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世琴
(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廣西南寧 530022)
青少年是我國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是當今時代最鮮明的標志,青少年不僅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研究的需要,也是社會主義價值目標實現的中堅力量[1]。現在,青少年有多元的價值觀、思想十分的活躍,但是缺乏主導價值觀,這種情況已越發(fā)普遍。將青少年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確保社會主義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為國家培養(yǎng)可貴品質的社會主義繼任者,為我國社會的穩(wěn)定與和諧作出不可磨滅的功績。本文選擇了三個典型案例,透過對青少年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與剖析,清晰界定青少年價值內涵,解讀青少年的作用,以期進一步探索培育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措施。
某校領導以及管理階層,為了培養(yǎng)在校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組織建立了學校新社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明辨會”,這個社團是專門討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為三個主要的環(huán)節(jié),分別是釋義、辯論以及思考[2]。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釋義中,老師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和內涵,同時也解讀了和傳統(tǒng)文化之間的關系,發(fā)表自己的獨特感悟,將核心價值觀的24個字融入青少年的心中,幫助青少年明辨是非曲直。在第二個辯論環(huán)節(jié)中,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以辯論賽的形式呈現。選擇辯論題目時,選擇學生最為關心的問題,例如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一選題中,通過辯論,將問題具體化,并且聯(lián)系上青少年的行為和認知,探討“誰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和踐行的主要責任方?!痹谵q論中,一些學生認為政府是主力軍,作為建設的資金方、執(zhí)行方以及引導方,是根本動力[3]。在討論環(huán)節(jié),同學們結合身邊的事,紛紛表述自己的觀點,討論的氣氛非常熱烈。經過不斷的討論,同學們思考越來越深入,更加明辨是非。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總結思考,在討論之后,就是思考,同學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感悟,很多學生表示出,當代青少年應該擔當重任,加強自身修養(yǎng),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這個案例中,突出了兩個關鍵詞:一是“釋義”,也就是弄明白“是什么”;二就是“明辨”,也就是學會選擇,分清是非。明辨是非,是青少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而且也是青少年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的基本準則[4]。在本案例中,雖然基本是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知識,通過釋義,幫助青少年掌握基本知識。在案例中,總體是以青少年為主要的認知主體,通過辯論會的形式,來推動青少年作出積極的反應,也能促使青少年進行自我思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在這個案例中,幫助青少年更好的了解基礎知識,更好的分辨現存的各種價值觀,符合社會主義的總體發(fā)展方向,這種方法被稱為社會引導法。
所謂社會引導法,就是對受教育進行引導,使其可以對社會問題以及社會事件進行分析以及解讀,逐漸樹立起準確地視角以及正確的價值判斷。通過引導,解讀社會問題以及社會事件,可以幫助受教育者建立正確的“理解框架”,將所學一些孤立的素材,轉化為自己可以理解的社會問題以及社會事件。青少年在面對復雜的現實情況時,需要這種理解框架來對其進行引導,幫助青少年更好地“掌握現實”,進而可以更加清晰的對各種實踐活動進行分辨。
在使用這種方法時,有些要注意的問題,首先是在選擇社會事件以及問題時,不僅要和人們的行為聯(lián)系起來,而且還不能脫離社會價值,同時還要和青少年掌握的相關知識對接起來,使其具備思想教育意義,還能激發(fā)青少年的興趣,啟迪青少年去主動的認知事物[5]。其次,社會引導,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一種教育行為,在這個過程中,受教育者應該是主體,主體不僅體現在認知過程中,還體現在實踐行為上。第三,選擇的社會事件應該具有一定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不能過于簡單。最后,讓受教育者進行積極的自我思考,進行自我評價,讓受教育者結合自身的價值觀,去判斷自身的道德行為,逐漸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這一系列措施對培養(yǎng)青少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深遠意義。
北京市通州區(qū),針對青少年,開展了“六小道德實踐活動”,活動主題是“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活動的重點是倡導減少垃圾量、對垃圾進行分類。通過“社區(qū)文明宣傳員”、“環(huán)保小衛(wèi)士”以及“家庭小笑星”等活動,組織青少年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培養(yǎng)青少年的核心價值觀。
本次活動的成果十分顯著。有近10萬名中小學生,活動分布到全區(qū)一百多個社區(qū),參加了許多和環(huán)境、禮儀、服務以及網絡等相關的文明行動。有近千名文明小使者受到了群眾的表彰。
本次“六小”活動中,青少年結合生活實際,著眼于日常生活,對道德發(fā)展中的關鍵問題進行解讀,在各種實踐活動中,組織青少年在實踐中建設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在實踐中,青少年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觀念,精神面貌更加的積極向上。
在這個案例中,也有兩個關鍵詞,第一個是社會生活實踐,幫助青少年固化了社會實踐,在參與活動時感悟各種情感,增強自身的責任感。第二個關鍵詞是具體化、生活化。本次活動中,涉及到了青少年的情感、行為習慣以及價值觀,和青少年的家庭、學校也有關聯(lián),緊密聯(lián)系社會文明遺跡核心價值觀。在這項活動中,通過個體實踐,讓青少年身體力行、在行動中培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這個案例中首先使用了實踐體教育法,讓青少年參與實踐活動,使其在實踐中去感受做人做事的各種道理,認知道德價值,升華道德情感并且提升道德能力,這種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可以幫助青少年將自己的認知和情感內化成健康的道德品格。其次,還利用角色認同理論為實踐教育法提供相關理論依據。當一個人對某件事物產生態(tài)度時,首先會回憶和這種事物相關的一些行為,根據行為在判斷態(tài)度。
價值觀教育,是不同于知識和能力教育的,它主要是傳播思想和培育精神,單純的灌輸式教育是很難起到作用的[6]。對青少年來說,形成的價值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青少年本身的情感體驗具有較大的影響。經過多年的教育實踐表明,青少年如果只有理性認識,而沒有感情上的需要,也沒有在行動中去不斷踐行,那么培養(yǎng)的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實踐體驗教育法,是不離開實踐的,要深深扎根生活中,讓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承擔更多的責任,突出主體地位,培養(yǎng)其獨立意識。
雷鋒同志的母校是長沙市雷鋒小學。雷鋒小學的宗旨是“用雷鋒精神治校育人”,傳承和挖掘雷鋒精神中更為深邃的、獨特的教育資源,將新的時代內涵賦予到雷鋒精神中。在這個過程中,主要通過四個步驟完成。
第一步,灌輸培養(yǎng)、感受雷鋒。學習雷鋒歌曲,在教材中,印刷了一本《雷鋒的歌》,其中收錄了各個時期頌唱雷鋒的二十首歌曲,通過歌聲來將雷鋒精神傳唱。組織學生閱讀雷鋒日記,并且續(xù)寫自己的感悟。講雷鋒的故事,學生在教師和家長的指導下,閱讀雷鋒故事,舉辦故事演講比賽。
第二步,學習雷鋒文化,熏陶雷鋒精神。設置雷鋒文化課,利用書法、手工和繪畫等方式了解雷鋒;舉辦藝術節(jié),進行文藝匯演,通過歌曲、舞臺劇等形式,將雷鋒精神演繹出來。
第三步,參加實踐活動,踐行雷鋒精神。組織學生參觀雷鋒故鄉(xiāng),觀看雷鋒使用過的教師和其他設施;尋訪雷鋒的親友,開展“尋找雷鋒精神”活動。對雷鋒的親人、鄰居等進行走訪;學做雷鋒人,組織學生組建雷鋒志愿團,爭做“小雷鋒”。
雷鋒是青少年學習的典型,但是離青少年現有的生活較遠,所以在本案例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和實踐,更加直觀的將積極向上的雷鋒精神傳遞給青少年。在榜樣教育中,最關鍵的是選擇好的榜樣,而且要貼合青少年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生活經歷,這樣青少年接受起來才更加的方便[7]。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道德教育,開展了很多的榜樣示范活動,例如《感動中國人物》,對主流價值觀進行引導,再到《感動青春——尋找身邊的道德榜樣》,從身邊的事情做起,選取了很多優(yōu)秀的典型,表現出可敬、可親、可學以及可信等特點,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幫助青少年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道德品質,而且還讓中華文明在青少年中綻放了異樣光彩。
根據組織行為學理論,榜樣的作用就是示范角色或者示范行為。榜樣的影響是進行社會學習的關鍵所在,促使青少年的社會化發(fā)展,在成長過程中,不能機械的反應。青少年具有較強的模仿性,而且還有較強的好奇心,喜歡模仿他人的做法以及行為。在榜樣示范法中,應該要清楚偶像和榜樣的區(qū)別,兩者既有區(qū)別,也有聯(lián)系。榜樣和偶像不一定是現實中的人,也可以是一些積極向上的卡通形象,他們的身上都有令人佩服的一面[8]。榜樣和偶像的區(qū)別也不能忽視,對于榜樣,我們要善于學習和效仿;對于偶像,主要是用來崇拜的。青少年選擇好榜樣,自覺的學習和效仿,踐行到實際行動中,培育核心價值觀。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中,青少年是主力軍,但是目前青少年存在核心價值觀缺失的情況,需要我們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他們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文選取了三個典型案例,提出了三種可行的方法,這三種方法不是全部,仍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廣大青少年應該明辨是非,選對榜樣,親身實踐。同時我們也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改進培育方法,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劉雯.淺談當代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缺失和培育[J].神州,2016(3):148.
[2]張艷.當代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淺探[J].陜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1):38-41.
[3]高健.當代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7(4):153-155.
[4]孫銘瑜,蘇百泉.弘揚鄉(xiāng)賢文化,助推當代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以上海市嘉定區(qū)為例[J].學周刊,2018(1):116-118.
[5]雷雨泰.當代影視文化影響下的青少年價值觀教育——以《戰(zhàn)狼2》為例[J].芒種,2017(14):90-91.
[6]于海湘.當代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的缺失和培育探究[J].理論觀察,2015(10):38-39.
[7]蔣禮文.論培植當代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長點[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6(4):124-126.
[8]紀瑩瑩.論當代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缺失和培育[D].河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