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迪
J. G. A.波考克是劍橋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有關近代早期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早已在西方學界受到廣泛關注。特別是一九七五年出版的《馬基雅維里時刻》,更是為他贏來世界性的聲譽。書中所提出的“時刻”(moment)觀念、“大西洋共和主義”框架等重要思想,至今仍在政治哲學、政治思想史等領域有著持續(xù)影響。
二○一三年,《馬基雅維里時刻》中文譯本問世,一時間在中國學術界成為焦點。相較而言,國內讀者對其此前與此后的著作則比較陌生。然而,由于波考克獨特的思辨風格以及多線索并進的敘事方法,往往使讀者在直面《馬基雅維里時刻》等成熟期作品時會感覺困難。但波考克早期的作品,尤其是建基于博士論文《關于平民院起源的爭論,1675-1688》的處女作《古代憲法與封建法》,倒是進入波考克個人學術語境的重要階梯??梢哉f,這部著作已然奠定了波考克此后的總體關切與治學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波考克主要受惠于巴特菲爾德、拉斯萊特等前輩學者,并嘗試著給出自己的史學方法論—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被系統(tǒng)提出的“語境主義”原則。這一方法論在此后得到了斯金納、鄧恩等人的響應與推動,最終成為劍橋學派思想史研究的標志性特征。在《古代憲法與封建法》一九八七年版序言中,讀者能較為詳盡地了解這一史學方法形成之緣起。
同樣,從寫作內容而論,該書主題不僅與拉斯萊特的研究多有承接,且與此后他自己的諸多論著緊密相連。例如在《馬基雅維里時刻》伊始,波考克便提出“特殊性與時間”的問題。在他看來,近代早期的歐洲只有三種可能的方法理解“世俗時間”,或者更準確地說,理解在“世俗時間”中所展開的“特殊事件”。在西方古典認識論傳統(tǒng)中,時間觀念以及知識體系的建構都要先將個別事物普遍化,而后才能使之獲得相應的價值定位。然而,總有普遍性難以解釋的例外無法被體系徹底消融。因此在常規(guī)知識之外,便需要借助“習俗”(custom)、“神恩”(grace)/“命運”(fortune)這兩種前現(xiàn)代方式使特殊狀況得以安頓(《馬基雅維里時刻》,馮克利、傅乾譯,譯林出版社2013)。而馬基雅維里所復興的“積極生活”(Vita Activa)態(tài)度,則是與之迥異的第三種解決方式:通過“共和主義美德”這一實踐態(tài)度,來對特定的例外狀況進行處理,而非訴諸普遍的知識態(tài)度。波考克將此轉變視為與傳統(tǒng)決裂的現(xiàn)代政治意識開端,并進一步厘定出一脈縱貫十六世紀的意大利、十七世紀的英格蘭、十八世紀的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現(xiàn)代政治思想譜系,即所謂“大西洋共和主義”的敘事框架。此一范式的提出亦是波考克對政治思想史研究最大的貢獻所在。
雖然從思想深度上遠不能與成熟期作品相比,但探究現(xiàn)代觀念何以形成與展開的問題意識在《古代憲法與封建法》中已得到確立,且所論內容正是《馬基雅維里時刻》一書開篇處理的“習俗”模式。該部分不僅構成進入“大西洋共和主義”的第一步準備,同時也奠定了他此后有關十六、十七世紀英格蘭政治思想論述的總體基調??梢姡粢私獠伎藢缙谟⒏裉m政治思想的把握,此書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古代憲法與封建法》的書名往往被人誤以為是一部法學著作。然而,波考克的主要關切卻在史學史。其主旨是要討論現(xiàn)代史學思想如何誕生,以及此種現(xiàn)代史學意識在近代英格蘭如此匱乏的原因。
為此,波考克首先取道十六世紀的法國。他指出,由于羅馬法體系與習慣法并存,使得法國人發(fā)展出與同時期英格蘭人迥異的思維方式。當時的法國學者通過對法學原典的人文主義探究認識到古今之差異—具體法條只有放回相應的古代語境中才能被理解。波考克將這一意識之發(fā)軔視為現(xiàn)代史學思想的誕生。通過這一細節(jié),我們也能明顯意識到,波考克對所謂現(xiàn)代史學之界定,是以“語境主義”原則為根本特征的。在他看來,此前無論是古希臘、羅馬還是中世紀都沒能發(fā)展出類似的觀念:對于古典世界中的人們而言,由于其主要關切在于探究循環(huán)時間觀下的永恒,故而“過去本身對他們并不格外重要”;而中世紀人們的“綜合化與形象化的心智”同樣導致古代與當下的“想象性混同”(《古代憲法與封建法》,翟小波譯,譯林出版社2014)。
這一將過去與現(xiàn)在嚴格區(qū)分的觀點最早出現(xiàn)于法學人文主義者那里。他們的論辯對手是巴托魯斯派學者。后者視羅馬法為圭臬,并給出一系列的繁復解釋使之適應當下生活。而法學人文主義者則反其道行之,他們首先倡導使文本回歸其純潔性,繼而認為由于社會結構的轉變已使羅馬法不再適用于當下。其代表人物是弗朗索瓦·奧特芒(Francois Hotman)。此人將羅馬法與當時盛行的習慣法、封建法作比較,提出應從訴諸成文法轉向訴諸習慣法,因為“習慣”的存在能更好地解釋歷史與現(xiàn)在的關系,從而避免古今之間徹底斷裂。而所謂“習慣”,其本質就是“它不可追憶”,且“古老而又彌新”(tam antique et tam nova)。
不過,這一思想在法國并未獲得充分發(fā)展。首先因為十六、十七世紀的西歐存在著國王權威與地方性特權這對根本性矛盾。習慣法往往被國王反對者們作為思想武器。因而,這一思想路徑在王權主導的法國無從發(fā)展。其次,由于法國不同地區(qū)并非統(tǒng)一的法學傳統(tǒng),成文法地區(qū)很可能無法找到習慣法所依附的具體習慣,這更是習慣法在法國的先天缺陷。有鑒于此,奧特芒所代表的思想傾向最終被新巴托魯斯主義所取代。后者利用“法典化”理論,以成文法統(tǒng)攝習慣法。所謂“法典化”,就意味著需要一個主權者通過其意志將具體的內容訂立為法典,否則它們就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在成文法中這一點顯而易見:人民往往將法令最初的頒布者追溯到查士丁尼等古代君王那里以便獲得合法性。在習慣法中,他們也同樣可以通過尋找習慣背后的“意志”,來追溯最初將其確立的“主權者”。雖然他究竟是誰可能不得而知,但作為“主權者”的結構是必然存在的。波考克以此來說明為何法國的政治思想必然導向此后由博丹系統(tǒng)提出的“主權理論”。
與之不同,奧特芒所代表的思想路徑卻在英格蘭普通法律師那里被推向極端,由此構成與法國政治思想的根本差別。英格蘭始終保持著單一的習慣法體系,從而逐漸形成異常頑固的“普通法心態(tài)”。這便是十七世紀英格蘭政治思想的基本底色。波考克認為,或許是出于抵抗教會的需要,這一心態(tài)在十六世紀中后葉顯著增強。并最終在愛德華·柯克那里獲得最經(jīng)典的表述,繼而成為十七世紀初期議會對抗君主絕對權威的關鍵思想資源—“任何人都不應當認為他自己比法律更明智”(Coke, Seventh Reports, Calvin?s Case)。為此柯克提出“人工理性”(artificial reason)的概念,使得“主權者”或法官的個人意志得以消融在傳統(tǒng)的洪流中?!罢嬲豢勺窇浀膽椃ú豢赡苁苤朴谝晃恢鳈嗾撸阂驗闆]有一個國王是從無到有創(chuàng)立它的,如今的國王不能廢除建基于先輩意志的權利?!睔v任國王的存在,只是將習慣進一步擴展或精致化。就本質而言,其意志的疊加只是完善人工理性,而不可能改變它,甚至認為所謂的習慣一向就應該是現(xiàn)在的樣子。endprint
基于此習慣法的思維模式所形成的相應歷史觀,自然會強調英格蘭歷史的本土性、特殊性與延續(xù)性。即通過論證外來因素影響的闕如以及自身穩(wěn)定的連續(xù),構筑起一套英格蘭傳統(tǒng)亙古不變的神話?!斑@種關于古代憲法的學說和神話,大量充斥于十七世紀政治思想中”(同時波考克也指出,洛克可能算是其中唯一的例外)。從今人的眼光看,這便是十九世紀蔚為壯觀的“歷史之輝格解釋”的早期形態(tài)。雖然,巴特菲爾德爵士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曾試圖與此種傾向徹底斬斷,但其晚年的反思又迫使其不得不回到這條老路上??梢姡@一強調“連續(xù)發(fā)展”的史學態(tài)度至今在英國仍有其牢固的基礎。若在此意義上定位波考克在當今英國史學光譜的位置,則可將他視為延續(xù)前期巴特菲爾德路線,試圖對近代早期的英國觀念史給出“斷裂”解釋的反傳統(tǒng)先鋒。
現(xiàn)在我們還是將視線先收回到十七世紀的爭論之中。當時人們已然發(fā)現(xiàn)了對英格蘭歷史的連續(xù)性解釋存在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一○六六年以來的諾曼征服不正是昭示著英格蘭傳統(tǒng)的一道明顯裂痕嗎?從法學角度而言,這不正是哥特封建法對盎格魯撒克遜的習慣法的一次徹底更替嗎?面對如此追問,英格蘭普通法律師們的工作相當程度上就是在堂而皇之地否定諾曼征服的事實。由此,使得英格蘭普通法觀念與當時歐陸主要地區(qū)普遍接受的哥特論思想形成了兩條截然相悖的智識發(fā)展路向。具體來言,不論是法國的居亞斯和奧特芒,還是蘇格蘭的克萊格,都承認封建制是日耳曼人的傳統(tǒng)。但在英格蘭,從一五六八年威廉·蘭巴德的《撒克遜法律評論》(Archaionomia)到內戰(zhàn)前夜的柯克,普通法律師們都試圖將封建法(尤其是相應的土地保有制度)轉化為普通法。雖然此時也有如斯佩爾曼(Spelman)等博古學家意識到封建制的日耳曼源頭,但在研究上并未取得實質性推進,而僅僅是為英格蘭史學提供了一種封建革命的微弱可能性。
在英格蘭內戰(zhàn)期間,這一可能性仍未獲得充分展開。波考克先是將視野聚焦于反對派陣營。雖然一部分反對派放棄傳統(tǒng)基于普通法心態(tài)的政治論證,從而開啟新的革命論述。但就史學角度而論,并未促成現(xiàn)代歷史意識的萌發(fā)。例如平等派的領袖們首先將諾曼征服視為諾曼篡權,繼而通過訴諸“自然理性”(或曰“自然法”)來論證所有人生而平等的政治權利。于是,在他們的闡釋中歷史維度被全然排除在視野之外(在此波考克并未作更細致地討論。因為平等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李爾本似乎就是個例外,他不僅訴諸理性原則,同時也訴諸普通法傳統(tǒng)。Diane Parkin-Speer, John Lilburne: “A Revolutionary Interprets Statutes and Common Law Due Process”, Law and History Review, Vol. 1, No. 2[Autumn, 1983])。同樣,十七世紀共和主義思想最重要的代表、被托尼視為“社會科學家”的哈林頓,也只是抽象地吸收封建原則(土地問題),并未真正對封建歷史與當時社會經(jīng)濟作出科學分析。毋寧說,他僅僅是設想出一種思辨性的歷史解釋框架,因而不能稱其為封建法及其相應歷史觀的倡導者。在波考克看來,革命者們或許在政治上有其破壞力,但在史學領域沒有給英格蘭帶來任何變化。當然,后一任務本來也不是他們的目的所在。因而波考克的上述評論也被不少學者攻擊,認為這恰恰體現(xiàn)出他所否定的“輝格史觀”。
其次,在保王黨一邊,其主體多是依舊尊崇習慣法的普通法律師。但與歐陸的情況截然相反,他們將“把不可追憶的憲法觀念轉而用來支持不可追憶的特權”,以此為君主權威作論證。不過,保王黨內部其實仍舊存在諸多差異,這一部分的梳理也是《古代憲法與封建法》中最為繁復的部分。大致而言,主要可以將之分為四類:其一,是霍布斯基于“主權者”權力的征服理論。他是少數(shù)不依靠普通法觀念的保王者。但在多數(shù)普通法律師看來,這一做法極為危險。因為它將徹底動搖英格蘭的傳統(tǒng)觀念,故也能成為革命者的思想武器。其二,是以海德為代表的保王黨人,他們訴諸習慣來論證君主權威。而所謂的“習慣”就源于君主的意志。這一理論的最終形態(tài)便是菲爾默的父權論。其三,是黑爾所采取的路徑。他雖然認可普通法心態(tài)的核心觀念—法律就是習慣,卻從與柯克等人相反的方向,對習慣做出解釋:習慣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持續(xù)變化著的。這一傾向最終演變?yōu)椴说谋J刂髁x理論。其四,是布拉迪的論述策略。他反對傳統(tǒng)的普通法論證,并指出可以把英格蘭法律放回適當?shù)臍v史背景下對“不可追憶之權利”的信仰進行糾正。這是唯一一種在史學上可以帶來突破的保王派理論,波考克贊其是“斯佩爾曼主義史學最高水平”的體現(xiàn)。但這一可能重塑歷史的觀念因受制于黨爭,在一六八八年遭到挫敗后被永遠排斥出英國人的智識領域。而與他觀念相左的佩蒂特,則成為此后英格蘭史學史觀念不容置疑的統(tǒng)治者?!鞍殡S著他們的失敗而終結的,是正確對待封建主義在英格蘭史中的地位的第一次嚴肅的嘗試?!瓱o疑標志著英格蘭史學的進展中的一項挫敗?!?/p>
這便是波考克所給描繪的十七世紀英格蘭史學思想圖景。其中許多簡單二元對立的解釋在他一九八七年的回顧中都被相對軟化,甚至承認有些具體觀點(尤其是第九章)已經(jīng)完全站不住腳。但從中仍不乏值得我們借鑒之處,最為關鍵者或許有三:首先,波考克對以往我們認為應該歸于法學或政治學的思想進行歷史學維度的考察,堪稱真正跨學科視野;再者,提出“普通法心態(tài)”概念作為理解十七世紀英格蘭思想時的基本底色,現(xiàn)在在相當程度上仍有說服力;最后,波考克對現(xiàn)代史學意識的誕生問題給出自己的“宏大敘事”。在史學研究持續(xù)碎片化的今天,為我們提供了一枚在限定時空與對象的微觀條件下構筑總體解釋的生動樣本。
二○一七年十月二十二日
二○一七年十二月四日改
參考書目:
1. The Ancient Constitution and the Feudal Law, by Pococ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 The Machiavellian Moment: Florentine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Atlantic Republican Tradition, by Pococ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3. 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English Revolution, by Perez Zagori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54
4. “John Lilburne: A Revolutionary Interprets Statutes and Common Law Due Process”, by Diane Parkin-Speer, Law and History Review, Vol. 1, No. 2(Autumn, 1983)
5. 《古代憲法與封建法》,波考克著,翟小波譯,譯林出版社2014
6. 《馬基雅維里時刻》,波考克著,馮克利、傅 乾譯,譯林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