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清代選官之正途、異途述略

2018-02-20 06:47關曉紅
學術研究 2018年7期
關鍵詞:乾隆官員

關曉紅

清代職官銓選,以正途、異途(亦稱雜途)劃分出身資格,分別班次、確定升遷方位與具體職缺,自順治開始,貫穿清代十朝。盡管正途、異途官員的比例,在各朝不同階段均有程度變化及規(guī)則調(diào)整,卻常常牽一發(fā)動全身,不僅群臣奏章、朝野輿論多據(jù)此觀測乃至評議官場風向與吏治情形,職官的處分亦與此不無關聯(lián)。咸同以降,為應數(shù)千年未有之變局,破格保舉及捐納盛行,晚清官員隊伍“異途統(tǒng)壓正途”之說甚囂塵上,學術界對清代文官制度關注由來已久,然迄今未見對正途、異途的專題研究,①與本選題相關的進展:呂思勉指出“科目、貢監(jiān)、蔭生,謂之正途;薦舉、捐納、吏員,謂之異途”(《中國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752頁);杜家驥認為“異途經(jīng)保舉也同于正途”(《清代官員選任制度述論》,《清史研究》1995年第2期);曾小華提出正途異途是清代嚴格限制官缺編制的結(jié)果(《中國古代任官資格制度與官僚政治》,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167-168頁);李光輝注意到雍正朝御史考選一度變通舊例,科道“不必拘定科目正途”的史實(《清代監(jiān)督官員的選任、升轉(zhuǎn)與考核》,《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等等。此外,涉及清代文官與銓選制度的著述中,研究者多已關注到正途、異途在清代選官任用中的區(qū)別,卻多局限于科甲與捐納出身的對比。感謝林浩彬博士在校對時給予的幫助。一些著述甚至誤以為正途專指科甲,或者將科舉取士與選官混為一談。受20世紀50年代歷史分期的影響,清史自1840年劃分為古代部分與近代部分,楚河漢界,使許多研究很難避免就晚清談晚清的局限。嘗試貫通考察清代職官,追溯其淵源脈絡,努力廓清晚清銓選變異的復雜面相,糾謬正誤,無疑有助于進一步加深對清代銓選渠道與立意格局、吏治狀況、近代社會變化與既有規(guī)制關系和影響,乃至與之相連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若干內(nèi)涵的認識。

一、清代職官區(qū)分正途、異途

光緒朝修纂的《欽定大清會典》曾如此闡述出身分項及其與任官之關系:“分出身之途以正仕籍。凡官之出身有八,一曰進士,二曰舉人,三曰貢生,四曰蔭生,五曰監(jiān)生,六曰生員,七曰官學生,八曰吏無出身者,滿洲、蒙古、漢軍曰閑散,漢曰俊秀。各辨其正雜以分職。其以醫(yī)、祝、僧、道出身者,各授以其官而不相越?!雹倮茸骸豆饩w會典》卷7,《大清五朝會典》第16冊,北京:線裝書局,2006年,第58-59頁。所述八種出身,一至七項分別來源于科舉、學校及高官或因公殉職者的子弟,惟有第八項全無學習經(jīng)歷與其他家庭背景資歷??梢姇洳⑽疵鞔_如何劃分正途與異途,但卻以正雜辨識和安排官員職缺。

趙爾巽等所撰的《清史稿》與光緒朝修纂的《欽定大清會典》相比,正途與異途的范圍已有清晰規(guī)定:“凡滿漢入仕,有科甲、貢生、監(jiān)生、蔭生、議敘、雜流、捐納、官學生、俊秀。定制由科甲及恩、拔、副、歲、優(yōu)、貢生、蔭生出身者為正途,余為異途?!敝档米⒁獾氖?,它同時指出了兩途轉(zhuǎn)換的方式及異途為官的限制:“異途經(jīng)保舉,亦同則正途,但不得考選科、道。非科舉正途,不為翰、詹及吏、禮兩部官。惟旗員不拘此例?!雹谮w爾巽等撰:《清史稿》卷110,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第3205頁。在清代職官中,科道、翰詹與六部中的吏、禮兩部官員,或因職司風憲吏治,或因撰文講經(jīng)論禮,需要人品正直、文字能力較強的科甲出身者擔任,不難理解。惟旗員可例外,則所謂正途與異途,顯然是針對漢人所定之規(guī)則。所謂“旗員不拘此例”,確有對滿蒙特權(quán)維護之意義。

上述所講出身,特指某人進入仕途前的具體身份,《欽定大清會典》所列之八項,除一至七項均被《清史稿》視為“正途”外,后者還將“保舉”堂而皇之列入“正途”范疇。進士、舉人、生員三項均為科舉功名,貢生則分為五類,統(tǒng)指生員中因年資或成績優(yōu)異被選拔為“歲貢”、“恩貢”或“優(yōu)貢”、“拔貢”者(副貢則是舉人落入副榜者)。而正途與科甲,兩者雖有聯(lián)系,后者卻無法涵蓋前者。因此無論是在清代官方典籍、上諭或各級官員的奏折中,兩者指代往往分開,鮮少混為一談者。

清代職官劃為內(nèi)外兩系列,內(nèi)官即京官(包括順天府官員),外官指京師之外的各省官員,總督、巡撫領銜外官,考核則歸類內(nèi)官?!稓J定大清會典》與《清史稿》,清晰地列出不同出身入仕的升遷路徑與分職司守,單就規(guī)則條文來看,正途異途確實涇渭分明:其一,仕籍以身家清白為底線,家世卑賤者不得入仕;其二,不僅正途和異途出身者的升遷路徑有別,正途中不同層次出身的入官類型也有明確規(guī)定,如科甲出身的進士,可擔任內(nèi)官中的修撰、編檢、庶吉士、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以及外官的知州、推官、州縣、教授。而“內(nèi)閣中書,國子監(jiān)學正,學錄、知縣、學正,由舉人考授及大挑揀選”。同屬正途出身的優(yōu)、拔貢生,對應的官缺是小京官、知縣、教職、州判;而貢監(jiān)生考職,主要用于州判、州同、縣丞、主簿、吏目等官職。正途中蔭生待遇最優(yōu),內(nèi)官中的員外郎、主事、治中,外官的知州、通判等優(yōu)缺,指定由一二品蔭生考用,③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卷110,第3204頁。其入官起點明顯高于科甲中的進士即用首次除授。

綜合《大清會典》與《清史稿》相關條文來看,顯然正途并非只限科甲出身者。監(jiān)生、官學生雖非全由科舉入學,但因其在國學中受課而被視為正道。蔭生則因祖父輩已入仕為官,家學有傳、耳濡目染,相對諳熟官場規(guī)則,故亦被視為“正途”。監(jiān)生、官學生、優(yōu)貢、拔貢,均可直接考職入仕,也可繼續(xù)參加科舉鄉(xiāng)試與會試,獲取更高的功名。④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卷106,第3099-3100、3107、3109頁。蔭生則因家人在朝為官且官居高位更受青睞,不僅入仕起點高、職位好,且升遷途徑甚至較被譽為“天子門生”的新科進士更便捷。⑤允祹等撰:《欽定大清會典則例(乾隆朝)》卷4,《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2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第106頁。

異途的情況,在咸豐、同治前與正途相差甚遠:“京通倉書、內(nèi)閣六部等衙門書吏、供事,五年役滿,用從九品未入流。禮部儒士食糧三年,用府檢校、典史。吏員考職,一等用正八品經(jīng)歷,二等用正九品主簿,三、四等用從九品未入流。官學生考試,用從九品筆帖式、庫使、外郎??⌒阕R滿漢字者考繙譯,優(yōu)者用八品筆帖式。”他們不僅入仕起點低,若非奇才異能,或有機緣建功立業(yè),又或被官階較高者賞識并予保舉,進入仕途后很難升擢?!肚迨犯濉诽貏e強調(diào):“其由異途出身者,漢人非經(jīng)保舉,漢軍非經(jīng)考試,不授京官及正印官。所以別流品、嚴登進也。”①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卷110,第3205頁。

清代以正途、異途分辨出身,是由清代職官入仕渠道的多樣化所決定的。人們耳熟能詳?shù)目婆e取士只是選官途徑之一,且舉人需經(jīng)“大挑”、進士須“朝考”方可授職。選官途徑之二,是那些由國學(國子監(jiān))與各級官學(府州縣學、八旗官學、景山官學等)肄業(yè)的學生,他們通常須經(jīng)考職而入仕為官。選官途徑之三是一個為數(shù)不多的特殊群體,他們被稱為蔭生。恩蔭指祖、父輩有較高官階的子弟,難蔭則是因公殉職、為國捐軀官員的子孫。清代選官途徑之四是保舉。這一途徑的被保與被舉者均不受出身限制,卻與保舉人的官階及其是否被皇帝信用或重用密切相關。②歷時彌久卻常被世人詬病的保舉,往往是由在職且有較高階品的官僚向皇帝具折舉薦有能力者。被保舉人可以是在野的布衣、隱士,亦可是官場中任職經(jīng)年、卻在論資排輩的銓選程序中未及嶄露頭角之人。保舉不拘出身資歷,惟重奇才異能。被保人員一經(jīng)拔擢,便可破格升遷,被皇帝直接委以重任,施展抱負。保舉途徑的設置是以朝廷急需為前提,摒除銓選規(guī)則中按部就班之弊,彌補用人之際緩不濟急之煩難。倘若保舉人官聲較隆,且向被皇帝賞識或倚重,被保舉者被直接錄用的可能性則大為提高。新帝登基之初,或國有危難之時,保舉往往絡繹不絕。清代選官途徑之五是捐納。盡管歷代清帝對捐納均有控制,但每逢災荒、戰(zhàn)事、河工或海防修筑等急需籌款濟難時又會放開,爾后在官紳、御史們的口誅筆伐下有所收束。因其始終為銓選渠道之一,群臣奏章與朝野輿論大多認為其危害吏治,弊大于利。一言以蔽之,清代銓選注重以出身分途,是選官渠道多軌并行的結(jié)果。出于建立及管理“仕籍”(即職官隊伍)的客觀需要,主管文武官員的吏部與兵部,只能依據(jù)候選官員的出身資格而“各辨正雜以分職”,并循資按格、分列不同班次對應各級各類衙門的需求,由此維持京外各衙門的職責并保證官缺輪換,驅(qū)動從京師至各地的官僚機構(gòu)運轉(zhuǎn)。

總體來說,以正途、異途(或稱雜途)作為清代職官銓選劃分的類別與途徑,是自順治皇帝登基后開始的。清代文獻中關于正途與異途的內(nèi)涵外延的確定及變化,則經(jīng)歷了較長的演進過程。

二、選官首重“科目正途”并非清代官場常態(tài)

諳熟清代文獻資料的研究者不難發(fā)現(xiàn),科甲出身者在清代官場底氣較足,內(nèi)閣學士、翰林院侍讀、侍講,詹事府各種官階(統(tǒng)稱翰詹),都察院御史、六科給事中(簡稱科道),吏部、禮部等重要漢官之缺,③“順治元年即隨曹置額,凡吏禮二部漢缺郎中員外郎主事皆以由科甲出身者注授”。乾隆官修:《清朝通志》卷64,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志7141。均指定由科甲出身者擔任(滿蒙官員則不受此限制)。歷代清帝將漢族入仕者的身份劃為正途和異途,并將一些重要職位明定由正途中之科甲出身者擔任,用意何在?

《清實錄》記載,因新朝開基、需才孔急,順治二年所頒諭旨,已諭令搜尋科甲出身的漢人,一面具奏、一面“起送赴京,以俟錄用”。為杜絕“徇情濫舉、以衰庸充數(shù)”的官員毀了祖宗基業(yè),順治帝要求“吏部詳察履歷”,為防止作弊,特別強調(diào)“斷自去年甲申三月以前部冊為據(jù)”。④《清世祖實錄》卷17,順治二年六月己卯,《清實錄》第3冊,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154-155頁。十三年,順治帝在引見20名考選科道時,叮囑他們對種種官場亂象“應如何整飭,可使積弊盡除?爾等懷抱有素,其各抒所學條對”。⑤《清世祖實錄》卷97,順治十三年正月戊戌,《清實錄》第3冊,第757-758頁。顯然是寄希望于科甲出身者成為澄清吏治、穩(wěn)固王朝統(tǒng)治的得力幫手。

繼順治之后的康熙帝,對官員出身及正途異途比例的重視,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一是采納御史房廷禎關于“捐納歲貢,終非正途,不應考選科道”的建議,⑥《清圣祖實錄》卷96,康熙二十年六月丙午,《清實錄》第4冊,第1215頁。將科道官員的銓選限制在科甲出身者;二是調(diào)整了知縣官員正途與異途的比例,由此前知縣每十缺中除推升兩人外所余八缺,從進士、舉人、貢監(jiān)三人,捐納五人中選授的規(guī)定,改為進士獨占兩缺,舉人、貢監(jiān)三缺,捐納三缺,⑦《清圣祖實錄》卷114,康熙二十三年三月戊辰,《清實錄》第5冊,第183頁。意在疏通進士入仕之途,并由此提升正途出身官員的比重。三是頒布上諭強調(diào)通過科舉考試拔擢人才,杜絕官場行賄或裙帶關系以澄清吏治,⑧《清圣祖實錄》卷199,康熙三十九年六月丁亥,《清實錄》第6冊,第29頁。希冀藉此途徑獲得更多的忠臣良吏為國之棟梁,也表明了劃分正途、異途乃是皇權(quán)強化控制監(jiān)督職官,并用以正本清源之重要舉措。

康熙帝對正途官員的重視與期待,還表現(xiàn)在他的《御制訓飭士子文》中。他認為“從來學者,先立品行、次及文學,學術事功、源委有敘”,強調(diào)“夫士子出身之始,尤貴以正”。①《清圣祖實錄》卷208,康熙四十一年六月戊午,《清實錄》第6冊,第116頁。此處所指的“正”恰與“邪”相對,乃正大光明之意??梢娫诳滴跣哪恐?,科舉與各級官學,正是陶鑄士子品性、培養(yǎng)其文學和學術才能,為日后拔擢建功立業(yè)者而儲才取士的手段,同時也是導向吏治清明不可或缺之方式。

然而,理想與現(xiàn)實差距甚大,優(yōu)良的品行與學養(yǎng),并不等同于具體行政能力??婆e取士后經(jīng)銓選入官者,倘若被證明不宜承擔用人行政之責,就會在內(nèi)官之“京察”、外官之“大計”(以及其他考核方式)中,由各衙門主官于奏報中呈明,此類人一般去向是到各府州縣學擔任教諭??滴踉钩性诒环Q為“親民之官”的眾多州縣官員中,“科目出身之人,亦多有迂疎不能辦事者”。至康熙主政第五十二年時,七年錢糧能夠如期完成清朝規(guī)定的巡撫,亦僅有浙江巡撫張鵬翮與山西巡撫馬齊兩人而已,“其余各省,報數(shù)年錢糧全完者,未之有也”。②《清圣祖實錄》卷254,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庚子,《清實錄》第6冊,第513頁。因此,僅恃正途出身的官員來治理地域遼闊的轄區(qū),維持龐大的官僚機器的行政運作,事實上無法完成。

盡管如此,康熙還是相對偏好那些文通字順、能詩擅賦的官員??滴跷迨迥甑囊坏郎现I,反映出其按捺不住的欣喜之情:“朕觀今人皆能勤于讀書,昨?qū)⒏鞑吭核竟佥啺嘁?,出題考試完篇者居多。即不能詩文之人,所書出身履歷亦甚明順。若不知文義,如何居官辦事?今讀書之人甚多,大是好事?!雹邸肚迨プ鎸嶄洝肪?67,康熙五十五年正月丙辰,《清實錄》第6冊,第625頁。在他看來,讀書者明理之人,懂得恪守規(guī)則,并能引領風氣、化民成俗,對維護統(tǒng)治秩序,穩(wěn)固江山至為關鍵。與康熙強調(diào)讀書明理者有裨吏治相仿,雍正皇帝也告誡大學士、九卿、翰詹、科道等官員:“爾等多出自科甲之人,既誦法圣賢、讀書明理,當知君臣之大義,須上下一體,情分相聯(lián),方克致昇平之治。”④《清世宗實錄》卷49,雍正四年十月甲戌,《清實錄》第7冊,第743頁。此處關鍵在讀圣賢書、明君臣義,有助于鞏固統(tǒng)治秩序。但雍正帝并不迷信科甲出身,他毫不諱言“常見科甲出身人員、多有夤緣黨庇之惡習”,⑤《清世宗實錄》卷60,雍正五年八月己丑,《清實錄》第7冊,第913-914頁。因此曾一度嘗試更改順治以來科道及吏部均用科甲出身者的成例。⑥《清世宗實錄》卷62,雍正五年十月乙酉,《清實錄》第7冊,第743頁。在雍正看來,科道是君王的耳目,下情上達之所倚;吏部則職司銓選,秉承上意,挑選維系內(nèi)外各衙門行政運作的棟梁之才,首要在是否忠心與干練,尤忌夸大其詞、粉飾太平,故文字功夫自然在其次,所以不必強調(diào)科甲,也在情理之中。

改變祖宗之法談何容易。即使身為君王,在朝堂議政時,許多真實想法亦難以托盤而出,宣諸于眾??紤]到顛覆成例可能造成的混亂,斟酌再三,雍正帝決定將其變通,即“嗣后科道缺出,在京則令翰林院掌院于編修檢討內(nèi)保送,各部院堂官于各屬司官內(nèi),不論科甲貢監(jiān),擇其勤敏練達、立心正直者,保送引見補用。在外則各省督撫將州縣官保送引見,恭候選定。其留京者以科道補用。至吏部四司郎中等員缺與戶兵工刑四部司員,不論科甲貢監(jiān),俱歸月選”。⑦《清世宗實錄》卷62,雍正五年十月乙酉,《清實錄》第7冊,第743頁。這一改革的實質(zhì),是將原來科道與吏部官員此前基本局限在科甲出身的選官范圍,擴展至官學中的貢監(jiān)生,并增加了保舉擇人的條件,以求允當。由此,正途的內(nèi)涵與外延,也因之而從科甲延伸至各級官學生。

雍正帝試圖改變科道與吏部官員銓選局限于科甲出身的想法與舉措,來源于其對朝中科甲出身官員喜論同年之誼、樂議座師之恩習俗的反感,一是深恐此輩藉此而在朝中結(jié)黨營私,積至朋黨之患,認為此“為世道生民之害”;二是科甲出身為官者,每屆科考之時,往往須擔任各地鄉(xiāng)試或京師會試考官,難以避免其中有“為其子弟親屬鉆營請托者”,由此敗壞官場習氣,故雍正帝多次在不同場合提及,重科甲的原因在于希冀“得讀書明理之人列于庶位,俾皆公忠體國、實心任事,于國計民生均有裨益,……朕御極以來,多有人論科甲中人不可信?!皇範柕确e習相沿,惟以黨護師生同年為事,夤緣朋比,貽害于人心風俗,將使為君上者,雖欲用科甲之人而有所不可”。①《清世宗實錄》卷87,雍正七年十月乙丑,《清實錄》第8冊,第171-172頁。清代皇帝對明代黨禍為患記憶猶深,科甲之人注重座師門生及同榜同年之誼,容易直接造成官官相護,在特定情形下甚至有可能直接威脅皇權(quán),影響政令貫徹。加之所述耳邊常聽到此類對科甲出身者不信任的議論,雍正帝之忌憚也在情理之中。

有別于乃祖乃父,雍正帝對州縣官中科甲出身卻缺乏行政能力者,給予兩種處理:其一,準督撫題請改教,“蓋以該員才具不足以治民,而學品尚堪以訓士,故畀以師儒之席,俾得展其所長,以為國家興賢育材之助”。其二,對“不堪課士之員,祇合勒令休致”,即強制退休,既不任官銜亦不任教職。②《清世宗實錄》卷92,雍正八年三月丁酉,《清實錄》第8冊,第239頁。后一舉措,繼防范科甲出身者因才力不足而尸位素餐后,又避免其從教無能而誤人子弟。

經(jīng)過清初順治、康熙、雍正三位皇帝在銓選官員方面的若干謀劃后,以文治武功自詡的乾隆皇帝,在制度調(diào)適方面頗為用心,不斷完善了以正途異途分門別類、各司職責的銓選規(guī)制。他在任期間,主要落實了以下具有原則性的舉措:

一是規(guī)定除授知縣、道府的滿洲官員,無論正途或異途出身,均一律參加吏部組織的定期考試??荚囋囶}形式為時務策,內(nèi)容由欽點大臣擇關于吏治民生之事擬出,閱卷大臣根據(jù)卷子所答分別優(yōu)劣后,將各卷“進呈御覽”,再由吏部將考試成績優(yōu)良者帶領引見,“其奉旨記名以道府用者,臣部注冊,仍照定例挨俸升遷。未經(jīng)記名者,俟下次考取記名,再行照例升用”。③《清高宗實錄》卷178,乾隆七年十一月己巳,《清實錄》第11冊,第302頁。吏部所奏初衷僅針對異途出身的官員,希冀通過考試甄別挑選其中的佼佼者,乾隆卻特別強調(diào)“正途之人,亦著考試,余依議”,意在了解正途出身者應對時事與政務的能力,避免因只注重出身而造成濫竽充數(shù)貽誤政事的惡果。

二是增加了對科甲出身官員銓選面試及其任職各地后的甄別使用條例。從現(xiàn)有的大量資料看,乾隆朝除了堅持翰詹科道及吏禮兩部官員須用科甲出身者外,知州、知縣正印官也多用正途出身。此舉一方面由于州縣有官學、書院,其季課與月課均須州縣官出題,且科舉童試也要州縣官蒞臨,異途出身者很難應對得當。另一方面,刑名錢谷是承平時期州縣行政運作的主要內(nèi)容,尤其刑名所涉,人命關天,且系地方安定要素,即使正途出身有較好的文字義理素養(yǎng)者,仍要對律例有所熟悉。因此乾隆八年采納了江蘇按察使李學裕的建議,增加了對正途出身的“月選州縣官,掣簽得缺后,考試律例數(shù)條”進行面試的新規(guī)定。具體操作,則是“于九卿驗看時,摘問律例數(shù)條,令其條對,與履歷一并進呈。著為例”。④《清高宗實錄》卷205,乾隆八年十一月戊戌,《清實錄》第11冊,第637頁。此外,對已到各地任職的科甲官員,也要在實際政務中進一步考察甄別并分類處理,以保證職官本身的素質(zhì)與能力,適合各地衙門正常運作的需要。乾隆十一年批準了吏部所奏請求,即“通知各督撫,嗣后科甲出身人員,如實系衰邁庸愚、不勝民社者,務遵前旨,或以才力不及,或以溺職分別題參。其有為人謹慎學問優(yōu)通者,送部引見”。⑤《清高宗實錄》卷280,乾隆十一年十二月戊辰,《清實錄》第12冊,第655頁。此舉意味著即便是正途中的科甲出身,也須通過甄別裁汰,不再是可保終生富貴榮華的“鐵飯碗”。

三是多次采取相關措施,竭力疏通舉人入仕的壅滯。乾隆五年,順天學政錢陳群因奏請增加順天鄉(xiāng)試中額,被斥責為“不知政體”、“希圖士子稱揚感激”沽名釣譽而交部察議處分。從乾隆所說內(nèi)容,此時進士選官入職“已覺濡遲”,“而舉人之就選者,則在二十余年之外”。⑥《清高宗實錄》卷117,乾隆五年五月辛酉,《清實錄》第10冊,第709頁。加之為數(shù)不少的“中年中式之人,至老方得一官,精力衰頹、志氣怠惰”,對官場風氣與吏治成效極為不利。乾隆七年,“上以我朝屢開恩科、加添中額,所取進士濟濟多人,而舉人則日積日眾,竟有需次多年而不得一官者。又添拔貢以分其缺,數(shù)年一次舉行,則人愈多而缺愈少,舉人銓選更為無期”。為疏通仕途壅堵,清廷將拔貢由六年考選一次改為十二年,著為定例。并將鄉(xiāng)試中舉人定額由1比30,改為1比100名,①張廷玉等撰:《清朝文獻通考》卷67,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869-2870頁。減緩仕途壓力。

除了將拔貢考職改為十二年一屆以及縮小錄取舉人的比例外,乾隆三十年定舉人銓選則例。此時“通計各省知縣,共一千二百八十五缺?!洌ㄅe人)分發(fā)知縣者,約計不過十之五六”。為避免長期壅滯,乾隆允許對舉人應選班次中的知縣、直隸州州同、鹽庫等大使三項,在捐班人員不足額時占用其銓額,可“抵捐舉人,改為舉抵班”。在調(diào)劑“舉抵班”銓額外,又更改既往成例:“向例一補、一捐。應補無人,專用捐班。俟捐納用完后,再將已經(jīng)截取舉人,帶領二人引見錄用。今請改為一補、一捐、一舉。如應補無人,以舉人抵用”,即允許占用異途補缺班的定額,進一步提高舉人銓選知縣的比重。與此同時,更嚴令禁止以大銜補小缺的方式占用知縣銓額,即不準“同知、州判、知州等員,借補知縣”,藉此疏通舉人出路。②“嗣后應不準借補,舉人可以多選”,《清高宗實錄》卷747,乾隆三十年十月辛酉,《清實錄》第18冊,第220-221頁。乾隆三十一年又首創(chuàng)舉人大挑制度,即凡鄉(xiāng)試獲得舉人出身已歷三科者“俱準赴挑”。此次大挑“一等八百余人以知縣等官分發(fā)試用;二等一千一百余人以教職銓選;未入選之年七十以上者即給與中書等項職銜”,③乾隆官修《清朝通志》卷73,志7186。通過分流,緩解了科舉功名者為進入仕途遙遙無期等待的焦慮。乾隆朝在舉人應選知縣方面,可謂殫精竭慮,多管齊下。

清人筆記中談及科甲中額與職官額缺的關系者有云:“至乾隆初年,吏部奏:癸丑、丙辰進士候選者尚四百余人,銓補之途稍滯,乃增月選班缺,而后漸次疏通,按進士之額,每因選官遲速而為之增減?!蟮珠_國之際,幽隱未盡出而懸缺以待人,則蒐集務廣,及夫人材漸興,兼收并蓄,而設官只有此數(shù),且法制既定、冗濫復裁,于是士有沉滯之嘆。則為少取以疏通之,夫多取所以備任使,少取所以免積滯,一張一弛,與時俱行?!雹堋都o進士授官中額》,王慶云:《石渠余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05-108頁。乾隆在不遺余力疏通正途的同時,在任期間對異途亦采取若干措施予以控制。如乾隆九年捐納“酌定京官自中行評博以下,外官自同知以下”,⑤《清高宗實錄》卷217,乾隆九年五月乙巳,《清實錄》第11冊,第799頁。批準了大學士鄂爾泰等所奏限制捐納實官的原則。乾隆二十三年,駁斥了御史朱嵇條奏“捐納州縣官,應以一年甄別、二年實授”的請求,指出此議“亦于事理未協(xié)”,要求督撫對“選授官員蒞任之后,隨時甄別”,應留應去,不受年限約束。⑥吏部在議覆此折時重申,“至捐納人員,定例試俸三年,方準升轉(zhuǎn)”。較朱御史的說法已更嚴格,故乾隆認為其于事理未協(xié)?!肚甯咦趯嶄洝肪?77,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庚午,《清實錄》第16冊,第354頁。

乾隆帝對捐納一事意圖控制,奈何朝臣疆吏每遇災荒或戰(zhàn)事,為籌措賑銀餉需,多鼓噪開捐。乾隆三十五年吏部將捐納范圍大肆擴展:“京官自未入流、從九品及一應小京官以上至郎中為止,外官自未入流以上至道員為止?!雹摺肚甯咦趯嶄洝肪?70,乾隆三十五年十月癸未,《清實錄》第19冊,第670頁。乾隆三十七年冬,四川總督文綬又具折請開捐充裕軍需,乾隆在批飭該折時,表達了其對正途與捐納的基本態(tài)度,大致包含三層意思:其一,捐納本非選舉正道,只是為籌措餉需及嘗試廣求人才的臨時措置而已;其二,捐納入官雖有“尚堪驅(qū)策”之人,但罕見能為國之棟梁者;其三,實行捐納,必然以正途壅滯為代價,故不能輕易開啟。最終文綬因“識見淺狹、罔識大體”被交吏部議處。⑧《清高宗實錄》卷920,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癸卯,《清實錄》第20冊,第342頁。乾隆五十一年,因黃河漫口數(shù)處急需修繕,負責此事的河道總督李世杰等又奏請暫開捐納,乾隆再次強調(diào)“內(nèi)外職官,額缺止有此數(shù)。若捐例一開,正途必至壅滯”,并分析利弊,指出捐納者入官后“一兩年內(nèi),其所得廉俸,即可贏于所出之貲。在國家并無實際,適足以遂其壟斷之私,于銓政官方,兩無裨益”,⑨《清高宗實錄》卷1261,乾隆五十一年閏七月庚寅,《清實錄》第24冊,第964頁。果斷拒絕開捐??梢娖渚咦R堅卓,并無搖擺。乾隆五十八年,乾隆在總結(jié)自己為政多年的心得時,不僅再次對捐納入官的成效總體予以否定,而且態(tài)度鮮明地表示:“至為治之要,首在用人。而人才究以正途為重?!梢娋杓{一事。竟當不必舉行,此不特慎重名器,并以嘉惠士林。我子孫亦應奉以為法,倘復有奏請開捐,即為言利之臣,更當斥而勿用?!鴮⒋酥季粗敶嬗?。俾我世世子孫遵循弗替,以期永臻郅治?!雹僦袊谝粴v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第17冊,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629頁。

乾隆采取諸多措施疏通正途、控制異途,用意在義理與義利兩個關鍵,所謂三綱五常,均以義理與義利之辨為支撐。正途為讀書人,讀書須學圣賢義理,通義理則明辨是非,能夠懂得君臣之義,恪守官常及規(guī)則,有道德底線,身正為范,對官場及世風都有積極而正面的影響。捐納則以錢捐官銜或官缺,捐納仕途本身即是一種以買賣為目的之商業(yè)行為。就官府而言,捐納意在求財解困,而捐納之人,則是以財求名利、求官職榮銜。在世人眼中,商人薄情寡義,多言利而輕義,一旦為官任職,定會變本加厲搜刮民脂民膏,壞官聲壞風氣,邪惡不堪言。

令人遺憾的是,乾隆帝希望子孫“遵循弗替”,不再開捐納,人才任用“以正途為重”的警戒,僅僅持續(xù)了四年就被打破了。嘉慶三年,因鎮(zhèn)壓川楚白蓮教起義善后,再開捐納。盡管嘉慶帝心中有愧,反復申明此舉乃“不得已勉從所請,暫準舉行。一俟川楚等省辦理善后事竣,即行停止”,②《清高宗實錄》卷1498,嘉慶三年正月壬辰,《清實錄》第37冊,第1057-1058頁。但異途中最為朝野詬病的捐納,仍以特殊情形為藉口而復活。日后《清史稿》的纂修者也無奈地承認:康熙朝“選官首重科目正途”,只是“初制”而已,乃是君王希冀吏治清明的理想原則。“自(康熙)二十六年,以宣大運輸,許貢監(jiān)指捐京官正印官者,捐免保舉。尋復許道府以下納貲者,三年后免其具題,一律升轉(zhuǎn)。于是正途、異途,始無差異。乾、嘉以后,納貲之例大開。洎咸同而冗濫始甚,捐納外復有勞績一途,捐納有遇缺盡先花樣,勞績有無論題選咨留遇缺即補花樣,而正途轉(zhuǎn)相形見絀。甲榜到部,往往十余年不能補官,知縣遲滯尤甚。……順天府尹蔣琦齡亦言各省即用知縣,不但無補缺之望,幾無委署之期,至有以得科名為悔者。”③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卷110,第3212-3123頁。本文前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清實錄》及其他政書所反映的若干事例,以及康、雍、乾三帝為貫徹“首重正途”的原則,不斷調(diào)整與平衡正途異途比例所做的種種努力,恰好說明這一原則在不同時期銓選的實際運作中障礙重重、落實不易。④“雍正初,以舉人揀選每逾三十年不得官,而遠省官多懸缺,乃揀發(fā)云貴川,廣以知縣使用,兼以州同歸舉班。五年,令九卿各舉所知,而舉人亦得自相舉?!≡辏忠耘e班壅積需次至二十年,諭吏部籌議疏通。尋部議,捐納人員將次用竣,以其缺盡歸舉人序選。(乾?。┤曛I,舉人選用知縣,需次每至三十余年。其壯歲獲售者,既不得及鋒而用,而晚遇者年力益衰。中(終)夜思維,籌所以疏通壅滯。查每科中額一千二百九十名,統(tǒng)十年而計,加以恩科,則多至五千余人。而十年中所銓選者不過五百人。除會試中式外,其曾經(jīng)揀選候選者尚余數(shù)千。經(jīng)久愈多,隨(遂)成壅積。而知縣員缺只有此數(shù),缺少人多,故必然之勢也?!薄都o舉人授官》,王慶云:《石渠余記》,第113-116頁。

更為重要的是,清代職官設置有滿漢復職的規(guī)定,前述《欽定大清會典》明確了滿漢官員不受正途異途的出身限制,漢官中正途出身者入仕為官仍困難重重,則整個職官隊伍中正途出身的比例并不如后世所想象的那么多。

三、異途與正途此升彼降與交錯纏繞

清代銓選,除科目取士、各級官學輸送人才考職及捐納選官外,身居要職的京外大員們推薦保舉人才供君主選擇,多被朝野輿論視為捷徑。對于常常深居宮殿的帝王而言,已任職多年、官秩較高、深諳官場情形的大員們舉薦的人才,對吏治更為有利,可濟不時之需、解燃眉之急。

由于保舉越過銓選成規(guī)約束,直接上達天聽,正途、異途的分別便不再重要,直躍天塹獲破格拔擢者不計其數(shù),最終成為清代吏治之痼疾,正雜分野的立意與格局幾近蕩然無存。

保舉任官程序一般比較寬松,無論被保舉人此前經(jīng)歷如何、學識怎樣,只要其經(jīng)具備保舉資格之官員推薦,又經(jīng)引見后皇帝滿意,即可授予官職。雖然吏部曾有異途不得以正印官用的則例,但亦可例外,所謂“有才能稱職之員,該督撫特疏保舉,吏部方以正印推升,此定例也”,康熙十一年河南道御史嚴曾榘以“保舉異途人員,反不開列事實,恐庸才得以冒濫。請嗣后督撫保舉異途出身等官,亦于疏內(nèi)開列事實”,⑤《清圣祖實錄》卷39,康熙十一年五月辛丑,《清實錄》第4冊,第528頁。經(jīng)吏部議覆后獲批準,才使保舉異途在程序與資格方面漫無限制的情況有所改變。

保舉人的官階與被舉者的條件,各時期規(guī)定不一。雍正六年十月曾諭令“京官大學士以下、主事以上之滿洲、漢軍、漢人;外官督撫以下、知縣以上之滿洲、漢軍、漢人,每人各舉一人。除現(xiàn)任知縣以上官員不必保舉外,或系舉貢、生監(jiān),或系山林隱逸,果有品行才猷可備任使者,即親戚子弟亦不必引避嫌疑。至外官所轄之現(xiàn)任佐貳雜職等屬員,亦準舉”。①《清世宗實錄》卷74,雍正六年十月庚子,《清實錄》第7冊,第1108-1109頁。雍正七年四月敕“京官自學士、侍郎以上;外官自藩臬以上,著各密保一人。將其人或可勝督撫之任,或可勝藩臬之任,據(jù)實奏明,不必拘定滿漢,亦不限定資格。若一時無深知可舉之人,準其從容采訪,不得草率塞責”。②乾隆官修《清朝通志》卷73,志7184-7185。此諭表明,雍正帝不僅求賢若渴,且其對正途與異途兩者關系的認識與順治、康熙不無區(qū)別。雍正帝曾訓諭貴州巡撫何世璂:“鑒別屬員,不可盡以科甲為人材,而視他途為市井小人。自古用人無方,賢愚豈宜如此區(qū)別。凡事虛衷秉公,切勿預蓄成見,平心以待,彼來此應,何事不得其理也。勉之勉之,莫負朕倚任之重?!雹邸肚迨雷趯嶄洝肪?3,雍正四年四月庚午,《清實錄》第7冊,第629頁。

時人筆記中所述乾隆朝被保舉者授官品級較高,與乾隆擇才更重人品不無關系。乾隆倚重保舉,顯然是想通過那些官階較高、已得到自己器重與信任、深諳官場運作的現(xiàn)任官員,以自身經(jīng)驗去辨識與甄別被保舉者的人品及才干,而不是僅僅通過科舉試卷高中所獲得的出身來選擇人才。多途并進、長短互補,正是統(tǒng)治者平衡用人之道。所謂“人臣之誼,莫大乎以人事君。朝廷紀綱,莫先于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乃為君子所不齒,臣下所不宜”。④《紀薦舉》,王慶云:《石渠余記》,第129-130、125頁。

倘若說乾隆是清代制度的定制之君,嘉慶則以守成為特色。與乾隆皇帝相比,嘉慶對正途異途官員的看法還是有區(qū)別的。在一次對京察事宜的指示中,嘉慶明確表示:“若捐納人員,初登仕版,自應令其經(jīng)歷時務,藉資造就?!裟陝谙嗟?,則捐納出身之人,自不若科目正途,于事理較為明悉。嗣后各部院堂官保舉捐納人員,必取資格較深、才具實在優(yōu)長、為眾論翕服者,方可與選,余俱不得濫保充數(shù),以杜幸進。”⑤《清仁宗實錄》卷171,嘉慶十一年十一月癸酉,《清實錄》第30冊,第234-235頁。即在相同年資與勞績的條件下,以科目正途為優(yōu),而保舉捐納為官者,必須資深才優(yōu)且輿論評價高者才能參加升遷之選。

盡管如此,在制定具體政務規(guī)則時,嘉慶面對各級官員中捐納出身,且經(jīng)由保舉而獲得拔擢者不斷增多的事實,也不得不淡化既往刻意強調(diào)正途、異途差異的做法。嘉慶十四年,在處理一批由捐納出身的貪腐官員時,御史陳中孚奏請將“濫行保薦此等捐納佐雜出身人員之該管各上司,照尋常濫保例加倍嚴議”時,嘉慶帝承認相同年資與勞績情況下,以科目正途為優(yōu),卻同時強調(diào)“國家登進用人,原不能竟拘資格”,正途中亦有尸位素餐之人,故反對加倍嚴懲濫保捐納者之議,只要求其他保舉人引以為戒。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第14冊,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456頁。前后看似矛盾,卻由此說明,隨著清朝內(nèi)外交困危機的出現(xiàn),統(tǒng)治者急需人才,過分注重出身、循資論歷的做法,不利于破格用人的現(xiàn)實要求,正途異途的分別雖依然存在,卻更重視實際才干與政績表現(xiàn)。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保舉可較大幅度地改變異途出身者的升遷途徑,加快其在仕途晉級的機會;而捐納可免除銓選中不同甄別程序的實在優(yōu)惠,使得正途出身者也紛紛通過保舉、捐納途徑以求宦途顯達,造成了清中葉后正途與異途彼此交錯的復雜情形。道光十三年,大學士富俊奏《請禁陋習以端仕進折》,揭露“科甲所認師生,凡遇一切事件,無不暗為關照”,藉保舉加快晉升,引起道光帝震怒,他特別警戒內(nèi)外官員的保舉“皆當秉公遴選,務在得人?!瓋员Ee為市恩酬報地步,是受爵公朝,拜恩私室,此風斷不可長。嗣后內(nèi)外臣工,于考試所取之士及保舉所屬人員,務當破除情面,力挽頹風。如有仍前饋送別敬者。一經(jīng)發(fā)覺,定予嚴懲,決不寬貸”。⑦《清宣宗實錄》卷241,道光十三年七月乙未,《清實錄》第36冊,第614頁。

與保舉泛濫的情形相似,晚清捐納也花樣翻新、層出不窮。據(jù)《清史稿》描述:“同治三年,另訂加成新章。于是有銀捐新班、侭先、遇缺等項,輸銀不過六成有奇,而選用之優(yōu),他途莫及”,此后變本加厲又有所謂“大八成花樣”,即在銓選循資按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可通過捐納銀兩而赦免或優(yōu)先于原有既定程序,破壞規(guī)制約束,人為加速仕途升遷。光緒二年,江蘇巡撫吳元炳提出,這種捐免銓選程序的方法已造成“序補過速,有見缺指捐之弊。請停捐免試用例,以救其失”。卻未被吏部接納。雖在光緒四年,又有“實官及各項花樣一律停捐”的諭令,但其對吏治所造成的危害卻始終未能消除。光緒七年,御史葉廕昉發(fā)現(xiàn),吏部銓選時甚至出現(xiàn)“近年大八成各項銀捐班次,無論選、補,得缺最易,統(tǒng)壓正途、勞績各班”,以至于進士即用知縣“非加捐花樣,則補缺綦難”的怪象。①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卷112,第3241-3242、3242頁。清前期銓選,進士即用知縣被稱為“老虎班”,除了奉皇帝親自下令指派的特旨班外,銓選程序中班次之優(yōu)先程度無可比擬。但光緒初年,進士即用若不自掏銀兩加捐花樣,補缺竟要望洋興嘆。另一位御史熙麟則奏陳,以蔭生的正途身份加捐道府,“本系捐班,部章竟歸特旨班銓選”,他感慨蔭生中廉吏的兒孫,若無銀兩,便因此難于仕途登進,只能徒嘆奈何。他憂懼“紈绔子弟,逞志夤緣,于世道人心,大有關系。請以此等人員加捐道府者,與捐納人員同班銓選”。②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卷110,第3201頁。此處所說奉特旨班,原本乃銓選程序中最優(yōu)班次,③“凡授官之班有六,一曰除班,二曰補班、三曰轉(zhuǎn)班、四曰改班、五曰升班、六曰調(diào)班。凡特旨用者,則別為班焉”?!稓J定大清會典(光緒朝)》卷4,臺北:文海出版社,1992年,第68頁。捐納人員竟然可進入此班,可見正途異途之彼降此升、交錯纏繞,儼然已淆亂無章法。

自嘉慶后期開始,因保舉和捐納的相互交叉滲透,正途與異途不復涇渭分明,出現(xiàn)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錯纏繞的復雜情形。仕途升遷中難辨正雜的情況,常令吏部束手無策。嘉慶二十五年曾有人建議改變正途與捐班的選法,吏部只能含糊其辭“銓選之法,本有一定班次。捐班就本班銓補,于正途并無攙越”,刻意強調(diào)初仕時正途與捐班出身已有分別;而對入仕后各級官員的升遷,因情況復雜難以辨識與分別辦法,申明“自未便因(捐納)一時人數(shù)較多,遽更舊制”。嘉慶帝深諳此中蹊蹺,只能面對現(xiàn)實而盡力約束,諭令“嗣后捐納人員,著責成各部院堂官、各省督撫認真查察。如有流品猥雜及不識詩書、實難稱職者,隨時甄別,據(jù)實奏聞,勿得稍有姑容,以肅官常而杜幸進”。④《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第25冊,第455頁。

嘉慶朝后期,某些衙門、某些官缺甚至出現(xiàn)了異途比例超過正途的現(xiàn)象。嘉慶二十五年,河道總督奏陳“近日三河四省河工各缺,只有請旨道員五缺,尚有正途人員。其由該督等題補題升之缺,則自道廳以及佐雜,無一不由捐納出身”,指出“河工道員及同知通判,有表率之權(quán)者,得人尤為緊要”,請求“仿照分發(fā)舉人之意,將正途出身、才守素著之人,設法分班,除授補用”。由于河道疏通與堤壩修葺皆涉及各種物資與錢財,貪污賄賂較易,不僅腐蝕吏治,還直接影響工程質(zhì)量,嘉慶同意“將在部候選之教習期滿知縣、教職保舉知縣,準其揀選,發(fā)往河工差委。并準其借補佐貳,按原銜升轉(zhuǎn)。則正途人員,不致復有偏枯,而人材亦可兼收并蓄矣”。⑤《清宣宗實錄》卷7,嘉慶二十五年十月己酉,《清實錄》第33冊,第164-165頁。此后河工任用正途便為成例。⑥《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第37冊,第520頁。同年十一月,上諭“恩詔在京大小官員,由正途出身在署行走,未經(jīng)食俸之候補人員,著準其一體給予加級。其捐納候補各官,仍照向例不準給與”。該月的另一道上諭,對尚未補缺,在京內(nèi)各衙門學習行走的正途出身人員予以破例加恩、給予正俸,其所據(jù)理由為“以示體恤員等俱系正途出身,在署行走,一體趨事奉公,獨未得仰沾祿糈,辦理殊不畫一”。⑦《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第25冊,第542-543、543頁。上述兩項舉措,顯然是針對正途異途比重失衡糾弊補偏,嘉惠獎勵正途出身,并通過待遇及恩典之差別貶抑異途出身者。

然而因保舉可加快官員的拔擢晉級,而捐納則可幫助免除多種銓選程序中的年績限制、縮短各種班次的輪候時間、開復一些處分等,所以不少被保舉者亦往往借助不同的捐納機會,爭取盡快地再上一層樓,正途與異途交叉纏繞的情況因之而日益嚴重。《大清會典》中所謂“分出身之途以正仕籍,……各辨其正雜以分職”的初衷及原則,在清中葉以后,隨著保舉濫行而在實際操作中越來越難以貫徹落實,多途并進、魚龍混雜成為晚清官場的常態(tài)。

四、道咸同光各朝吏治與正途異途關系

道光二年,新皇帝曾追憶嘉慶帝對京內(nèi)各部院堂官偏袒捐納人員“不顧登進之濫,不辨賢否之別”甚感“寒心”的上諭,①《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第27冊,第438頁。決心整頓積習,宣布“嗣后各部院堂官,于所屬學習行走年滿司員,無論捐納、正途,務當破除積習,秉公和衷,據(jù)實甄別,毋得瞻徇情面,濫行奏留。如有任意姑容,不加察核,將來該員得膺外任,于引見召對時,經(jīng)朕看出,或別經(jīng)訪聞,查有劣跡,惟該堂官是問”。②《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第27冊,第438頁。可見嘉慶道光兩朝皇帝,均已注意到捐納人員增多后對官場風氣確有影響,并力圖改變。只是此時道光不再強調(diào)對捐納人員單獨甄別,而是將甄別范圍擴大到“無論捐納、正途”,所引嘉慶上諭也字里行間頗有深意。客觀而言,銓選入仕,本已按出身分為正途、異途,而各部院堂官又以正途出身者居多。嘉慶帝所道之“寒心”,乃因“大員俱中此病”,即因怕得罪人而不按規(guī)則與職責辦事。而聰明的道光帝或許已看到更可怕的問題,即官場中此時正途、異途已經(jīng)分界模糊,錢權(quán)交易極有可能成為潛規(guī)則,為避免由于隱匿不見的利益交換貽害職官隊伍,道光帝不得不以強調(diào)事后追究責任的方式進行整頓與防范。

從《清實錄》及上諭檔來看,道光朝異途漸壓正途的情況似乎有增無減。如道光十年,“禮部奏,正途出身主事補缺無期,懇量為變通”,③《清宣宗實錄》卷171,道光十年七月甲戌,《清實錄》第35冊,第658-659頁。吏部雖極為通融,進行了一系列的額缺及銓補方式調(diào)整,但依然積重難返。兩年后,六科給事中王瑋慶奏陳“外省候補人員,各班擁擠,遇有題調(diào)缺出,(督撫)輒藉詞人地相需,曲為之說,將佐雜奏請升補,轉(zhuǎn)將候補人員,概從抑置。致要缺州縣,漸為佐雜升階,殊于吏治大有關系”。道光帝認為督撫們選用異途出身者擔任要職,“易啟夤緣鉆刺之門,此風斷不可長。嗣后各直省督撫,遇有題調(diào)要缺,仍照例先盡正途候補人員題補,不準以佐雜應升人員超越”。若有特殊情況,必須具折切實說明,“儻所保佐雜各員,將來有貪酷劣跡,一經(jīng)發(fā)覺,惟該督撫是問”。④《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第37冊,第227頁。明確強調(diào)優(yōu)先正途出身的銓選原則,并將異途出身者入仕后的吏治情況,列為督撫保舉失責連坐的具體內(nèi)容。

道光十六年(1836),道光帝召見外放山西知府的張集馨時,談及捐班直言不放心:“彼等將本求利,其心可知??颇课幢責o不肖,究竟禮義廉恥之心猶在,一撥便轉(zhuǎn)。得人則地方蒙其福,失人則地方受其累?!笔旰?,張集馨在京召對時,道光再次談及,“登仕籍者只四樣,滿、漢、科、捐班而已,何途沒有人才?我最不放心者是捐班,他們素不讀書,將本求利,廉之一字,誠有難言”。⑤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22、119-120頁。

其實,除了吏治廉潔的考慮之外,道光帝也深知,就具體辦事能力而言,正途出身未必比捐納出身者有優(yōu)勢。因此,當?shù)拦馐四暧穭籼m為甄選熱河辦事司員一事具折請于正途人員內(nèi)酌量保送時,道光帝曾頒布上諭:“至于熱河地方,派往司員辦理刑名,責任綦重。該堂官等務當秉公遴選,如果才具優(yōu)長、辦事詳審,循例保奏亦不必分別正途、捐班,致有窒礙。熱河都統(tǒng)亦應于該司員蒞任后,詳加察看。儻該司員操守不謹,或才具平庸、不克勝任,即著隨時分別撤回參辦,不得姑容,以肅官常?!雹蕖都螒c道光兩朝上諭檔》第43冊,第352頁。強調(diào)應以操守與才具為甄別官員的要素,而非僅以出身論成敗去留。

然而官場異途出身者持續(xù)增多的結(jié)果,必然是仕途壅滯、正途出身升遷不得不受阻礙。道光三十年三月初二日,曾國藩在《應詔陳言疏》中奏稱,“自頃歲以來,六部人數(shù)日多,或二十年不得補缺,或終身不得主稿;內(nèi)閣、翰林員數(shù),亦三倍于前,往往十年不得一差,不遷一秩,固已英才摧挫矣”。①《曾國藩全集·奏稿一》,長沙:岳麓書社,1987年,第8頁。曾折所奏,主要針對京官所言。事實上,外官的情形亦有過之而無不及。

咸豐四年,剛到四川總督缺上任職的何紹基奏報:“牧令中由科甲出身者,不及一半。一首府、兩首縣,均系捐班”,首府、首縣是各省官場的門面與標桿,竟為捐納入官者把持,情況嚴重可想而知。由于“州縣中文理明通者甚少,致詞訟拖延不結(jié),考試錄送文童,多未通順”,②《清文宗實錄》卷154,咸豐四年十二月癸丑,《清實錄》第42冊,第678頁。直接影響正常行政運作。咸豐為此所頒上諭耐人尋味:“各省官員,科甲固未必盡賢,捐班亦不皆無用。原在該上司隨時查察,舉劾公明,吏治自有起色?!憋@然是不愿承認捐納官員造成吏治萎靡的指控,而將用人失察之責直指所管上司。不過,對于捐納官員“文理明通者甚少”并因此貽誤政務的判斷,咸豐皇帝還是有心糾偏。

咸豐七年,皇帝采納了御史何兆瀛的建議,針對捐納官員月選程序增強文理測試,頒諭“著各部院堂官,于該司員等奏留之先,驗其文理,如果能辦稿案,即與正途人員,一體派差。其或未能主稿,而心地明白、行走勤慎者,派當雜項差使,以資練習”。③《清文宗實錄》卷235,咸豐七年九月壬午,《清實錄》第43冊,第652頁。即考試與考察結(jié)合,不以正途異途出身論長短,而以是否通文理、能否辦稿案的行政能力定取錄,并根據(jù)實際情況任命。 幾天后,有御史針對兵部考試司員“系用論題,并未詢以本部事件”的現(xiàn)象予以批評時,咸豐再次重申對分部學習司員三年期滿的考察,“惟在該堂官平時察其才具,能否辦事,俟屆期滿之時自然去取公允,毋庸以考試虛文,徒飾觀聽”。④《清文宗實錄》卷236,咸豐七年九月丙申,《清實錄》第43冊,第668頁。進一步明確以才具、辦事能力作為捐納官員的考察要項。

如前所述,嘉慶、道光、咸豐三朝,隨捐納事例不斷增加,出現(xiàn)了正途受擠、異途崛起的現(xiàn)象,三朝皇帝雖有一些措施試圖補偏,但并不在意正途異途界限日漸模糊的事實,而是反復重申由主管上司結(jié)合崗位需要考察與考核,側(cè)重是否具備辦事能力,這與晚清遭遇數(shù)千年未有之變局不無關系。一方面,既往州縣官員以處理刑名錢谷為主要政務,能寫奏章、結(jié)訟事即可勝任,隨著兩次鴉片戰(zhàn)爭、中法戰(zhàn)事的結(jié)束,交涉及賠款攤派等各種政務增多、急需能員干吏;另一方面,各種戰(zhàn)事的進行或善后、各地大小災情的處理,都須籌款賑災,戶部庫帑匱乏,只能飲鴆止渴,頻頻開捐。所捐職銜或官缺,都須收款后兌現(xiàn),職官隊伍中異途人數(shù)不斷增加,是清廷必須吞下的苦果。此時若刻意強調(diào)正途與異途出身在使用方面的差異,不啻于自毀官聲,也不利于不同出身官員之間的相處。因此,皇帝們更注重官員們的辦事能力,自在情理之中。

不過,一些立志匡扶正途、澄清吏治的御史們,顯然將改變正途異途比重失衡的希望,寄托于清朝皇帝的換代改元。同治元年,大學士祁寯藻、御史鐘佩賢相繼奏疏通正途;侍講學士景其浚奏嚴定保舉章程;蔣琦齡奏捐班軍功妨礙正途;嚴樹森奏請清查流品之折,紛紛交吏部議覆。幾件奏章均指出正途被壓抑,捐納、軍工日多、魚龍混雜妨礙吏治的諸多事例。由于所奏問題的指向集中,奏報時間又十分接近,引起登基不久的同治皇帝重視,督促吏部出臺了一些有利于疏通正途壅滯、限制保舉的措施。⑤吏部采取的措施是:“一、京外各官,報捐不積班者,一律改為實積正班,五缺選用一人。一、勞績遇缺前先、盡先等名目統(tǒng)為一班,與各項正班人員輪流間用。一、知縣進士本班無人,準以教職、舉人教習及舉人截取等班抵選。一、知縣改教終養(yǎng)缺出,先盡科甲出身人員酌量補用。升調(diào)遺病故休之缺,將進士即用與各項候補相間輪用。一、內(nèi)閣中書,以科甲二人、貢班一人相間選用,國子監(jiān)學正學錄仿此。一、歲優(yōu)貢生不準報捐直隸州州同,廩增附貢生不準報捐直隸州州判。一、軍營尋常勞績止準就現(xiàn)在官階保奏補缺后以何項升補,續(xù)有勞績,止準加級加銜加班,不準層遞豫保。如所請行。”《清穆宗實錄》卷17,同治元年正月己酉,《清實錄》第45冊,第478頁。

此時剛登基不久的同治皇帝,確有勵精圖治的朝氣,勇于鏟除官場積弊,他旗幟鮮明地表示:“若如蔣琦齡所奏即用人員,不但終身無補缺之望,幾于終身無委署之期,至有以得科名為悔者。而捐班軍功人員,上司每多喜悅,士氣何由得伸?吏治何由整飭?此由封疆大吏,不能仰體朝廷養(yǎng)士作人之意,顛倒謬誤,甚可痛恨。著大學士會同該部,將正途及捐班軍功人員,再行分別變通,妥議具奏。庶正途人員,得以及時自效,用副振興人材之至意?!雹佟肚迥伦趯嶄洝肪?2,同治元年三月辛丑,《清實錄》第425冊,第609-610頁。在他的堅持下,吏部采納了嚴樹森所擬具體辦法,即加強對捐納源頭的清查控制與程序核查;對保舉的結(jié)果執(zhí)行嚴格的事后追責等若干措施。②“嗣后外省捐納人員,由何省上捐,即責成可省之同鄉(xiāng)地方官詳細確查。如果身家清白,始準咨行本籍出具冊結(jié),送部引見驗看,再由同鄉(xiāng)京官覆查出結(jié)。其由京局報捐者,即專責同鄉(xiāng)京官確查結(jié)保,設有出身卑賤者立時首報。儻失于查察,別經(jīng)發(fā)覺,除本員照例治罪外,并將濫出印結(jié)之地方官及同鄉(xiāng)京官一并參處。至軍營投效人員流品更屬不一。如果奮勇殺賊,效力行間,自當破格施恩,以昭激勸。但各省督撫及各路統(tǒng)兵大員仍當確切查明,豫防冒濫,儻稍有含混,一經(jīng)查出,定將濫保之員從嚴議處?!薄肚迥伦趯嶄洝肪?7,同治元年八月丙寅,《清實錄》第45冊,第997頁。同治皇帝深知“致治之要,首在除弊”,各省之首府、首縣,是各地吏治的風向標,也是官場弊端叢生之處。御史們揭露的事實是“其各省首府首縣要缺,督撫大吏往往以捐班軍功人員工于應酬,奏請調(diào)補,鉆營巧滑,而同寅謀差謀缺之弊,無不代為夤緣”。同治帝為肅清源頭,明令糾弊補偏:“各省首府縣缺出,應令督撫于正途人員內(nèi)選調(diào)。如實無合例,始準以各項出身人員調(diào)補?!雹邸肚迥伦趯嶄洝肪?7,同治三年三月壬子,《清實錄》第47冊,第118頁。同治七年,皇帝又采納了御史袁方城奏《仕途流品日雜請飭考核裁汰》折中的建議,頒布上諭“著各直省督撫于通省州縣內(nèi),凡由俊秀監(jiān)生捐納之員,無論實缺署事候補,隨時面加考試,如有文理清順、議論通達者,方準與正途人員一例升轉(zhuǎn)補用。儻文理荒謬,即以原品休致,考試時仍須嚴密關防,毋任代倩傳遞,虛行故事。至居官之勤惰,行已之貪廉,雖正途人員,亦當一體隨時察看,秉公舉劾,以肅官方而清吏治”。④《咸豐同治兩朝上諭檔》第18冊,第349頁。以強化考試和甄別的方式平衡正途異途的失衡,方法雖然老套,用意卻堪稱不俗。

同治帝立意力挽頹勢,然此時官場陋習已積重難返。同治七年,有人奏報:“四川州縣共一百余缺,而由捐納得缺者,至六十余員之多。雖系按例敘補,而正途登進無期,于吏治大有關系”,同治帝要求督撫認真察看,授權(quán)主管上司“如有于地方不相宜者,即行參撤,不得稍避嫌怨,致負委任”。不同于其祖、父們的老成謀國,同治帝對正途與異途的判斷,顯然更多帶有明辨是非的色彩。而最難能可貴在于,他認識到官風、士風與世風三者的聯(lián)系,認為“顛倒謬誤,甚可痛恨”,⑤《清穆宗實錄》卷243,同治七年九月丙申,《清實錄》第50冊,第371-372頁。因此要求吏部從整頓銓選規(guī)則做起,進一步整頓變通。接踵采取的一些措施,也成為了被后世稱頌的“同治中興”之部分內(nèi)容。

然而,晚清以降保舉、捐納濫行,盡管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四朝均有程度不同的各種措施試圖調(diào)整,但正途異途的失衡仍難以遏制。加之正途異途彼此滲透及纏繞的復雜情形,導致銓選既往規(guī)則失范,唯利是圖者可藉錢財買通官路,造成吏治混亂,影響世道人心。故每屆新朝,御史便不斷上章呼吁,期待有所改觀。光緒七年,御史李肇錫奏請州縣宜多用正途。⑥《清德宗實錄》卷134,光緒七年八月庚申,《清實錄》第53冊,第929頁。光緒十年,御史劉恩溥奏“各直省首府縣,非正途出身人員,概不得署理”的建議,⑦《清德宗實錄》卷177,光緒十年正月乙巳,《清實錄》第54冊,第474頁。因首府、首縣在一省中具有模范作用,對官場習氣有示范意義,故該議終被光緒采納,恢復了首府、首縣之缺以正途出身充任,捐納軍功人員不得署理的舊制。⑧《清德宗實錄》卷181,光緒十年四月庚戌,《清實錄》第54冊,第525頁。光緒二十二年,“御史熙麟奏,將捐納州縣并非正途出身人員定限銓選”,亦著交吏部議奏,⑨《清德宗實錄》卷390,光緒二十二年五月壬寅,《清實錄》第57冊,第86頁。表明朝臣們力圖以不同方式改變異途崛起后客觀上妨礙正途的趨勢。只是歷經(jīng)三朝后銓選積弊已深,一些小修小補很難徹底扭轉(zhuǎn)這一既定局面,后繼者只好審時度勢,尋找新的方法與契機。

五、結(jié)語

晚清保舉過濫、捐納無序,表象是正途受抑、異途崛起,實質(zhì)卻是選官用人標準轉(zhuǎn)變導致的傳統(tǒng)銓選規(guī)制破壞。而官場無序直接造成了吏治積弊與社會風氣敗壞:保舉過濫,即濫用信譽和仕途晉升做人情,使得舉薦賢能難以名實相符,濫竽充數(shù)之人往往以非常規(guī)程式升擢,在降低統(tǒng)治效能的同時,損害清廷名望。捐納的情況更糟糕,即用金錢買賣替代了仕途中必須具有的學習經(jīng)歷與經(jīng)驗,使銓選商業(yè)化,官員職銜與缺分成為一種明碼標價的商品,可以進行交易。如此則金錢法力無邊,皇權(quán)之威、法度之嚴、名器之圣潔均棄之如敝履,整個社會道德無底線,統(tǒng)治基盤亦必然隨之動搖。

甲午戰(zhàn)后澄清吏治的呼聲漸急,清朝內(nèi)外官吏條陳時政,要求改變現(xiàn)狀的奏折不斷上達天聽。庚子之后,清廷亦不得不做出改革姿態(tài),各部院、各省紛紛通過建立課吏館、法政學堂等,開展各種培訓以提高在任與候補官員素質(zhì)。光緒三十四年,清廷頒布一道重要上諭,宣布對州縣銓選進行改革,“嗣后州縣兩途,著將部選舊例限三個月后即行停止”。諭令將所有各班候選州縣,由吏部查明情況、統(tǒng)計人數(shù)后,會同軍機大臣迅速妥擬章程具奏后請旨頒行。此道諭令頒發(fā)前的各應選州縣候補者作為改選班,依次分發(fā)各省。這些改選人員到各省后,由督撫率同三司,通過面試或筆試,“或根據(jù)其才性試以吏事,或派入法政學堂分門學習肄業(yè),并須勤加考察”。此諭明確將州縣官吏的銓選權(quán)徹底下放到各省,是清代銓選制度的一大變革,被稱為“停部選”。這些表明新銓選改革的措施,與傳統(tǒng)選材任官有較大差異,即對舊官員的培訓和考察,只是強調(diào)以時尚的西學分科知識,替代傳統(tǒng)刑名錢谷的內(nèi)容,注重對趨新行政事務中“做事”能力的訓練培養(yǎng),并無道德教育之成分,對官員品行心性方面鮮有相應規(guī)范的考察,所要求也僅限于考察對象是否“糊涂謬劣,或不通文理、或沾染嗜好、或年力就衰”。①《清德宗實錄》卷591,光緒三十四年五月己亥,《清實錄》第59冊,第821頁。

清廷此次對州縣銓選的改革,明文宣示的原因有二,一是州縣官其責任最為重要,“一邑數(shù)十萬生靈,于斯托命”,主政官員得人與否,人地是否相宜至為關鍵;二是“各項新政待舉,備極繁難,非才力優(yōu)長、素經(jīng)歷練,不足以副是任”。即在不斷增多的社會需求下,原有的以出身分途、以班次輪候、以年資為依據(jù)的銓選方法難以應對周全,清廷對此有一番檢討,承認“僅以班次資格為定衡,大失量能授官之本意”,但保舉、捐納授官,同樣未能“明達民情,通解法律”。即使是正途出身者,缺乏實際經(jīng)驗,“專憑年資入選,一旦任事,大率聽命幕友、縱容丁胥,百弊叢生。小民深受其害。聞各省選缺州縣,驟膺外任,不諳吏事者十居七八?!胤皆獨庖褌?。其為害于國計民生者甚鉅”。②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宣統(tǒng)兩朝上諭檔》第34冊,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116頁。

其實在上諭冠冕堂皇的字句背后,是西風東漸下傳統(tǒng)正途觀念已發(fā)生根本變化。晚明以降西學不斷輸入,雖曾遇到過不少阻礙,甲午戰(zhàn)后國恥日深,危機意識越清晰與急迫,科舉改革漸由鴉片戰(zhàn)后的納西學于科舉,轉(zhuǎn)變?yōu)榧{科舉于學堂,前往東西洋留學者日眾。壬寅癸卯學制訂立后,學堂與科舉的對比中,西式學堂之“新”,已漸取代了科舉選材之“舊”,各地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的各級各類新式學堂,其畢業(yè)生及留學畢業(yè)回國者逐漸受到各部院和各省衙門的青睞。1905年清廷宣布立??婆e,學堂更因此堂而皇之取得了正統(tǒng)位置。無論原本的正途抑或異途出身,在西學新知面前,都須重新學習與接受。所以甲辰科進士,不再照過去舊例朝考后授官,而必須進入京師大學堂肄習西學門類三年,畢業(yè)后才能參加銓選。以洋為新、“以西為正”逐漸成為新的風向標,做事能力及對專門知識、技能的掌握,成為權(quán)衡人才的新標準。

隨著獎勵學堂出身章程的問世與落實,國內(nèi)外各種新式學堂畢業(yè)的學生,在通過畢業(yè)試及學部組織的若干類型考試后,即可直接被各部院、各省衙門直接錄用。學堂出身,被視為全新而具權(quán)威意義的“正途”,科甲出身者若沒有在國內(nèi)外學堂學習的經(jīng)歷,沒有“鍍金”,便難以被用人機構(gòu)重視與重用。只是這個新“正途”的內(nèi)涵外延都與傳統(tǒng)迥異,有的部分甚至是顛覆性的。就此而言,異途出身者,除了文字基礎、圣賢經(jīng)典不如原先的正途出身者,在重新洗牌、重新學習與參加培訓的新形勢要求下,客觀上與正途出身者的機會是均等的。

只是新的銓選規(guī)制尚未完成,辛亥革命槍聲已經(jīng)響起,隨著清帝退位、民國成立,官場上舊的正途異途出身分別,已被西方分科教育的學堂文憑所取代。選任官員時更重視其所掌握的專門知識與專門技能,而非強調(diào)人品及其對圣賢義理的掌握,成為影響此后中國百年發(fā)展的要因。

猜你喜歡
乾隆官員
乾隆眼中的木魚石
藝術品鑒(2019年9期)2019-10-16
乾隆巡游
乾隆為何對香妃一往情深
官員在線
官員在線
官員在線
官員在線
官員在線
官員曬書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