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常生活中,模糊限制語普遍存在。本文從禮貌原則的角度出發(fā),從六項準則對日常會話中的模糊限制語進行分析研究,并闡述模糊限制語是禮貌表達的一個重要手段。恰當?shù)厥褂媚:拗普Z有利于維系人際關系,更好地進行對話交流。
【關鍵詞】模糊限制語;禮貌原則;日常會話
【作者簡介】原夢琦(1993.05.10-),遼寧瓦房店人,遼寧師范大學,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二語習得。
一、引言
語言可以幫助人們傳達重要的社會信息,建構交際網絡,因此,精確的語言表達通常被認為是交流中最基本的準則。然而,人們在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時并不都是采用顯性式的語言,恰恰相反隱性式的表達方式更受說話者的青睞。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對話中有大量的模糊語存在著,而模糊限制語正是其一個重要的分支。
模糊限制語的使用可以讓交流變得更加順利、和諧,在縮短說話人與聽話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方面取得完美的效果,從而有效地調節(jié)并維系著說話者和聽話者之間的關系,更好地體現(xiàn)了人們在交際中的禮貌原則。
二、模糊限制語的定義及分類
“模糊限制語”是由美國語言學家Lakoff所提出的,他指出:模糊限制語指的是一些“把事情弄得更加模糊或者更不模糊的詞語?!保↙akoff)。Huber (1983)認為模糊限制語的出現(xiàn)是為了使說話人的話語更容易被接受,從而使他人更愿意與其交談。Namsaraev (1997)認為,模糊限制語是一個由許多語言學方法組成的實用范疇。它們被用于人際交往,旨在實現(xiàn)禮貌的表達。Brown 和Levinson (2011)認為:人們在交際過程中體現(xiàn)禮貌也是人們想要到達的交際目的之一。因此,在人際溝通中,模糊限制語被認為是一種禮貌策略。盡管語言學家們對于模糊限制語定義的側重點有所差異,但不可否認的是其本質是相同的。
迄今為止,模糊限制語的研究已有近四十年的歷史,但人們對于模糊限制語的分類卻沒有達成共識。Zadeh(1972)把模糊限制語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模糊限制語是直接修飾模糊詞的,如:very。第二類模糊限制語的作用是說明它們分別從那些方面作用于模糊詞的,如:virtually。Prince等人(1982)從語用的角度對模糊限制語進行分類。他們將其劃分為變動性模糊語,如左右、大約、差不多等,和緩和性限制語,如我認為、我覺得、可能等?;谡Z義特征的不同,陳林華等人(1994)把模糊限制語分為:方式模糊限制語,程度模糊限制語、范圍模糊限制語、數(shù)量模糊限制語、和質量模糊限制語五種主要類型。此外也有其他學者主張從詞性、句法和結構等方面特征對模糊限制語進行分類。
模糊限制語在任何一種語言中都占據(jù)一席地位,其獨特作用及功能是其他詞語無法替代的。因此對模糊限制語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完善其理論基礎,并且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如何恰當?shù)厥褂媚:拗普Z來維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具有指導作用。
三、模糊限制語與禮貌原則
在現(xiàn)實交流中,禮貌原則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必須遵守的重要的原則之一,這就要求說話人更多地關注聽話人,在傳遞信息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給予他人尊重,因此,掌握和運用適當?shù)亩Y貌原則是確保成功溝通的必要條件。Leech(1983)將禮貌原則細分為六條準則:(1)得體準則;(2)慷慨準則;(3)贊譽準則;(4)謙遜準則;(5)一致準則;(6)同情準則。這些準則的意思是:盡量讓別人多受益,盡量多夸獎別人,盡量對別人禮貌,減少對別人面子的威脅。
模糊限制語的使用是說話人遵循禮貌原則的表現(xiàn)之一。本文將運用禮貌原則的上述六項準則對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模糊限制語進行分析研究,旨在發(fā)現(xiàn)模糊限制語如何在違背合作原則的同時體現(xiàn)了禮貌原則。
1.得體準則:這一準則是指盡量減少成本,并最大限度地為他人帶來利益。例如:
Patient: How long will I take this medicine?
Doctor: At least a week.
在上述例子中,醫(yī)生使用的模糊限制語“at least”是一個范圍變動語,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醫(yī)生的語氣,讓病人覺得醫(yī)生是在建議自己而不是命令自己,從而可以促使病人積極主動配合醫(yī)生的治療,以達到藥效,促進病情的緩和的目的。
2.慷慨準則: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自己的好處,并最大限度地讓自己吃虧。例如:
A: Could I borrow some books from yo?
B: Sure. They are all on the shelves. Help yourself to whatever you want.
在我們想要表達一定訴求的時候,盡量多使用慷慨限制語從而降低利己主義的語氣。說話人A 使用could這樣的委婉詞語進行對話會使得談話內容更易接受。
3.贊譽準則:最大限度地減少他人的差異和最大限度地表揚他人。例如:
A:What a beautiful dress! How do you like it?
B:I kind of like it.
在這里說話人遵循了贊譽準則,避免了直接表態(tài),而使用“kind of”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既沒有表示完全贊同,也沒有表示直接反對,起到了委婉的語用效果。
4.謙遜準則:盡量少贊美自己,盡量多貶低自己。例如:
A: I am so stupid to do that.
B: Its OK. Dont be sad.
上述對話中的“I am so stupid”顯示了說話人使用模糊限制語來表達自己的謙虛,以此達到交際的目的。
5.一致準則:盡力縮小自身和他人之間的分歧;盡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間的一致。例如:
A: She is a capital singer.
B: Yes, most of her songs are good to hear,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bad songs.
在例句中,說話人B是并不贊同說話人A的觀點的,但B采用一致限制語“Yes, but...”,先肯定再否定,表面同意對方觀點實則反對。這樣的表達更委婉,更易令人接受。
6.同情準則:經常用于祝賀、慰問、吊唁的言語行為中。例如:
Im sorry to hear that your pet died.
Im glad that you won the championship.
說話人用同情限制語來表達自身與對方分享或分擔著同樣的感受,使得話語顯得禮貌,得體,合時宜。使聽話人在情感上得到安慰或鼓勵,言語交際得以順利進行。
四、結語
在日常交流中,信息的準確性很重要,但與此同時,交流溝通中的禮貌性也很重要。為達到交際目的,我們需要將二者有效的結合,從而在傳遞信息之外也能更好地維系雙方的社會關系。通過以上例子分析可知,模糊限制語在交際雙方中的使用十分廣泛,它是交際目的的需要,更是遵循禮貌原則不可或缺的策略之一。模糊限制語可以使得話語變得更加委婉,得體,禮貌,從而有效地維系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的平等合作關系,有助于將對話更好地進行下去。
參考文獻:
[1]Brown,P.&Levinson;,S.C.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The pragmatics reader,2011.
[2]Lakoff,George.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1973:195-213.
[3]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New York:Langman, 1983.
[4]Prince,E.F.,J.Frader,&C.Bosk.On; hedging in physician——Physician discourse[A].In Di Pietro,R.J.(ed).Linguistics and Professions[C]. Norwood:Ablex,1982:83-97.
[5]Zadeh,L.A.Fuzzy-set-theoretic interpretation of linguistics hedges [J].Journal of Cybernetics,1972(3):4-34.
[6]陳林華,李福印.交際中的模糊限制語[J].外國語,1994(5):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