也日趨完美。1970年二炮文工團二胡演奏家陳耀星根據(jù)扁二胡的特性,創(chuàng)作了一首獨奏曲《水鄉(xiāng)歡歌》,在全國各地演奏并在電臺播放,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音樂界認為“扁二胡是中國民族文化的財富”“是蘇州民族樂器廠的驕傲”,甚至日本華夏音樂中心致函呂偉康,希望將他的研究成果及其卓越成就收錄入編輯出版的《20世紀中國樂器的改革與應用》一書中,向國際社會宣傳介紹。陳耀星在1997年11月來信中還提到這把扁二胡:“這把琴聲音越拉越好,越拉越純,至今還一直伴隨著我,走遍國內(nèi)外和天南海北。這把琴近三十年沒有變化,有人說這是寶琴,我說這琴有魂——琴魂?!?/p>

三、傳統(tǒng)二胡的科學規(guī)范

呂偉康一生主要研究的還是傳統(tǒng)民族樂器——二胡。提高二胡質(zhì)量,不外乎從外觀和內(nèi)在兩方面考慮,而內(nèi)在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首先發(fā)音體琴筒:老祖宗傳下來的筒子長度是否科學合理?為測定它的最佳長度,呂偉康做了一個很長的琴桶,邊鋸短邊聽音,結論是長了發(fā)悶,短了發(fā)散,13cm為最佳長度。繼而又對筒腔的大小進行試驗,試到8cm,比原來的琴大0.2cm時,最具二胡特有的韻味,也就是到了極限。接下來要追求音色美,這就涉及內(nèi)膛問題。經(jīng)過各種實驗,內(nèi)膛太粗糙聲波會被吸收掉,過分光滑音會混濁不清。呂師傅還特制了一把搓衣板楞頭內(nèi)膛的琴請人來拉,結果他演奏完感到奇怪,說此琴聲音發(fā)不出來。經(jīng)過長期摸索:前口內(nèi)有2.7cm長的弧形凹塘,筒子前大后小,筒板構成2度傾斜的樣式被確定下來。直到現(xiàn)在,市場上所有的傳統(tǒng)二胡基本上都按照這個標準生產(chǎn)。琴筒的形狀、尺寸確定后,皮膜的選擇加工更是關鍵之關鍵。蟒皮首先從色彩上識別它的質(zhì)地好壞,其次厚薄要適度。鞔皮要套鞔一次,使它四周均勻地拉開、伸足,干透后再正式鞔。這里全得靠藝人長期積累的經(jīng)驗。控制張力的大小、掌握音高和音色也需要手藝人心領神會,決非一朝一夕能達到的,這就是中國的工匠精神。

琴筒問題解決后,琴梗和琴軫的問題也就提到議事日程上了,這關系到穩(wěn)定音準、克服跑音。早期生產(chǎn)的琴梗和琴軫比較粗糙,由于使用的是絲弦,拉力不強,對圓形的琴桿要求不高。經(jīng)驗測,兩條弦定到d1—a1時,拉力有十多公斤,而著力點正在梗的下端,這勢必需要改進琴梗。經(jīng)過研究實驗,試制成了橢圓形扁梗:琴桿上部基本仍然園形,逐漸向下延伸到裝筒眼處,形成2.1×1.7cm的橢圓形。這樣,大大增加了抗拉強度,適應了鋼絲弦線使用的要求,由于沒有加粗琴梗,演奏者感覺到非常舒適。

1961年制作的“紅木二胡”獲得蔣風之、張韶等專家評定第一名,現(xiàn)保存在蘇州民族樂器廠內(nèi)

其他,如托板懸空式的改進,音窗花板開裂問題的解決,對付“狼音”助音罩的出現(xiàn),調(diào)音二胡的試制等等,無不浸透了呂偉康的心血。直到晚年,呂師傅還念念不忘扁桶二胡的質(zhì)量,傳統(tǒng)二胡的普及和民族樂器的改進與發(fā)展。可以說,呂偉康師傅把整個人生都奉獻給了民族樂器事業(yè)。

90年代,蘇州民族樂器一廠會場上,呂偉康研制的二胡贏得了演奏家和樂器愛好者的青睞,呂偉康與二胡演奏家閔惠芬(左一)、沈正陸(右一)合影

2004年10月24日,呂偉康在蘇州市山塘街

四、中國民族樂器事業(yè)的工匠精英

1961年舉行全國二胡評比。那時候信息還不太暢通,北京朱虎雄來蘇州告知了這一信息,但離開會沒有幾天了,廠里召集幾個人趕制。由廠長華福根、供銷科長周云銓和呂偉康3人帶著趕制的7把二胡赴京參加評比。呂偉康師傅制作的紅木二胡,經(jīng)過蔣風之、張韶等4位評委的評定,獲得新皮、舊皮兩個全國第一名,消息震動了京滬!回來后,蘇州工藝美術局舉行了慶功會,張開祺局長親自頒發(fā)了40元獎金。后來,工廠黨支部書記周祖興推薦呂偉康和劉云淼參加市業(yè)余樂團,希望他們既能制作又能演奏樂器。這在當時對呂偉康來說是件十分高興的事。

1972年,輕工業(yè)部對全國的樂器行業(yè)進行調(diào)研工作,抽調(diào)呂偉康到北京輕工部參加會議,對二胡等4件樂器進行標準審定。蘇州的二胡“月彎頭”由于式樣簡潔大方,獲得了一致的好評。而呂偉康對二胡等樂器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被采納進了輕工業(yè)部的部頒標準。也就是說,呂偉康的科學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家層面的承認。同時,蘇州民族樂器廠的產(chǎn)品亦蜚聲海內(nèi)外,贏得了廣大音樂演奏家和樂器愛好者的青睞。后來,1984年由王瑞泉師傅制作的紅木專業(yè)二胡獲得了國家銀質(zhì)獎,更為民樂廠增添了榮譽。

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廠技術科的張子銳老師。1961年,年輕的張子銳懷抱著改革發(fā)展民族樂器的雄心壯志,從北京來到蘇州。他認為,中國的音樂事業(yè)應該從最基層的樂器挖掘,改革要從基礎做起。他的到來極大地提高了蘇州民族樂器廠的整體水平,拓寬了全廠職工的視野。他宏觀地解決了民族樂隊的配套問題,他與專家、技術人員一起研制成功了抱笙、排笙、管子、箜篌、古箏等等,生產(chǎn)了成系列的大阮、中阮、小阮,并在上面開了既美觀又增大了發(fā)音量的音窗,恢復生產(chǎn)了一批仿唐樂器。他從理論到實踐幫助解決了一系列難題。呂偉康等取得的成績與張老師的幫助指導是密不可分的。

可喜的是,這些大師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接班人。呂偉康的徒弟封明君已成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民族樂器制作傳承人;王瑞泉的兒子王國興也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品牌;一大批樂器制作的工匠紛紛活躍在蘇州市的大街小巷。今天,我們更有理由懷念以呂偉康為代表的中國民族樂器制作的工匠精英們。他們是開拓者,他們是奠基人,他們是現(xiàn)代民族樂器制作的先驅(qū)者。呂偉康生前雖然沒有授予任何職稱,但他為民族樂器事業(yè)作出的貢獻將永載史冊。他花費畢生的精力研究發(fā)展了民族樂器,為東方文化寶庫默默地付出,他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工匠精神的踐行者。

猜你喜歡
民族樂器二胡音色
洞腔隨想二胡獨奏
擅長營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小議二胡藝術改良創(chuàng)新下的思考與實踐
北方音樂(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9
論長笛演奏的音色變化
北方音樂(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0
從輝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樂篇
學與玩(2017年6期)2017-02-16 07:07:16
老頭子的二胡
學生天地(2016年34期)2016-05-17 05:47:41
我的二胡夢
學生天地(2016年13期)2016-05-17 05:45:28
中國民族樂器(之十五)笙
音樂生活(2015年3期)2015-12-19 13:24:55
中國民族樂器(之十四)雷琴
音樂生活(2015年2期)2015-12-19 13:23:19
明清時期民族樂器發(fā)展略覽
嘉善县| 潜江市| 灵丘县| 凤凰县| 开封市| 淮北市| 女性| 隆昌县| 七台河市| 通州区| 安义县| 深泽县| 龙川县| 乌什县| 吉水县| 衡阳市| 大足县| 布拖县| 贺兰县| 抚松县| 灵丘县| 宁城县| 克东县| 额尔古纳市| 南昌市| 通辽市| 扶风县| 兴山县| 郸城县| 永安市| 安国市| 贵德县| 龙门县| 北票市| 湘潭县| 肥乡县| 祁东县| 伊宁市| 阿城市| 萍乡市| 桂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