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的兒童形象演變述論

2018-03-07 10:35:32李辰辰
文山學(xué)院學(xué)報 2018年1期
關(guān)鍵詞:童子短篇小說文言

李辰辰

(溫州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浙江 溫州 325035)

中國自先秦時期起,就有著女子“十有五年而笄”[1]的傳統(tǒng)俗成,《禮記·內(nèi)則第十二》中記載“成童,舞《象》,學(xué)射、御”。鄭玄注云:“成童,十五以上”[2],提出了15歲即“成童”的觀念。故本文采用中國古代15歲成人的理念,將兒童特指為0到15周歲的未成年人(包括尚未出世仍在孕育中的胎兒)。

一、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兒童形象的演變過程

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社會對兒童的認可度較低,成人們對兒童的尊重意識薄弱,兒童社會地位低下,這在文言短篇小說中則直接反映為作品中較少有完整、立體的兒童形象出現(xiàn)。然而,筆者在研究考察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從先秦的神話傳說、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說、唐代的文言小說、宋元的小說集、明代的文言小說,直至清代達到高峰的文言短篇小說中,可以較明晰地發(fā)掘出一條兒童形象發(fā)生、發(fā)展、成熟的線索。

(一)先秦時期

《山海經(jīng)》是中國古代較早的文言短篇小說(清代紀昀等編纂《四庫全書》,曾將其列入子部小說家類),其中較少出現(xiàn)對兒童的形象描寫,僅僅是簡單的比喻描繪,對闡述事實起推動性作用或為構(gòu)建故事作鋪墊。如描繪青丘九尾狐“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3]6,形象地描繪出它的聲音像嬰兒的呀呀之音;如《海內(nèi)經(jīng)》描繪了噎鳴生了一年十二個月的情形,其曰“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3]353,從而揭示他是共工、后土的后代,從出生開始就不同于一般嬰兒。值得一提的是,《北山經(jīng)》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3]98

短短幾十字,將女娃溺于東海后化為精衛(wèi)鳥,后精衛(wèi)鳥辛勤銜石填海的故事描繪得異彩紛呈。當然,在感嘆于故事曲折的同時,不可忽略的是作者并沒有對女娃進行具體描寫,面貌體型,姓氏名誰,年歲幾何等等,我們都無從知曉,僅僅是將女娃作為構(gòu)建精衛(wèi)填海故事完整性的工具,也沒有逃過女娃溺于海中逝去的殘酷結(jié)局。人們對兒童的忽略程度、兒童的社會低下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先秦時期文言小說中出現(xiàn)的兒童形象大都如此,大部分并不是整體性的人物形象,而是僅僅起著闡述事實或構(gòu)建故事的推動性作用,哪怕構(gòu)造了個靈動真實的兒童形象,也只有最簡單基礎(chǔ)的介紹,起著連接情節(jié)、推動故事發(fā)展的作用,往往剛一出場就面臨死去的結(jié)局。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志怪志人文言短篇小說開始出現(xiàn)并流行。東晉干寶撰寫的《搜神記》是集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之大成的著作,其中的作品對反映當時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可以借此推斷當時社會對兒童的評判態(tài)度。如《蚺蛇膽》中塑造了一個青衣童子形象,“忽有一青衣童子,年可十三四……童子逡巡出戶,化成青鳥飛去”[4]136?!饵S衣童子》中塑造了一個西王母使者形象,“有黃衣童子,向?qū)氃侔菰唬骸椅魍跄甘拐?,使蓬萊’”[4]238。此時的童子作為贈藥治病的青鳥、西王母使者等正面形象出現(xiàn),在文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同于先秦時期溺于海中并無任何具體描寫的精衛(wèi),開始以衣服顏色命名,將童子之間的不同加以區(qū)別。

而《世說新語》的出現(xiàn)則標志著當時志人小說的最高成就。其中記載的兒童數(shù)量增多,兒童形象也不再僅僅停留于“童子”兩字,不僅有名有姓,對其對話、動作描寫開始大篇幅出現(xiàn)。如: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盵5]

主人公以九歲兒童的身份,針對客人不正確的看法,并沒有直接指出客人的錯誤,轉(zhuǎn)而以“沒聽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機智委婉地回復(fù)他。此處的兒童有著屬于自己的姓名、動作、對話,一方面,作者通過這些描寫,將兒童的機智直接展現(xiàn)于讀者;另一方面,故事背景發(fā)生于父親不在家時期,兒童負責接待客人,側(cè)面顯示出兒童在當時有著一定的獨立自主性,社會地位有所提升。

(三)唐朝時期

唐朝時期的《酉陽雜俎》作為一部志怪筆記小說集,其中不乏對鬼童、奇異型兒童的記載?!独m(xù)集》卷一中曾描述了一則鬼童搗亂夜間苦讀的學(xué)生學(xué)習(xí)的事情,“忽見一小鬼鬅鬙,頭長二尺馀,滿頭碎光如星,眨眨(一作熒熒)可惡。戲燈弄硯,紛搏不止”[6]145。作者給予了此處的鬼童直接正面的面貌描寫,使鬼童形象不再虛幻縹緲,留有一些真實的想象余地,而鬼童將學(xué)生夜間讀書所用的燭臺打翻,玩弄硯臺的行為動作,與人世間一般貪玩兒童的行為并無二異,作者將鬼童調(diào)皮搗蛋的兒童天性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續(xù)集》卷三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興元城固縣有韋氏女,兩歲能語,自然識字,好讀佛經(jīng)。至五歲,一縣所有經(jīng)悉讀遍。至八歲,忽清晨薰衣靚妝,默存牖下。父母訝移時不出,視之,已蛻衣而失,竟不知何之。[6]163

作者比較細膩地將韋氏女2歲、5歲和8歲的行為分別描述,詳細刻畫了其在不同年齡下的不同行為狀態(tài)。先是從兩歲寫起,揭露出她自幼不同于一般兒童的聰慧與愛讀佛經(jīng),至5歲竟讀遍周圍所有佛經(jīng),展示其使人驚異的一面,為描寫其8歲“蛻衣而失”打下鋪墊。

總而言之,不論是作品中調(diào)皮可愛的鬼嬰,還是奇異的佛教信徒兒童,亦或是其他兒童形象刻畫,都開始出現(xiàn)了具體的面貌描寫,動作行為更加真實貼切,個性特色更加鮮明生動,較唐之前的文言短篇小說中的兒童形象都更立體、多樣,更具有靈性。

(四)宋元時期

至宋元時期,《夷堅志》作為宋代影響較大的一部小說集,其中的文言短篇小說均有著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此時,反映在宋代文言小說中則表現(xiàn)為人文關(guān)懷減少,行文中不乏理學(xué)氣息。受理學(xué)觀念的禁錮,兒童的社會受重視程度大為降低,文言短篇中對兒童形象的描述更是簡略,所描述的兒童形象大都是文中起陪襯性作用的侍童、僧童或受苦難的孩童等。如“俄兩青衣童引行青草路”[7]46;“使一童御之。童又善調(diào)制,以時起居,馬益肥好”[7]526;“僧童引入竈下……童見之甚喜,燒湯與濯足,時時以微言挑謔”[7]817。作者簡略描述、一筆帶過這起引路作用的青衣童子形象、給富貴人家養(yǎng)馬的馬僮形象、恰似小廝一般照顧他人的僧童形象,對兒童本身并不加以描繪。唯有對馬僮御馬調(diào)制飼料、僧童燒水服侍他人等兒童辛勞的行為動作略微著以筆墨,將兒童受苦受難的生活實情真切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夷堅丁志》卷五中《張琴童》有這樣一段記載:

小兒輕捷,不憚勞,雪中往復(fù)三四反,雙足受凍,色紫黑……少頃,八指悉墮盆中。母視之,皮內(nèi)血皆成冰,為湯所沃,故相激而斷。[7]581

全文大致描述的是張琴童雪中受凍、后被熱水澆淋斷指的悲慘故事,他在大雪中來回往復(fù)辛苦奔波三四次,臉色已凍紫顯黑,此番情況下,若非被其母所見,讓他停下予以熱水取暖,仍舊不敢停止忙碌,可見當時父輩等對兒童的壓迫與威震。作者塑造了兒童小小年紀受苦受難受剝削的形象,將兒童的悲慘、不為當時社會所正視的情形鮮明地展示于我們面前。

(五)明朝時期

明朝雖思想較宋朝更為自由,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仍是封建社會統(tǒng)治,仍受禁錮為統(tǒng)治者服務(wù),在小說中出現(xiàn)的兒童仍不乏為奴為婢的童子形象。如《剪燈新話》“道人憑幾而坐,方看童子調(diào)鶴”[8]51;“兒故宋秋壑平章之侍女也。本臨安良家子,少善弈棋,年十五,以棋童侍”[8]104。幫道人侍養(yǎng)仙鶴的小道童、因善于下棋陪主人下棋的棋童,都是地位低下、受苦受難、無法擁有正常學(xué)習(xí)和成長權(quán)利的兒童形象。天資聰穎、有一技之長的兒童還可勉強擔當個侍童,起碼衣食無憂,更多兒童只能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遭受不公平待遇與苦難。

《剪燈馀話》有這樣一段記載:“故小字粹奴。年十歲,因遣就賈學(xué),賈夫婦愛之如子,三女亦視之猶兄弟,呼為粹舍。嘗與其幼女蓬萊同讀書學(xué)畫,深相愛重。”[9]文中的兒童主人公粹奴被賈氏夫婦視若珍寶,與自家的幼女蓬萊一同讀書學(xué)畫,仿若自家孩子一般同等對待,粹奴也和賈家三個女兒一起情同手足般成長,作者一方面情真意切地展示出賈氏夫婦對粹奴的喜愛之情,另一方面也從側(cè)面展示了當時社會成人可以給予兒童一定的尊重與保護,給予他們受教育成長的機會與空間。

(六)清朝時期

清朝是文言短篇小說的高峰期,此時期文言短篇小說在繼承前人的基礎(chǔ)上加以延續(xù)與發(fā)展,其中塑造的兒童形象不僅在數(shù)量上大幅度增加,類型多樣而豐富,更在藝術(shù)上有著較高的成就,部分作品中塑造的兒童形象個性鮮明且生動,開始呈現(xiàn)個性化的趨勢。

如康熙年間成書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其中就不乏專門以個性色彩鮮明的兒童為主人公的全篇,如卷一中的《賈兒》,便是描繪“十歲”的兒童賈兒有勇有謀,獨自策劃、暗中伺機殺死狐貍以解救母親的故事。作者不僅對其動作描寫精煉到位,“兒宵分隱刀于懷,以瓢覆燈,伺母囈語,急啟燈,杜門聲喊……急擊之,僅斷其尾”[10]51,而且給予了其一個“貴至總?cè)帧盵10]52的美好圓滿歸宿,這在清之前對兒童進行刻畫的小說中極少出現(xiàn)。

后乾隆年間成書的《閱微草堂筆記》中也不乏對兒童的形象塑造,但出于撰寫者紀昀自身身份的限制,此書教育勸解意味過于濃重,對“孌童”進行了大力描繪并批判,揭示了當時好男風的時代風氣。如《溧陽消夏錄六》卷六中描寫王蘭洲買了一個落難童子,本無他想,童子竟主動獻身:

與之語,羞澀如新婦,固已怪之,比就寢,竟弛服橫陳,王本買供使令,無他念,然宛轉(zhuǎn)相就,亦意不自持。已而,童伏枕暗泣。問汝不愿乎?曰:不愿。[11]

從王蘭洲并不拒絕的結(jié)果來看,可見孌童現(xiàn)象于清代已是司空見慣,而從其后童子哭泣訴說可知,兒童的羞恥之心尚存,并不是自愿淪為別人褻玩的對象。作者在文章后揭露出孌童乃是被社會被成人所逼,“有初來愧拒者,輒加鞭笤”。如有拒絕,便責罵鞭打上身,可見兒童在清代仍處于較為低下的地位。紀昀大膽揭示出社會的不良風氣的同時,也從側(cè)面呼吁大家正確對待兒童,其文中兒童也多樣立體,牧童、道童、鬼嬰等兒童形象屢見不鮮。

不一而足,此時期的兒童形象整體上形象有了極大的進步,獲得了極大的發(fā)展,藝術(shù)形象也逐漸發(fā)展并成熟。

二、兒童形象演變的內(nèi)在成因和文化蘊含

先秦時期,在《論語》中,孔子曾讓他的弟子各自“言志”,得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零,詠而歸”[12]。這是他理想中的世界。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大人兒童平等地在一個放心沐浴、敞懷玩耍的環(huán)境里,一起跳舞、共同歌唱。孔子的想法是尋求真正的平等和諧,兒童可以與成人一同在寬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玩耍娛樂,但此時此觀點并沒有被普遍接受。

兒童形象最初在先秦文言小說中出現(xiàn)并不是整體的真實存在的人,往往僅起著闡述事實或構(gòu)建故事的推動性作用,哪怕構(gòu)造了個完整真實的兒童形象,也大都如精衛(wèi)一般,并沒有一些具體的關(guān)于他們的面貌、神態(tài)、動作等描寫,僅僅是作為作者描繪故事完整性的要素,工具性作用明顯。

魏晉南北朝時期,分裂割據(jù)嚴重,不同地域、文化、思想交融碰撞,在民族融合的同時,南北文化風格迥異、差異明顯的情形也愈顯突出;儒家思想逐漸衰弱,本土道家思想、外來佛教思想相互斗爭交融等社會大背景,造成了文人們進行文化思想的反思與重組,如陶淵明寄托世外桃源的大同思想、郭文寄托于山水之間的隱逸思想……這些思想沖擊一方面使兒童得以從小耳濡目染善于思考,更顯成熟;另一方面,“反躬自省”的思想觀念使社會本身對兒童的苛責程度降低,兒童得以有了發(fā)展與成長的空間。

在文言短篇小說中,對兒童形象的塑造力度加強,一方面開始以衣服顏色命名,將童子的不同直接加以區(qū)分,不再是先秦時期朦朧、并無任何具體描寫的兒童形象;另一方面,如李寄、王戎等有勇有謀、沉著穩(wěn)重為代表的慧童、智童形象層出不窮,不僅兒童的姓名開始完備,對其語言描繪、動作描述等也逐漸生動詳細,這更代表了此時期社會對兒童認同度的增加。但對兒童具體面貌等細節(jié)描寫上仍有缺憾。

唐朝時期,政治經(jīng)濟的高度繁榮,勢必帶動社會民主意識這一上層建筑的開明,故社會階層對兒童的看法也更為多元,文言短篇小說中佛教信徒兒童、神奇異能型或者鬼嬰兒童形象的大量出現(xiàn),與唐朝崇道尊佛的政策有著直接關(guān)系。主動吸納外來文化、講究兼容并蓄的唐朝,在歷史上是個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兒童也有著屬于自己的一番成長空間,此時的兒童形象,開始出現(xiàn)了細節(jié)化的外貌描繪,動作、語言、個性都更加生動真切鮮明,貼近生活中存在著的兒童,立體化色彩大大加強。

宋元時期,政治上統(tǒng)治者為維護自身的統(tǒng)治,造成理學(xué)昌盛,“存天理、滅人欲”觀念普及,致使宋人在精神方面上追求的最高精神形式就是理學(xué),而在社會行為上則以倫理道德“三綱五?!睘樵u判標準。封建倫理道德觀念的進一步加強與束縛,使本來就不受尊重的兒童此時更加受壓迫,悲痛、苦難中成長的兒童形象在文中屢見不鮮,不論是青衣童子、馬僮、僧童等侍童的簡單描繪,還是寫張琴童般,作者大幅筆墨地揭露其悲慘經(jīng)歷,都可以鮮明地反映出此時期兒童飽受欺凌、社會地位低下的情形。

直至明朝,資本主義開始萌芽,市民意識逐步增強,反對理學(xué)、追求個性解放的民主主義思潮逐漸興起,對兒童的觀念有所改善。如李贄“童心說”(號召人們回歸真心,支持學(xué)習(xí)兒童的純真之心)、王陽明“致良知”(應(yīng)從兒童時期開始抓人的教育)等理念的提出,強調(diào)對人的純真本性和童心的贊揚,這些客觀上提高了社會對兒童的重視程度。

《剪燈馀話》對粹奴得以與賈家三個女兒共同學(xué)習(xí)成長的描寫,也直觀地展現(xiàn)出,在有一定經(jīng)濟基礎(chǔ)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兒童,無論是在客觀物質(zhì)需求方面,還是在自身成長方面都能獲得公正平等的對待,得到應(yīng)有的家庭保護和社會尊重,獲得接受學(xué)習(xí)教育、與人平等交往的機會。當然,這也與明代商品經(jīng)濟的大力發(fā)展密不可分。此時從文中可見的兒童形象,不再是單一模式化的構(gòu)造,更是一個活生生、水靈靈真實的兒童,初顯圓潤立體、變化豐富。

清朝,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經(jīng)濟的進步發(fā)展必然為文學(xué)層面思想文化的發(fā)展奠定物質(zhì)基礎(chǔ)。一方面,科技水平的提升帶來了印刷業(yè)的繁榮,進而促進了書坊數(shù)量的增多,為文言小說的興起提供了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康熙間購求遺書之令,和乾隆間纂輯《四庫全書》”[13],康乾時期當權(quán)統(tǒng)治者對文化的態(tài)度與政策,客觀上為文言小說的創(chuàng)作空間留有了余地,不止普通文士,甚至在朝官員也參與小說創(chuàng)作,使“明初頒布的小說禁毀令,到此時在實際上已經(jīng)成了一紙空文”。社會經(jīng)濟的繁榮,市場環(huán)境的寬松,思想民主意識進一步凸顯,社會對兒童的重視程度也得以加深,如康熙年間李毓秀所作《訓(xùn)蒙文》(也就是現(xiàn)在所流傳的《弟子規(guī)》),此書可以視為兒童啟蒙教育性讀物,要求從小對兒童加以教育,向其傳達認真學(xué)習(xí)、尊師重教、禮貌助人、待人接物等道理。這種對兒童開始著以重視的社會意識和世情心態(tài),反映在文言短篇小說中,則體現(xiàn)為愈來愈鮮明、立體、豐富的兒童形象。繼而,豐滿成熟、個性突出的兒童形象也逐漸成為不可忽視的研究領(lǐng)域。

總而言之,自先秦至清代,文言短篇小說中的兒童形象整體上顯現(xiàn)出一條由模糊到清晰、由少到多、由零碎到系統(tǒng)的明晰脈絡(luò)。

隨著時代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兒童觀念的改觀,小說中出現(xiàn)的兒童形象數(shù)量呈現(xiàn)出上升趨勢,兒童形象的塑造開始立體、復(fù)雜,兒童形象的類型也逐步多樣化,展示出社會各階層不同兒童的真實生活寫照。雖然塑造的兒童形象整體上仍較為粗糙,沒有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yōu)榻敶娜斯P下兒童形象的藝術(shù)構(gòu)造打下了堅實基礎(chǔ),為兒童形象的發(fā)展與成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并為近當代兒童文學(xué)起步發(fā)展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

[1]楊天宇.禮記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60.

[2]鄭玄,孔穎達.禮記正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536.

[3]山海經(jīng)[M].方韜.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4](晉)干寶.搜神記[M].汪紹楹.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

[5](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M].朱碧蓮,沈海波.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101-102.

[6](唐)段成式.酉陽雜俎[M].杜聰.校點.濟南:齊魯書社,2007.

[7](宋)洪邁.夷堅志[M].何卓.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1.

[8](明)瞿佑.剪燈新話[M].周楞伽.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9](明)李昌祺.剪燈馀話[M].周楞伽.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63.

[10](清)蒲松齡.鑄雪齋抄本:聊齋志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1](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M].袁彥平,王恒柱,魯南言.校點.濟南:齊魯書社,2007:120.

[12]程樹德.論語集釋[M].程俊英、蔣見元.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3:929.

[13]蕭一山.清史大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50.

猜你喜歡
童子短篇小說文言
誰的節(jié)日到了
怎樣寫短篇小說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8
熊童子
摭談聞一多的文言詩
中華詩詞(2019年4期)2019-10-08 08:54:16
文言實詞50例
文言斷句判斷法
文言實詞推斷法
山童子和一串紅
書中有童子
尋找初戀(短篇小說)
信阳市| 隆化县| 大田县| 启东市| 科技| 兴国县| 兰州市| 敖汉旗| 舒城县| 江北区| 桂平市| 白河县| 额济纳旗| 萍乡市| 孙吴县| 青田县| 阳谷县| 济南市| 株洲县| 威海市| 稷山县| 车险| 吉首市| 辽宁省| 亚东县| 寿光市| 高清| 京山县| 普兰店市| 镇原县| 太原市| 洛扎县| 阿坝| 红安县| 南丹县| 宜川县| 榆中县| 白玉县| 得荣县| 方城县| 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