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雪爛
(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陽明鎮(zhèn)第一小學,廣東 河源)
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主要是指班主任與學生之間通過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交流,從而建立一種協(xié)調統(tǒng)一的關系。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和諧關系建立的內涵應包括以下兩點:第一是互動,互動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最起碼的保證,班主任與學生雖然是師生關系,但也需要相互交流溝通,相互將彼此放在平等地位,相互敞開心扉,如此才能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第二是師生共同成長,教學的過程既是學生增長知識,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也是教師積累教學經驗、豐富教學閱歷的過程,和諧的班主任與學生關系將極大地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教師唯我獨尊、學生面對教師唯唯諾諾不敢發(fā)表自己意見的現(xiàn)象,這種師生之間的緊張關系往往導致學生從心底畏懼教師,以至于學生恐懼與教師接觸、交流,諸如此類現(xiàn)象極不利于師生之間和諧關系的建立。因此,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和諧關系建立的前提是班主任必須正確認識師生之間亦師亦友的關系。一方面,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需要張弛有度,讓學生既了解到學校的制度,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引導作用而非主導作用,減緩學生對于教師的畏懼感,逐漸讓學生信賴班主任,愿意和班主任探討學習及生活中各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制定一定的制度與規(guī)則讓學生也參與到班級的管理工作中,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既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切實體會主人翁意識,從而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身份,讓學生敢于與教師交流,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建立和教師之間亦師亦友的和諧關系。
溝通與交流是人與人之間增進了解的主要方式,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還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從而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里適時開展座談會,通過營造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讓學生暢所欲言,既可以讓學生表達對于班集體的管理意見,也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存在的問題,更可以讓學生暢想未來。班主任在學生發(fā)言的過程中要仔細聆聽,給予恰當?shù)闹笇c鼓勵,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從座談會的學生發(fā)言中及時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從而更加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當然,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需要貫穿于班主任管理班級工作開展的始終,班主任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來更加確切地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制度的建立能夠更加有效地保證師生之間的交流,比如教師可以公布自己的郵箱,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郵件的形式發(fā)送,這樣保證了溝通渠道的私密性,更容易讓學生敞開心扉。
在小學班主任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班主任往往因為小學生年紀小、心智尚不成熟等原因而不信任學生,也很少主動去了解學生的想法。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教師適時給予學生鼓勵與信任,讓學生感受到他們是被信任與尊重的,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例如在班級學習園地布置評選過程中,教師則可以給予學生絕對的信任,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及動手能力,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協(xié)作完成學習園地的布置。不可否認,學習園地是學生自己的一片天空,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布置的學習園地更適合他們的風格,也深受學生的喜愛。班主任在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必須時刻牢記其工作對象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只有堅持“以人為本”,給學生以充分的鼓勵與信任,才能讓學生從內心深處相信教師,并與教師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小學時期是學生接受系統(tǒng)且正規(guī)教育的初級階段,在這一階段的教學過程中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學科知識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價值觀的形成等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構建和諧關系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使教學更好、更和諧地開展的客觀條件。當然,縱觀當前的教育現(xiàn)狀不難發(fā)現(xiàn),部分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足,且對于學生的要求都只是注重成績,這些問題將極大地阻礙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和諧關系的構建,班主任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注意改正此類問題。
參考文獻:
[1]趙慧勇.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學周刊,2017(17):9-10.
[2]余文靜.嚴格雕琢愛心呵護:淺談小學班級管理藝術[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