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昌俊
《芳華》可能是大家最近討論最多的電影,因為電影《芳華》而去把原著小說《芳華》找出來看的人估計也不在少數(shù)。這可以從圖書館最近一段時間,嚴歌苓的書被借閱的次數(shù)突然增多反映出來,很多讀者檢索《芳華》是否在架,發(fā)現(xiàn)它一直處于“借出”狀態(tài)。
一部電影帶來一本書的閱讀需求的激增,甚至激發(fā)了很多周邊的閱讀需求(比如,因為《芳華》暫時借不到,很多讀者可能就會去讀嚴歌苓其他的書)。很多圖書館甚至為此策劃了嚴歌苓小說的讀書會。這真是一種閱讀的“加速器”。一部電影的“火爆”,這多少可以說明這部電影迎合了這個時代的某種集體“期待”。比如,《芳華》這部電影,上個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可以在里面看到懷舊,年輕人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青春”,更敏感的觀眾可以看到那段戰(zhàn)爭所帶來的諸多開放性的問題,以及好人的一生究竟是被選擇的結(jié)果還是主動選擇的結(jié)果,等等。當觀眾開始思考這些問題時,電影顯然不能回答由它所帶來的所有問題,所以電影觀眾就變成小說讀者,他們急切地想再從嚴歌苓的小說《芳華》里找到“回應(yīng)”。
從圖書館導讀服務(wù)的角度看這個現(xiàn)象,我們或許能獲得很多工作的靈感。借助電影《芳華》所帶來的關(guān)注熱度,把這種熱度引導到閱讀上,除了推介嚴歌苓的相關(guān)著作之外,其實還可以推出一批此類型的著作(記述一代人的“芳華”類紀實文學、回憶錄、小說等等),甚至還可以延伸出更小的主題閱讀推薦,比如“越戰(zhàn)”、“文工團”等等題材書籍的薦讀。
由此說來,導讀工作,其實也是一種“敏感”和“理解力”,它的功能和價值其實就是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集體“期待”(有時這種期待需要你敏感的想象)。每一次有效的導讀,就是一次閱讀的“加速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