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芮城縣特殊教育學校 薛麗蓉
走進花園,鮮艷的花朵最能奪人眼球。當我們俯下身子,才發(fā)現(xiàn)并不是每一朵花都開得鮮艷奪目。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父母的希望,都有權(quán)利享受人間的陽光和雨露。然而,在我們身邊不時會有一些殘缺的花朵,他們就是智障兒童。智障在某種程度上給人生理上帶來不便,但其他方面也同正常人一樣,他們對于周圍世界也有其獨特的感受。只不過同智商正常者相比,他們更需要關(guān)心、理解和引導;他們的各種能力需要我們更細心、耐心、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而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尤其是培養(yǎng)的重中之重。
智障兒童大多缺乏自我意識,其原因:一是家長認為孩子殘疾,做事不方便,是家長自己造成的,感到內(nèi)心愧疚,便無條件的包辦代替,使智障兒童形成一種錯誤認識:自己不愿意干,不會干的事情,父母會幫著干,如要喝水了,父母會端水來;要起床了,父母會給穿衣服……二是從小在周圍環(huán)境中得到的評價是“愚笨,無能”“別人能做的,你不能做”“真笨、真傻”。而且往往動輒得咎,智障兒童也不知道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對自己缺乏積極、樂觀的認識。他們喜歡以自我為中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此,逐步培養(yǎng)智障兒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顯得十分重要。我們要通過各種形式,讓孩子知道,雖然有殘疾,但要不怕苦,不怕累,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勵對智障孩子很重要,能讓他明白自己的價值所在。
教師對智障兒童切忌用“笨蛋,不行”等有損兒童自尊的語言,多用鼓勵性語言,如“你真棒”“你真行”“你是老師最喜歡的學生”等等,鼓勵學生只要聽老師的話,努力學習,就能使自己成為自立的人,成為受別人尊重的人。孩子做錯事或著沒有完成所交的任務(wù),教師決不能批評責備學生,而是應該耐心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有錯及時改正。教師要用放大鏡去找智障兒童身上的優(yōu)點和可愛之處,多鼓勵多表揚,只要一發(fā)現(xiàn)好的方面就及時鼓勵和表揚,促使他們向好的方面發(fā)展。
要讓智障兒童做到生活自理,必須讓其明確生活自理的方法。他們不會洗臉,就談不上把臉洗干凈;他們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談不上把玩具物歸原處……也就是說,即使孩子有了自理意識,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
由于智力障礙兒童的注意力極度分散,思維不能像常人一樣有的放矢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因此對智力障礙兒童的生活能力訓練不能急于求成。我們教學時把一個訓練內(nèi)容分解成若干個極其簡單的操作動作,讓學生從一個簡單的操作動作學起,然后將分散的操作動作連貫成一個整體操作過程。對于智障兒童采用這種分解動作,可以在他們掌握第一步后再加入第二步,“小步子,多循環(huán)”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們在點滴的進步中體驗到快樂,從而增強自信。
游戲是智障兒童最喜歡、最愉快、最積極開展的活動。教師可以將生活技能的學習內(nèi)容與操作練習融入游戲,使智障兒童在輕松的氣氛中鞏固生活技能。例如,玩角色游戲“娃娃家”中,通過給娃娃穿脫衣服、扣扣子、系圍裙、系鞋帶等來鞏固這方面的技能。在游戲“小飯店”中,通過發(fā)碗筷、打掃餐廳,培養(yǎng)智障兒童愛勞動和有序做事的好習慣;通過當客人,鍛煉智障兒童有禮貌和使用筷子的技能;通過收拾碗筷,培養(yǎng)智障兒童有條理的整理物品的能力。再如,可以通過“小手變白了”、“給小扣子找家”等簡單的游戲,有意識的培養(yǎng)洗手、自己扣鈕扣的能力等。只要教師留心觀察,開動腦筋,智障兒童的許多生活自理能力都能再游戲中得以練習和培養(yǎng)。然后,再幫助智障兒童遷移到他自己的實際生活中。這種方法,符合智障兒童心理特點,自然親切,生動活潑,收效較明顯。
通過比賽的形式,如穿衣比賽,穿鞋、疊被、鋪床、用筷等等,可以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學生為了取得好的名次,就會自覺地強化練習。而驗收合格后,也就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比賽中提高智障兒童的自理能力。我們還可以設(shè)計一些有趣的比賽活動,以競爭促發(fā)展,例如在午睡起床時可以舉行穿衣比賽,在“六一節(jié)”時可以開展夾黃豆比賽等,使智障兒童在競爭中練習技能,并讓智障兒童由自我服務(wù)發(fā)展到為集體服務(wù)。根據(jù)智力障礙兒童遺忘快的特點,不斷地反復訓練,這是鞏固和提高的有效方法。
通過家校聯(lián)系,指導家長利用日常生活指導學生參與勞動,加以指導與訓練。根據(jù)學校教育訓練計劃,把學校學到的生活技能在家中加以實踐、運用。同時,請家長做好記錄,學校再根據(jù)家長反映的情況做到對學生的每一個微小進步都及時給予表揚與鼓勵,真正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自理能力的合力效應。另外家校對智障兒童的教育要保持一致性,統(tǒng)一思想認識,講究方式方法,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法國特殊教育學家謝根指出:“好的習慣能拯救智力落后兒童,壞的習慣會毀滅他們”實踐證明,良好的習慣不僅使他們的心理缺陷可以得到明顯的矯正和補償,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夠使他們的學習能力得到開發(fā)和利用,促進他們知識和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1.針對弱智兒童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對策。
2.好習慣要培養(yǎng),壞習慣要糾正。
良好的生活能力能使智障兒童的學習能力得到開發(fā)、利用,對促進他們知識和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為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要使教育和教學獲得成功,就須從建立生活意識開始,加強技巧訓練,從而培養(yǎng)智障兒童的良好習慣,使他們通過教育訓練完善人格,在良好的習慣中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和生活能力,順利適應社會生活,成為有一定能力的勞動者,在以后的生活中綻放更加美麗的明天。我一直堅信特教老師的大愛會讓所有花朵一樣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