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市巢湖市柘皋鎮(zhèn)中心小學(238062)
“一切生活都是課程,有行動才能得知識?!边@是生活教育理論中所倡導的教育理念。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實驗生活相結合,創(chuàng)新教學,提高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那么,教師該如何結合學生現有的能力水平和生活實際,使學生真正能在“做中學”呢?下面,基于生活教育理論談談數學實驗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苯虒W中,教師要不斷豐富學生數學實驗探究的資源,在生活中就地取材,以生活為實驗原型,讓實驗素材變得真實、靈動、豐富起來。
例如,在實驗教學“千克和克”時,為了加深學生對千克和克的感知,我在學生探究的資源上增加了生活中的常用物品:羽毛、乒乓球、蘋果、雞蛋、雪碧等。這些生活中的物品會給學生帶來感知上的親切感,而且課后學生也方便實驗操作。學生通過猜一猜、掂一掂、稱一稱等多種方式逐漸加深了對千克和克的認識。再如,在實驗教學“千米的認識”時,我安排了課內和課外兩組數學實驗。課內的實驗是先帶領學生到學校操場觀察100米跑道的長短,再和學生一起沿100米跑道行走并計時,接著讓學生猜測步行1千米所需的時間,最后再讓學生驗證步行1千米所需的時間,這樣,學生對千米的概念有了較好的感悟。課后的實驗是讓學生徒步上學,通過計數步數,算出學校和家的距離大約多少千米,兩項實驗活動讓學生對千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生活是數學的源泉,數學實驗資源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數學與生活的結合,充分彰顯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讓數學賦有生活氣息,讓學生學得真實靈活,學得輕松有效。
“不做無學,科學實驗要在做上學,在做上教?!边@也是“生活教育”理論中的教學主張,為數學實驗教學指明了方向。可是當今許多學生養(yǎng)成了“動口不動手”的學習習慣,在實驗活動中不屑于動手操作。因此,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動手實驗的興趣,調動學生實驗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動手探究學習。
在教學“升和毫升”之后,我布置學生在課外完成一個數學實驗:制作一個1升的量器并測量常用容器的容量。幾天后組織學生交流實驗情況,竟然只有少數學生能夠完成任務,有幾個雖然完成了實驗任務,但也是在家長的督促和幫助下完成的。因此,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實驗興趣,我在之后的實驗活動中增加了趣味元素,促使學生動手實驗。例如,在教學“蒜葉的生長”時,我將實驗活動變?yōu)榉N植大賽?!皟蓚€星期后,請將種植的大蒜和繪制的蒜葉生長情況統(tǒng)計圖帶來展覽,比一比誰種的蒜葉最長?我們將評選出最佳種植能手?!比跀祵W實驗于有趣的種植活動之中,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實驗積極性。
實驗應以動手為核心,以快樂為基礎,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最終成為學習的主體。
為了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實驗的意識,教師可組織學生合作實驗,通過小組合作比賽方式,來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激發(fā)學生的實驗創(chuàng)新精神。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學生都猜出了“圓的周長大約是直徑的幾倍”這樣的倍數關系,但是具體的倍數卻不知道。我未告知學生具體的實驗方法,卻提出:“咱們按組來進行實驗,看哪一組實力最強,最先找到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备鹘M學生為了獲取勝利,紛紛開動腦筋自行設計實驗方案,探討實驗方法。測量圓形紙片周長時,有的小組化曲為直,用線繞紙片一圈,然后把線拉直放在直尺上量;有的小組直接把硬幣放在直尺上滾動,為了確保正好滾動一周,他們用筆在硬幣的一端做上記號……
做的最高境界是創(chuàng)新,我立足數學實驗課堂,開展創(chuàng)新教學,在實驗教學中引導全體學生手腦并用,做到動腦思考,攜手創(chuàng)新。
總之,“生活即教育,實驗即生活。”教師在“生活教育”的理念下開展數學實驗教學,實現了生活與實驗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