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電腦,找出鼻軟骨三維模型,輕輕按下啟動鍵。一旁與電腦相連的打印機噴頭,就開始擠出含有細胞的水凝膠來。一層置于另一層之上,不到1小時,1個鼻軟骨就被“打印”出來了。
3D打印細胞組織是捷諾飛公司的“特長”。像是人類的肝臟單元、血管,打印出的細胞存活率達90%,最長存活時間為4個月。它的發(fā)布,標志著“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面向活體器械的功能材料與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技術開發(fā)”專項項目運行的第一年就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國生物3D打印設備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完成了從“并跑”到“領跑”的轉變。第一代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機的成功研制,不但推進了3D打印醫(yī)療器械、人工組織器官的臨床轉化進程,也為新藥篩選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將推動中國新藥的創(chuàng)制與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