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麗娜 邱碧麗 代麗玲 張紹龍 梅麗寶 康文虹
摘要 建立云南卡蒂姆咖啡中L-蘋果酸、DL酒石酸、檸檬酸、乳酸、單寧酸、富馬酸、琥珀酸含量的測定方法。采用HPLC同時測定云南卡蒂姆咖啡中7種有機酸的含量,以C18為色譜柱,流動相為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脫,流速0.8 mL/min.柱溫:35℃,檢測波長:210 nm。7種有機酸成分分離度良好;各成分質(zhì)量濃度與峰面積在測定范圍內(nèi)均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r>0.9995),平均加標回收率在86.31%~95.23%,0.7種有機酸的精密度及重復性的RSD值均<3.0%。該方法簡便、準確、重復性好,可用于云南小??Х戎蠰-蘋果酸、DL酒石酸、檸檬酸、乳酸、單寧酸、富馬酸、琥珀酸含量的測定。
關(guān)鍵詞 HPLC;云南卡蒂姆咖啡;有機酸
卡蒂姆咖啡是卡杜拉(Caturra)與蒂姆(HDT)雜交的品種。具有抗銹病性強、高產(chǎn)、植株緊湊、適應性好、耐熱等特點[1]。目前,云南卡蒂姆咖啡種植面積約占全省咖啡總面積的95%以上,支撐起云南咖啡產(chǎn)業(yè)排行全國第一的地位。生長在高海拔的卡蒂姆咖啡豆,在2012年的杯評結(jié)果中,曾被評價為香氣強,有特殊香味,酸味好,果酸強,苦味好,口感醇厚豐富,回甘強,整體口感較好[2]。這些風味的形成與有機酸有著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咖啡豆中苦、澀、酸、甜等味道主要由非揮發(fā)性酚酸類有機酸決定:檸檬酸、酒石酸會產(chǎn)生酸味[3],蘋果酸會導致酸澀味[4],其他有機酸則主要產(chǎn)生苦味[5],蘋果酸、檸檬酸這些有機酸引起的酸味,能讓人產(chǎn)生愉快的感覺。這些咖啡多酚能改善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強血管的抵抗能力及在受損后的自我修復能力,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Х榷喾幽芘c多種細菌的蛋白質(zhì)結(jié)合,使蛋白質(zhì)凝固而導致細菌死亡[6]。L-蘋果酸還具有抗疲勞[7-8]、保護心臟[g]、降低抗癌藥物毒副作用的功能[10]。酒石酸、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在咖啡豆中含量并不高,其總量約占2.5%[11],有關(guān)云南咖啡品質(zhì)的研究,多集中于功能性成分方面的研究,如咖啡因[12-13]、綠原酸[14-15]、胡蘆巴堿[18]及揮發(fā)性香氣成分[17],而對咖啡中有機酸含量研究較少,其測定方法的研究也有待探究。本文通過超聲提取、小柱凈化,高效液相色譜儀檢測的方式,能有效富集有機酸含量,增加檢驗的靈敏度,為云南小??Х鹊钠焚|(zhì)研究、質(zhì)量體系建立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咖啡生豆樣品
云南省咖啡的種植主要集中在保山市、普洱市、臨滄市、德宏州,2016年此4個州市的種植面積約占全省的92% [18],故分別采自保山市、普洱市、臨滄市、德宏州4個州市的咖啡種植基地的卡蒂姆咖啡豆作為樣品進行檢測。
1.1.2 儀器及試劑
戴安U3000高效液相色譜儀(配置DAD檢測器);MS205DU電子分析天平(瑞士METTLERROLEDD公司);EXceed-AC-24超純水機(成都康寧實驗專用純水設備);WF-1200MH超聲波清洗儀(寧波海曙五方超聲設備有限公司);TDL-40B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MTN-2800W氮吹儀(天津奧特賽恩斯儀器有限公司)。
強陰離子固相萃取柱(SAX):1000 mg/6mL(購自迪馬科技)。甲醇(色譜級,天津市光復精細化工研究所);磷酸(購自美圈TEDIA)。標準品:L-蘋果酸(批號:20160820;純度:99.0%)、DL酒石酸(批號:20161227;純度:99.9%)、檸檬酸(批號:T1703130;純度:99.8%)、乳酸(批號:T160096;純度:88.2%)、單寧酸(批號:20161228;純度:98.2%)、富馬酸(批號:T160077;純度:99.9%)均購自北京壇墨質(zhì)檢科技有限公司,琥珀酸(批號:16985000;純度:99.5%)購自Dr.EhrenstorferGmbH。
1.2 方法
1.2.1 色譜條件
Aglient ZORBAX SB-Aq C18柱(粒徑5μm,柱長250 mm×4.5 mm);流動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脫;流速:0.8 mL/min;檢測波長:210 nm;柱溫:35℃;進樣量:10μL。洗脫條件見表1,液相色譜圖見圖1。
1.2.2 標準品的制備
取L-蘋果酸、DL酒石酸、檸檬酸、乳酸、單寧酸、富馬酸、琥珀酸適量,精密稱定,置25 mL容量瓶中,加0.1%的磷酸水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搖勻,即得混合對照溶液(L-蘋果酸1.6940 mg/mL,DL-酒石酸0.8180 mg/mL,檸檬酸5.0660mg/mL,乳酸0.8960mg/mL,單寧酸0.1032 mg/mL,富馬酸0.0126mg/mL,琥珀酸0.4048mg/mL)。
1.2.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咖啡豆研磨成粉末(過0.45 mm篩),稱取咖啡豆粉末0.7~0.8g(精確至0.0001g),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40℃蒸餾水約40 mL, 40℃下超聲提取30 min,冷卻至室溫,定容,混勻。4000r/min離心10 min,上清液過濾,取25 mL濾液全部轉(zhuǎn)移至經(jīng)過預活化的SAX固相萃取柱中(使用前依次用5 mL甲醇、5mL水活化),控制流速在1mL/min,棄去流出液。用5mL水淋洗凈化柱,棄去流出液,再用10 mL磷酸-甲醇(2%磷酸甲醇溶液)洗脫,控制流速在1mL/min,收集洗脫液,氮吹儀吹干洗脫液,用2.0mL 0.1%磷酸水溶液溶解殘渣后,渦旋混勻,過0.45μm濾膜后,待測。
1.2.4 方法學考察
1.2.4.1 線性關(guān)系
以標準品濃度為橫坐標(X),峰面積為縱坐標(Y),進行回歸分析,得L-蘋果酸、DL酒石酸、檸檬酸、乳酸、單寧酸、富馬酸、琥珀酸的線性回歸方程,見表2。結(jié)果顯示,L-蘋果酸在0.0847-1.6940mg/mL線性關(guān)系良好,相關(guān)系數(shù)r為0.9999;DL-酒石酸在0.0409~0.8180mg/mL線性關(guān)系良好,相關(guān)系數(shù)r為0.9999;檸檬酸在0.2533-5.0660mg/mL線性關(guān)系良好,相關(guān)系數(shù)r為1.0000;乳酸在0.0448~0.8960 mg/mL線性關(guān)系良好,相關(guān)系數(shù)r為0.9999;單寧酸在0.0052~0.1032mg/mL線性關(guān)系良好,相關(guān)系數(shù)r為0. 999 7:富馬酸在0.0006-0.0126mg/mL線性關(guān)系良好,相關(guān)系數(shù)r為1.0000;琥珀酸在0.0202~0.4048mg/mL線性關(guān)系良好,相關(guān)系數(shù)r為0.9999。
1.2.4.2 精密度
精密吸取混合標準品溶液10μL,按1.2.1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6針,以L-蘋果酸、DL-酒石酸、檸檬酸、乳酸、單寧酸、富馬酸、琥珀酸的峰面積作為考察指標,計算RSD值。
1.2.4.3 重復性
稱取同一咖啡豆供試品6份,按1.2.3的方法制成供試品溶液,并進樣,分別計算6份供試品中L-蘋果酸、DL酒石酸、檸檬酸、乳酸、單寧酸、富馬酸、琥珀酸含量的RSD值。
1.2.4.4 穩(wěn)定性
分別稱取同一咖啡豆供試品溶液1份,按1.2.1色譜條件,分別于配置0、2、4、8、12、16和24 h進樣,以L-蘋果酸、DL酒石酸、檸檬酸、乳酸、單寧酸、富馬酸、琥珀酸的峰面積作為考察指標,計算RSD值。
1.2.4.5 加樣回收率
分別精密稱取7種有機酸對照品適量,加入蒸餾水分別制成含L-蘋果酸1.02mg/mL、DL-酒石酸0.05mg/mL、檸檬酸3.50mg/mL、乳酸0.25mg/mL、單寧酸0.03mg/mL、富馬酸0.007mg/mL、琥珀酸0.2mg/mL的混合對照品溶液。精密稱取已知7種有機酸含量的咖啡豆粉末0.300g,共9份。分別加入混合對照品溶液1.5、2和2.5 mL,各3份,混勻。按照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成供試品溶液,按色譜條件測定,計算回收率及RSD值。L-蘋果酸的平均回收率為91.22%, RSD為1.75%; DL-酒石酸的平均回收率為86.31%, RSD為2.65%;檸檬酸的平均回收率為95.23%,RSD為0.98%;乳酸的平均回收率為88.43%, RSD為1.84%;單寧酸的平均回收率為87.27%, RSD為2.38%;富馬酸的平均回收率為94.52%,RSD為1.03%;琥珀酸的平均回收率為86.77%, RSD為2.54%。符合定量測定要求,表明本法準確可靠。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7種有機酸含量
精密稱取不同產(chǎn)地的咖啡豆粉末0.75g,各3份,按供試品項制成供試品溶液,測定7種有機酸的含量,求平均值,結(jié)果見表3。
保山市、臨滄市、普洱市、德宏州的咖啡豆(品種均為卡蒂姆)進行有機酸的含量測定結(jié)果顯示:7中有機酸中含量最高的為檸檬酸,含量在9.718~11.584 mg/g;其次為L-蘋果酸,含量在2.256~3.654 mg/g; DL-酒石酸、乳酸、單寧酸、富馬酸、琥珀酸含量較低,均<1.0 mg/g。不同產(chǎn)地的咖啡豆中各組分在含量上存在一定差異,但在總量上無顯著差異。
2.2 精密度、重復性、穩(wěn)定性
實驗結(jié)果(表4)顯示:L-蘋果酸、DL-酒石酸、檸檬酸、乳酸、單寧酸、富馬酸、琥珀酸的RSD值均<1.0%.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各成分的RSD值在0.79%-1.51%,表明該供試品制備方法重復性較好。
實驗結(jié)果顯示,供試品溶液在24h內(nèi)各組分峰面積的RSD值在0.95%~1.83%,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h內(nèi)穩(wěn)定。
3 討論與結(jié)論
3.1 討論
在試驗中,對多個色譜條件進行了考察。包括對供試品提取溶劑的選擇:對甲醇水的不同配比,0.1%的磷酸溶液及40℃蒸餾水的提取效果進行了比較,結(jié)果0.1%的磷酸溶液及40℃蒸餾水的提取效果較好,提取率相等,最終選擇40℃蒸餾水為提取溶劑;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有機酸的測定》[19]中供試品溶液的制備進行了優(yōu)化:增加了超聲提取,使得有機酸的溶出更加充分;將添加乙醇濃縮的過程省去,改為離心,過濾,取過濾液直接上柱的方式,不僅節(jié)約了時間,還減少了樣品的損失,提高了回收率;洗脫液采取氮吹濃縮的方式,較旋轉(zhuǎn)蒸發(fā)儀的濃縮方式,顯著減少了測定成分的損失;對色譜條件進行了細化,使得色譜分離條件更加適合咖啡樣品。
3.2 結(jié)論
有機酸是咖啡豆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咖啡的風味物質(zhì),對咖啡的口感、質(zhì)量起著關(guān)鍵性作用。故對咖啡質(zhì)量評價時,應增加有機酸的含量指標,能更加全面、科學地評價咖啡的品質(zhì)。本實驗建立的HPLC方法,樣品中各被組分的色譜峰基本達到基線分離,并且通過對方法學的考察,顯示該分析方法準確、穩(wěn)定、重復性好,適用于咖啡中有機酸的分離、鑒定及含量測定。
參考文獻
[1] Dr CJ Rodrigues Junior. Rerort of the visit to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R]. 1993.
[2]張洪波,郭鐵英,匡鈺,等.影響云南卡蒂姆咖啡杯品質(zhì)量的因素及對策[J].熱帶農(nóng)業(yè)科技,2018, 41(1):36-42.
[3] Rodrigues C I,Marta L,Maia R, et al. Applicationof solid-phase extraction to brewed coffee caffeine and organic acid determ-ination by UV/HPLC[J].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2007,20(5):440-448.
[4] Jumhawan U,Putri S P,Marwani E,et al. Selectionof discriminant markers for authentication ofasian palm civet coffee (kopi luwak): ametabolomics approach[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and Food Chemistry, 2013, 61(33):7994-8001.
[5]李學俊,莫麗珍.咖啡杯品與檢驗[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14.
[6]李學俊,崔文銳,杜華波,等.小粒種咖啡的主要成分及功能分析[J].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2016,36(6):71-75.
[7] Bendahan D, Mattei J P, Ghatas B, et al. Citrulline/malate promotes aerobic energy productionin human exercising muscle [J]. Br J Sports Med,2002, 36:282 289.
[8]梅郁,張纓.L-蘋果酸代謝與運動[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5,24(4):509-511.
[9]高群,賈國良,王立軍,等,蘋果酸鈉對暈厥心肌線粒體酶系作用的實驗研究[J].心臟雜志,2000, 12(1):7-9.
[10] Sugiyama K,Ueda H,Suhra R,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sodium L-malate, an active constituentisolated from Angelicae radix, on cisdiamminedichloroplatinum(Ⅱ)-induced toxic sideeffect [J]. Chem Pharm Bull, 1994, 42 (12):2 5652568.
[11]曾凡逵,歐仕益.咖啡風味化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4.
[12]陳嫻,刁玉華,肖麗恒.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云南小??Х榷怪锌Х纫蚝縖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7, 19: 126-127.
[13]王賢智,郝淑美,王志洪,等,前處理對咖啡中咖啡因高效液相色譜檢測的影響[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6, 44(4):110-112.
[14]李莎莎,于娟,譚淑瑜,等.HPLC法測定不同產(chǎn)地咖啡中咖啡因、咖啡酸及綠原酸的含量[J].江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7,29 (1):90-93.
[15]王光路,李長文,劉志達,等.HPLC法同時測定咖啡豆中綠原酸及咖啡堿含量[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7, 38(23): 155-157.
[16]邵金良,劉興勇,楊東順,等,咖啡及咖啡制品中葫蘆巴堿、綠原酸和咖啡酸含量比較分析[J].山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16,44 (2):158-163.
[17]周斌,任洪濤.不同產(chǎn)地咖啡豆香氣成分分析[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6,37 (2):128-131.
[18]黃家雄.咖啡產(chǎn)業(yè)發(fā)展報告(2017年)[EB/OL].[2017-12-20]. http://www.ynagri.gov.cn/news 14248/20171220/6977486. shtml, 2017-12-20.
[19] GB 5009.157-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有機酸的測定》[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