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論文闡述了素描發(fā)展的歷史,以及素描教學面臨新的問題。針對民辦高職院校開展藝術設計專業(yè)的素描課程,所招收的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專業(yè)基礎較差,造型能力普遍較低,審美水平有限,形象思維未得到開發(fā)。故本人作為高職高專院校素描老師提出加強素描教材建設、運用激趣教學、培養(yǎng)學生正確握筆方法和下筆角度, 邊講邊示范畫素描、高效的結課和課后增加學生的繪畫量等方法快速提高素描教學效果。
[關鍵詞] 素描教學;民辦高職;握筆方式;示范教學;藝術欣賞水平;繪畫量
隨著時代的迅速發(fā)展, 人們對于提升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生活中需要更多的藝術設計作品,因此也催生了藝術設計專業(yè)的發(fā)展,而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培養(yǎng)離開不了基礎課程素描的教學,素描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內容,其自身的發(fā)展由來已久。早在15世紀的西方繪畫體系中,素描已作為眾多繪畫形式的基礎造型手段而存在,在經(jīng)歷了文藝復興時期各繪畫流派的影響和變革后,素描的概念也在逐漸外延。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契斯恰科夫的素描教學體系在蘇聯(lián)出現(xiàn),并于20世紀50年代傳入中國。在此之前,國內的素描教學基本上是受法國素描體系的影響,蘇派教學體系的觀察方式和嚴謹?shù)脑煨头椒ńo當時的中國美術教育帶來較大的影響。此體系被中國的美術教育界廣泛認可,并認為是較完備的素描教學方法,隨后被各美術院校的教學所吸納并得以推廣,高等美術教育的造型能力獲得普遍提高。在經(jīng)歷了20多年的教學實踐后,各院校慢慢發(fā)現(xiàn),僅靠單純的光影、透視與空間來塑造結構已無法滿足和實現(xiàn)素描教學的有性,加之現(xiàn)代藝術的發(fā)展對美術界的影響,中國的素描教學漸漸在發(fā)生變化。80年代后,以結構分析為主塑造畫面,色調、空間等元素為輔來塑造形體的教學理念慢慢被各大院校所采納,并認為素描本身具有很強的繪畫性與語言獨立性,此教學給在當時以蘇派教學為主的學院素描教學以深刻影響,從而進一步推動了國內素描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拓寬了素描語言的邊界。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科技進步帶來圖像資源的泛濫,以及當代藝術及其觀念的興起與發(fā)展更進一步?jīng)_擊了傳統(tǒng)造型手段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基礎性作用,國內的素描教學又面臨了新的問題。筆者作為民辦高職院校的素描老師,對這類學校的素描教學有深刻的教學經(jīng)驗和體會。由于近年來眾多民辦高職院校開展藝術設計課程,招生來源的多渠道,使學生個性差異較大。所招收的學生有很大一部分是沒有參加美術統(tǒng)考的學生,他們對于美術統(tǒng)考要考的素描、色彩、速寫等課程基本都沒有接觸過。而且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專業(yè)基礎較差,造型能力普遍較低,審美水平有限,形象思維未得到開發(fā)。故作為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應該拋棄錯誤的教學理念, 重新實施有效地教學方法提高素描教學的效率,幫助學生掌握繪畫的基礎?,F(xiàn)就快速提高素描教學效果提出幾點建議:
一、加強素描教材建設,完善素描教學內容
由于民辦高職設計專業(yè)的設置基本都是效仿其它普通專科院校,所以沿用的教材基本也是普通專科院校的教材,而這些教材理論性過強實踐性不足,使學生不能很地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展開聯(lián)想與深入理解。因此,大力支持與鼓勵教師成立素描教材建設規(guī)劃研究小組,根據(jù)民辦高職院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現(xiàn)有素描
教材進行優(yōu)化與整合,篩選與添加,編寫出內容與學生的接受能力一致或相當?shù)牟⒕哂幸欢◤V度與深度,真正體現(xiàn)高職高專特色的素描教材。
二、運用激趣教學,讓學生在內心深處喜歡素描
首先,素描教學注重的是學生的素描繪畫基礎,讓學生明白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礎,沒有素描基礎的學生是學不好其他藝術設計課程的,讓學生明白素描課程的重要性很重要。素描作為一種造型方式和觀察方法的內涵越來越受業(yè)界認可,其語言的純粹性和獨立性也開始成為課堂教學中所關注的重心。
其次,要學好素描非常簡單,只要掌握好方法勤加練習,提高觀察事物的造型、光影、比例、明暗、質感、虛實等,并通過手的練習,把事物的形象寫實的描繪出來,做到眼看到的,手就能畫到,就可以很快學好素描。
三、學生的正確握筆方法和下筆的角度,可以事半功倍的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
根據(jù)筆者多年的素描教學經(jīng)驗所得,提高素描教學訓練方法的重點是素描握筆的方法,如:排橫豎斜直線的握筆方法是拇指和食指拿住筆,其他手指在食指一邊輔助握筆,除握筆方法外,手臂的擺動是關鍵,手臂必須是上臂往一個方向移動,其中手指、手腕、下臂都不能動,這樣畫出來的線才會筆直,如果手除上臂外的其他地方在運筆過程動了,出來的線必然是彎的或扭曲的,不管是哪個方向的線,只要是直線都必須是上臂擺動,下筆的時候不要太重,出來的線必須是兩頭尖,中間稍粗。再如:畫弧線的時候,握筆方法是傳統(tǒng)的寫字握筆方法,根據(jù)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學生在寫字握筆方法上也有很大偏差,很多學生,大拇指的最下面關節(jié)和筆接觸,這樣錯誤的握筆方式不要說畫弧線,就是筆都很難握得穩(wěn),在此糾正學生的錯誤握筆方式很重要,讓他們掌握大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個關節(jié)必須握在筆上很重要,中指作為輔助在食指后面,這樣,不僅能把筆握得非常緊,而且通過手腕的旋轉,使得出來的弧線很圓滑,有張力,手腕就好像圓規(guī)的頂點,筆就好像伸出去的腳。對于下筆的角度,筆和紙的角度為45°最好,這樣出來的線既不會太粗像在涂鴉,也不會太細難控制。
四、講邊示范畫素描,把重點、難點講清楚。示范教學,以提高學生對素描的審美意識和理論知識
上素描課開始前5分鐘,會告訴學生,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要畫什么,教學重點是什么,然后再通過講解和示范,將重點內容呈現(xiàn)出來。如在上畫蘋果這課時,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和造型、質感表現(xiàn)方法。筆者先引導學生觀察現(xiàn)實中的蘋果,蘋果的形狀,是趨于圓形,但又不是很圓,基本是上面寬下面窄的圓柱型,蘋果上面凹槽和蘋果底部的凹槽的起伏,是由蘋果果實的幾塊肌肉造成的,所以畫的時候要畫出蘋果的結構,也就是蘋果肌肉與肌肉之間的連線,還有把蘋果看成圓柱型來畫,畫出明暗交界線。通過5-10分鐘的示范把蘋果的輪廓和基本結構、明暗、陰影交代清楚,讓學生照下步驟,再排明暗,提示排線要注意蘋果是圓形的光滑水果,線要有一定方向的弧線,線不能太直,太生硬,要突出蘋果的質感,特別是在亮部。整個示范過程不超過15分鐘。然后立即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去體會繪畫的過程,在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如,形狀把握不對、結構沒理解好、明暗關系混亂、質感表現(xiàn)不正確的問題及時糾正,讓學生充分掌握畫素描蘋果的技巧。
五、高效的結課
在課程結束前20分鐘,讓學生寫上名字交畫作上來,集中學生的畫作,講評畫作中遇到的問題,不足,如何避免問題的出現(xiàn),改進不足。再和學生討論其中最差的三幅和最好的三幅畫,并分析這些畫中差在哪里,好在哪里,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著名教育家、畫家徐悲鴻曾經(jīng)說過:“提高對藝術的欣賞水平,眼高,手才能隨之高,眼高手低不足以成為一個畫家,但還有提高手的可能。手低眼低是最可怕的,眼低,手必定低。”要求畫得差的同學回去多練習,以提高繪畫技巧。按照學生交的畫作從最好到最差的進行改分,這樣既防止老師錯改,也防止學生盜用他人的畫作上交,從而達到激勵學生上進、爭取高分、不服輸?shù)木瘛?/p>
六、課后增加學生的繪畫量,由淺入深逐步提高學生的繪畫水平
俗話說熟能生巧, 對學生來說,素描需要多練, 只有多多練習才能增加學生自身的素描能力,學生熟練之后自身的繪畫能力自然會得到提升,素描犯錯的可能就變得很少了?!坝蓽\入深,循序漸進” 是人學習所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對學生來說,這一過程代表了他們身心以及認知水平發(fā)展的一個過程,教師按照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進行素描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夯實學生素描學習的基礎,讓學生可以更直觀地認識素描,掌握素描學習的技巧。筆者覺得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學生素描的學習量, 因為只有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 習效率。比如說在素描教學前幾周的教學課后作業(yè),教師多給學生布置一些排橫豎線、簡單的圖案素描作業(yè), 讓學生在練習的時候增加熟練度, 等學生掌握一定的技巧之后,后幾周的教學課后作業(yè),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圖案比較復雜的作業(yè)給學生,布置作業(yè)的同時減少作業(yè)的數(shù)量,這樣可以逐步的提高學生素描的水平,讓學生更深入的畫好一件素描作品。等學生完全掌握素描之后,教師就可以考查學生應用素描的能力,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現(xiàn)實寫景作業(yè), 讓學生去實地進行素描練習,幫助學生熟練地掌握素描技能,從而達到學生的素描質量從量變到質變的升華。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素描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它的要求并不比繪畫所需的要求低, 如果學生不能掌握素描的基礎知識與技巧, 那么學生就很難提升他們的繪畫能力,就很難深入的學習其他的色彩、速寫、設計類等專業(yè)課程。作為素描課程的專業(yè)老師,要快速提高素描的教學效果,就要找出最佳的教學方式和最適合學生水平的教學內容,做到因材施教,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高效教學,使素描教學能夠完全適應設計教學對基礎能力的要求,應成為民辦高職設計類教師在素描教學中不斷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馬莉.淺談提高素描教學效率的幾種方法,讀與寫雜志,2010(12):P119;
[2]曹鈞. 簡論設計素描教學的實驗性,美術教育,2015(5):P63-64;
[3]舒莎.當代素描教學的新思路,美術,2017(8):P10-11;
[4]夏長春. 淺談如何實現(xiàn)素描教學的有效性,科技教育,2015(8):P155。
作者簡介:王月(1981—),女,本科學歷,中級職稱,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專業(yè),有12年的教學經(jīng)驗,現(xiàn)為廣州華立科技職業(yè)學院藝術設計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