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紹章 趙紅霞 韓 宇
中國華西企業(yè)有限公司 廣東 深圳 518034
基金大廈位于深圳市福田CBD金融中心區(qū),地下4層,地上42層,總高度208.5 m。
塔樓區(qū)框架柱主要為16根圓柱(圖1),其中型鋼混凝土(SRC)圓管柱位于塔樓區(qū)地下1層至地上4層(標高-6.10~16.75 m)。SRC柱截面2 100 mm,鋼管外徑1 400 mm,壁厚80 mm,其中鋼管外包厚350 mm鋼筋混凝土C60,管內為C60混凝土。鋼管柱中設計有水平加勁內隔環(huán)板,間距約1 000 mm,內隔環(huán)板中心直徑600 mm,環(huán)板上預留了4個φ35 mm排氣孔(圖2)。
圖1 塔樓區(qū)SRC柱分布
圖2 圓管鋼柱剖面
裙房區(qū)鋼結構主要為18根外包混凝土的箱型鋼柱(圖3),柱外徑截面尺寸700 mm×700 mm,壁厚50 mm。柱外包厚150 mm鋼筋混凝土C60,柱內為C60混凝土。
圖3 裙房區(qū)鋼柱分布
因鋼骨內外均需灌實混凝土,塔樓區(qū)SRC柱內隔環(huán)板寬400~600 mm,縱向間距較小,同時裙樓SRC柱外包混凝土厚度為150 mm、塔樓SRC柱外包厚度為350 mm,且柱外縱筋及箍筋綁扎密集,空間較小,混凝土澆筑難度大。為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及混凝土強度,結合本工程設計特點,鋼管柱內采用C60微膨脹自密實混凝土施工,保證灌入混凝土的密實度,鋼管柱外采用C60普通混凝土。
3.1.1 確定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
SRC柱混凝土采用自密實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一般為(240±20) mm,混凝土擴展度不小于650 mm,保證流動性能,使混凝土可以充盈到柱內各個角落,利用水平加勁板上的排氣孔排出空氣,使板下的柱角容易充滿混凝土,并摻入適量膨脹劑,從而消除凝結硬化過程中產生的收縮,使鋼管與混凝土的結合更密實。試驗前經攪拌站試配,初步確定C60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如下:采用中材亨達P.O 52.5水泥;采用9%左右深圳媽灣產的F類Ⅱ級粉煤灰;就近取用當地碎石,最大公稱直徑不大于18 mm,連續(xù)級配,含泥量不大于1.0%;采用就近的惠州產地Ⅱ級區(qū)中砂,滿足C60混凝土配制性能,含泥量控制在2.0%以內;采用深圳五山產的高效緩凝型減水劑,與水泥相容性良好;采用HEA微膨脹劑,摻量6%。其中,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劑∶粉煤灰∶礦粉=1∶1.55∶1.55∶0.31∶0.02∶0.122∶0.268 3,且配制的混凝土強度,一般不應低于設計強度的1.15倍。
3.1.2 配比前準備工作
1)確定配比后,應在澆筑前,給混凝土廠家預留充分的時間準備原材料,以滿足澆筑供應需求。
2)按配比配制的SRC柱內微膨脹混凝土,對于超高層結構施工,除滿足基本強度要求外,值得關注的是混凝土坍落度的設計,坍落度需控制在220~260 mm間,擴展度不小于650 mm,混凝土配合比及坍落度選擇根據試驗試配確定,施工前報監(jiān)理、業(yè)主確認。自密實混凝土進場后需進行現(xiàn)場坍落度及擴展度檢測。
3)施工方及監(jiān)理方,應派專人全程監(jiān)督混凝土攪拌廠投料全過程,以配制成與模擬試驗配比一致的混凝土。
4)澆筑前,SRC柱內部積水和垃圾應清理干凈,經監(jiān)理驗收合格后方可澆筑。
5)混凝土進場時,坍落度、擴展度等指標檢測合格后方可澆筑,有條件的尚應準備混凝土填充性能檢測工具。
鋼骨內外均需灌實混凝土,應按鋼柱分節(jié)高度,待鋼結構焊接等檢測合格后,首先完成鋼柱內混凝土澆筑,然后進行柱外鋼筋綁扎、支模,澆筑外包的鋼筋混凝土。
3.2.1 柱內混凝土澆筑
SRC柱混凝土采用固定料斗高位卸料方式,自由傾落高度應結合分節(jié)柱體高度,一般不大于3 m,并采取可靠的排氣措施。施工中采取如下澆筑方法:采用塔吊吊起料斗,向SRC柱柱中已固定好的漏斗中加入混凝土,料斗下口接長卸料管串筒,串筒應按SRC柱內隔板內徑合理選擇,串筒直徑應小于內徑100~200 mm,以便混凝土下落時管內空氣能夠排出。安裝料斗時,料斗孔徑對準SRC柱柱中心,以確保混凝土順利通過內隔板?;炷翍謱訚仓?、分層下料、分層振搗(輔助微幅振搗)、逐層停歇,沉實復振后,再澆上一層混凝土,分層厚度400~500 mm?;炷帘仨毧刂圃诔跄龝r間前入柱,澆灌管內混凝土作業(yè)時應連續(xù)進行,中間不留施工縫,當有不可避免的間歇時間時,應嚴格控制間歇時間不得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應提前編制澆筑時間計劃。在節(jié)點板上、下30 cm范圍內微幅振動,時間以無氣泡泛出、混凝土面不再明顯下降為準。管內混凝土澆筑應密實,無脫粘、離析現(xiàn)象。分段澆筑的混凝土,應在距鋼管上口連接部位以下的500 mm處停止?jié)仓?,以免焊接高溫影響混凝土質量。
3.2.2 柱外包混凝土澆筑
鋼管柱外包混凝土澆筑采取塔吊吊運料斗,出料口加溜槽的方法,本項目首層挑空高度達18 m,故需分節(jié)澆筑混凝土,每節(jié)澆筑高度控制在3 m以內,直至澆筑至樓層設計標高處。在有梁柱樓層,鋼管外包混凝土先澆筑至梁底下100 mm處,停歇2 h后再進行梁高范圍的柱混凝土澆筑施工,以防已澆筑混凝土收縮造成梁柱節(jié)點處沉降影響。
柱內混凝土采用管內灌水養(yǎng)護,柱外混凝土采用塑料薄膜包裹養(yǎng)護。
SRC柱內混凝土質量采用超聲波法進行檢測,SRC柱外包混凝土采用結構實體回彈檢測。其超聲波檢測由業(yè)主委托的第三方檢測單位進行。
4.2.1 檢測準備
各段聲測管宜用外加套管連接或為滿焊焊接接長。每根SRC柱內均需埋設聲測管,在混凝土澆筑前,于內隔板內側埋設,圓柱內均勻分布埋設3根、方柱內按對角線埋設2根聲測管。聲測管應與SRC柱焊接牢固,固定間距不超過2 m。管的埋設深度與柱底齊平,管底部50 mm處用端頭板封死底管,管的上端應高于SRC柱柱頂表面300~500 mm,同一根柱的聲測管外露高度應相同。聲測管上端做好套頭封堵措施,防止混凝土進入管內引起堵塞。
4.2.2 檢測方法
本工程SRC柱內檢測數量,按專家論證的方案指導意見執(zhí)行,本工程對所有鋼管柱全數檢查,每根柱每完成一層,均做超聲波檢測,檢測由具備檢測資質的第三方進行。SRC柱混凝土檢測時間宜在澆筑完成后7 d左右,即推算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5%(即45 MPa)以上時進行檢測。
在檢測工作完成后,應將測管采用高一強度等級的微膨脹細石混凝土封堵灌實,確保聲測管內灌實水泥漿,保證密實度。
鋼柱內混凝土,按每層每柱留置1組標養(yǎng)試塊,鋼柱外包混凝土按澆筑方量留置試塊,作為混凝土評定依據。
通過本工程實踐,SRC柱混凝土施工質量良好,從相關檢測部門的檢測結果可知,質量均能達到設計要求,驗證了調配的自密實混凝土施工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