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春,胡其林
(銅陵學院 外國語學院,安徽 銅陵 244000)
卡勒德·胡塞尼(Khaled Hosseini)的三部小說《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和《群山回唱》均以阿富汗為背景,回避了較為敏感的政治主張和伊斯蘭教義,將筆墨訴諸無休止的戰(zhàn)爭和內(nèi)亂對于普通阿富汗民眾的影響。當下,眾多世人眼中的阿富汗就是恐怖襲擊或種族紛爭的代名詞,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汽車炸彈隨時引爆。胡塞尼意圖通過小說創(chuàng)作改變世界對阿富汗的印象,表達了作者對阿富汗重建的向往。其小說最引人注目的除了充滿溫情的、高超的敘事結構與技巧,就是在文本中蘊含的濃郁的人文精神。他用細膩的筆法和真摯的感情構建了一個獨一無二的阿富汗平民世界,每個普通的民眾都以鮮活的面孔和熾熱的靈魂出現(xiàn)在讀者面前[1]。小說還原了最真實的阿富汗民眾的性情和生活,在某種程度上顛覆了西方新聞媒體視角下的阿富汗民眾形象。
學者袁進先生認為:“人文精神是對人存在的思考,對人的價值、生存意義的關注,對人類命運、人類痛苦與解脫的探索。人文精神是形而上的,屬于人的終極關懷,現(xiàn)實人的終極價值?!保?]關注人性是胡塞尼創(chuàng)作的重點。他用小說創(chuàng)作來表現(xiàn)自己對阿富汗人生存狀態(tài)的悲憫與期待,向世人展現(xiàn)了阿富汗的歷史、文化,呈現(xiàn)了阿富汗民眾的真實人性,巧妙地編織著善良、堅忍、寬恕、友誼等人文情懷,讓全世界的讀者關注小說人物的命運,為之糾結感動、傷心流淚。胡塞尼的小說處處都滲透著某種引人深思的人性價值追求,呈現(xiàn)著厚重的人文關懷,閃耀著偉大的人文精神之光。
胡塞尼對底層人物的關注和對悲苦命運的書寫首先源于作者本人對于角色的熟悉程度。胡塞尼出生在阿富汗的一個中產(chǎn)家庭,熟悉阿富汗的民俗、文化、歷史,以及阿富汗人的生活習慣,他的生活后來隨著父母移民美國而得到根本改變,這樣的經(jīng)歷使得胡塞尼能夠順利地進入底層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通過悲苦命運的書寫,弘揚隱藏在阿富汗人身上的真善美。更重要的是,當作者關注底層人物的悲苦命運時,阿富汗社會的荒誕、生命的沉重便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文本敘事折射出作者對現(xiàn)實阿富汗的人文思考,以期喚起世界各地讀者對曾經(jīng)不被尊重、被“他者”形象異化的阿富汗普通民眾的同情與重獲新生的期待。
在小說《追風箏的人》中,作者對哈桑的刻畫體現(xiàn)出他對小人物悲苦命運的極大關注。雖然哈桑不是小說中最主要的人物,但哈桑的形象成功地烘托了主人公懺悔與救贖的主題,讓讀者領悟到阿富汗最底層民眾的質(zhì)樸、忠誠等這些全人類共同追求的美好人性品質(zhì),使讀者感覺到普通阿富汗人,甚至是底層小人物不僅是與他們相同的人,而且也具有相同的人性。這些人性品質(zhì)恰恰是人文精神在小說中的具體體現(xiàn)。
哈桑出身卑微,目不識丁,是阿米爾家的仆人,天生兔唇。作者對其進行了多次描述,使哈桑的悲慘命運從一開始便以感性方式得以凸顯。哈桑忠誠于他的小主人兼伙伴阿米爾,對阿米爾的一切要求總是毫不猶豫地予以滿足?!盀槟?,千千萬萬遍”是他忠誠于主人的真實寫照[3]。斗風箏是阿富汗古老的兒童游戲。一次,哈桑為了幫阿米爾追到最后一只落下的、象征著勝利的風箏,遭到了兇殘成性的阿塞夫的欺辱。阿米爾目睹了發(fā)生的一切卻沒有挺身而出,在潛意識里,他覺得用勝利的風箏贏回父親的贊賞是哈桑必須付出的代價[4]。
哈桑獨自承受著巨大的屈辱與痛苦,阿米爾卻像英雄般凱旋。回到家中,他得到了父親的贊賞與認可,心靈得到暫時的慰藉和滿足。作者對哈桑犧牲自我的描寫,頌揚了甘于奉獻的無私精神,推崇了忠誠的優(yōu)秀品質(zhì),為人情冷漠、充滿爾虞我詐的現(xiàn)實社會注入了一股清新的力量。即便如此,哈桑仍舊被阿米爾嫁禍栽贓,哈桑父子不得不另尋出路。多年后,哈桑一家仍忠誠地看護著已經(jīng)逃亡美國的主人家的舊宅,卻被塔利班殘忍殺害。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至此,令人心痛不已、悲傷無奈。縱觀全書,忠誠、堅忍是哈桑留給讀者的深刻印象。從兒時跟阿米爾一起玩樂時被戲弄,到追下象征勝利的風箏被阿塞夫欺凌,再到被阿米爾嫁禍栽贓,哈桑默默扛起了所有的委屈和苦痛,甚至在他被塔利班殺害前,任憑鮮血浸透衣裳,身體因體力不支而搖晃,嘴里仍在呼喊:“為你,千千萬萬遍。 ”[5]這些,將他的勇敢和對阿米爾的忠誠演繹到了極致。
此外,作者在對底層小人物悲苦命運刻畫的同時,也一定程度展現(xiàn)了他們反抗壓迫、追求自由和尊嚴的可貴精神。阿米爾與哈桑在一次外出游玩過程中受到了反面角色阿塞夫的威脅、挑釁,為了保護阿米爾,作為處于邊緣地位的哈扎拉人,哈桑勇敢地拿起彈弓對準阿塞夫,便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在《燦爛千陽》中,胡塞尼給讀者描繪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阿富汗的社會圖景,其筆鋒直指瑪麗雅姆以及萊拉一家人等小人物的苦難命運,展現(xiàn)了她們與命運抗爭、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度荷交爻穭t跨越60年的阿富汗歷史,審視了農(nóng)民薩布爾因為貧窮而給兩個幼小生命留下的永恒創(chuàng)痛?,F(xiàn)實雖然貧窮艱難,甚至殘酷無情,卻掩蓋不了這些人物身上忠誠的品質(zhì)和對尊嚴的向往。
作者對戰(zhàn)火下的阿富汗普通民眾苦難的感同身受折射出一種厚重的人文精神,對這些底層人物的關注始終洋溢著濃濃的人文關懷和愛的光輝,彰顯著親情、友情、兄弟情義的永恒,這些底層人物在面對殘酷和黑暗的現(xiàn)實時,寄托了胡塞尼對忠誠與尊嚴的推崇。
關注人性之善、弘揚人性之善始終是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義之一,也是胡塞尼在小說中竭力挖掘和呈現(xiàn)的主題。性善與性惡互為對立,互為映襯。精神分析學家埃里克·弗洛姆認為:“惡是深刻的人性……惡是人在逃避他的人道重負的悲劇性的企圖中失去自己?!保?]胡塞尼對于人性之惡采取了較為寬容的態(tài)度。比如,《燦爛千陽》中的中年鞋匠拉希德生性暴戾,冷漠無情,但作者在刻畫這一惡人形象的同時,也向讀者展現(xiàn)了他的遭遇:中年喪妻喪子、在維持生計的修鞋鋪被燒毀后低聲下氣尋找工作,對兒子察爾邁伊流露出愛和耐心,因為頻頻施暴最終被妻子用鐵鍬殺死等等。拉希德雖然遭人憎恨,也確有某種令人悲憫之處。而對于人性之善,胡塞尼則采取了放大的渲染方式,進行深度挖掘,最為典型的便是對《追風箏的人》中主人公阿米爾父親的描寫。
胡塞尼在阿米爾父親的身上寄寓了諸多人性之善,如博愛的情懷、熱情好客、慷慨大方的個性。他總是無私地幫助身邊的人,施舍窮人,支付所有費用無償建設恤孤院安置無家可歸的孤兒,將錢送給有需要的人。在逃離阿富汗的路上,為了保護不曾相識的婦女免于被糟蹋,他不顧自己性命,挺身而出……他做了許多好事,給讀者留下了正直、勇敢、善良、樂善好施的完美男人形象。
可是這樣了不起的父親也曾做過錯事。年輕時他與仆人薩娜芭私通,并生下哈桑?!澳腥怂苎稣痰娜烤褪撬穆曌u,他的威名”[7]216。在阿富汗那個特殊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里,他拋棄了薩娜芭,沒有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倫理責任。在他的世界里,偷竊是唯一的罪行,其他罪行都是這一罪行的變種。他“偷”走了女人薩娜芭一生的清白與幸福,“偷”走了兒子哈桑的倫理身份。可見,他自己恰恰犯下了這一不可饒恕的罪行。雖然他的一生都在竭力隱藏著這樁不堪回首的往事,直至生命彌留之際也一直守口如瓶,除了好友兼生意伙伴拉辛汗外,沒有向任何人透露,但他的內(nèi)心深處一直處于極度分裂狀態(tài),善與惡同時存在于他的體內(nèi),相互斗爭,不得安寧。他一刻也沒有停止過靈魂的懺悔與救贖,這種行為本身即是善壓倒惡、善消除惡的過程,也說明了阿米爾父親的本性之善。在道德與良心的煎熬中,他通過行善開啟自我救贖之路。他把自己的善舉化為愛心如涓涓細流般滋潤他人,他在人們?yōu)樗母鞣N善行義舉發(fā)出的贊許聲中消除煎熬和不安,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得到精神的滿足和愉悅。這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性善之舉。柏拉圖主張性善論,認為“善”是萬物的本源,人類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物質(zhì)的滿足,而是善。阿米爾父親的懺悔、修行和自我救贖說明他的良心未泯?!傲夹摹笔侨祟愖陨淼赖孪底钪苯?、最基本的表現(xiàn),是被現(xiàn)實社會普遍認可的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標準。阿米爾父親在自我救贖中表現(xiàn)出了人性中最本質(zhì)的一面——善良。善良是人類社會最美好的品質(zhì),一如羅素對它的評價一樣樸素無華:“在一切道德品質(zhì)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8]
拉辛汗——阿米爾的啟蒙老師,在彌留之際留給阿米爾的信中說:“你父親是一個被拉扯成兩半的男人,親愛的阿米爾:被你和哈桑。”[7]291阿米爾父親愛阿米爾和哈桑,可是為了自己的名譽,阿米爾被社會承認,哈桑卻無法得到認可,也無法得知自己出生的真實情況。他給予了阿米爾合法的身份、富裕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但良心的譴責使他在潛意識中漠視阿米爾對父愛的渴求,他用對阿米爾的嚴厲和冷漠懲罰自己,用對哈桑的關心來消除煎熬與內(nèi)疚?!岸蚁胱屇忝靼椎氖?,你父親的深切自責帶來了善行,真正的善行……親愛的阿米爾,當罪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獲救”[7]291。在《燦爛千陽》與《群山回唱》中,作者同樣采取了內(nèi)省與救贖的方式展現(xiàn)人性向善的人文精神,通過悲情敘事引導讀者分別走進扎里勒逼走女兒瑪麗雅姆和薩布爾賣掉女兒帕麗之后痛苦的內(nèi)心世界,對隱藏在戰(zhàn)爭與貧窮之下的阿富汗人性之善和救贖之路進行了深度挖掘。
《燦爛千陽》通過對兩位阿富汗女性成長經(jīng)歷的描述,折射出戰(zhàn)亂給阿富汗人民特別是阿富汗女性帶來的苦難,小說以主人公瑪麗雅姆的死亡體現(xiàn)了愛與犧牲的偉大,弘揚了至真的人性價值。
女主人公瑪麗雅姆是一個私生女,阿富汗人稱之為“哈拉米”,“是一個不被法律承認的人,永遠不能合法地享受其他人所擁有的東西:諸如愛情、親人、家庭、認可,等等”[9]?,斃麃喣窂某錾捅池撝八缴印边@一合法性缺失的身份,注定了她悲苦的一生。在瑪麗雅姆15歲生日那天,她不顧母親以死亡相逼的挽留,執(zhí)意去見她虛偽、懦弱的父親,表現(xiàn)出了一個孩子的任性與反叛。最終,她沒有如愿,父親表面的疼愛猶如懸浮的泡沫觸不可及,一戳就破。在瑪麗雅姆被強行送回居住的泥屋時,其母親已經(jīng)上吊自殺。從此,她被迫遠嫁喀布爾,成為男權與父權社會的附屬品?;楹笳煞蚶5碌谋┡白屗纯嗖豢?,麻木不仁。就在這時,小說中的另一位阿富汗女性——萊拉闖入了她的視野。
因為戰(zhàn)爭,萊拉先后失去了兩位哥哥和父母,青梅竹馬的戀人塔里克也被迫逃離阿富汗。身懷塔里克的孩子又舉目無親,加上拉希德的誘騙,她被迫嫁給拉希德。從此瑪麗雅姆和萊拉共同生活在拉希德的屋檐下,共同遭受著丈夫的殘暴與壓制。“同樣的生活境遇,同樣的忍辱負重,同樣的堅韌與正義,讓她們的感情在生活的扭曲中成長和延續(xù)。她們培養(yǎng)出了如母女般相濡以沫的情感”[10]。生命既然痛苦,就要抗爭,瑪麗雅姆在心碎絕望之后決定用死亡為萊拉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當拉希德發(fā)現(xiàn)萊拉深愛的戀人塔里克重新出現(xiàn)而暴打萊拉使其命懸一線時,瑪麗雅姆勇敢地站了出來。結婚27年來,她飽受拉希德的摧殘,她不會眼睜睜地看著他殺死萊拉,也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兩個年幼的孩子阿茲莎和察爾邁伊失去母親,于是她義無反顧地做出了令人敬佩的,卻是毀滅自我的舉動——用鐵鍬殺死了丈夫拉希德。
瑪麗雅姆最終獨自承擔所有的罪責,被判死刑。在臨刑前,她心中充滿了安寧的感覺,覺得自己是一個付出了愛也得到愛的女人,對于一個出生低賤的鄉(xiāng)下“哈拉米”、一段從伊始就不合法的人生來說,這是一個合理的結局。死亡是人類悲劇的極致。當命運跌宕起伏、悲苦不堪的瑪麗雅姆面對肉身徹底的毀滅時,她的人性價值愈發(fā)凸顯出來,美好的人文精神在生命行將終結之時熠熠生輝。瑪麗雅姆面對死亡表現(xiàn)出的從容極具震撼力,顯示出了人性中不可毀滅的愛、善良與尊嚴。她面對死亡時的淡定猶如她對所有苦難的隱忍,穿越黑暗奔向黎明,盡管阿富汗傳統(tǒng)社會男權規(guī)訓的力量強大殘酷,盡管連綿的戰(zhàn)爭帶來了毀滅與流離失所,盡管她本人卑微而不足一提。瑪麗雅姆有愛有恨,有尊嚴,她用死亡體現(xiàn)了生命的意義。
胡塞尼的小說描寫了太多的離別、暴力、痛苦和殺戮,讓人久久難以平靜。作者在讓讀者感受到巨大悲痛和傷感的同時,表達出對阿富汗女性美好未來的期許。從這個角度而言,胡塞尼對瑪麗雅姆與命運抗爭的書寫讓讀者感受到的并不是人物生命的終結,而是至真的人性價值之光。
胡塞尼以寬厚的人文情懷表達了對阿富汗社會底層小人物生存狀態(tài)的關切,對阿富汗民眾人性之善的敬意,以及對阿富汗國家命運的思考。他用這樣的視角重新展現(xiàn)了阿富汗的伊斯蘭社會,解答了西方世界對于穆斯林的種種誤解與偏見,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讀者與阿富汗人民之間的距離,讓阿富汗及阿富汗人不再讓人感到神秘與恐懼[1],也幫助讀者在貧窮與戰(zhàn)亂的牢籠之中看到阿富汗人性的光輝。
歷史發(fā)展到21世紀,對人性價值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和關注已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追求。大千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習俗、傳統(tǒng)雖千差萬別,但人類對體現(xiàn)真善美的人文精神追求卻是共同的。深入解讀胡塞尼小說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對于化解當今世界民族矛盾和多元文化與價值的沖突,對于我國與阿富汗開展跨文化交流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亦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