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百喻經(jīng)》“真實”“真寶”異文考校

2018-03-08 01:45:51鄭賢章譚曉芳
武陵學(xué)刊 2018年1期
關(guān)鍵詞:藏經(jīng)大藏經(jīng)大正藏

鄭賢章,譚曉芳

(湖南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湖南 長沙 410081)

朱慶之先生說,佛典的不同版本之間存在的大量異文沒有得到認(rèn)真的研究,意味著佛典的語言學(xué)利用沒有建立在必要的文獻(xiàn)學(xué)研究基礎(chǔ)上,這是相當(dāng)危險的,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1]。所謂異文,從廣義上看,是指記載同一文獻(xiàn)的歧異文字;從狹義上看,是指文獻(xiàn)的不同版本之間、文獻(xiàn)本文與他處引文之間以及引文與引文之間對應(yīng)的歧異文字,所指稱的對象主要包括版本異文、引用異文、兩書異文三種[2]。本文主要討論《百喻經(jīng)·得金鼠狼喻》各版本異文中“真實”與“真寶”二詞的合理性。

《大正藏》本《百喻經(jīng)·得金鼠狼喻》:“昔有一人在路而行,道中得一金鼠狼,心生喜踴持置懷中,涉道而進(jìn)至水欲渡,脫衣置地,尋時金鼠變?yōu)槎旧?。此人深思:‘寧為毒蛇螫殺,要?dāng)懷去?!闹邻じ?,還化為金。傍邊愚人見其毒蛇變成真寶,謂為恒爾,復(fù)取毒蛇內(nèi)著懷里,即為毒蛇之所螫,喪身殞命?!保═04,p556b)①“變成真寶”,有版本作“變成真實”。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漢語讀本》中采用的是“變成真實”,并將“真實”一詞解釋為“真正的財富”[3]。文中言金鼠狼變?yōu)槎旧撸笥帧斑€化為金”,很顯然是變?yōu)榱藢毼?、財富。方一新、王云路的解釋符合語境,但我們認(rèn)為原始文本是否為“真實”有待商榷。下面我們將分析“真寶”與“真實”在《大正藏》中的異文情況,從多種角度探討“真寶”與“真實”的區(qū)別,從而對《得金鼠狼喻》的原始文本作一個判定。

一、《百喻經(jīng)·得金鼠狼喻》的版本異文

《大正藏》本《百喻經(jīng)·得金鼠狼喻》“變成真寶”一語,有版本作“變成真實”。

史念林《百喻經(jīng)注》、弘學(xué)《百喻經(jīng)注釋》二書中《得金鼠狼喻》一文皆引為“傍邊愚人見其毒蛇變成真實”,不過他們未對“真實”二字作出注解[4-5]。

文學(xué)古籍刊行社1955年出版的《百喻經(jīng)》、金陵書畫社1981年出版的《百喻經(jīng)》、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癡華鬘》②中《得金鼠狼喻》一文皆用“變成真寶”[6-8]。林清玄所著《林清玄解〈百喻經(jīng)〉》選用“真寶”二字,并在譯文中將其解釋為“寶物”[9]。馮國超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百喻經(jīng)》和蓉生譯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百喻經(jīng)譯注》皆選用“真寶”二字,但未作注釋[10-11]。

由此可見,現(xiàn)行的《得金鼠狼喻》文本普遍存在“變成真寶”與“變成真實”兩種異文?!吨腥A大藏經(jīng)》本《佛說百喻經(jīng)》、《磧砂藏經(jīng)》本《百喻經(jīng)》、《高麗大藏經(jīng)》本《百喻經(jīng)》作“真寶”[12-14],《永樂北藏》本《百喻經(jīng)》[15]、《乾隆大藏經(jīng)》本《百喻經(jīng)》③亦作“真寶”,而《高麗大藏經(jīng)》《磧砂藏經(jīng)》及《中華大藏經(jīng)》所本的《趙城金藏》乃現(xiàn)存最早的幾種刻本大藏經(jīng),其《得金鼠狼喻》原文皆作“真寶”,我們推測原文應(yīng)為“真寶”。

二、“真實”與“真寶”的語義

“真實”一詞可見于《太平經(jīng)》卷36:“內(nèi)失其真實,離其本根,轉(zhuǎn)而相害,使人眩亂,君子雖愁心,欲樂正之?!盵16]46“真實”為“本真”之義?!罢鎸殹笨梢娪谖簳x六朝的佛經(jīng)文獻(xiàn)?!侗A經(jīng)》卷7:“復(fù)當(dāng)化作種種珍寶,金銀、摩尼、真珠、琉璃、珂貝、璧玉、真寶、偽寶、馬瑙、珊瑚、天冠、寶飾,如雨而下?!保═03,p212a)“真寶”與“金銀”“琉璃”“馬瑙”等并排列舉,可見應(yīng)為某種珍貴寶物之名。又有“偽寶”一詞列其后,故“真寶”可理解為“真正的寶物”。

《漢語大詞典》暫未收錄“真寶”一詞,“真實”在《漢語大詞典》中主要有以下四種意義[17]:其一,跟客觀事實相符合;不假?!渡觇b·政體》卷1:“君子之所以動天地、應(yīng)神明、正萬物而成王治者,必本乎真實而已?!盵18]其二,真心實意?!斗贂だm(xù)焚書》卷1:“蓋真實下問,欲以求益,非借此以要名,如世人之為也?!盵19]其三,確切清楚?!度龂萘x》第45回:“后面言語頗低,聽不真實?!盵20]其四,指本真?!短浇?jīng)》卷36:“真人言是也,固大已失天道真實,遠(yuǎn)復(fù)遠(yuǎn)矣。”[16]49又卷39:“故天使其棄浮華文,各守真實,保其一旦夕力行之,令人人各有益其身,無肯復(fù)自欺殆者也。”[16]68

“真實”在《漢語大詞典》中無“真正的財富”一義,本義應(yīng)為“本真”;“真寶”,《漢語大詞典》未收,可理解為“財寶、財富”之義。

至于《得金鼠狼喻》,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漢語讀本》采用“變成真實”,并將“真實”解釋為“真正的財富”,同時對“實”作了單獨釋義,說明“實”有財富義。其引論如下:《左傳·文公十八年》:“縉云氏有不才子,貪于飲食,冒于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jì)極。”杜預(yù)注:“實,財也。”《說文》:“實,富也?!倍斡癫米ⅲ骸耙载浳锍溆谖菹?,是為實?!盵3]“實”有財富義,因此“真實”即“真正的財富”,這樣的解釋符合語境,有一定的道理,但若考察“真寶”“真實”在文獻(xiàn)中的用法,我們覺得以作“真寶”為長。

三、“真實”“真寶”在佛經(jīng)中相混的情況

“真實”“真寶”在佛經(jīng)中常相混?!罢鎸殹痹凇洞笳亍分泄渤霈F(xiàn)137處,其中有26次存在與“真實”互為異文的情況。例如:

(1)《雜阿含經(jīng)》卷37:“彼命過比丘是真寶物,聞我說法,分明解了?!保═02,p268a)

(2)《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 54:“名法三昧光明妙音;次有如來,名法音真寶藏。”(T09,p739a)

(3)《菩薩地持經(jīng)》卷 7:“分父余財平等無偏,若是真寶主作偽想依實與價,決斷世事辯正機速?!保═30,p929a)

(4)《宗鏡錄》卷 1:“現(xiàn)自在力,闡大威光,示真寶珠。”(T48,p415b)

(5)《四諦論》卷 1:“故說此經(jīng),譬如令舍偽寶取真寶?!保═32,p375c)

(6)《央掘魔羅經(jīng)》卷 2:“置之瓶器中,守護(hù)如真寶?!保═02,p527b)

(7)《正法念處經(jīng)》卷 3:“知彼真金善巧能治,知是真寶?!保═17,p14a)

(8)《大般泥洹經(jīng)》卷 2:“眾人見光知是名寶,嘆其奇特各欲求取,時有一人巧智方便取得真寶。”(T12,p862b)

分析以上幾例,例1中“真寶物”,宋、元、明皆作“真實物”。例 2“真寶藏”宋、元、明、宮四本皆作“真實藏”。例3中“真寶主”知恩院本作“真實主”。例4“真寶珠”宋、元、明本作“真實珠”。例5“真寶”宮、宋、元、明本作“真實”。例 6“真寶”宋本作“真實”。例 7宮本、宋本皆作“真實”。例 8“取得真寶”,宋、元、明、宮本作“取得真實”。“取得真寶”“取得真實”,正如《得金鼠狼喻》之“變成真寶”“變成真實”,“真實”和“真寶”都可接于動詞之后作賓語,但今“真實”常用作定語,修飾名詞具形容詞性質(zhì),“真寶”常作賓語。

“真實”在《大正藏》中共出現(xiàn)15 922次,但極少出現(xiàn)與“真寶”互為異文的情況?!洞蠓綇V佛華嚴(yán)經(jīng)》卷14:“次名離垢幢;次名真實幢;次名法幢?!保═9,p485a)“真實幢”,宮、宋、元、明本作“真寶幢”。

綜上所述,“真實”與“真寶”在佛經(jīng)中常易混訛,而以“真寶”訛寫作“真實”的情況較多,“真實”不易訛寫為“真寶”。實”與“寶”形近,“實”常為“寶”之訛字,“真實”常為“真寶”之誤。

四、“實”“寶”的其他用法

我們首先討論“真實”的其他用法?!洞笳亍分小皩崱背霈F(xiàn)127 223處,“真實”出現(xiàn)15 922次,極少與“變成”連用,其中“變成真實”僅《百喻經(jīng)·得金屬狼喻》一例;未發(fā)現(xiàn)“變成”與單個“實”連用的情況;“變真實”在佛經(jīng)文獻(xiàn)中出現(xiàn)8處,“真實”皆應(yīng)作“確實不假”解,與“真正的財富”一義無關(guān)。例證如下:

(9)《菩薩本生鬘論》卷 14:“根本力用寂靜調(diào)伏,隨順瀑流遷變真實,病難支分了知無實,布施眾生獲得安靜。”(T03,p375c)

(10)《菩薩本生鬘論》卷 15:“莊嚴(yán)相貌殊麗鮮潔,一切自性遷變真實,福德智慧凈妙可愛,修建處所凈妙無雜?!保═03,p380a)

(11)《大方等大集經(jīng)》卷 14:“非物非無物,拔斷二邊見;知句假不染,不變真實句;滿足通達(dá)句,達(dá)義慧等句?!保═13,p98c)

(12)《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jīng)》卷14:“此人即已稱持一切如來廣大神變真實解脫壇印三昧耶,毘盧遮那如來真實神通加持廣大解脫壇印三昧耶。”(T20,p98c)

(13)《瑜伽論記》卷 19:“乃至我說一諦更無第二者。彼說真如非三無性故。唯是不變真實說為一諦?!?T42,p749b)

(14)《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 1:“初一釋約不變隨緣差別性,次一釋約隨緣不變真實性也?!保╔55,p599b)

(15)《列祖提綱錄》卷 38:“徒費力,寒暑不能變真實,堂堂受屈深可憐,幾度年年正月一?!保╔64,p287a)

再來看“寶”在佛經(jīng)中的其他用法?!罢鎸殹痹凇洞笳亍烦霈F(xiàn)137次,“寶”單獨出現(xiàn)89 861次,其中“寶”共有4處與“變成”連用,3處與“變?yōu)椤边B用。

(16)《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 570:“種種奇珍莊嚴(yán)大地,所生草木悉變成寶?!保═07,p945a)

(17)《不空罥索陀羅尼經(jīng)》卷 1:“自在而用變成寶,直百俱胝價。”(T20,p417b)

(18)《圣迦抳忿怒金剛童子菩薩成就儀軌經(jīng)》卷2:“即此蓮華變成寶,莊嚴(yán)宮殿?!?T21,p111a)

(19)《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卷 5:“非寶之物悉變成寶?!保═24,p1059b)

(20)《大法炬陀羅尼經(jīng)》卷 16:“當(dāng)是菩薩出世建立寶幢,故使世界變?yōu)閷毝!保═21,p733b)

(21)《金光明經(jīng)文句》卷 3:“一切砂礫皆變?yōu)閷?。”(T39,p59c)

(22)《宗鏡錄》卷 30:“釋摩男所執(zhí)一切砂礫,皆變?yōu)閷??!保═48,p592c)

最后我們探討一下“真寶”的用法。道家崇尚“黃白之術(shù)”,有燒煉丹藥點化金銀的法術(shù),“真寶”在道家典籍中一般有“金銀真寶”“丹藥”之意,亦即“寶物”,如:

(23)《祛疑說·黃白之術(shù)》:“蓋水銀食鐵之英華以為體,膽凡變鐵之顏色以為黃,自謂轉(zhuǎn)身便成真寶,未有不為所欺者?!盵21]

(24)《漸悟集·贈蓬萊散人》:“一志孤清守道,十地遍生芝草,百行謹(jǐn)行持,千日煉成真寶?!盵22]

(25)《周易參同契注》卷中:“還丹之道,唯此四般。四般合成,和遂成真寶?!盵23

(26)《王重陽集·心月照云溪》:“一身之內(nèi),二物成真寶?!盵24]

(27)《修煉大丹要旨·朱砂鼎方》:“又用硼砂焰硝少許入內(nèi),去其垢膩,傾內(nèi)隨成真寶?!盵25]

“真實”與“實”都極少與“變成”連用,少數(shù)幾處“實”與“變?yōu)椤钡倪B用,其中“實”也不作“財富”義解。“真實”在佛經(jīng)文獻(xiàn)中更常作“實在、不虛假”解,而與“真正的財富”一意無關(guān)?!罢鎸殹迸c“寶”在佛經(jīng)文獻(xiàn)中則常與“變成”“變?yōu)椤边B用,同時“真寶”在道家典籍中也有“丹藥”“寶物”之意,可見在佛典及道家典籍中用作“寶物”“財富”之義的是“真寶”,而不是“真實”。

從字形與書法角度分析,“實(實)”“寶(寶)”形體相似?!端卧獣ㄗ值洹酚小皩殻▽殻弊鳌啊盵26]。馬王堆帛書中有“實”作“”?!丁葱录亟?jīng)音義隨函錄〉研究·俗別字譜》“實”可作“、、”,“寶(寶)”可作有“”[27]?!皩殻▽殻痹凇抖鼗退鬃值洹分锌勺鳌啊?,形近于“實”字,“實”字條沒有與“寶(寶)”形近的異體[28]。可見“寶(寶)”與“實”書寫十分相似,傳抄過程中易將“寶(寶)”訛寫為“實”。在查閱各種書法字典后,我們更加確信這一猜想?!缎袝值洹肥珍洝皩崱钡男袝中斡小?、、”等[29],《行草書法字典》收錄“寶”的行書字形有“、、”等[30];《草書字典》收錄“實”的草書字形有“、、”等,收錄“寶”的草書字形有“”等[31]。在《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中“實”和“寶”存在形體完全相同的異體字,進(jìn)一步論證了二字易出現(xiàn)訛寫的猜想?!缎录亟?jīng)音義隨函錄》卷 11,“函,上音寶?!保╖59,P959a)《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10:“若,音實。”(Z59,P925c)“”既可為“寶”,又可為“實”。

“實”“寶”二字在書寫過程中易出現(xiàn)訛誤,而從以上各書法字典的例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實”字較“寶”字筆法簡單,易于辨認(rèn),不易錯認(rèn)為“寶”;而“寶”字的幾種草書和行書寫法,容易與“實”字相混,繁體“寶”中的構(gòu)件“珤”易誤認(rèn)作為“實”中的構(gòu)件“毌”,尤其如“寶”的草書“”。

因此,我們推論《百喻經(jīng)·得金鼠狼喻》“傍邊愚人見其毒蛇變成真實”一語,“變成真實”原文應(yīng)為“變成真寶”,不僅有語義上的考量,也有文字書寫上的證據(jù)。

利用佛經(jīng)的異文,考校佛經(jīng)字詞的是非,正確釋讀佛經(jīng)語言,有助于我們弄清字詞之間的關(guān)系,認(rèn)識同詞的異寫,對詞典編纂有重要的參考價值[32]??夹.愇?,可使我們在整理佛經(jīng)文獻(xiàn)時少出錯誤,從而整理出比較可靠的文本,同時也有助于闡明詞義的來源及演變,幫助完善詞典中的字詞義項。

注 釋:

①本文所引佛經(jīng)原文來自于中華電子佛典協(xié)會免費提供的電子佛典數(shù)據(jù)庫。括號里的“T”指《大正藏》的冊數(shù),“X”指《卍新纂續(xù)藏》冊數(shù),“p”指頁數(shù),“a、b、c”分別指上、中、下欄。

②《百喻經(jīng)》單行本有1914年金陵刻經(jīng)處刻本,分上下兩卷,系魯迅斷句,后王品青校訂改名《癡華鬘》,于上海印行。

③參見《乾隆大藏經(jīng)》第109冊第99頁。

[1]朱慶之.佛教混合漢語初論[J].語言學(xué)論叢,2001:1-33.

[2]朱承平.異文類語料的鑒別與應(yīng)用[M].長沙:岳麓書社,2005:1.

[3]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漢語讀本[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81.

[4]史念林.百喻經(jīng)[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115.

[5]弘學(xué).百喻經(jīng)注釋[M].成都:巴蜀書社,2008:162.

[6]僧伽斯那.百喻經(jīng)[M].求那毗地,譯.北京:文學(xué)古籍刊行社,1955:29.

[7]僧伽斯那.百喻經(jīng)[M].求那毗地,譯.北京:金陵書畫社,1981:106.

[8]僧伽斯那.癡華鬘[M].求那毗地,譯.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71.

[9]林清玄.林清玄解《百喻經(jīng)》[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187.

[10]馮國超.百喻經(jīng) [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46.

[11]蓉生.百喻經(jīng)譯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86.

[12]中華大藏經(jīng)編輯局.中華大藏經(jīng):第51冊[M].北京:中華書局,1992:443.

[13]磧砂藏經(jīng):第430冊[M].上海:影印宋版藏經(jīng)會,1934:87.

[14]高麗大藏經(jīng)編輯委員會.高麗大藏經(jīng):第54冊[M].北京:線裝書局,2004:136.

[15]永樂北藏整理委員會.永樂北藏:第130冊[M].北京:線裝書局,2000:890.

[16]王明.太平經(jīng)合校[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7]羅竹風(fēng).漢語大詞典:第2卷[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8:1895.

[18]荀悅.申鑒[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2.

[19]李贄.焚書·續(xù)焚書[M].長沙:岳麓書社,1990:18.

[20]羅貫中.三國演義[M].長沙:岳麓書社,1986:241.

[21]儲泳.祛疑說[M].北京:中華書局,1985:16.

[22]張繼禹.中華道藏:第26冊[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508.

[23]上海書店出版社.道藏:第20冊[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書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87.

[24]王重陽.王重陽集[M].濟(jì)南:齊魯書社,2005:228.

[25]張繼禹.中華道藏:第18冊[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562.

[26]陳斌.宋元書法字典[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128.

[27]鄭賢章.《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研究[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7:470.

[28]黃征.敦煌俗字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1.

[29]陳斌.行書字典[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245.

[30]陳斌.行草書法字典[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236.

[31]陳斌.草書字典[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227-228.

[32]曾良.俗寫與佛經(jīng)語言考校舉例[J].中國文字學(xué)報,2014:20 1-210.

猜你喜歡
藏經(jīng)大藏經(jīng)大正藏
早期刻經(jīng)、寫經(jīng)的文本流變及其語言文字學(xué)價值
以北齊響堂山石刻佛經(jīng)看《大正藏》文本變化
北齊響堂山石窟刻經(jīng)與《大正藏》用字比較研究
宜賓市博物院開展珍貴文物修復(fù)工作
俄藏黑水城《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再考
西夏學(xué)(2017年2期)2017-10-24 05:35:02
《遼大康四年谷積山院讀藏經(jīng)之記碑》考
《中藏經(jīng)》對水腫病的認(rèn)識初探※
《清文翻譯全藏經(jīng)》叢考
甘肅永登發(fā)現(xiàn)元代雕版印刷《大藏經(jīng)》
《海外新發(fā)現(xiàn)<永樂大典>十七卷》之《法運通塞志》殘卷考釋*
谢通门县| 渭南市| 靖远县| 禹城市| 贞丰县| 寻甸| 游戏| 郯城县| 新巴尔虎左旗| 盖州市| 孟津县| 韶关市| 乌鲁木齐市| 红安县| 正宁县| 渑池县| 临沭县| 上杭县| 满洲里市| 远安县| 古丈县| 诏安县| 桓台县| 喀喇沁旗| 玉龙| 宁阳县| 灵石县| 吴忠市| 大邑县| 上虞市| 台东县| 周口市| 丰原市| 长沙市| 扎囊县| 凉城县| 宜春市| 内江市| 阳西县| 华坪县|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