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琦
(上海市同仁醫(yī)院,上海 200336)
在重癥監(jiān)護之中患者處于應激狀態(tài)之下會出現糖代謝改變,會導致患者的血糖出現明顯的升高,產生后應激性高血糖[1]。血糖升高之后會出現明顯的免疫功能下降,這會導致患者體內微生物生長的發(fā)展,提升感染發(fā)生率以及病死率[2]?,F作以下陳述。
選取2015年11月03日~2017年11月10日于我院重癥監(jiān)護收治的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以患者目標血糖控制值作為分組的依據。其中,年齡46~77歲,平均年齡(61.29±8.20)歲,平入住ICU時血糖平均(13.5±1.4)mmol/L。原發(fā)病分析:34例患者為腦外傷,23例患者為重癥急性胰腺炎,29例患者為腦血管意外,25例患者為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加重期,本次參與研究的所有患者隨機血糖均>11.1 mmol/L,入住ICU病房時為出現感染,入住ICU時間<2天,ICU入住24 h APACHE II評分明顯低于25分。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為入選患者進行血糖檢測及抗生素干預治療時,還需要對患者實施適當臨床護理,如心理護理:告知患者進行血糖檢測及抗生素干預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療可能會造成的耐藥性及不良反應,以消除患者的恐懼及緊張心理,提高其臨床治療配合度。
每間隔1~2 h患者均需要進行一次血糖檢測,以檢測的血糖值作為依據,進行2 U~6 U胰島素靜脈推注以控制血糖升高,若血糖值在控制的范圍之內,則需要維持靜脈泵入胰島素,維持血糖控制水平。血糖監(jiān)測頻率改成每4 h進行一次,以監(jiān)測結果作為胰島素用量調整的依據。如果監(jiān)測血糖<3.0 mmol/L時,需要增加患者血糖監(jiān)測的頻率,并不斷的進行泵入胰島素用量的調整,必要的時候將濃度為50%的10 mL葡萄糖溶液行靜脈慢推,至患者的血糖監(jiān)測值控制在目標值的范圍之內。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治療的期間,需要以患者的實際情況作為抗生素治療的依據。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第一組患者出現感染例數為15例,發(fā)生率為30.0%;第二組發(fā)生感染例數共11例,發(fā)生率為22.0%;第三組出現感染的例數共32例,發(fā)生率為64.0%;第一組、第三組患者出現感染的機率明顯高于第二組,且第三組感染發(fā)生機率明顯高于第一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第一組治愈11例,治愈時間為(5.9±2.8)d;第二組治愈10例,治愈時間為(4.1±2.0)d;第三組治愈15例,治愈時間為(8.7±3.0)d;第一組和第三組感染患者在十天之內治愈率明顯低于第二組,第三組明顯高于第一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10天之內治愈患者的平均感染治愈天數,第一組和第三組明顯明顯高于第二組,而第三組有明顯高于第一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第一組患者28天病死共2例,發(fā)生率為4.0%;低血糖7例,發(fā)生率為14.0%;第二組患者28天病死共1例,發(fā)生率為2.0%;低血糖1例,發(fā)生率為2.0%;第三組患者28天病死共2例,發(fā)生率為4.0%;低血糖0例,發(fā)生率為0.0%;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28天病死率之間無明顯差異,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第一組低血糖發(fā)生機率明顯高于第二組、第三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應激性血糖升高在重癥監(jiān)護中普遍存在,但是血糖升高會致使生理代謝的紊亂,造成患者機體體抗力的下降,最終導致患者預后不良,病情越加嚴重[3]。本研究結果顯示,第一組、第三組患者出現感染的機率明顯高于第二組,第一組和第三組感染患者在十天之內治愈率明顯低于第二組;在10天之內治愈患者的平均感染治愈天數,第一組和第三組明顯明顯高于第二組,第一組低血糖發(fā)生機率明顯高于第二組、第三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概而言之,在重癥監(jiān)護患者中患者需適當控制血糖的增加,建議患者的血糖水平需控制在6.1 mmol/L~10.0 mmol/L,這樣才能有效的提升患者抗生素治愈情況,縮短患者抗生素應用時間。
[1] 關國宏,黃寶強,肖杰揚,等.強化胰島素治療危重癥患者應激性高血糖的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17):82-83.
[2] 丁立東,劉 穎.腦血管病患者醫(yī)院感染狀況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0,23(01):67-69.
[3] 羅金龍,馬春桃,李樹生,鄭 智.感染中毒癥合并應激性高血糖患者胰島素強化治療的療效觀察[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08(02):78-80.