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蕾+張小虎+朱泓
【關鍵詞】尉氏新莊遺址;二里頭文化;人種學;古中原類型;古華北類型
【摘 要】文章對河南開封尉氏縣新莊遺址二里頭灰坑出土的兩例成年顱骨進行了人種學的研究。與亞洲各近代顱骨組比較,尉氏新莊組與東亞蒙古人種的華北組、朝鮮組和華南組在顱骨外貌形態(tài)上最為接近;與我國先秦時期不同體質(zhì)特征的人群的聚類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顯示,尉氏新莊組一方面屬于二里頭文化時期中原地區(qū)的土著古中原類型居民,另一方面也與古華北類型居民和古西北類型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因此不能排除在二里頭文化時期,作為古中原類型的尉氏新莊組居民與北方和西北方不同體質(zhì)類型人群發(fā)生聯(lián)系并受其影響的可能。
新莊遺址位于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門樓任鄉(xiāng)新莊村東北,是一處以二里頭文化遺存為主的古文化遺址,現(xiàn)存面積約8萬平方米。2013年8月—11月,為了配合新鄭機場—(周口市)西華縣的高速公路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搶救性發(fā)掘了尉氏新莊遺址。本次發(fā)掘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路基范圍內(nèi),發(fā)掘面積約700平方米,已發(fā)現(xiàn)包括二里頭文化、漢代以及明清等時期文化遺存,包括灰坑60多個,墓葬3座,水井5座,陶窯3座,出土了陶器、銅器、石器、骨器、蚌器等大量的遺物。其中,二里頭文化是本次發(fā)掘的最重要收獲,目前已發(fā)現(xiàn)灰坑十余個,出土了豐富的陶器、石器以及骨、蚌器等文化遺物。尉氏新莊遺址二里頭文化遺存的發(fā)現(xiàn)為研究豫東地區(qū)二里頭文化時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豐富的新資料,同時也為研究這一時期夏文化與先商文化的關系提供了重要的新資料。
本文對新莊遺址二里頭文化的兩個灰坑KWXH35和KWXH54出土的2例成年顱骨進行了人種學研究,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一、顱骨的觀察與測量
依據(jù)《人體測量手冊》[1]和《人體測量方法》[2]的相關論述,現(xiàn)將尉氏新莊出土的兩例成年顱骨的主要形態(tài)觀察與測量特征記述如下(具體顱骨測量值參看文末附表)。
KWH35.1(男,60歲以上):顱骨保存完整(圖一)。主要形態(tài)特征:顱骨頂面外輪廓為橢圓形,眉弓發(fā)育顯著,眉弓范圍未延伸至眶上緣中點,眉間突度中等,前額傾斜度中等,額中縫不完全存在。矢狀縫結構:前囟段為深波型,頂孔段愈合,頂段和后段為鋸齒型;并有長方形的眶形,稍顯的鼻根區(qū)凹陷,中等的鼻前棘和犬齒窩,梨形的梨狀孔和鼻前溝型的梨狀孔下緣;腭形為拋物線形,腭圓枕為嵴狀,乳突中等,枕外隆突顯著,頂孔為2孔,翼區(qū)為頂?shù)?;下頜圓枕較弱,下頜角區(qū)外翻,頦型為方形。測量特征反映出的顱面部形態(tài)是:顱長寬指數(shù)的中顱型、長高指數(shù)的高顱型和寬高指數(shù)的狹顱型相結合的顱型,并有狹鼻型、低眶型、闊腭型、額寬指數(shù)的狹額型和面突指數(shù)的正頜型;總面角為平頜型,齒槽面角為特突頜型,垂直顱面指數(shù)和鼻根指數(shù)分別表現(xiàn)為中等和很突的特征。
KWH54(男,20~25歲):顱骨保存較為完整。主要形態(tài)特征:中等的眉弓突度,未延伸至眶上緣中點的眉弓范圍,中等的眉間突度和傾斜的前額,額中縫不存在。矢狀縫結構:前囟段和頂孔段為微波型,頂段和后段為鋸齒型。斜方形的眶形,明顯的鼻根區(qū)凹陷,中等的鼻前棘,梨形的梨狀孔,中等的犬齒窩,梨狀孔下緣為鈍型,腭形為拋物線形,腭圓枕為嵴狀,并有較小的乳突,中等的枕外隆突,明顯的下頜圓枕,下頜角區(qū)外翻,頦型為方形。測量特征反映出的顱面部形態(tài)是:中頜型的面突指數(shù),中上面型的上面指數(shù),并有較突的鼻根指數(shù)和較小的鼻顴角,以及中鼻型、低眶型和狹腭型。
從以上個體的顱骨特征看,尉氏新莊組顱骨總的形態(tài)特征是:橢圓形的顱形,顱長寬指數(shù)的中顱型,顱長高指數(shù)的高顱型和顱寬高指數(shù)的狹顱型;中等偏斜的前額,狹額型;較突的鼻根指數(shù),低眶型的眶型,梨形的梨狀孔,狹鼻型結合中鼻型;拋物線形的腭形,闊腭型結合狹腭型;中等的犬齒窩,并有平頜型的總面角和特突頜型的齒槽面角以及較小的鼻顴角。這些形態(tài)特征和亞洲蒙古人種普遍的形態(tài)特征較吻合。
二、人種類型的比較與分析
(一)與亞洲各近代組的比較
為了進一步考察尉氏新莊二里頭人骨與現(xiàn)代亞洲蒙古人種各個地區(qū)人群在種族類型上的淵源關系,現(xiàn)選擇華南組、華北組、朝鮮組、蒙古組、通古斯組、愛斯基摩勒俄康組和楚克奇(河濱)組等7個近代顱骨組進行比較,參加對比的項目和對比組詳見表一。
表二是尉氏新莊組與各近代顱骨組之間的歐氏距離系數(shù)值??芍?,與尉氏新莊組在顱骨外貌形態(tài)上距離最近的是華北組、朝鮮組和華南組,相對較近的是愛斯基摩勒俄康組和楚克奇(河濱)組,而與蒙古組和通古斯組最為疏遠。根據(jù)表二的歐式距離系數(shù)值,對其進行聚類分析,制出聚類圖(圖二),清晰地反映了尉氏新莊組與各近代顱骨組之間的關系。在刻度小于25的范圍內(nèi),8個顱骨組大致可以分為兩個聚類群:第一聚類群基本代表了現(xiàn)代亞洲蒙古人種中的東北亞類型和東亞類型群體,第二聚類群代表了現(xiàn)代亞洲蒙古人種的北亞類型。在刻度處于10—15的范圍內(nèi),第一聚類群分為兩個小的聚類群,愛斯基摩勒俄康組和楚克奇(河濱)組屬于東北亞蒙古人種的小聚類,華北組、華南組和朝鮮組屬于東亞蒙古人種的小聚類,尉氏新莊組也處于該聚類中,與現(xiàn)代蒙古人種的東亞類型居民在顱骨形態(tài)特征上較為一致。
(二)與各相關古代組的比較
為了考察尉氏新莊組的種族歸屬、來源及其種系流向,現(xiàn)選擇在時間和空間上與其存在一定聯(lián)系的13個先秦顱骨組,采用聚類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比較尉氏新莊組與對比組之間的親疏關系。這13個先秦顱骨組分別是柳灣合并組[5]、李家山組[6]、游邀組[7]、瓦窯溝組[8]、殷墟中小墓②組[9]、夏家店上層合并組[10]、蔚縣合并組[11]、殷墟中小墓③組[9]、西北岡祭祀坑Ⅰ組[9]、甑皮巖組[12]、曇石山組[13]、新店子組[14]和陽畔組[14](表三)。
表四是尉氏新莊組與其他先秦顱骨組之間的歐氏距離系數(shù)值。與尉氏新莊組在顱骨的形態(tài)特征上最為相近的是瓦窯溝組和游邀組,其次是柳灣合并組、李家山組和殷墟中小墓②組,相對較近的是蔚縣合并組和夏家店上層合并組,最為疏遠的是陽畔組和新店子組。根據(jù)表四做包括尉氏新莊組在內(nèi)的14個先秦顱骨組歐式距離的聚類分析,繪出聚類圖(圖三),顯示出了尉氏新莊組居民與我國境內(nèi)先秦時期不同體質(zhì)特征居民的異同點。在刻度小于25的范圍內(nèi),14個顱骨組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群,新店子組和陽畔組為第一大類群,屬于古蒙古高原類型的古代居民,一般具有特圓顱型、偏低的正顱型結合闊顱型等特點。其余12組顱骨組屬于第二大類群,并在刻度處于10—20的范圍時分為四小類:小聚類1,甑皮巖組和曇石山組代表了廣義的“古越人”種系特征的先秦古華南類型居民,具有長顱型、低面、闊鼻、低眶和突頜的特征;小聚類2,殷墟中小墓③組和西北岡祭祀坑Ⅰ組代表中等高的顱型結合長顱、闊面,扁平面部,后斜額部,略高鼻根以及狹鼻型的東北亞類型人群,屬于先秦時期的古東北類型居民;柳灣合并組和李家山組屬于古西北類型居民,歸于小聚類3;尉氏新莊組處于游邀組、瓦窯溝組和殷墟中小墓②組的古中原類型聚類以及夏家店上層合并組和蔚縣合并組的古華北類型聚類組成的小聚類4中。這也許體現(xiàn)了尉氏新莊組一方面屬于二里頭文化時期中原地區(qū)的土著古中原類型居民,另一方面也與內(nèi)蒙古中南部到晉北、冀北一帶長城沿線的土著古華北類型居民存在若干相似之處。endprint
利用表三中顱長、顱寬、顱高、眶高、鼻寬、總面角、顱指數(shù)、顱長高指數(shù)、顱寬高指數(shù)、垂直顱面指數(shù)、眶指數(shù)、鼻指數(shù)和額寬指數(shù)等13項絕對值、角度和指數(shù)項目值進行主成分分析,可得出前三個主成分的因子載荷矩陣(表五)。由表五可知,前三個主成分的累計貢獻率為84.54%。第一主成分(PC1)的貢獻率為50.78%,而第二主成分(PC2)和第三主成分(PC3)則分別可以解釋20.50%和13.26%的方差。第一主成分最大載荷的原變量有顱長、顱寬、顱高、顱指數(shù)、顱寬高指數(shù)和額寬指數(shù)等,主要體現(xiàn)顱骨在顱型的寬和高及面部寬度等方面的特征。第二主成分最大載荷的原變量有鼻寬和顱長高指數(shù)等,代表顱型的長高和鼻部寬度等特征。第三主成分最大載荷原變量有眶寬、總面角和垂直顱面指數(shù)等,代表面部在水平方向上的突出程度和眶部的形態(tài)特征。
圖四是根據(jù)前三個主成分的分布構成繪出的三維散點圖。從散點圖上看,14組人群可分為4個空間分布集團,與聚類分析的結果大致相同。尉氏新莊組處于圖中最大空間分布集團中的邊緣地帶,與柳灣合并組、李家山組和蔚縣合并組存在最為接近的距離,與瓦窯溝組和游邀組也相對較近。古中原類型的尉氏新莊組除了與古華北類型居民顱骨存在若干相似性外,與古西北類型居民顱骨在顱指數(shù)、額寬指數(shù)和面部于水平方向的突出程度等方面也存在相似之處。
三、結 論
尉氏新莊組二里頭文化居民的人骨標本是我國中原地區(qū)尤其是豫東地區(qū)二里頭文化重要的古代人骨資料,為探討夏人和商人的來源問題提供了重要的人類學依據(jù)。
尉氏新莊組二里頭文化居民顱骨的形態(tài)學特征大致可以概括為顱長寬指數(shù)的中顱型、長高指數(shù)的高顱型和寬高指數(shù)的狹顱型相結合的顱型;前額中等偏斜,屬狹額型;鼻顴角較小,狹鼻型結合中鼻型,闊腭型結合狹腭型,并有低眶型,平頜型的總面角和特突頜型的齒槽面角。這些形態(tài)特征與亞洲蒙古人種普遍的形態(tài)特征較吻合,并更多地接近東亞蒙古人種的類型。
與亞洲各個近代顱骨組比較,尉氏新莊組與東亞蒙古人種的華北組、朝鮮組和華南組在顱骨外貌形態(tài)上最為接近,而與北亞蒙古人種的蒙古組和通古斯組最為疏遠。
與我國先秦時期不同體質(zhì)特征的人群比較,在顱骨的形態(tài)特征上尉氏新莊組與古中原類型的瓦窯溝組和游邀組最為相近,其次是古西北類型的柳灣合并組和李家山組,相對較近的是古華北類型的蔚縣合并組和夏家店上層合并組,最為疏遠的則是古蒙古高原類型的陽畔組和新店子組。聚類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結果顯示,尉氏新莊組一方面屬于二里頭文化時期中原地區(qū)的土著古中原類型居民,另一方面也與內(nèi)蒙古中南部到晉北、冀北一帶長城沿線的土著古華北類型居民和我國西北地區(qū)的土著古西北類型居民即西北羌系民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因此,不能排除在二里頭文化時期,作為古中原類型的尉氏新莊組居民與北方和西北方不同體質(zhì)類型人群發(fā)生聯(lián)系并受其影響的可能。
————————
[1]邵象清.人體測量手冊[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34—56.
[2]吳汝康,吳新智,張振標.人體測量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4:11—101.
[3] 朱泓,張全超.內(nèi)蒙古林西縣井溝子遺址西區(qū)墓地人骨研究[J].人類學學報,2007, 26 (2):97—106.
[4] 張全超,胡延春,朱泓. 磴口縣納林套海漢墓人骨研究[J].內(nèi)蒙古文物考古, 2010(2):136—142.
[5]潘其風,韓康信.柳灣墓地的人骨研究[M] //青海省文物管理處考古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青海柳灣:樂都柳灣原始社會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261—303.
[6]張君.青海李家山卡約文化墓地人骨種系研究[J].考古學報, 1993 (3):381,390.
[7]朱泓.忻州遺址夏代居民的人類學特征[M]//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忻州地區(qū)文物管理處,等.忻州游邀考古.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88—214.
[8]陳靚.瓦窯溝青銅時代墓地顱骨的人類學特征[J].人類學學報,2000(1):32—43.
[9]韓康信,潘其風.安陽殷墟中小墓人骨的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殷墟頭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50—81.
[10]朱泓.中國東北地區(qū)的古代種族[J].文物季刊,1998(1):57.
[11]張家口考古隊.蔚縣夏家店下層文化顱骨的人種學研究[J].北方文物,1987(1).
[12]張銀運,王令紅,董興仁.廣西桂林甑皮巖新石器時代遺址的人類頭骨[J].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77(1):4—13.
[13]韓康信,張振標,曾凡.閩侯曇石山遺址的人骨[J].考古學報,1976(1):121—129.
[14]張全超.內(nèi)蒙古和林格爾縣新店子墓地人骨研究[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0:1—115.
〔責任編輯:成彩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