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是現代人全面素質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考驗未來人才素質的一項重要內容。而現今的學生擔負著整個民族繁榮復興的中堅力量的重要角色,因此他們的健康成長應該引起高度重視與關注。音樂教育能夠陶冶學生的音樂情趣,蕩滌他們的心靈,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青少年;心理健康;音樂教育
一、當前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存在的問題
現今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問題呈上升態(tài)勢,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學習方面、人際關系方面和身心發(fā)展方面。
1.學習方面的問題
根據相關調查分析得出,現在的學生有一半存在學習焦慮現象,年級越高情況越嚴重,而隨著學習壓力的加大,低年齡、低年級的學生也出現了學習焦慮的發(fā)展趨勢。沉重的學習壓力使他們出現精神萎靡不振、厭食、失眠、神經衰弱、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學習效率低等不良健康問題,從而出現考試焦慮、厭學、逃學的現象。
2.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
主要是與老師、同學的關系問題。學生與老師的關系是最重要的問題,其主要表現為與老師關系不和諧,容易產生對抗心理。在大多數學生的心目中,老師是公正的代表,學生期望得到他們的愛護和關懷,而如果老師對學生缺乏理解和耐心,表現出不熱情指導的態(tài)度,就降低了他們對老師的信任度,影響了彼此之間的溝通;其次與同學出現相處不融洽的問題。
3.身心發(fā)展方面的問題
青少年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變化的青春期階段,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加上外界的影響使他們出現了自卑傾向、逆反心理和生理困擾等不良心理現象。而現實與夢想之間的沖突使他們產生嚴重的落差感,表現出內心脆弱、灰心喪氣、意志消沉、陷入自卑中無法自拔。同時在精神上迫切要求獨立的他們,堅決拒絕家長及老師對他們私人生活的干涉,出現強烈的逆反心理和過激的反抗行為。
二、音樂教育在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及意義
1.音樂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的情趣
音樂教育可以培養(yǎng)人的情感和豐富的情趣。音樂教育可以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情感世界,啟迪和凈化他們的心靈,健全他們的人格,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列寧曾說:“沒有人的情感,就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痹谝魳方逃?,通過向學生介紹中外優(yōu)秀音樂作品,讓他們從中受到音樂的感染,激發(fā)其內心對正義與美的追求,使其對生活充滿激昂向上的斗志,以更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周圍的事物。
2.音樂教育有助于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地發(fā)展
音樂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從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體現出來:
生理上,我們很早就知道音樂對人體健康的作用,當我們處于失眠或煩惱無法入眠的時候,聽一曲舒心的音樂,優(yōu)美動人的旋律就會刺激神經系統,隨著音樂情感的變化,使人精神愉悅,全身放松,從而舒適輕松地進入夢鄉(xiāng)。在音樂教學中,愉快輕松的音樂可以緩解學生由于平時繁重的學習任務而處于緊張狀態(tài)的心情,能放松他們的大腦神經,使其在課堂上集中精力,提高學習效率。
心理上,音樂教育是以情動人、以美育人的藝術,它使我們在感動和教育中體驗各種情感,以其獨特的審美方式對個體情緒起著調節(jié)作用,它抓住人的內心情感,在潛移默化中給心智尚未成熟的學生灌輸知識,同時緩解他們的思想負擔。
三、音樂教育在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的具體實施方案
研究
1.選取適當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要體現實施性和多樣性。教學內容的實施性是保證教學活動進行的基礎,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把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與全體學生的參與結合在一起,既要考慮到學生個體音樂水平的發(fā)展,也要兼顧整體學生音樂水平的提高。音樂教學內容還要多樣化,因為音樂本身就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它不應像一般教學課堂那樣單一,教師在音樂課堂中傳授給學生的應該是多種技能知識的綜合。
2.營造輕松和諧的音樂學習氛圍
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只有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音樂教學也是如此。音樂課程不像其他課程那樣枯燥、乏味,更多的時候是在輕松、愉快中進行的,因此,它容易受到學生的喜歡,達到陶冶其心靈的目的。
音樂教學場所的選擇對教學效果的達成有著重要的影響。例如音樂教室應選擇較為寬敞的空間,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心境豁然開朗,消除因平時學習緊張而壓抑的情緒;在結構上去除師生交流的屏障,推動師生間的互動;在外觀布置上,多以讓學生感到親切、溫暖的物體擺放為主。
3.創(chuàng)建豐富的實踐空間
在音樂課上,教師應設計形式多樣的實踐環(huán)節(jié)。例如:在課堂上,讓學生親自表演,并表述出表演及對音樂的感悟,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體驗;教師還可以組織合唱團,將合唱團體分成不同聲部,使他們每個人都能融入團體的合作中去,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使他們懂得如何與人相處。
社會在不斷發(fā)展,時代在不斷前進,音樂教育的價值和影響也越來越大,它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所以,為了培養(yǎng)新一代全面發(fā)展的健康人才,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學生只有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完成富民強國的重任。
參考文獻:
[1]吳雅芳.音樂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與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2]潘鐵群.音樂與人格的養(yǎng)成[J].樂器,2010.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