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育事業(yè)快速發(fā)展,加速了高中生物教學的改革進程,使其在教學方法和模式上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其中,“翻轉課堂”的引入是一大突破,給當前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不僅從根本上顛覆傳統(tǒng),轉變師生角色,還與時俱進,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給課堂教學增添了無限活力。本文就結合實例探究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翻轉課堂;運用
翻轉課堂,又被稱為“反轉課堂式教學模式”,是近年來國內發(fā)展比較迅速的一種教學模式,相比于傳統(tǒng),其更注重教學結構的完善,成功突破教學時空的局限,樹立了全新的教學理念?;谠撃J?,學生認知過程被重新構架,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課堂成為師生交流、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運用等,以此促進吸收內化,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一、 課前——設計任務,獲取知識
生物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其知識具有情境性強、名詞術語多以及體系龐雜的特點,即便是傳統(tǒng)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認知負荷也很大,難以在短時間內掌握。因此,在實施翻轉課堂模式時,就要在課前做好引導,雖是以學生自主認知為主,但為了提高有效性,要精心設計“學習任務單”,幫助其明確學習內容、目標以及方法,并為其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其中包括學習指南、學習任務、問題設計、建構性學習資源、學習測試等內容。
首先,要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建教學微視頻,幫助學生明確方向,讓其在科學引導下有目標、有計劃地掌握。在制作時,要考慮視頻時間,將其控制在10分鐘左右,內容要涵蓋學習要點和方法,牽引學生認知,引導其掌握學科原理與技能,有效完成自學任務,為課堂探究做好準備。具體運用時,學生可根據自身認知反復觀看,確保要點的掌握,在此基礎上完成練習。至此,學生就大致完成學習任務了,但考慮到其能力發(fā)展,我會適當拓展,讓其查找相關資料,對本節(jié)課知識點進行補充,以此拓展其視野。
這樣一來,就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其在任務單的驅動下自主認知,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明確學習重難點,便于課堂討論。久而久之,就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二、 課堂——互動交流,吸收內化
完成知識獲取后,課堂就變成探究、交流的主陣地,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更加注重學習活動的質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其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吸收知識,鞏固內化,并嘗試運用,以此發(fā)揮學科作用,實現教學意義。
(一) 創(chuàng)設情境
經過自主學習,學生在認知過程中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借助課堂來解決。這時,就要做好“引導者”的工作,根據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探究平臺,一方面提供其自主思考、探索的空間;另一方面鼓勵生生、師生交流,促進其思維能力、溝通能力的發(fā)展,實現其批判性、獨創(chuàng)性思維的培養(yǎng)。在教學“細胞膜的分子結構”時,我就設置問題情境:“通過科學家的實驗,能推測出什么結論?”由此開展合作交流,讓學生分組討論,最后將統(tǒng)一的結果匯報。期間,我會根據學生闡述及時補充,幫助其完善,構建詳細的知識體系,深化理解。
(二) 設計探究
探究是課堂學習的關鍵,也是翻轉模式的重頭戲,只有把握了這一環(huán)節(jié),才能落實培養(yǎng)目標,突破傳統(tǒng),穩(wěn)固學生主體地位,切實提升其學科素養(yǎng),否則一切都是空話。在“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的實驗時,我就結合學情,根據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與其共同設計了探究活動,過程如下:(1)提出假設: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2)設計實驗:制作臨時裝片→水解→沖洗涂片(用蒸餾水)→染色(用吡羅紅、甲基綠)→觀察(先低倍鏡后高倍鏡);(3)觀察記錄:細胞核呈綠色,細胞質呈紅色;(4)得出結論:假設成立。
(三) 展示成果
在經歷一系列探究活動后,學生收獲了不同的體驗,對于獨立探索和合作學習有不同的感受。這時,就要提供平臺讓其交流,根據自身問題解決的情況進行個人成果展示、小組成果展示,以此促進交流、分享。具體匯報時,學生不僅要闡述學習過程、收獲,還要交流學習感受,談談自身情感、心理的變化,以此促進思維膨脹,實現經驗分享,讓學生在借鑒學習中改善、提升。成果交流的方式可多種多樣,像辯論會、報告會、競賽等,讓學生自由選擇,各小組輪流組織、主持。
三、 課外——自主學習,加深理解
翻轉課堂的運用十分靈活,不僅觀察教學始末,還打破了空間局限,在課外也能提供學生幫助。通常,我會根據教學反饋,歸納出學生不足,
將重難點錄制成視頻放在網絡平臺上,學生在家就可學習,及時查漏補缺。
具體實施時,我會先回顧教學,反復鉆研,根據學生課堂表現及練習情況了解其短板,結合教學整理出重難點。然后,根據學生需求設置練習內容,讓其在問題和興趣的驅動下主動完成。如果教學內容涉及實驗,我就會借助視頻再現,選擇一些清楚、直觀的資料進行剪輯,讓學生反復觀看,加深理解。講完“DNA分子結構”的內容后,鑒于這部分內容難度較大,學生或多或少存在問題,我就認真分析教學內容,歸納出“DNA的基本單位以及DNA的組成元素”的難點制作成視頻,讓學生課后復習,效果很不錯。
由此,就能充分發(fā)揮模式作用,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課后學習平臺,讓其隨時隨刻解決問題。不僅是單一地上傳視頻,利用這一平臺可以增加師生互動,將問題提出,互助解決,實現整體的提升。
總之,“翻轉課堂”模式的運用是改善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對其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積極意義。雖然現階段的開展還存在一定問題,但只要我們不斷努力,積極探索,深刻反思,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就能最大化地發(fā)揮模式作用,為學生長遠的生物學習奠定扎實基礎。
作者簡介:黃昌盛,湖北省襄陽市老河口市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