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玲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合作學習被廣泛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但是就當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表現(xiàn),僅僅流于形式,缺乏內(nèi)涵和本質(zhì),使得合作學習未能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發(fā)揮真正的作用。為此本文對基于合作學習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進行了具體研究,希望可以更好的推動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開展。
關鍵詞: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 運用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意義
團隊合作是現(xiàn)代社會所必備的一種技能,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使用合作學習,可以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為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以及未來工作中提供幫助。在進行合作學習時,一般采取的是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合作,能夠不斷的提高自身認知,同時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團隊意識與合作技巧,進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與質(zhì)量。[1]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有意識,但缺少方法
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合作學習的作用有著非常清晰的認識,認為合作學習對于語文教學有著很大的幫助,但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對于合作學習不能達成一致認識,導致教師一直強調(diào)合作學習,而學生卻對合作學習不感興趣。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教師雖然意識到合作學習的作用,卻對其應用方法缺少研究,為此不能有效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較為可行的合作學習方式。[2]
2.學生之間合作交流不夠主動、參與度低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應該形成良好的互動與互助關系,但是在實際合作學習活動中,不傾聽、不分享的現(xiàn)象非常常見,這大大影響到了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由于當前許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養(yǎng)成了自私、自我的性格,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愿意主動進行配合與分享。此外,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與學習情況都不同,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對于學習的內(nèi)容也存在著不同的理解,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但是許多教師面對這些差異性時,卻不能平等的對待,在合作學習中,有時只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參加,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則完全忽視,這使得成績較差的學生越來越不愿意參與到學習當中,喪失了對學習的信心與動力。
3.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不和合作學習時間不足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同時容易受到新鮮事物的影響,加上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枯燥無味,并不能滿足學生強烈的好奇心。雖然教師采取了合作學習的方式,但是自身卻很少參與到學生的討論當中。并且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當學生產(chǎn)生錯誤時,教師未能及時糾正錯誤,導致學生之間很難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進而順利開展活動,這都是由于教師對學生引導不足造成的。此外,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的時間較短,使得學生在開展合作學習時,才剛討論了幾分鐘,有的學生才投入到討論中,有的還在思考解決的辦法,教師就拍手叫停了。這導致合作學習存在著一定的“假討論”“假合作”。使合作學習沒有發(fā)揮真正的效用。
三、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1.科學的分工,優(yōu)化合作組合
每個學生的性格與學習能力都不同。因此在進行分組時,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提高合作學習效果。如:小組中應該有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中等與差的學生,有性格開朗的學生也有內(nèi)向的學生,這樣才能使成績好的學生帶動成績較差的學生,開朗的學生帶動內(nèi)向的學生,有效促進合作效果,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同時,教師要注意各小組之間不能相差較大,應用能力需要均衡搭配。還有學習小組成立之后不能一成不變,而是要在一段時間后進行輪換,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新鮮感,同時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3]
2.創(chuàng)建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合作精神
學生是合作學習中的主體,但是教師在其中的主導作用也不能忽視。作為教學的引導者與組織者,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建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用各種辦法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難免會遇到不能解決的困難與意外狀況,這時教師就需要深入小組當中,及時了解情況,并引導學生思考方向,保證合作學習有序開展。其次,教師應該多與學生交流,平等的對待每位學生,與學生做朋友。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的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給予鼓勵,以此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尤其是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應該走進學生,多和學生交流,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當中,同時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能夠盡情的發(fā)揮自己的才能。[4]
3.多元化評價,提高合作效果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采取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就是為了實現(xiàn)每個學生的進步,而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導向。及時客觀的評價,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意識,促進學生合作的積極性與實效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借助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來促進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合作效果,使評價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如對小組中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直接的口頭肯定“你真棒!”“做得很好。”等等。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小組,教師可以給予一定象征性的獎勵,如給予小紅花或者五角星。在評價時,教師不僅要對學習成果進行評價,還需要對合作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tài)度、方法以及參與熱情進行評價,這樣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評價時,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學情、環(huán)境、對象進行,不能只是按照傳統(tǒng)的標準評價模式來進行評價,而是要根據(jù)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xiàn)和收獲來進行不同層次的評價,這樣才能起到激勵作用,促進合作學習順利開展。
結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開展,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與觀念,有效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加強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促進了學生合作能力與思考能力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范梅.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4.
[2]季曉瑩.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7,(6):66-66.
[3]張慶紅.基于合作學習視角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探究[J].課外語文,2016,(23):91-91.
[4]馬莉婭.基于合作學習視角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6,(30):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