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晨
(江蘇省連云港市云臺農場中心小學)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和習作是非常重要的兩部分內容,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關于二者的關系,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做過一番形象的論述,他說閱讀和寫作,就是吸收和表達的關系,吸收越充分,表達就越貼切和詳盡。這句話,把閱讀的重要性說得非常明確,即學生的書讀得多了,習作水平自然就提升了,有效的課外閱讀,是提升學生習作水平比較重要的途徑。鑒于這個原因,所以我們應該依托課外讀物,想法設法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從而使學生在下筆時,如行云流水,妙筆生花。
課外閱讀是語文課外活動的一種,而教師通過向學生推薦一些必讀書目,讓學生通過閱讀這些經典作品,鞏固和擴大課堂所學語文知識,擴充求知的想法,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學期我們給本班學生推薦了《草房子》《三國演義》《魯濱遜漂流記》、《城南舊事》等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讓學生通過閱讀這些作品,提高自己的鑒賞水平,從而為文學積累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們在指導學生閱讀這些優(yōu)秀作品時,首先讓學生學習積累,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即人手一本“采蜜集”,自己準備的筆記本,用來摘抄自己在讀書時讀到的優(yōu)美詞語、句子、段落等,如一些優(yōu)美的景物描寫,一些細致的細節(jié)刻畫,一些高深的人生哲理等,這樣的一本本子,雖然小,雖然薄,但是長期積累下來,就會在學生的頭腦中聚積一大筆財富,就像往倉庫里儲存東西一樣,以后當學生有所需要時,就會從頭腦的倉庫中自由拿取了。
例如,學生在讀《草房子》時,發(fā)現了一些優(yōu)美的景物描寫,就拿筆把它工工整整地抄寫了下來,曹文軒的文筆細膩而優(yōu)美,在學生的心目中留下了清新美麗的意向,學生把這些句子或者段落摘抄下來,在以后自己寫作時,完全可以把它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文學的明燈一直照耀著前行的人,照亮著閱讀者的內心。而豐富的文學作品,就是孩子心頭的一盞明燈,給孩子們指引著前行的方向,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利用身邊的文學作品,讓它們?yōu)楹⒆拥某砷L助力。
在提升孩子習作能力方面,我們不妨從經典作品出發(fā),立足經典,首先讓學生從模仿經典入手,很多經典作品中對于細節(jié)的刻畫非常到位,如筆者在指導學生閱讀《三國演義》這部作品時,就會發(fā)現這本小說中,對于任務形象的刻畫非常逼真?zhèn)魃?,而細膩傳神的細?jié)描寫,無疑是作者成功的重要因素。于是,筆者就帶領學生走進文本,細化文本,使學生明白要想把人物形象刻畫到位,不妨從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入手,通過正面描寫,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栩栩如生。例如,在《三顧茅廬》這一章節(jié)里,作品就通過描寫劉備斥責張飛和關羽的話語中,從到諸葛亮住處還有很遠時的下馬步行的動作上,從到諸葛亮住處后的畢恭畢敬的神態(tài)里,真正看到了一位求賢若渴、尊重人才的主公形象。教學時通過分析這一系列的細節(jié)描寫,告訴學生自己在習作時,也可以采用同樣的方法,來把人物刻畫到位。
有了經典作品的指引,加以教師必要的方法指導,學生在習作時就能夠有的放矢,不會茫然無措了。
在教學生進行習作練習時,積累和模仿,都是為了達到習作水平的提升,甚至飛躍。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不能操之過急,要讓學生自己有一個吸收和內化的過程,把看書的時間和思考的空間都留給學生,給他們充足的思考余地。完全脫離文本而講解習作,習作也只是無根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我們這時借助學生閱讀的經典作品,讓學生從作品的空白處、懸念處入手,發(fā)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從而創(chuàng)作出不一樣的結局或者場面,讓細節(jié)更逼真,讓語言更豐富……
例如,在學生讀《論語》中的孔子和學生一起談水這部分內容時,每位學生均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對于水,都說出了自己獨特的看法,我便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假如你也是其中的一名弟子,你比較認同哪位弟子的看法?或者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嗎?學生們爭先恐后地發(fā)言,后來我便讓學生以《水》為題,書寫了一篇習作。學生在文章中各抒己見,習作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可喜現象。
通過這次課題研究,我們發(fā)現,習作并不難,只要我們幫助學生克服心中的恐懼心理,依托經典作品,輔以方法指導,相信學生的習作水平肯定會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