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儒學院 孫玲玲
當華夏人民進入以農(nóng)業(yè)為主的時代之后,衣裝形制也朝著更適合生活的方向發(fā)展。《易經(jīng)·系辭》云:“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在上古黃帝時期,已經(jīng)形成相對完善的服飾體系。人們在不斷的勞動過程中發(fā)現(xiàn),衣襟右掩更適合活動和存放精巧的小工具。受此影響,原始對襟式的服裝開始發(fā)展成“偏衽”式,此時衣服遮掩的左右不穩(wěn)定性開始減少,服裝中“右衽”順理成章地發(fā)展起來了。
“交領右衽”是漢民族服飾的基本特點之一。漢服的衣領直接與衣襟相連,左右兩片衣襟在胸前相交于身體的中線(衣服上往往也有中線,最初是為了節(jié)省布料而形成的裁剪方法,后寓有中正之義),左側的衣襟壓住右側的衣襟,在外觀上表現(xiàn)為“y”字形,形成整體服裝向右傾斜的效果。這就是漢服在歷代變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變的“交領右衽”傳統(tǒng)。《說文·衣部》:“衽,衣?也,從衣,壬聲。”可見衽的本義為衣襟。鄭玄注曰:“衽,所以掩裳際也?!彼逄脐懙旅髟疲骸榜牛醴?,又而鴆反?!弊笄敖笱谙蛴乙赶祹?,將右襟掩覆于內(nèi),稱“右衽”,反之稱“左衽”。是“右衽”還是“左衽”,自古便不單單是衣服的問題。
1.“左衽”多為夷狄之服。
《尚書·畢命》曾記載周康王的言論:“四夷左衽,罔不咸賴,予小子永膺多福?!睎|漢鄭玄為其作注,云:“言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被發(fā)左衽之人,無不皆恃賴三君之德,我小子亦長受其多福?!笨梢娫缭谥芸低鯐r期,“左衽”和“右衽”就已經(jīng)是夷夏之分的一個標志。
在歷史文獻中,也有諸多關于夷狄“左衽”的記錄。如《遼史》:“蕃漢諸司使以上并戎裝,衣皆左衽,黑綠色。”《金史》:“上衣謂之團衫,用黑紫或皁及紺,直領,左衽,掖縫,兩傍復為雙襞積,前拂地,后曳地尺余?!庇涊d的是遼、金的衣服制度。《漢書·匈奴傳》記載:“(匈奴)披發(fā)左衽?!薄杜f唐書》記載:“于時百僚端笏,戎夷左衽,虔奉歡宴,皆承德音,口歌手舞,樂以終日?!比绱朔N種,少數(shù)民族多著“左衽”衣裝,幾乎是可以確定的。
至于為何少數(shù)民族著“左衽”服裝,也多半是和他們的生活習慣有關。有學者考證,少數(shù)民族多為游牧民族,他們服裝必須適應馬上的生活。衣襟左掩能夠較少地影響拉弓射箭時右臂的活動范圍,又能更多地保護右臂不受到傷害,并且方便左手從懷中取放物品,以便騰出右手使用武器。除此之外,左胸前兩片衣襟的重疊保護較之右胸前一片衣襟更能加強對于心臟的保護作用,所以衣襟偏左居多。
2.“左衽”是華夏文明淪落的象征。
在《論語·憲問第十四》里,孔子也在和弟子討論管仲其人時,從側面聊及“左衽”“右衽”的問題說:“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沒有管仲,我們恐怕要披頭散發(fā)穿“左衽”的衣服了!“披發(fā)左衽”,應理解為華夏文明衰落,夷狄入主中原的結局,而非單純衣服性質(zhì)的改變。然“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保ā墩撜Z·八佾第三》),衣冠不可斷,華夏不可亡。后世充滿愛國情懷的文人士子,亦常以衣冠的改易,“左衽”與“右衽”的顛倒來感嘆國家的命運。
考察愛國詩人陸游的《劍南詩稿》,多處出現(xiàn)“左衽”詞匯的詩句,服飾“左衽”表示敗亡,“右衽”表示對本民族認同,且對古代中國人的精神追求有重要意義:“爾來十五年,殘?zhí)斏杏位?。遺民淪左衽,何由雪煩冤。”“哀哉六十年,左衽淪胡塵。抱負雖奇?zhèn)?,沒齒不得伸?!背浞直磉_了詩人面對華夏故土淪陷的沉痛心情和收復中原的堅定志向。再如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總結并反思漢族歷史教訓時,痛定思痛,多次提及“左衽”,用以表示漢族人民遭奴役或華夏文明的淪落:“當石晉割地之初,朔北之士民,必有恥左衽以悲思者?!贝祟惙N種,不勝枚舉。
3.“左衽”多為死人所穿的衣服。
《禮記·喪大記》:“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通典·典卷八十四·禮四十四》記載:“凡衣死者,左衽?!庇衷疲骸胺矓空咭?,散衣有倒者也。左衽,衽向左,反生時?!币馑际?,人活著的時候著“右衽”的衣服,而死了就要和活著的時候相反,著“左衽”的衣服。
根據(jù)現(xiàn)代的考古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馬王堆出土的文物來看,便存在將右衣襟左掩的現(xiàn)象,這個發(fā)現(xiàn)印證了“斂服左衽”制度的存在。
“右衽”的實際狀態(tài)是,右邊的衣襟被壓在里面,左邊的衣襟壓于右襟之上,呈現(xiàn)出右在內(nèi)而左在外,右在下而左在上的狀態(tài)。這種左在右之上的形態(tài)有其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和根源。
第一,從哲學角度來看,“右衽”蘊含著我國傳統(tǒng)哲學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國傳統(tǒng)哲學認為“一陰一陽之謂道”。當一個人面向太陽的時候,他可以判斷出,一天開始時,陽氣初生,太陽從他左手邊的東方升起,在右手邊的西方落下,陽氣消亡,一天結束,進入夜晚。因此東邊和左邊被賦予“陽”的概念,西邊和右邊被賦予“陰”的概念。而在《易經(jīng)》中,“陽”的代表是“乾卦”,法效的是“天”;“陰”的代表是“坤卦”,法效的是“地”。“天”在上,“地”在下,因而“左襟”在上,“右襟”在下,才是最符合自然規(guī)律,最接近自然的狀態(tài)。但是,當人死了以后,他被埋在地下,就應當與“地上”的活人相反,“左襟”在下,“右襟”在上。這正好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哲學中“陰陽之中,又有陰陽”的理論。
第二,從祖國醫(yī)學角度來看,“右衽”較好地體現(xiàn)了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陰陽的基本理論。
《素問·陰陽印象大論》云:“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nèi),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中醫(yī)同樣認為,“左右”是“陰陽之道路”,陰(右)在內(nèi),是陽的內(nèi)部保存;陽(左)在外,是陰的外部使用。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陰陽離合論》記載:“岐伯曰:外者為陽,內(nèi)者為陰?!敝嗅t(yī)認為,在外的,運動的,光明的為陽;在內(nèi)的,靜止的,晦暗的為陰。因而左為陽,“左襟”應當在外,右為陰,“右襟”應當在內(nèi)。故而當著“右衽”服裝。
中國醫(yī)學思想與中國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一脈相承,不可分割。因而彼此概念理論有相近重合之處,可以相互解釋,加深理解。
第三,從禮儀角度來看,“右衽”與我國古代禮法“吉事尚左”思想相一致。
《道德經(jīng)》有云:“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薄兜赖陆?jīng)》乃老子所作,老子曾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官”,自幼飽讀經(jīng)書,接觸的是一手資料,
對禮儀知道得很清楚,連孔子都“之周問禮”,向老子請教??梢?,老子所言“吉事尚左,兇事尚右。”是可信的,因而也為漢服“右衽”,而斂者“左衽”提供了一些禮儀上的依據(jù)。
《禮記·檀弓上》記載:“孔子與門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鬃釉唬骸又葘W也,我則有姊之喪故也?!咏陨凶?。”這則孔子和其弟子的小故事說的是,孔子與其弟子們一道站立時,他抱拳的姿勢是右手在外,弟子們也都右手在外。孔子說:“你們這些弟子太喜歡學我了。我右手在外,是因為有姐姐之喪的緣故?。 钡茏觽兠靼琢诉^來,就都改為左手在外。 故事雖小,但是卻很好地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禮法“吉事尚左,兇事尚右”的禮儀制度。因而,漢服的著裝應是“右衽”,而死者“左衽”。
第四,從生活習慣角度來看,“右衽”穿著更符合漢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便利要求。
《禮記·喪大記》:“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保追f達疏曰:皆左衽,大斂小斂同,故云皆也。衽,衣襟也。生鄉(xiāng)右手解抽帶,便也。死則襟向左,示不復解也。生時帶并為屈紐,使易抽解,若死則無復解義,故絞束畢結之不為紐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大部分人都是右手做事更方便,所以活著的時候穿“右衽”的衣服,將左衣襟拉于衣裝右邊并系帶較為順手、方便,而死了的人衣襟向左,表示永遠不用再系帶或者解開衣帶了。事實上,除了系解衣帶,就平時從懷中掏放東西等其他日常活動來看,也是“右衽”的穿著更方便。由此可見,漢服“右衽”,還有其現(xiàn)實生活的實用價值。
在我國古代,出現(xiàn)過很多“左衽”與“右衽”混淆不清的年代。早在戰(zhàn)國年代,趙武靈王就提出“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保ā稇?zhàn)國策》)。而后,在華夏幾千年的文明史中,又屢屢出現(xiàn)少數(shù)民族入侵中原,直接或間接影響中原文化的情況。從北魏到金,從元朝到滿清。時夷時夏的政治局面,也使?jié)h民族在服飾上或主動,或被動地發(fā)生了一些改變,甚至出現(xiàn)“左衽”與“右衽”不清的狀況。在宋人抗金文中也有:“河東士庶,首被其害,披發(fā)左衽,勉強從俗?!币嘤卸嗌偃嗜酥臼浚瑸榱撕葱l(wèi)漢民族的“右衽”傳統(tǒng),死于非命。女真人入主中原內(nèi)后,服飾受漢人影響,但“左衽”的習俗卻一直保留,并以此強令漢人也穿著“左衽”,如真定府陷落時,宋知真定府劉邈在堅決抵抗后被金人所執(zhí),《宋史》中記載:“金人諱其言,命邈被發(fā)左衽,邈憤,詆毀甚力,金人撾其口,猶吮血噀之。翼日,自去發(fā)為浮屠,金人大怒,遂遇害?!苯鹑吮屏顒㈠恪氨话l(fā)左衽”,劉邈不從而死。直至滿清入關,改服易制,釀造了“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等駭人聽聞的歷史慘??!漢服在多少人用生命捍衛(wèi)無果的情況下,在暴力與強權之下非正常消亡了。從此,華夏衣冠不再,“右衽”不存!
但是,“右衽”才是符合華夏漢民族傳統(tǒng)服飾的標準形制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它蘊含著中國漢民族對天地和世界的理解,飽藏著先人“一以貫之”的智慧。隨著漢服運動的興起,在無數(shù)傳統(tǒng)文化的捍衛(wèi)者的努力之下,漢服重新走入人們的視野,時人有幸,方得重見華夏衣冠之盛,文章廣袖之美!
參考文獻:
[1]馬舒舒.基于漢服右衽特征的服飾設計應用研究.服飾導刊,2015年6月第2期.
[2]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出版,1983年版.
[3]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4]中醫(yī)基礎理論,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5]黃帝內(nèi)經(jīng),中華書局出版.
[6]道德經(jīng),中華書局出版.
[7]禮記譯解,中華書局.
[8]漢服簡考——漢服概念和歷史的考證,獨秀嘉林編,廣州嶺南漢服研究會(籌).
[9]舊唐書,中華書局,2000年.
[10]漢服吧“貞觀朔”學者提供的研究資料.
[11]陸游集·劍南詩稿,中華書局1976年.
[12]宋史,中華書局,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