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究式合作教學是基于傳統(tǒng)教學基礎的一種全新教學方式,在傳統(tǒng)分組式、交流式、探究式學習等方式的基礎上延伸而來。近年來隨著教育的深化改革,國家對高中的教育質量更為關注,對教師的教學效果要求更為嚴格,探究式合作學習方式也不斷地被應用于高中各科目的學習中,尤其是理科性質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高中數學是文理科都要學習的主課程之一,在高考中所占分數比例甚高,基于此,本文對探究式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并且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探究式合作;高中數學;教學;應用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要不斷地接受教育,無論是在家中、社會還是學校,都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成長,而無論哪個階段都會出現厭學狀態(tài),尤其是在高中教育階段。學校作為正式的專門性的教育機構,高中會對學生進行統(tǒng)一、集體式的管理,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較強的課程,高中學生在學習中經常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狀態(tài),且這種不良的狀態(tài)更易于集中在學習基礎較差、積極性不高的學生中。在數學教學中,探究式合作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應用好的方式加以引導,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并且能夠從容面對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數學問題,本文對此展開研究和探討。
一、 探究式合作法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優(yōu)勢
1. 探究式合作法有利于教學資源的整合
經過探究式合作法的應用和實踐研究,不難發(fā)現該方式更有利于學習資源的整合和利用。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講解占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這種教學模式大部分是由教師講解完成,學生以聽為主,適當做一些筆記和習題,一節(jié)課的時間就所剩無幾。而探究式合作法的應用,教師通常會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充分地進行課前預習,在課堂中將所能夠應用的資源分發(fā)于各個學習小組,學生之間自行學習、自主探究和交流學習,甚至可以進行組間交流,探究數學問題和數學模型。多數學生能夠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自發(fā)完成探究,并以自己的方式解決數學問題,針對不懂的問題自發(fā)相互討論,小組間的資源、思維方式等都能互換交流,最終依然無法解決的問題則由教師引導講解,并且進一步深入講解。
2. 探究式合作法能夠調動學生的數學熱情
探究式合作法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對于數學而言,是一門邏輯性極強、對學生思維轉動要求較高的學科,探究式合作法的應用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數學的學習熱情,轉變傳統(tǒng)安靜、死板的課堂模式為活躍生動的課堂模式。學生在探究和自由合作討論的過程中,不僅增進了師生的情感,更能及時與教師溝通,探討相關的問題,對于改善傳統(tǒng)課堂中開小差、打瞌睡的課堂問題有較大的作用,能夠讓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進一步提升,既可獨立思考問題,又可互幫互助,極大地提升了課堂效率,并且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有利于學生進行自我思維的轉換,能夠促進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素養(yǎng)的形成。
二、 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 合理的數學教學定位
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首先要有一個精準的教學定位,并且要在適宜的課程中應用,這只是一種教學方式,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而不能取代和完全控制課堂。在實踐應用過程中,教師要站在以學生為主體的立場開展,將時間和空間充分留給學生,針對教學內容尋找探究點所在。舉例來說,在高中關于平面向量、平面空間直角坐標系等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尋找的探究點要適宜,以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為目標,可將其設置于“如何進行與xOy平面垂直的數軸的構建?”,并且提出一些假設性問題,例如“是否可利用坐標表示室內學生的具體位置?”“怎樣解決平面直角坐標系無法刻畫的空間坐標”等等。以探究點為引導,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通過一系列假設性問題的輔助,讓學生深刻理解空間直角坐標系的構建思路與意義,達到教學目標。
2. 促進學生對認知結構的把握
探究式合作法要結合學生現有知識結構出發(fā),在實際開展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判斷當前全班學生對于以往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在課堂中講授新知識的同時,回顧以往的知識,達到復習和鞏固的目的,進一步促進學生完整數學知識體系的構建。具體來說,關于高中空間位置關系的教學中,探究式合作法的開展,可以引導學生事先回顧空間內兩條直線位置關系的相關知識內容,通過學生的回答和談論,教師判斷其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礎上由各小組展開合作式學習,相互提問和回答,在基礎性問題被鞏固和復習之后,可實際展開新知識的教學,在此過程中要求教師對于探究點的設置要有概括性,能夠將“舊理論”和“新知識”聯系為一體,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3. 問題情境的進一步創(chuàng)設和代入
情境教學法本身就是數學教學的有效方式之一,而探究式合作法能夠進一步將問題創(chuàng)設和帶入。舉例來說,高中復數概念教學中,可以利用有趣的數學故事將學生帶入課堂情境,讓學生沉浸在故事情境中的同時,教師設置問題情境,并將探究點設置于問題中,例如“數軸中的點可利用實數進行表示,是否虛數也可以?”,之后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合作學習。在最初的故事情境中,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被調動,在問題情境中,學生則會根據探究點進一步深入思考,教師可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反證,在相互探究和討論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總結出復數的基本概念,還能加深對復數的理解。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實際,與其他教學方式聯合應用,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
三、 結束語
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開展的作用巨大,但并不是說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完全取代了傳統(tǒng)教學,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探究式合作教學要依托于傳統(tǒng)教學中的精髓部分進行。
在數學教學課堂中有效應用探究式合作法,能夠有效提升課堂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劉忠良.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33):19.
[2]賈國賽.合作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考(綜合版),2015,(9):9.
[3]高嫚.“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14.
[4]沈建興.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究[J].學園,2016,(9):117+122.
作者簡介:
鐘小華,廣東省惠州市,惠陽中山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