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躍東
《清平樂·村居》是辛棄疾閑居信州期間所作。矢志疆場的將軍怎么成了困居田園的田舍翁?他自號“稼軒”,一心冀望收復(fù)失地,同時也切實感受著樸素、安定的鄉(xiāng)間生活。這期間,他寫了不少描寫農(nóng)村生活、描摹農(nóng)民生活的詞作,《村居》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上闋前兩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點明了地點和環(huán)境。一條清澈平緩的溪流,兩岸青草如茵,一所低矮狹小的茅屋就建在溪流邊上。寥寥兩筆,借青草、溪流和茅屋將清新秀麗的環(huán)境勾勒了出來。同時,讀者也不由得遐想:這畫面中還會有什么呢?是否也有蝶舞翩躚、燕語呢喃?沿著溪流一路而來的作者,置身其中,又該是怎樣的心情?
三、四兩句“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男性老者稱“翁”,女性老者謂“媼”。滿頭華發(fā)的老者對坐著,飲酒閑聊?!皡且簟敝竻堑氐牡胤皆?。信州,吳地也?!懊暮谩币庵赣H密無間。借著酒意,喜笑顏開,融洽、愜意且溫暖幸福的生活形象地再現(xiàn)出來了。一個“醉”字,最為傳神,也費思量。其一,該作“酒醉”解,還是“陶醉”解?是飲酒解乏取樂,還是為眼前的情景陶醉?其二,是詞中翁媼“醉”?還是作者“醉”?吳小如教授在《讀詞散札》中記載:“胡云翼先生《宋詞選》及俞平伯師《唐宋詞選釋》本皆以‘醉屬諸翁媼?!本o接著他提出自己的觀點:“疑非是。此‘醉乃作者自醉,猶之‘醉里挑燈看劍之‘醉里,皆作者自醉也。若謂翁媼俱醉,作者何由知之?且醉而作吳音,使不醉,即不作吳音乎?‘相媚好者,謂吳音使作者生媚好之感覺,非翁媼自相媚好也。蓋作者醉中聞吳語而悅之,然后細視諦聽,始知為農(nóng)家翁媼對話也。此惟夏承燾先生《唐宋詞選》初版本注文得其解?!眳墙淌谡J為,作者眼含醉意地看農(nóng)村的一個生活側(cè)面比清醒的旁觀者在聽醉人說吳語要更富有詩意。
下闋四句直筆白描,以三個兒子不同的勞作和舉動勾勒出不同形象。大兒子是家中的主要勞力,擔負著豆地里鋤草的重擔;二兒子年紀尚輕,只能輔助勞動,編織雞籠;小兒子不懂世事,只知道調(diào)皮玩耍,趴在溪水邊,采蓮蓬剝蓮子吃,怡然自得。言語淺易,人物形象卻呼之欲出,意境自然且恬淡。
需要指出的是,詞中“茅檐”“青草”等自然景物,與“翁媼”“大兒”“中兒”“小兒”一家五口,有賴“溪流”纏繞,形成統(tǒng)一的畫面?!跋锨嗲嗖荨薄按髢轰z豆溪東”“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連用了三個“溪”字,布局緊湊,畫面活潑。 “溪”字的使用,在全詞結(jié)構(gòu)上起著關(guān)鍵作用。也正是在這情景交融的描繪中,反映了平和寧靜、樸素安適的農(nóng)村生活圖景,給人一種詩情畫意、清新悅目的感覺,表達了作者對這一生活的喜愛之情。
王崧舟老師在《文本細讀,徜徉在語言之途》的講座中,引用了其弟子徐俊老師對《清平樂·村居》的解讀。所謂三讀《清平樂·村居》,始知“一支浪漫的兒戲曲”,繼而讀出“一幅著色的村居圖”,聯(lián)想起辛棄疾一生際遇,才恍然大悟分明是“一闋傷懷的感時詞”。徐老師聯(lián)系的是《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讀來沉郁,更兼《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四十三年,望中猶記”一句,斷定作者“沒有一刻不想著國家統(tǒng)一,沒有一刻不惦記著淪陷區(qū)的百姓”,而后推斷出“當詞人看到吳地江南世外桃源般的農(nóng)村生活,他陶醉之時,誰又能說不是心碎之時呢?觸景傷情,誰又能說《清平樂·村居》的幸福閑適不是詞人為中原故土的同胞、人民而做的一個夢呢?這確是一闋傷懷的感時曲,令人心酸啊”。言之鑿鑿,不容置疑。
竇桂梅老師執(zhí)教《清平樂·村居》,穿插高鼎的《村居》、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等詩詞。由“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句引出“白頭偕老”一詞以及歌曲《最浪漫的事》,從而得出“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美好感情;又由“大兒鋤豆溪東”引發(fā)《鋤禾》,農(nóng)事稼穡,衣食所寄,辛苦也幸福;再看“溪頭臥剝蓮蓬”的亡賴小兒,自然是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竇老師竭力營造一種淳樸自然的田園情境,以寄寓作者所追求的“安居樂業(yè)”的詩意和理想。然而,在更大的框架下又結(jié)合歷史背景和作者際遇,引入作者的《破陣子·沙場秋點兵》作互文閱讀,打破上述情境,得出“看似居安,實則思?!钡慕虒W(xué)主題。
很顯然,王崧舟老師引用徐俊的解讀,只不過是要說明文本細讀的一種閱讀姿態(tài),即“讀者崇拜”,且解讀與教學(xué)還是有相當長的距離。竇桂梅老師的教學(xué)則不囿于教材的束縛,以課程化的高度展開教學(xué)。
事實上,從詞本身的角度而言,寫田園風(fēng)格是沒有疑義的。中華書局1979年出版的《辛棄疾詞選》云:“這首詞可以說是一幅農(nóng)村素描。它寫得清新活潑,寥寥幾筆就勾畫出清溪茅舍,一家老小的生動情景,使人仿佛身臨其境?!闭自~以簡潔洗練的白描手法描繪了一家五口清貧卻恬淡的田園生活,既描寫了生活環(huán)境,又有生產(chǎn)勞動的敘述。數(shù)語而已,將一家老小不同的情態(tài)面貌刻畫得惟妙惟肖、生動傳神。老人平和安詳,青壯兒勤勞質(zhì)樸,尤其最小的孩子,頑皮淘氣的神態(tài)躍然紙上。濃郁的生活氣息、自然的田園風(fēng)情,但凡有著種種生活經(jīng)歷的讀者,無不心生向往,陶醉其中,真可謂“醉里吳音相媚好”。依此看來,全詞是純粹的客觀描寫,一家老小,安貧樂道,其樂融融,反映了鄉(xiāng)村生活淳樸自然的特質(zhì)。
而回歸到教材,回歸到“永遠的童年”的主題下,《清平樂·村居》又應(yīng)該有怎樣的教學(xué)訴求?“宏大敘事背景下的細節(jié)描摹”這般微言大義似乎并不合適。田園詩的氛圍卻是不能視若無睹的,最終的著力點應(yīng)該在“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畢竟最貼近單元主題。而作者也確實著力于小兒的描繪:趴在地上,旁若無人地剝食蓮子,稚氣未脫,憨態(tài)可掬。一個“臥”字妙不可言,把小孩子無憂無慮、天真活潑、頑皮可愛的形象描繪得栩栩如生。竇桂梅老師在教學(xué)中引導(dǎo)學(xué)生將這個詞幻化為仰臥、側(cè)臥、俯臥等各種姿勢,怎么舒服怎么來,亦靜亦動,自得其樂,可愛至極。而“亡賴”一詞,也堪稱妙用。俞平伯先生在《唐宋詞選釋》中特意注明, “‘亡賴本不是什么好話,這里卻只作小孩子頑皮講,所以‘最喜反語傳神,更覺有力?!被蠲撁撘粋€淘氣鬼的可愛模樣,這不就是課堂上學(xué)生的生動寫照嗎?教學(xué)當以此為重。
(作者單位:浙江桐鄉(xiāng)市崇德小學(xué))
責任編輯 楊壯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