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蕓
摘? 要:平等中的“首席”,既是對教師權(quán)威價值的重建,也是對傳統(tǒng)教學思想和方式提出的挑戰(zhàn)。平等中的“首席”,應變權(quán)威者為朋友,變知識的傳遞者為知識的引導者,變課堂的統(tǒng)治者為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應及時幫扶;學生思路不清時,應及時引導;學生缺乏主動時,應及時激發(fā);學生束手無策時,應及時點撥。一句話,平等中的“首席”,該出手時應出手。
關(guān)鍵詞:平等;首席;出手
平等中的“首席”,既是對教師權(quán)威價值的重建,也是對傳統(tǒng)教學思想和方式提出的挑戰(zhàn)。然而,如何當好平等中的“首席”呢?筆者意欲借助“混合運算”一課中的兩個教學片段,通過相應的評析與反思,發(fā)表一些想法和看法。
一、片段一
老師先用多媒體出示主題圖,再引領(lǐng)學生解讀主題圖,然后讓學生嘗試練習并指名板演。
生1板演:
4×15+3×12
=60+36
=96(元)
生2板演:
4×15+3×12
=60+3×12
=60+36
=96(元)
師:請大家比較一下,兩位同學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生3:生1是兩步計算,第一步算的是4×15和3×12,第二步算的是60+36;生2是三步計算,第一步算的是4×15,第二步算的是3×12,第三步算的是60+36。
師:很好,比較得非常清晰,這樣的算式兩邊的“×”可以先同時算,再算“+”(隨即擦去生2的板演)。
評析與反思:片段一中,老師并沒有將課本上的算法(生1的算法)強行塞給學生,而是為學生的個性張揚搭建舞臺,讓學生嘗試練習,讓課堂教學生成。其實,學生剛接觸到新知時,通常不可能是一張白紙。據(jù)學定教,先學后教,既可以提前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認知差異,又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基礎(chǔ)資源,還可以幫助老師贏得精準處理課堂生成的時間和空間。從片段一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對混合運算的順序已有了解,能正確進行混合運算,只是在迅速計算和優(yōu)質(zhì)計算兩方面有待引導、統(tǒng)一和規(guī)范??v觀整個片段,較好地演繹了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然而,話得說回來,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有兩處地方需作相應的改進、充實和提高。
(1)對算法進行優(yōu)化。學生中出現(xiàn)了兩種算法,直接“請大家比較一下,兩位同學的算法有什么不同?”顯得操之過急。應先讓學生敘述一下兩種算法的運算順序,再讓學生確認一下兩種算法對不對,然后讓學生比較一下兩種算法的不同,最后讓學生選擇一下喜歡哪種算法。引導學生對算法進行優(yōu)化,既是學生發(fā)展必需的,也是學生自主建構(gòu)不可缺少的。片段中的教學內(nèi)容是建立在用兩個運算符號進行計算的基礎(chǔ)上,借助主題圖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掌握用3個運算符號進行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為后續(xù)學習有括號的整數(shù)混合運算積累運算經(jīng)驗。顯而易見,讓學生掌握運算順序是教學的重點。因此,要把讓學生理解運算順序放在首位,繼而確認算法對不對,比較算法的不同,然后選擇喜歡的算法。倡導生1的算法(課本上的算法),其抓手應是對運算順序的理解,不應是簡單否定生2的算法(隨即擦去了之)。只有讓學生真正認識到生2的算法也是對的,才能對兩種算法進行優(yōu)化,進而上升到優(yōu)選生1的算法。其實,生2的算法與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在本質(zhì)上并不發(fā)生沖突,只是四則混合運算時的算法優(yōu)化。實際教學中,奢想所有學生都一目了然地確定先同時算兩邊的“×”,再算“+”,是不現(xiàn)實的。對生2的算法也得承認,不能輕易否定。如此的計算題,在有的計算器上計算,就得按先“×”,再“×”,最后“+”的順序進行。
(2)對算法進行物化。學生敘述運算順序時,老師要適時地對學生的算法進行物化。通常的物化方式是:學生在座位上敘述,老師在黑板上用不同顏色的筆畫線。比如,對于生1的算法,學生敘述了第一步算的是4×15和3×12,老師就用紅粉筆在4×15和3×12的下面畫線;學生敘述了第二步算的是60+36,老師就用黃粉筆在60+36的下面畫線。盡管多數(shù)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運算順序,但要想到一部分學困生。這樣的運算順序,一部分學困生明白了嗎?“一娘生九子”,學生的學習是不可能“一二一”齊步走的,學困生因接受能力緩慢或聽講不專心或精力分散開小車,單憑老師的一遍講述,同學的一遍敘述,可能是聽不清楚的。必須坦然面對學生中的差異,向?qū)W困生傾斜,把學困生拉在手里。將運算順序用彩線畫出來,對算法進行物化,能刺激學生更多的感官,讓學生的感受更直觀。教學過程中,把學生遇到的困難想得多一點,把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想得周到一些,防止有些學生沒聽懂或沒聽到,才能保證教學的效果會更好一些。與此同時,從另一個層面考慮,把運算順序用彩線畫出來,對算法進行物化,彰顯身教重于言教,學生在以后的練習中,就會像老師一樣,一邊審題一邊用筆畫出運算順序,就能使計算的正確率得到提高。教學中,老師理應發(fā)揮主導作用,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幫助。教學過程該細化時應細化,教學節(jié)奏該緩慢時應緩慢,對學生該援助時應援助,該出手時應出手。
二、片段二
師:(投影出示260+140÷7×5)請兩位同學板演,其余同學在隨練本上嘗試計算。
生1板演:
260+140÷7×5
=260+20×5
=260+100
=360
生2板演:
260+140÷7×5
=260+100
=360
師:有不同的算法嗎?
生3:有,我有不同的算法。
師:好!請你來板演。
生3板演:
260+140÷7×5
=260+100
=360
評析與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善待學生、關(guān)注學生、尊重學生,即使是極個別學生的不同感受也不肯遺漏,這種“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教學意識值得肯定。因為只有真正地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主人,充分地善待、關(guān)注和尊重學生,學生才會有自主建構(gòu)的積極性,才會有投身學習的主動性。然而,對于學生的不同感受,應該怎樣善待、關(guān)注和尊重呢?需要像片段二中一樣善待、關(guān)注和尊重生3嗎?其實生3因注意力不集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留意了生1的算法,根本沒有在意生2的算法,生3的算法與生2的算法一模一樣,看不到有什么不同。片段二中老師表面上的善待、關(guān)注和尊重,有花架子、作秀、形式主義之嫌,明眼人會發(fā)現(xiàn)這是為了善待而善待,為了關(guān)注而關(guān)注,為了尊重而尊重。所導致的直接后果是:不但沒有給學生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而且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那么針對生3的所謂的不同算法,該如何應對呢?通常應先請生3口述一下,再請大家評價一下,確認了是真的不同,然后再讓其板演。如果生3的算法確實不同,包括因計算方法或計算結(jié)果出錯所形成的不同,都可讓其板演。便于老師抓住其提供的反例,及時、妥善、合理地利用學習資源。片段二中生3的這種情況,手持一張“舊船票”登上了“客船”,“重復的是昨天的故事”,既浪費了大家的時間,又不能給課堂教學帶來可利用的教學資源,更導致師生在久久的等待之中產(chǎn)生乏味、松懈、不滿的情緒。因此,老師面對課堂教學中的生成,切勿稀里糊涂、隨隨便便、青紅皂白不分地消極應付,必須下移對課程理念關(guān)注的重心,面向全體學生,對課堂教學中的生成要看得更全面一些,對所采取的教學措施要更扎實一些,對針對性的教學預設要更豐富一些,對考慮學生的自主建構(gòu)要更細膩一些,對設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要更充分一些。同時,對善待學生、關(guān)注學生和尊重學生要正確且全面地理解。教學過程中,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該否定時應否定,該擱置時應擱置,該放大時應放大。有些時候表面上的“不善待”“不關(guān)注”“不尊重”,恰恰是最好的善待、關(guān)注和尊重,這當然也取決于老師的該出手時應出手。
綜上所述,平等中的“首席”,應變權(quán)威者為朋友,變知識的傳遞者為知識的引導者,變課堂的統(tǒng)治者為學習過程的組織者。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營造民主、平等、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協(xié)助學生提取信息,引導學生深化思考、大膽實踐、探索未知,使師生間的心靈敞亮、心靈相通、心靈契合。同時,面對學生的學習困難、思路不清、缺乏主動、束手無策等,不能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撒手不管。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應及時幫扶;學生思路不清時,應及時引導;學生缺乏主動時,應及時激發(fā);學生束手無策時,應及時點撥。一句話,平等中的“首席”,該出手時應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