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數學學困生的教學是數學教師應該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數學教師在對數學學困生的教育過程中,應多發(fā)現他們的長處,多鼓勵少批評,轉換視角,學會欣賞,通過師生一起努力,使學困生盡早脫離這一行列。
關鍵詞:學困生;數學教學;鼓勵;欣賞
學困生是指學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沒有感官障礙,但其學習成績明顯低于同年級學生,不能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的學生。對于數學這個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似乎存在著更多的學困生。這些學困生的產生是多方面的,例如: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缺少數學思維能力等。對于這些學困生的日常教學應該是數學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
迄今為止,我在高中數學教師這個崗位已經工作七年多了,多次任教文科班,工作中也遇到過許多問題。文科班的學生對于數學這個學科大多數都存在著抵觸情緒,也存在著相當一部分數學學困生,他們成為學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在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對工作充滿了美好的憧憬,我始終堅信通過我的努力一定要讓這些學生的成績趕上來,使整個班級的成績名列前茅。但是,在我和他們接觸一段時間之后發(fā)現不得不先放下我那些美好的想法,因為我發(fā)覺他們基礎薄弱,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差,學習數學的興趣不高,那么如果我還是按照我的想法去教這些學生,不僅不會事半功倍,可能學生還會因為課堂教學內容過多吸收不了而失去數學學習的興趣,那么以后的數學課對這些學生來說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有的人認為這些學生根本不適合學習數學,我也曾有過這樣的疑問,但是他們的學習還是要繼續(xù),對于教師來說,日常教學也是要進行下去的。學生就是這種情況,那么只有靠教師來調整思維。對于學困生的教育教學我總結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體會。
一、 維系好師生關系,讓學生接受自己
在我走上工作崗位之前,非常擔心學生會不喜歡自己,因為師生間的關系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我之前遇到過這樣的學生,就是因為不喜歡某一學科的老師,所以放棄這一學科的學習,這種情況對于學生來說是莫大的損失,而這種事情的發(fā)生對老師來說也有一定責任。教師要維系好師生之間的關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例如:對學生多關心一點,少責罵一點,多交流一些,少要求一些。這些可以通過一些小事來體現,我記得在我還是學生的時候,很喜歡問問題,但是常有些老師在解答問題時總是讓人感覺有些不耐煩,對于這樣的老師我就會少問問題,因為給我的感覺是這些老師并不喜歡回答學生的問題。在我當老師之后,我非常注意這件事情,我會非常耐心地回答學生的每個問題,其實這樣做也是在鼓勵學生多問問題。學生接受了老師,相應的也會增加學習這一學科的興趣。
二、 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學困生
對于教師來說都是更容易注意到那些學習好的和比較聽話的學生,在我剛開始接觸這些學生的時候也一樣,再加上學困生通常會不遵守課堂紀律或是犯一些讓老師比較生氣的錯誤,所以我對這些學困生也是存在著一些偏見。但是通過與老教師的交流我思想上有了一些轉變,之前我會對這些學生失望,是因為我對他們的期望太高,而他們又達不到,如果我把自己的期望值降低,他們只要有了一點點的進步,我就能察覺,因此,就會為他們的進步而欣喜,我也會更有動力努力工作,這樣就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應該說任何學生都會同時存在優(yōu)點和缺點。只是優(yōu)秀生的優(yōu)點是顯而易見的,容易被教師關注;而對學困生則易于發(fā)現其缺點,看不到優(yōu)點。這種不正常的現象有礙學生的進步。其實,與優(yōu)秀生相比,學困生更需要理解與鼓勵。
三、 幫助他們樹立自信
數學學困生中大多數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他們認為自己根本沒有學好數學的能力,那么對于這些失去信心的學生,教師就要及時為他們樹立自信,我在開始講每一章或是每一節(jié)之前都會對整體內容的難易程度進行描述,比如“這一章的內容比較簡單,只要大家認真聽課肯定能夠掌握”或是“這一知識點不太好理解,同學們要多下些功夫”我發(fā)現這樣做之后,能夠跟隨老師聽課的同學明顯比之前多了。因為學生對于新學習的知識并不能馬上判斷它的難易程度,有的同學可能滿懷信心地去聽課,結果因為知識點較難而沒聽懂,這樣就打消了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學生在學習之前就知道了所學知識不難,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就可能都有興趣去聽一聽。我還會經常提醒學生只要他們努力是能學好數學的。自信是做好一件事的基礎,有了自信,如果再能付出努力,那么離成功就不遠了。
四、 轉換視角,學會欣賞
在我任教之初,我所教的兩個班級的學生之間是有一些差距的,在剛開始的時候我會對好一點的班級不自覺的有些偏愛,而對于另外一個班級更多的是批評性的教育,但是我發(fā)現批評性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因為一味地批評并不能使學生完全聽話。后來,我嘗試著去發(fā)現這些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批評少了,鼓勵多了,他們反而更聽話了。作為老師,我們不應吝惜對學困生的贊美和欣賞,應轉換審視學困生的角度,盡量去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和長處并及時給予表揚。任何人都想得到別人的肯定,學困生也一樣??赡芫褪抢蠋煹囊痪浔頁P、一次談話,就能使學困生重拾學習的興趣。教師如果能放下老師的架子,與每一個后進生交朋友,教師與學困生的關系就不再緊張,教師能愉悅地接納班級的學困生,不再把他們視為麻煩的象征,學困生也不會再認為老師總是針對自己。融洽的師生關系會使得工作變得輕松、快樂起來。農民怎樣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收成;教師怎樣對待學生,決定了學生的命運。
對學困生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使學困生變成優(yōu)秀生,以上幾點只是我工作中的一點體會,作為教師,我們應當真誠地欣賞學困生的長處,愉悅、寬容地接納他們的不足,讓學困生在我們的期待中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參考文獻:
[1]曹其森,吳桂生.如何教育學習有困難的學生[J].教學園地,2010,(10):155.
[2]郭芳.學會期待 學會欣賞 學會悅納[J].黑河學刊,2010,150(2):120-121.
[3]張振春,趙敏.轉化“差生”工作中的點滴體會[J].吉林教育,2010,(3):25.
作者簡介:
陳佳佳,吉林省松花江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