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俠,趙 驥,周 洋,饒玉霞
(湖北科技學院護理學院,湖北 咸寧 437100)
循證護理(Evidence-Based Nursing, EBN)是20世紀90年代伴隨循證醫(yī)學發(fā)展而生的一種全新的護理理念。循證護理是指護理人員在臨床決策過程中,明確、審慎地將病人的主觀愿望與護理人員既往的臨床經(jīng)驗、科學的研究成果相結合,形成最佳實證,進而提高臨床護理服務質(zhì)量,達到為患者提供科學、經(jīng)濟、有效護理服務的目的[1、2]。
鄧甲秀等在對循證護理教育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中指出,我國大部分護理專業(yè)的學生缺乏循證護理基本知識和循證護理實踐的基本技能[3]。胡靜等指出高達90.4%的護生對循證護理知識非常感興趣,大于60%的學生希望能接觸并學習循證護理相關知識[4],基于此,我們嘗試在我校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期間開展循證護理能力的培養(yǎng)。
1.1 對象
本研究通過干預設計,選擇2013級普通護理本科實習生71名作為研究對象。具體納入標準:①2013級普通護理本科臨床實習階段學生;②實習呼聲在知曉研究目的后自愿參加本研究。③在學校附屬實習點實習的護生,實習點全部都是省級三甲綜合醫(yī)院。將符合標準的71名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組在實習過程中接受本研究提供的循證護理培訓方法,對照組常規(guī)實習。
1.2 調(diào)查工具
1.2.1研究對象一般信息問卷 包括護生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外語能力、文獻檢索能力和基本科研能力等專業(yè)基礎知識情況。
1.2.2循證知信行自評問卷 采用華中科技大學曾鐵英團隊修訂的循證知信行自評問卷。該問卷共30個條目,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循證護理基礎知識部分(8條),循證態(tài)度和信念部分(14條),循證實踐行為部分(8條)。其中循證護理基礎知識部分條目的選項為“比較清楚”、“知道一些”、“沒聽說過”, 循證態(tài)度和信念條目選項為“贊成”、“不確定”、“不贊成”,行為條目選項為“經(jīng)?!?、“偶爾”、“從來沒有”。 采用3級評分法,以上各項分別依次賦值 3、2、1 分。
1.3 方法
1.3.1本研究采用隨機對照分組的方法,使用隨機數(shù)字表將71名同學隨機分為干預組(36人)和對照組(35人),兩組又分別分成4-6人一組進入醫(yī)院各科室實習,干預組建立qq討論組,兩名老師入組,各小組推薦一名小組長負責管理整個學習過程,要求小組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能與課題組老師溝通聯(lián)絡和分派任務等。整個干預時間為實習開始后的前3個月,干預開始前和干預結束后同時收集兩組的資料。
1.3.2干預方法和干預內(nèi)容
干預組護生采用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引導及小組討論式的學習方法,主要干預內(nèi)容包括:培訓本科實習護生的循證護理基礎知識,和培訓他們的循證實踐基本方法技能。具體干預措施如下:
1.3.2.1制作學習資料包
根據(jù)本研究目的,將相關學習要求和資料整理成冊,并打印出來放進文件袋,分別發(fā)放給本研究的指導教師和實習護生。教師文件袋內(nèi)主要包括學習目標及相關資料、評價標準及干預過程中如何指導學生學習等;學生文件袋內(nèi)含具體分組及學習要求、學習資料包(包括什么是循證護理及結合實例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循證護理等)和《護理學雜志》一本等。
1.3.2.2自我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
(1)自我學習。實習護生根據(jù)學習資料包的學習要求,主動地建立學習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進行自我學習,自我學習過程中指導教師和小組其他同學也可作為協(xié)助者,主要采用網(wǎng)絡探討交流(文字或視頻),必要的時候師生也可以面對面交流。
(2)小組合作評價文獻。各小組實習護生根據(jù)學習資料袋中提供的文獻評價的具體方法及樣例,通過小組分析與討論,合作完成對《護理學雜志》中指定的一篇文獻的評價,評價內(nèi)容包括研究問題、理論框架、研究設計、資料收集、文獻回顧等多方面的嚴格評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習循證護理實踐中對科研證據(jù)客觀、嚴謹、科學的評價方法,最終形成word版本評價報告上傳到qq群。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統(tǒng)計學方法包括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非參數(shù)統(tǒng)計中的Mann-Whitney U檢驗方法,檢驗水準α=0.05。
2.1 本研究有效入組對象71人,其中干預組36人和對照組35人,男生4人,女生67人,年齡20~23歲,兩組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以及計算機應用能力、外語能力、文獻檢索能力和基本科研能力等專業(yè)基礎知識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所有P>0.05),具有可比性。
2.2 學習前后兩組護生循證知信行得分比較
經(jīng)統(tǒng)計檢驗,本研究知信行三個維度的得分不服從正態(tài)分布,故采用非參數(shù)統(tǒng)計方法對兩組護生學習前后知信行得分進行組內(nèi)和組間比較,結果見表1,可以看出,參加循證護理培訓學習后,干預組護生較之對照組護生其循證相關知識、態(tài)度和信念以及循證實踐行為水平均有顯著提高(P<0.01)。
從上表可以看出,我校本科實習護生參加本研究提供的循證學習后,其循證護理相關知識、態(tài)度和信念水平和主動參與循證實踐的行為均有明顯提高(P<0.01),說明通過這次學習,本科護 生對循證護理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表1 干預前后兩組護生知信行得分比較( ±s)
Z1、P1值為對照組干預前后比較,Z2、P2值為干預組干預前后比較,Z3、P3值為干預前兩組比較,Z4、P4干預后兩組比較
項目 對照組(n=51) 干預組(n=50) Z1 P1 Z2 P2 Z3 P3 Z4 P4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知識 11.35±2.54 11.83±2.56 11.47±2.05 17.36±2.53 -1.13 0.211 -3.98 0.000 -0.98 0.302 -4.01 0.000態(tài)度和信念 35.26±5.39 35.09±5.01 35.67±5.82 38.95±5.78 -0.23 0.857 -2.67 0.002 -0.46 0.529 -4.88 0.000行為 10.53±2.45 10.56±2.31 10.41±2.24 15.39±3.32 -0.93 0.446 -2.18 0.003 -0.39 0.614 -5.46 0.000
從表1干預前對照組和實驗組知信行得分可以看出,我校實習護生對循證護理較感興趣、有積極參與的態(tài)度,但循證護理基礎知識掌握有欠缺,重要的是較少參與循證護理實踐,這與既往類似的研究結果一致。既往也有研究報道循證護理在護理教育領域的應用的[5、6、7],但實習護生仍普遍缺乏循證護理的相關知識[8、9、10]。本研究中,我校護生對待循證護理的態(tài)度和信念較為積極應該與護生們在學校的學習經(jīng)歷有關,她們或多或多的了解到通過循證護理可以改善護理措施,提高護理服務質(zhì)量,在加上他們剛剛進入臨床,對新知識新技術的求知興趣和對臨床護理的好奇使得他們表現(xiàn)出較好的循證學習態(tài)度和信念。因此,作為臨床護理教育者,應該把握這個時機,積極開展循證護理的學習。
在護生循證理念和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循證知識是基礎、循證態(tài)度和信念是動力、循證護理實踐是目標,這三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本研究中,我校護生這三個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可在今后的臨床護理實習中普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